大汉昭烈帝-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毒脸型宽大,像是后世金拱门风靡一时的嫩牛五方,再搭配一对铜铃大的牛眼和厚厚的嘴唇,显得极具喜感;眭固则是面容瘦长,双眼细长,鼻梁挺直高耸,像是个机灵人。
或许是久在山中生活,经常要行军打仗,这二人满脸风尘之色,和他们身上崭新的铠甲和袍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二位吃过饭了没有?”刘备打量了片刻,突然出言问道。
“早上睡醒就过来了,还没来得及吃。”于毒被冷不丁地发问,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笑呵呵地顺口答道,被眭固伸腿踢了一下才讪讪摸着脑袋不说话了。
刘备也笑了,“正好本官也饿着呢,一起吃点吧。”
幽州军中的伙食类型很简单,油茶、面饼加上去年冬天盐渍的野菜,作为高级军官还有一碟蒸好的咸鱼,味道不怎么样,最大的优势就是量足管饱,还有充足的盐分、脂肪和维生素。
作为传统的汉朝人,于毒和眭固平时的生活习惯还是遵循这个时代的主流,每天只在上午八九点钟和傍晚时分吃上两顿饭,所以此时正是饥肠辘辘,见到热气腾腾,并且有鱼有菜的早餐,根本说不出拒绝的话,只管埋头大吃起来。
一番狼吞虎咽之后,于毒心满意足地拍着圆滚滚的肚皮,脸上更是露出愉悦的笑容,这也难怪,任何人在喝了三碗油茶,吃了两碟子蒸咸鱼之后,心中除了开心快活之外,估计都没有别的想法了。
“敢问使君,幽州军中士卒都能吃上这么丰盛的饭菜?”眭固也吃得十分满意,但比起于毒那个毫无形象的粗汉,他就要文雅许多了。
“普通士卒的伙食和二位吃到的没区别,只是肉食会少,每两天才能吃一次。”简雍微笑着答道。
眭固在脑中粗略计算了,顿时吃了一惊,“这也不少了,刘使君真是财大气粗。”
刘备笑着摆了摆手,“眭校尉,吹捧的话不用多说,张燕派你二人前来是为了何事,现在可以讲了。”
第九十三章 位置很重要
半晌过后,大帐之中出现了难得的冷场。
刘备和简雍目瞪口呆,赵云和太史慈难以置信,而眭固和于毒二人则是有些不好意思地干笑着。
“你的意思是说,张燕根本就没有与我军为敌的念头?”刘备喉结上下动了几下,终于憋出一句话来。
按照眭固的说法,黑山军连日来派出多股骑兵小队,在幽州军行进路线上四处游弋晃荡,甚至胆大包天地进到刘备中军附近,只是为了显露实力,希望刘备被他们高超的记忆震慑住,派人前去交涉。
怪不得这个张燕混了好几年,还始终是个贼寇呢。
他的脑子也太秀逗了。
于毒讪讪一笑,有些庆幸地说道:“我们转悠了好几天,贵军都没有什么动静,张将军怀疑我们办事不力,于是亲自带队,却没想到遇见赵将军和太史将军,一番追逐下来,张将军肩头还中了一箭,幸亏伤得不重。”
“若是张燕真的希望与我幽州交好,为什么不大大方方地派人过来,而是故意挑衅,直到自己受了伤才变老实?”简雍疑惑地问道,他感觉自己很难理解这群山贼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
眭固叹了口气,索性把两个月前的事也说了。
当初曹操首倡义举,打起讨伐董卓的旗号之后,张燕就觉得,自己和黑山军洗白的机会来了,于是开始了迫切的等待。
经过短暂的等待之后,袁绍的部队从渤海郡千里迢迢经过黑山,前往河内去与王匡会师,张燕一看,来了个盟主,顿时见猎心喜,主动派人去与袁绍联络,希望加入关东联军。
可是袁绍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非但严词拒绝了黑山军加入联军的提议,还主动联络留在并州的丁原旧将张扬,把张扬拉拢到了自己一边。
张扬出身于并州边军,和黑山军打了好几年仗,双方素有仇怨,眼见张扬加入关东联军,张燕便觉得,袁绍这棵大树是攀附不上了,于是他转移视线,盯上了声望不如袁绍,实力却极其强横的幽州牧刘备。
“我就想不明白,黑山军坐拥数十万之众,怎么也比那张扬实力要强,袁绍却宁可和他结盟,也不愿意接纳我们。”于毒气呼呼地说道。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这次以袁绍袁术兄弟为首,组成的关东联军也大多是袁氏的门生故吏。”刘备见这于毒憨直可爱,便笑着对他解释起来,“如果张燕以平难中郎将去会盟,那些名士出身的家伙肯定觉得自己丢了身份,可要是让黑山军作为袁绍的从属,你们又肯定不愿意。”
眭固轻叹一声,“当日情形确如使君所言,与袁本初交涉之后,我们内部也有人提议,说是关东群雄势大,投靠他们的盟主,或许日后也能有个立足之地。只是我们打探之下,才知道袁本初连自己部队都养活不起,所有粮草辎重都要依靠冀州牧韩馥供应,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听了眭固的解释之后,刘备脸上不禁露出一抹得意之色,“你们连袁绍都瞧不上眼,却能瞧得上我刘备?”
“刘使君或许还不知道,幽州富庶强盛,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太行山,黑山军数十万老小更是无人不知幽州刘玄德的大名。”眭固陪着笑,又来了一记明目张胆的马屁攻势。
刘备似乎是被吹捧得心情愉悦,身子向后一仰,换成了更加舒服的坐姿,笑着对眭固和于毒二人说道:“依我看来,张燕首领乃是朝廷任命的平难中郎将,如今主动参与讨董,更是一片拳拳之心,袁盟主不该将他拒之千里之外。”
眭固和于毒对望一眼,惊喜地问道:“这么说使君是愿意与黑山军结盟?”
“事关重大,单凭二位传话恐怕不行,这样,你们回去转告张燕首领,就说本官希望与他当面会谈,还望他不要推辞。”刘备说道。
得到刘备的口头承诺之后,于毒已经是乐不可支,但是眭固还有些犹豫,担心幽州这边会不会有什么阴谋诡计,要给黑山军来个斩首行动,最后还是刘备亲手写了一封书信,邀请张燕前来会晤,这才放心地离去。
等到二人离去,刘备立刻起身,来到帐中悬挂的地图前方,开始研究起并州和冀州一带的地形来。
“玄德,我们真要与黑山军结盟?”简雍脸上显出为难之色,在他看来,袁绍拒绝张燕的原因,不仅仅是嫌弃张燕和黑山军的出身,更是由于这几年来,黑山军盘踞在太行山脉,将周边州郡祸害得够呛,名声实在不怎么地。
如今刘备借着南下讨伐董卓的大义名头,在冀州很是秀了一把存在感,不但招揽了田丰沮授等几名顶尖人才,还悄无声息地把负责冀州北面防务的麹义给拉拢到自己一边,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半个冀州收入囊中。
即便黑山军再声势浩大,号称有百万之众,但对于帐中众人来说,农民军的百万之众究竟有多少水分,简直说都不用说,真正能够上阵杀敌,作为军力补充的青壮,恐怕连两万人都达不到。
在简雍看来,与黑山军结盟,未必能获得多少实利,而且一旦与黑山军拉上关系,刘备的名声也就臭了。
“宪和啊,你是只看了人,没有看地啊。”刘备叹了口气,指着地图上冀州和并州交接的地方,斜斜向下画了一道。“黑山军活动范围集中在太行山一带,阻隔了冀州和并州之间的来往交通,眼下他们实力不足,只能干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但是,如果有人掌握住并州,再收编了黑山军,想要攻击冀州就毫无阻碍了。”
太行山作为华夏东部最为险峻的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北起幽州军都山,向南一直延伸到黄河附近的黑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在太行山的阻隔之下,并州和冀州之间只有号称“太行八陉”的八条咽喉要道相通,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黑山军落在别人手里,或是仍旧保持现在的流寇身份,即便我们拿到了冀州,如果想要大力发展生产,就必须在绵延千里的太行沿线处处设防,长久下去,拖都被拖垮了。”刘备伸出手指,在地图上不住地指指画画,看得简雍频频点头。
赵云这时候也来到地图前方,指着黑山北面说道:“如果拿下冀州北部,再掌握上党、壶关一带,不管谁攻下洛阳,都要担心我们兵出河东,切断通往关中的路线。”
经过这一番解释,简雍终于想通了,黑山军本身没什么重要,也没有太强的战斗力,但是,他们位于易守难攻的地区,并且卡在冀州的腰眼上,这个位置是很要命的。
刘备看着这个老朋友,心中也略有失望,简雍搞情报搞外交是一把好手,可是论起战略眼光就差了许多,或许他在原本的历史上没有什么耀眼的表现,也正是由于这些缺陷吧。
第九十四章 初见张燕
张燕没有让刘备久等,在眭固和于毒返回黑山,向他说明刘备发出邀请之后,这位黑山军大首领基本没有犹豫,从近几年的缴获中挑选了一方玉印作为礼物,就带着几名心腹随从走出连绵大山,来到了刘备的大营。
得知张燕轻装简从而来,刘备这边也做足姿态,亲自带着简雍太史慈等人来到营门口相迎。
双方见面之后,刘备不禁对面前这个统领着数十万黑山军,在冀州和并州闯下偌大名头的飞燕将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对于现在的身份,张燕实在是太年轻了。
刘备不知道的是,对面的张燕同样产生了同样的感慨。
一介布衣起家,能够在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成为一州州牧,掌握令天下群雄都望而生畏,不得不重视的强大力量,这人真是不简单。
短暂的寒暄过后,众人来到中军大帐,这时候赵云也刚好巡视回来,和张燕打了个照面,二人对视片刻,随后不约而同地叫出声来。
“堵燕!”
“赵云!”
什么情况,敢情这两个人还认识?
刘备看着张燕身后几名心腹脸上惊喜又自惭形秽的表情,心中有些明白了,他们肯定是旧相识。
见到众人神情各异,气氛有些尴尬,简雍便笑着打起了圆场,让大家都进到帐中去说话。
进到帐中,双方分主客之位坐下,这时候刘备才开口询问起来,“你们认识?”
“启禀使君,此人乃是我同县旧识,名叫堵燕。”赵云恭恭敬敬地答道。
张燕却是一脸苦笑,摸着尚未痊愈的肩膀说道:“原来前两天追得我无路可逃,还往我肩头射了一箭的就是你啊。”
几名跟随张燕一起过来的心腹却是没心没肺,嘿嘿笑了起来。
经过一番解释,刘备等人才恍然大悟,弄清楚了赵云和张燕之间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张燕本来姓堵,也是常山真定人,只是和赵云住在不同的乡里,二人年龄相仿,又都喜欢舞枪弄棒,在各自乡里都颇有名气,彼此之间算不上熟悉,但也见过几面,知道对方是谁。
“后来大贤良师在冀州举起义旗,我便带着一众平日里交往甚密的乡党,从井陉进入并州,在太原郡一带招募了万余名少年,却没想到官军势大,还没等返回冀州就得到了大贤良师兵败身亡的消息,我们也不敢轻易回乡,便在太行山中扎下脚来。”说起那段往事,张燕不禁唏嘘不已。
“昨天听眭固他们说,阁下本是姓褚,为何今天又变成姓堵了?”刘备有些疑惑地问道。
张燕有些不好意思,“我自从落草为寇,名声越来越大,担心家里人受到牵连,所以改姓为褚,后来继承了牛角大哥的位子,便又改姓为张。”
随后众人又是一阵闲聊,当张燕等人听说赵云跟随刘备平定黄巾,又随他南征北战,如今已经是堂堂的幽州中郎将,统领白马义从这等精锐部队的大将,脸上纷纷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若是我们当初没有去并州,而是留在乡中加入义勇,说不定也能混个一官半职了。”一名张燕心腹突地说道。
听到这话,张燕脸色骤然一变,眼神也黯淡下去。
刘备却是笑着问道:“依这位小兄弟看来,加入黄巾和讨伐黄巾,到底哪个选择是对,哪个选择是错?”
“小人肯定不愿帮那狗朝廷,可是使君在讨伐黄巾立了大功,现在又是朝廷重臣,若是说实话,只怕使君发怒。”这个黑山军小头领也是个胆大的,虽然嘴上说怕刘备发怒,可是看他表情,却完全没有半点惧怕的意思。
张燕连忙站起身来,向刘备重重一躬,“我这兄弟心直口快,说话随意惯了,还望使君不要见怪。”
向刘备致歉之后,张燕又转过身去瞪着那名从真定开始就跟随自己的心腹,沉声说道:“还不快快向使君认罪?”
“无妨,这小兄弟说的,正是千百万人心中所想。”刘备却丝毫没有动怒的意思,反倒是呵呵笑着,让张燕等人放心坐下,“张角起兵,本也是为了给穷苦百姓寻一条活路,我们这些人都是出身于普通人家,若是认为百姓劳苦终日却没吃没喝是天经地义,就应该在家中做安安饿殍,那就是没良心,不配做人了。”
“使君既然也是站在穷苦百姓这边,为何还要组织义勇转战各地,还把大贤良师枭首,传示九边?”那名张燕心腹却是不依不饶,继续问道。
“因为他的路是错的,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刘备摆摆手,止住准备动怒的简雍,坦然说道:“当初我在涿郡招募乡勇,到了常山之后遇见子龙,又招募了一批义勇,总数不过千人,黄巾军号称聚众百万,朝廷更是先后派出了四名中郎将,几乎全部的中央军,这样的战争规模,有没有我刘备参加,对胜负都没有影响。”
众人沉默片刻,觉得刘备说得有道理,当年黄巾起义,战火燃遍天下,若是说刘备以区区千余人马就能扭转天下大势,属实是太高看他了。
“既然有没有我,胜负都早已注定,那为什么我刘备还要转战千里,屡立战功呢?”
“为了救人。”
“张角聚众百万,四处攻打城池,劫掠郡县,豪门大族可以借助坞堡自守,可是千百万如你我一样的百姓就没那么好运,他们的粮食财物被抢走,自己不是被裹挟进乱军之中,就是为了逃避战火,流亡各地,若是不尽快扑灭黄巾军,任由他们与官军纠缠僵持,只会有更多无辜的人被卷入这场浩劫。”
“一路南征北战,遇见所有的黄巾余党和流民,我都好言好语,劝说他们去往幽州避难,最后更是带着广宗城内二十万老弱病残去往辽东,几年时间下来,从辽东、乐浪到幽州,我让二百多万缺衣少食,无家可归的流民有了新的家园,活得像个人而不是奴隶。”
“为了救下这些人,以后救下更多的人,不要说张角,就是再有王角,李角,我也照杀不误。”
各位兄弟有书单的把本书加一下吧,或许那天我借着你们的东风,biu一下就上天了呢
第九十五章 要有个交代
刘备一顿嘴炮下来,也不知是哪句话触动了对方,只见这张燕沉思良久,终于抬起头来,恳切地望着刘备问道:“黑山军上下六十万人,刘使君可愿收留?”
“本官为汉室宗亲,凡是我大汉子民,自然是有多少就收留多少。”刘备微笑着说道,然后话锋一转,“只是黑山军中多有作恶多端之徒,若是将他们分散于百姓之间,日后必然会生出祸患,对于这些人,张首领准备如何处置?”
“这……”这下张燕犯难了。
“还有,我幽州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对敌作战时更是容不得偷奸耍滑,贪生怕死之人,张首领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