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丐世奇侠-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没好气对武云珠道:“我天生神力能多背水不行啊?以后别再问这些傻乎乎的问题。”
说真的,队员中也就陈三见过他天赋异禀异于常人的手段,他平常都没在队员面前显露过。
结果小露一手不但当即震慑住武云珠,她都顾不上琢磨任自强为什么对她的问话很反感。
同时也令队员们惊骇莫名,心中陡然间升起莫大的信心:“老板太厉害了,能跟着这样的老板干,就是天塌下来也不怕啊!”
一看武云珠被转移了注意力,目光不在盯在自己包里装多少水的问题上,任自强心里一松,哪有心思琢磨队员们崇拜至极的目光。
潇洒的手一挥道:“别愣着,出发。”
下午一气走了二十多公里山路,在前面搜索警戒的队员跑回来报告:“前方山下是个方圆几十里的大山谷,人烟密集,现在穿过去容易暴露行踪。要绕行的话,估计要多走上百里。”
任自强一听忙竖起右拳,示意全体队员停止前进。他拿出地图细细对照了一番,确定现在身处太行山脉尽头到了涿鹿境内。
眼前的大山谷应该是涿鹿的倒拉嘴山间平原,是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的分界点。穿过山间平原将进入燕山支脉,也意味着要从南到北穿过涿鹿全境。
按地图上的比例尺算,涿鹿南北长不到一百公里,还余七十来公里就到宣化和怀来交界处。再继续沿东北方向前行,就到达此行的第一站热河。
按现在队伍的行进速度,途中没有意外的话,最多四五天就有可能直面鬼子。
于是任自强心中有了计较,抬手一指前方一座树木郁郁葱葱的山丘道:“全体队员到前方树林休息,开始埋锅造饭,咱们等天黑再出发穿过山谷。”
山丘是这一片最高点,可以一览无余,如此一来就无需警戒队员在外围警戒。
又叫过来陈三:“你带俩人乔装打扮下山一趟,打听一下路再顺便在山下村子里搞点粮食。”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大洋递给陈三。
“明白,强哥。”陈三接过大洋点点头带人先行离去。
到了宿营地,队员们把背囊一放自觉分组。有收拾宿营地的,有挖无烟灶的,有收集队友的水壶去山下小溪中打水的,也有去山坡上挖野菜的。
武云珠也没闲着,自觉的拿着工兵铲和长顺说说笑笑去挖野菜。
任自强则站在山尖尖上,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山间平原。目之所及,间隔三五里的村庄星罗棋布,村庄间阡陌纵横。
刚收割完的麦田留下一片片金黄的麦茬,高粱还没成熟,青纱帐犹如绿毯般铺在山间平原上。
一条亮晶晶的玉带由北至南蜿蜒贯穿山间平原,地图中标注这条河叫洋河。洋河汇入永定河,沿永定河可到达北平。
初看之下,山脚下好一派鸡鸣狗叫的田野风光。
在任自强看不到的对面山谷中,此刻树荫正东倒西歪躺着近二百号人。他们一个个面带菜色,看不出颜色的衣衫褴褛不堪,瘦骨伶仃,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恐怕就属他们身边的一杆杆破枪或马刀了。
再有就是从他们扣在脸上或是拿在手中烟熏火燎的破帽子上,还能分辨出他们曾当过兵。
谷口的榆树树荫下斜倚着一位同样消瘦的中年汉子,穿得帽子、衣服还算周正,身上斜跨着一支大肚匣子。看样子像是这群人里领头的。
他嘴里嚼着一根芨芨草草根,面带焦急与无奈,目光一边不时瞥一眼身边的躺着的一大票人,一边投向谷口,好像再等什么人回来。
这时离中年汉子一米多远处一位歪戴帽子的汉子有气无力道:“连长,你说小五他们今天能从唐万林家借到粮吗?”
连长眉头拧成一个疙瘩道:“应该没啥问题,以前咱们向唐万林借粮他还算给得痛快。”
“小五他们早晨就出发了,按理说到了这个点该回来了。”歪戴帽子的汉子一把扯下帽子扔在地上:“唉,弟兄们都断粮两天了,这两天喝野菜汤喝的眼睛都绿了!”
连长安慰道:“宝军,别着急,再等等,小五的本事咱们都知道,他机灵着呢!”
宝军不甘心道:“连长,如果小五借不来粮怎么办?”
“如果唐万林这回不识好歹,咱们也不会跟他客气!”连长恨恨道。
“连长,咱们虽说有这么多人枪,可子弹没几十颗了。你说咱们吓唬一下普通人还行,要吓唬唐万林那个老奸巨猾的狗才恐怕不行吧?咱们前前后后跟他打了一年多交道,我觉得他早就摸清咱们的跟脚了。”
宝军若有所思:“要不小五也不可能这么久都不回来,连长,你看,再有一个时辰日头都要落山了。”
话音刚落,就听到谷口处传来惊慌失措的喊声:“连长。。。,连长。。。。,大事不好了!”
“是狗剩子!”连长和宝军倏然一惊对视一眼,翻身从地上起来,拔出枪拔腿向谷口跑去。
其他人也被喊声惊动,纷纷拿起刀枪起身向谷口汇集。不过,看他们的步伐明显有些虚浮。
连长和宝军还没跑几步就见狗剩子上气不接下气连滚带爬跑过来,哭喊道:“连长,快。。。。快救救。。。。小五他们,他们被。。。。被唐万林那个混蛋玩意儿扣住了。”
“狗剩子,别慌,先喝口水喘口气!”连长忙搀住狗剩子,把水壶送到他嘴边,喂了他一口水,问道:“说说怎么回事,唐万林他难道吃了豹子胆敢扣押小五他们?”
狗剩子抹了把眼泪道:“连长,今天上午我们赶到唐万林家去借粮,小五哥就发现情况有点不对,他多留了心眼让我留在外面望风。
结果他和其他兄弟进了唐家没一会儿我就听到里面响枪了,过不久小五哥他们就被五花大绑吊在唐家大院的外墙上,唐家的护院还敲锣打鼓宣扬咱们是一群乱匪,明天正午要砍小五哥他们的头。”
说着话狗剩子又哭了:“连长,不是我怕死,是小五哥给我拼命使眼色让我回来报信我才回来的,我没当逃兵。”
“狗剩子,你做得对,我没怪你。”连长拍拍狗剩子的头安慰道,接着回头厉声喊道:“全体集合,咱们去救小五他们。”
“等等!”宝军急忙拦住连长:“连长,我觉得此事有蹊跷,以唐万林往日的胆子他即使不借粮也不敢扣咱们人。看来他是有了什么依仗才如此胆大包天,你等我问清楚再说。”
然后宝军转头问狗剩子道:“狗剩子,你看到唐家和以前有什么变化没有?”
狗剩子想了想急忙道:“排长,我看见唐万林家的护院都拿着新枪,光看到的足足有好几十杆,还有两挺捷克式架在院墙上。”
“你没看错?”连长和宝军闻听一惊,异口同声问道。
“没看错,如果我狗剩子看错了我就把我俩眼珠子挖出来喂狗!”狗剩子信誓旦旦。
“特玛的,怪不得苟日的唐万林胆气这么壮呢?”连长恼火万分,一把揪下头上帽子紧紧捏在手中,问道:“宝军,你看咱们该怎么办?”
“连长,你先别急,容我想想。”
看来宝军是这支队伍中智囊型的人物,他想了一会儿心中有了计较:“连长,唐万林虽说有枪咱们也不用怕他,就凭他那些护院打仗的三脚猫本事和咱们比起来差远了。
不过咱们不能白天过去,否则等咱们几十发子弹一打完,咱们总不能拿兄弟们的血肉之躯去顶着子弹冲吧?
所以,咱们只能晚上过去,这样唐万林那个狗贼就摸不清咱们的虚实。然后咱们选几个枪法好的兄弟争取一次性打掉他的机枪手和一些护院,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如此一来咱们不但能以最小的损失救回小五他们,说不定还能趁机狠狠敲诈唐万林一笔!”
“哈哈,还是宝军你脑子够用,好,就按你说的办!”连长转忧为喜,然后转身一挥手:“兄弟们都去养足精神,咱们今天晚上再好好敲打敲打唐万林那个铁公鸡!”
“是,连长!”众人喜形于色。
日头快落山时,陈三带着两位队员才扛着三袋都不满的粮食回来。
任自强问道:“怎么去了这么久?”
陈三无奈道:“强哥,别提了,山下村子里穷得很,家里压根没多少细粮。我们时间都花在买这些粮食上,跑遍整个村子才凑出这么多细粮。”
“不能吧,这才刚收过小麦,难道村里地主家都没有余粮?”
“强哥,你是不知道啊,山下村里哪有地主啊,住的全都是佃户。山下这片土地都是唐万林唐家的,唐家还在二十多里外洋河边住着呢!”
任自强听了颇感惊讶:“靠,这么大片地方能有五六万亩土地吧,难道都是唐家的?”
他没办法不惊讶,据他所知在民国也就他祖籍之地皖省有家姓李的大地主拥有二十来万亩土地,接下来就属川省臭名昭著的大地主刘文彩了。
没想到传察南山沟沟里竟然隐藏着这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大地主,还真是开了眼了。
“强哥,可不,姓唐的发迹也就这一二十年的事,靠着兵荒马乱巧取豪夺占了这片地方。姓唐的这家伙在这片是有名的‘铁公鸡’,为富不仁不说,每年向佃户收的租子高得吓死人!”
别看陈三嘴上说得轻描淡写,一双冒着精光眼睛却眨也不眨的看着任自强。
任自强和他呆的久了,知道这小子一些秉性,看他意思肯定再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于是笑骂道:“臭小子,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嘿嘿。。。。!”陈三涎着脸凑上来压低声音道:“强哥,我打听清楚姓唐的老有钱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要不咱们趁机把他。。。。。。。。?”
他做了个拿下的手势。
任自强沉吟了一下,摇摇头:“仨儿,现在还是算了,如果等咱们回程之时要是此行收获少的话还可以考虑考虑。”
之所以不怎么动心一是他现在手里钱多的花不完,二是他一门心思都在祸祸鬼子身上,已经对‘吃国内大户’不怎么感兴趣。
抢国人哪有抢鬼子痛快不是?何况打唐家这样的大户完全没难度,起不到练兵的作用。
“我听你的,强哥。”陈三一向唯任自强马首是瞻,自然是老大怎么说他怎么做,哪敢有半点不甘的心思。
“仨儿,通往对面山上的路摸清了吗?”
“强哥,路打听清楚了,有条大车路横贯平原直通对面山上,路很好走。而且这里南面山口四十多里外的集镇驻扎了二十九军一个营的部队,他们夜晚很少出来。”
“嗯,你抓紧时间休息,吃完饭晚上七点咱们出发,今夜穿过山谷。”对于陈三提到的二十九军驻扎的部队他压根没往心里去,想来和他们碰面的机会都没有。
当夜幕降临群星闪现时,任自强吩咐长顺给刘思琪发了报平安的电报,一行静悄悄下山踏上村庄间的大路向对面山上行进。
为不惊动旁边村子里的人,在夜间行军时没再用气灯照明。因此,在黑夜里视力最好的任自强自然是一马当先担任警戒重任,视力次之的陈三负责断后。
凭任自强超强且未闻先觉的感知力,只要有来自方圆一里地内得威胁可谓无所遁形。
无独有偶,此刻对面山谷中的一票人在连长和叫宝军的带领下也涌出山谷,摸黑向唐万林家大院前进。
巧合的是两方队伍都在一条大路上相对而行,而且过洋河的石桥就在唐家大院附近。
由此可见,双方势必在途中会发生交集,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一百八十九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中)
由于唐万林家距离任自强这边远了六七里地左右,所以,连长和宝军带的队伍先一步到达唐家大院。
唐家大院是一座防御堡垒型的院子,占地能有十来亩。外墙由山上现采的长条青石砌成,院墙高耸,院墙四角还有角楼作为警戒之用。
院子左侧和后院被二十来米宽的洋河环绕,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以当下之人的军事眼光来看,如果没有手榴。弹、迫击炮等重武器,只要院子里有弹药充足的一个连正规军驻守,想攻破唐家大院除非耗光院子里的守卫或是拿人命填这两条路走。
看到自己兄弟一个个半死不活被吊在大门外四米多高院墙上,连长在宝军极力劝说下不得不强忍怒火,摆开阵势,先礼后兵。
连长隔着一百米外先朝天放了一枪开始对大门外端着枪的家丁厉声喊话:“叫唐万林滚出来!”
接着手下近二百号兄弟也齐声响应:“叫唐万林滚出来!”声音如雷贯耳,气势十足,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很远。
甭管怎样,首先这招虚张声势确实玩的不错。吓得门前端枪的八位家丁连滚带爬一窝蜂跑进大门,边关大门边惊惶万状喊道:“快通知老爷,有匪徒打上门啦!”
“呸!特玛一帮怂包!”连长一看家丁那副熊样,登时心中大定,觉得此行真如宝军说得会大获成功。
这么大动静那还用通知,唐家大院里一时灯火通明,脚步声匆匆。有领头人在院里大声喊道:“都特玛别慌,张三你带人守住大门,其他人全跟我都上院墙把枪架起来。”
而唐家大院附近居住的人则深谙乱世存身的法则,统统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亮灯的人家直接吹灭灯,然后和其他人一样先把门紧紧顶住,接着携家带口躲进里屋或地窖。两耳竖起,两眼惶恐不安的盯着门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同时,枪声和喊声也被正在行军的任自强听到了,他当即右手举拳,压低声音向身后武云珠命令道:“前面有情况,向后传话,停止前进,保持戒备。”
“停止前进,保持戒备!”武云珠忙持枪在手回头告诉刘长顺,命令犹如击鼓传花般快速传达下去。不过几秒钟功夫,一百零七人已经手持武器呈散兵队形在路边散开。
四、五里地远处唐家大院通明的灯火在黑夜里犹如在夜空放了一个大烟花那么显眼,任自强随即拿出望远镜向灯光处观看。
就见唐家大院的院墙上一会儿工夫亮起不少火把和灯笼,在灯光映照下可以清晰看到不少人架着枪神情紧张的瞄准前方。
嚯!墙角的角楼上还各架着一挺轻机枪。
当然,院墙外吊着的十来个人自然也被他看见了。
镜头顺着他们目光前移,由于草木遮挡,任自强只看到一位头戴军帽的军人手持盒子炮露出上半身虎视眈眈看着唐家大院。
不过看到这位军人有恃无恐的侧脸,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他身后或附近还藏着不少人。
之所以一眼就认定他是军人,无非是他头上圆筒形布制帽子都烂大街了。当下不管国府的中央军,还是杂牌军,包括地方团丁大都是戴这种帽子。
而土匪或私人武装往往不在此列,要么光个头不戴帽子,要么戴的乱七八糟的头巾或皮帽。
“草,难道是二十九军的部队和唐家干起来了?”任自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唐家吃了枪药不成,竟然敢跟当地驻军对着干?
不过,这两家如此大动干戈,明摆着不是短时间能结束的,势必影响接下来的行军。况且通过洋河的石桥就在两家附近,有这两头拦路虎在,想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过桥也变得不可能。
唯一的办法就是绕道涉水而行,凭空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