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灾民们早就习惯了这种余震,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骚乱,只是几个搭的不结实的棚子倒了,但也没有人受伤,因为当初搭棚子时,就考虑到可能来余震,所以棚子都十分简陋,用的大都是茅草和轻便的木棍,哪怕倒了也伤不了人。
当下李璋与王都监在营地中转了一圈,发现整个营地都安静下来后,这时天色也快亮了,两人也都没有什么睡意,于是就来到准备饭食的地方等着开饭。
因为灾民太多,粮食又严重不足,所以早在李璋他们来之前,祖知州与王都监他们就开始了统一分配粮食,其实就是把找到的粮食集中起来,然后统一熬成杂粥发放给灾民,而做饭的地方也位于灾民营的中心位置,上百人也正忙着做饭。
不过因为粮食奇缺,所以灾民们吃的主要还是以野菜为主,现在是春夏之交,野菜都长老了,但也勉强能充饥。当李璋来到做饭的地方时,见到的也是各种野菜被切碎,然后倒进烧开热水的大锅里,再加上一些城中找到的杂粮,熬成一锅锅绿油油的野菜粥。
等到粥熬好了,王都监亲自上前盛了一碗,然后送到李璋面前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定北侯,营中实在没什么吃的了,如果你吃不惯的话,我让人再给你单独熬碗粥吧?”
“用不着,我以前也有饿肚子的时候,那时候我和一帮兄弟只能捡一些酒楼的剩菜为生。”李璋这时却是笑着接过这碗菜粥道,想起当初他和豆子等人以卖“折萝”为生的日子,他也不禁有些出神。
不过话虽然是说出去了,但是当李璋尝了第一口野菜粥时,却也不由得皱起眉头,这玩意说是粥,其实就是各种野菜熬成汤,根本见不到几粒粮食,所以入口之后全都是野菜的苦涩,甚至还带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怪味,实在让人难以下咽。
但是王都监还在旁边站着,李璋实在不好意思吐出来,于是只能强忍着恶心咽了下去,而且还硬着头皮笑道:“味道虽然有点怪,不过还是可以下咽的!”
也许是李璋的演技太好了,王都监这时也没有说什么,而是笑着给自己也盛了一碗,然后大口的吃了起来,这下李璋更不好意思不吃了,干脆眼睛一闭大口的吞了起来,最后他感觉自己的味觉都麻木了,吃到嘴里也感觉不出什么味道。
这时灾民们也来到这里领饭,每人都是一碗野菜粥,但就算是这种李璋感觉难以下咽的菜粥,所有灾民全都吃的津津有味,甚至有些大人还舍不得吃完,而是留下来给自己,更让人感觉十分的心酸。
野狗与禁军这时也饱餐一顿,他们带来的干粮没有发放下去,因为这点粮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他们今天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那就是清剿附近山头的山贼,这些山贼本来也是灾民,只是他们放弃了希望,现在已经成为所有灾民的敌人。
早饭过后,野狗率领禁军离开了灾民营,而王都监也陪同他们一起前去,他熟悉周围的地形,而且与土匪也多次打过交道,所以这次是充当向导,如果不是受伤的话,说不定王都监会亲自上阵杀敌。
送走了野狗后,李璋也没有人闲着,而是再次梳理了一下灾民的情况,主要是统计一下灾民的具体人数,以及灾民的年龄、性别、受伤的情况等等,这些数据对未来救灾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他还亲自动手救治了几个严重的伤员,只是这里缺少必要的药物,使得伤员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对于野狗他们这次清剿土匪,李璋也并不怎么担心,其实称他们是土匪已经是高看他们了,充其量这帮人只是一帮流民而已,再加上他把野狗都派出去了,所以李璋现在考虑的是这些土匪有没有储存粮食,如果有的话,那么也能缓解一下当下缺粮的危机,毕竟后方的道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打通?
第六百五十四章 救灾(下)
野狗他们早上出发,下午就回来了,随同他们回来的还有上百名被解救的女子,另外还有几百颗人头,野狗与王都监等人全都是一身的鲜血,至于俘虏则一个没见,不过却带回了许多的粮食,这些粮食大都是巾帼英雄抢掠灾民所得,现在倒是全都还回来了。
山贼的首领本来是个屠夫,长得五大三粗十分魁梧,但却被野狗一刀砍掉了脑袋,然后挂在竹竿上挑了回来,借着这次大胜,李璋也立刻下令将灾民召集起来。
李璋昨天来这里虽然不少灾民见到,但他并没有宣布自己的身份,而且灾民实在太多了,营地又很分散,所以还是有不少人不知道他来的消息,而他召集灾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朝廷已经派人来了,救灾的物资马上就要到了。
随着王都监亲自带人去通知,很快所有能动的灾民也都到营地中间的空地汇聚,这里是平时领饭的地方,空间也足够大,不过最后也只来了五六千人,剩下的大都因为受伤而无法前来。
李璋站在一座隆起的土丘上,旁边插在地上的竹竿上挑着山贼头领的脑袋,等到人来的差不多后,他这才高声道:“本官定北侯李璋,奉陛下之命前来救灾!”
李璋的话一出口,前面的灾民也都是一阵哗然,哪怕昨天见到他们的灾民有所猜测,但现在亲耳听到李璋的身份后,也都是露出狂喜的表情,后面的人刚开始没有听清楚,但当前面的人把消息传达下去后,所有灾民全都沸腾了,毕竟他们等了这么久,之所以人心没散,最主要的就是朝廷救灾的这个希望在支撑着他们,现在总算是等到了。
好不等到灾民们的兴奋过去后,王都监等人帮忙让灾民们安静下来,然后李璋这才再次大声道:“本官听王都监说,有灾民跑去做了山贼,时常跑来营地抢掠,所以今日早上本官派人剿灭了这帮山贼。”
说到这里时,李璋一指旁边竹竿上的人头道:“此人就是山贼头目周劲,浑号屠三刀,现在已经伏法,另外他的手下党羽也全数歼灭!”
李璋说话之时,王都监也让人把装着人头的车子推上前,几百颗人头堆成几座小山,这让灾民也都是吓了一跳,但随即有人狂喜有人大笑,更有人喜极而泣,毕竟这些灾民的亲人有许多都被山贼所杀,现在总算是报仇了。
看到灾民又乱成一团,王都监本想再次维持秩序,但李璋却制止了他,灾民们经历过大灾之后,又受到山贼的威胁,导致他们的精神压力极大,这时候发泄出来反而是一件好事,所以李璋耐心的等着灾民们发泄的差不多了,这才宣布了自己的一些救灾计划。
其实李璋的计划也很简单,祖知州和王都监他们之前干的很不错,整个灾民虽然散乱,但大体上的秩序还能维持,现在他只需要增加一些细节就行了。
比如李璋宣布从明天起,将亲自组织健康的灾民到城中救灾,寻找可能存活的百姓,另外还有一些卫生措施,比如必须喝烧开的热水,另外死尸和粪便要找专门的地方掩埋等等,这些都是为了防止可能发生了疫病。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李璋宣布了物资就在后面,只要道路被打通,后方的物资就能运进来,到时就不必再挨饿了,这也给了灾民极大的动力,毕竟希望在这个时候显得无比珍贵,甚至许多灾民本来麻木的脸也慢慢的变得鲜活起来了。
第二天一早,李璋在吃过早饭后,带着野狗和两百禁军,以及灾民中招募的一千壮年男女进了城,之前为了防备山贼杀来,所以灾民营中需要大量的人手保护,但现在山贼已经被剿灭了,自然没有了这个后顾之忧,所以也能抽出大量的人手进城搜救。
距离地震已经过去十一天了,城中灾民存活的希望已经很小了,但李璋觉得只要还一丝希望,就不能轻易的放弃,毕竟他们的一点努力,可能就会换来一条人命。
之前李璋只是在忻州城外面转了半圈,并没有进城,今天也是第一次进城,不过刚进到城中他就发现,地震这种天灾实在太可怕了,大地扭曲房屋倒塌,地面到处都是裂痕,有些地方还有地下水涌出,使得情况更加复杂。
不过万幸的是,大宋这个时代的建筑都不是很高,如果像后世那种动不动几十层楼的建筑,以他们这点人力根本没办法救援,而且危险也太大,这个时代顶多也就是三层的木制楼房,自重不大,哪怕倒塌后危险性也小得多。不过就算是这样,整个忻州城也死了两万多人,足见这场大地震的可怕。
李璋与野狗带着几个人四处搜寻,野狗的听力惊人,如果地下有人求救的话,别人可能听不到,但他绝对能听到,不过李璋走过几条街道,野狗也没有发现有人求救,这让他也是心中沉重,其实如果有生命探测仪的话,肯定能更好的寻找废墟下的灾民,可惜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有那种东西。
又转过一个街道,但是当看到前面的情况时,李璋却愣在当场,只见这片区域全都一片焦黑,显然发生了火灾,这种情况很正常,毕竟地震发生在晚上,建筑又是木制的,倒塌时很容易引发火灾。
不过让李璋震惊的却不是这片火灾区域,而是在地面上裂开一个大缝,里面竟然向外喷火,火焰足有数丈高,之前因为有废墟挡着,所以他们也没有发现。
“地面怎么会喷火,这又不是火山?”李璋看着地面喷出这么高的火焰,当下也不由得奇怪的自语道,随后他迈步上前仔细的看了看,的确是地下喷出的火焰,而且温度极高,让人无法靠近。
不过李璋很快就想明白了,这应该是地下喷出来的瓦斯气体,要知道这里可是忻州,地下面全都是煤矿,平时倒还没什么,可是遇到这么大的地震,瓦斯气体喷出,再遇到明火很容易就形成了这种喷火的奇观。(这不是老鱼杜撰,史书上记载的这场大地震的确有地下有涌泉、地火喷出的记载。)
“大哥,附近好像有动静!”正在这时,野狗忽然侧耳倾听道,紧接着他转身就往旁边的一堆废墟跑去,李璋也急忙带人跟上。
只见野狗在一片废墟前停下,然后伏下身子趴在地上听了片刻,随即就兴奋的道:“地下有人在敲打,应该是在求救!”
“挖!”李璋当即命令道,他身后的几个护卫也立刻拿着工具上前动手,野狗更是人力挖掘机,最后李璋也亲自上前动手挖掘,不过速度还是太慢了,于是他让人召集了一些人手一起动手,赶到天快黑时,这才挖开了废墟。
只见下面是一个三角形的房梁框架,这才顶住了上面废墟,给下面剩下一个不大的空间,而在这片空间里,一个瘦弱的人影手拿砖头敲打着旁边的木梁,因为身上全都是尘土,根本分辨不出对方是男是女?
看到这里,野狗第一个窜了进去,然后把人拖了出来,时李璋才发现对方是个男子,年纪也不大,只是一条腿不正常的扭曲着,显然已经被砸断,这时因为饥饿已经陷入半昏迷之中,而且李璋发现下面似乎有积水,估计对方就是靠着喝积水存活下来的,否则一个人三天不喝水就能渴死。
当下李璋立刻让人把救出来的男子送回营地治疗,他自己则带人继续在城中搜救,因为这时其它地方传来消息,有人发现了生存者,于是李璋带着野狗也立刻赶过去救人,直到半夜时,这才救出第二个幸存者,另外还有几具尸体,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幸运。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璋一直带人在忻州城的废墟里搜救,累了就坐在地上休息一会,饿了就吃别人送来的野菜粥,困了就直接睡在空旷的大街上,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活的幸存者也越来越少,有时候他们挖开一座废墟,但找到的只是幸存者的尸体,这也让李璋的心情越来越低沉。
就在李璋搜救的第七天,后方的道路终于打通了,物资也运到了忻州城,这让所有灾民全都陷入狂喜之中,毕竟他们已经饿的太久了,光吃野菜也根本顶不了多久,别说别人了,连李璋也瘦了好几圈,野狗的饭量大,光吃野菜更是受不了,为此只能晚上跑到附近的山林里打猎,可是附近的动物早就被地震吓跑了,剩下的也被灾民吃光了,所以野狗的收获也是极小。
随着物资的到来,李璋也是松了口气,不过第一次发粮时李璋也特别吩咐,每人只能喝一碗稀粥,毕竟这帮灾民饿的太久了,万一吃的太多很可能会撑死,熬过了大地震最后却被撑死,那可就太不值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变革
道路被打通,后方的物资与人员也源源不断的送到忻州,这也使得这里的灾情终于稳定下来了,忻州城的废墟经过这么久的搜救,能救出来的人都救出来了,而没能救出来的人恐怕这时也撑不下去了,对此李璋虽然不甘心,但也没有办法,毕竟在这种天灾面前,人类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
暂时稳定了忻州的情况后,李璋又赶往了忻州北方的代州,那里也在地震的范围之内,不过相比之下,代州的情况却要好的多,毕竟地震的中心在忻州,所以代州受到的损失明显小得多,只是一些房屋倒塌,导致了数百人的伤亡,而且与外界的交流也一直是通畅的,所以就算李璋不去,代州这边也已经可以自救。
不过为了防止官员贪腐,以及有人发国难财这种情况,李璋还是特意去代州巡视了一番,结果还真让他发现了一些情况,当即处置了一批不法的商人和贪腐的官员后,这才震慑了一批人,使得再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伸手。
随后李璋就再次回到了忻州,因为这边的情况实在太严重了,特别是整个忻州都毁了,半个城池都被水淹了,而且因为地震导致的地势变化,原来忻州址下陷,哪怕疏通了河道,恐怕这里也会变成一个低洼的湖地,所以只能另寻别的地址重建。
如果是一般的小城,毁掉之后可能没有重建的价值,但是忻州这里却不一样,忻州四面环山,中间是个富饶的大盆地,又有汾水从盆地中穿过,使得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特别是这里地下满是煤矿,以前煤不值钱,但现在用煤取暖越来越普遍,一些作坊也开始使用煤做燃料,所以对煤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更别说忻州距离边境不远,这里也是大宋一个重要的驻兵地,出产的粮食物资也能供应前线,所以忻州城肯定需要重建,只是像建城这么大的事情,哪怕是李璋也不能做主,所以只能上书给赵祯,由朝廷来做决定,到时应该会派出工部的官员前来指导监督。
李璋在忻州又呆了半个月,等到把所有灾民都彻底的安置下来,祖知州与一些幸存的官员也差不多能理事了,这才决定回京城复命,毕竟他来忻州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自然有其它的官员负责。
对于李璋的离开,祖知州与王都监也都十分的不舍,不过他们也知道李璋不可能一直呆在忻州这种小地方,所以只能为李璋送行,而幸存的百姓们得知这位定北侯要离开时,也自发的前来送行,其中有些人更是李璋亲手从废墟里救出来的,他们对李璋更是感恩戴德。
所以在李璋离开的时候,幸存的百姓也纷纷为李璋送行,一直等到李璋走出去很远,这帮百姓还没有散去,其实真要说起来,李璋做的事可能还没有王都监和祖知州做的多,但李璋却给这些百姓们带来了希望,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当然李璋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之后,忻州城重建之时,在一些忻州百姓的要求下,以及祖知州和王都监的支持下,他们在城中为李璋立了生祠,一直到数百年后都是香火不绝,后来更是成为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