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大表哥 >

第309章

北宋大表哥-第309章

小说: 北宋大表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里仅仅只是战场的一部分,而在战场的另一边,则是一片更加宏大的战役,大将郭遵亲自率领着一支上万人的骑兵,正在对撤退中的辽军展开一场拦截战,而在宋军骑兵的后方,古北口的城门也已经被打开,一队又一队的宋军从城中杀出,眼看着就要追上撤退中的辽军。
  将近八万人的辽军撤退,这么大规模的行动根本瞒不过城头宋军的眼睛,更何况宋军早就猜到了辽军粮尽,而且士气低落的情况的,所以辽军这边刚一动,宋军那边也立刻做出反应,先是郭遵早已经埋伏在外的骑兵飞速追击,拖住了辽军,随后大军主力从城中杀出,开始了一场极为惨烈的追击战。
  辽军中军,耶律宗真脸色阴沉的看着后方源源不断杀过来的宋军,虽然他早就预料到宋军不会轻易的放他们离开,但却没想到宋军的反扑如此猛烈,用来断后的骑兵根本没能顶住宋军的冲击,眨眼间已经崩溃,无奈之下他只能再次派出身边的精锐抵挡宋军的骑兵,然而却很快就岌岌可危,眼看着宋军就要冲破后方的封锁。
  “陛下,战局不利,臣请陛下先行一步,这里由臣来指挥!”这时旁边的耶律仁先上前大声请求道,自从耶律宗真同意退兵后,对耶律仁先的处罚也撤消了,现在看到战局不利,为了耶律宗真的安全考虑,所以耶律仁先才建议他先走一步。
  “不行,朕若是先走了,军心肯定会更加不稳,你们更难以挡住宋军的冲击!”耶律宗真倒是十分冷静,这时也大声拒绝道,毕竟他是辽国皇帝,也是辽军心中的支柱,如果连他都跑了,本来就军心不稳的辽军说不定马上就会崩溃。
  耶律仁先自然知道耶律宗真对军心的重要性,可是后面的宋军眼看就要冲破拦截的大军,如果让他们杀进中军,到时耶律宗真再想走就来不及了。
  “陛下,现在情况危机,不如您留下车舆,由亲卫护送着先行离开,只要车舆在,将士们就不知道陛下离开。”耶律仁先这时再次建议道。
  不过耶律宗真听后却本能的十分排斥,以他的骄傲,实在不想在宋军的追击下像只老鼠似的悄悄溜走,如果日后传出去的话,恐怕他都没脸做人了。
  “轰隆~”然而就在这时,忽然只听背后传来一阵巨响,紧接着负责断后的辽军中一阵大乱,惨叫声更是此起彼伏,原来宋军的主力终于追了上来,并且动用了火炮,而紧接着火枪军也杀到,这下断后的辽军也终于抵挡不住,当场死伤无数,剩下的辽军也拍马向后飞逃。
  断后的辽军崩溃了,郭遵当即也亲率骑兵从侧翼杀进辽军,最后竟然生生的将辽军截成两段,后方的宋军主力也快速突进,眨眼间就将后段的辽军缠住,而郭遵的骑兵再次突击,竟然向前半段的辽军杀来。
  “好大的野心,竟然想把咱们所有人全都留下!”耶律宗真看到后方的战局,当即也咬着牙恨声道,不过后军失利,郭遵的骑兵也马上杀来,如果真的让宋军骑兵缠上,恐怕他们这七八万人真的要全都交待在这里了。
  “请陛下先行一步,臣率军去阻拦宋军!”耶律仁先看到这种情况,当即再次大吼一声,说完向耶律智让使了个眼色,随即就率领一支骑兵杀向后方。
  耶律智让也明白耶律仁先的意思,当即指挥着宿卫军护送耶律宗真先行离开,而这时耶律宗真也没有再拒绝,毕竟他若是出现什么意外的话,那后果可就更严重了。
  “轰轰轰~”狄青率领着一支骑兵与辽军一沾即走,但随即辽军中就发出阵阵轰鸣声,一枚枚的手雷被他们抛到辽军中,这东西虽然炸不死人,但却对战马有奇效,哪怕再好的战马也受不了手雷的轰鸣声,更别说手雷还能伤害马腹,可以说只要使用得当,就能把骑兵克制死。
  而在狄青率领的骑兵身后,则是一排排的火枪军,当他们把辽国骑兵打乱阵形后,这些火枪军排排突进,整齐的枪声将中辽军也是成片倒下,随后有刀斧手上前清场,三个兵种配合默契,使得他们的冲杀速度也是极快。
  与此同时,郭遵的骑兵也开始与辽军的前军纠缠在一起,耶律宗真这时也在耶律智让的护送下离开,前军自然有其它的将领指挥,只是辽军因为缺粮,军中无论人马都是腹中无食,刚开始还能坚持一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人无力挥动武器,连马儿也无力再奔跑。
  耶律仁先率领着一支宿卫军拦截郭遵的骑兵,但他也很快就发现了手下这些将士们无力交战,这让他也是心中焦急,当即大吼一声:“宋军若是破阵,你我皆将死无葬身之地,只有杀退宋军,你我才有活命的机会,随本将军杀敌!”
  耶律仁先的话一出口,身边的亲卫也十分知机的随之大吼,将他话中的意思传达下去,而这也让饥饿的辽军也终于振作了几分,毕竟耶律仁先说的不错,如果被宋军突破封锁的话,那他们这些人全都别想活命。
  看到手下恢复了几分士气,耶律仁先当即率领这支骑兵杀向宋军,而郭遵率领的骑兵也正在寻找耶律宗真的踪迹,当看到耶律仁先率领的宿卫军时,也立刻率军杀来,随即两支骑兵就狠狠的撞在一起,再次激起战场上的一朵朵浪花,而整个战场上的宋辽两军也彻底的交织在一起,无论胜负如何,这场战争都将载入宋辽两国的史册。


第六百四十二章 又见曹皇后
  寒风凛冽,东京的天气也一天冷过一天,宝慈殿后殿的花园之中,李璋正在帮着李太后将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搬到旁边的暖房里,这座玻璃暖房是李璋亲自设计,并且指挥工匠们建造的,因为李太后喜欢种植花草,又不喜欢看到花草冬天枯萎的样子,所以李璋就设计了这座暖房。
  玻璃这东西早已经不是稀罕了,之前的望远镜就用上了玻璃,而且暖房的玻璃要求不高,所以花费倒是不多,只是很少有人会想到用玻璃建造房子,整个玻璃暖房主体还是以硬木为框架,然后镶嵌好玻璃就行了。
  刚搬了几盆花,李太后担心李璋累着,于是将他拉到一边喝茶,这些粗活可以让内侍去干,随后这才开口问道:“璋儿,青织母子二人怎么样了,小家伙的身体可还好?”
  前段时间青织终于生了,而且这次也圆了许多人的心愿,为李璋产下一子,当时李太后也特意出宫前去探望,这才隔了没几天,她就又问起孩子的情况了。
  “姑母放心吧,青织和孩子的身体都很好,特别是这小家伙可比他姐姐能吃多了,家里给他多准备了一个乳母才够他吃。”李璋提到儿子也是笑道,小家伙算是他的长子,相比安然,这个小家伙可以说是能吃能睡,而且也不怎么哭闹,简直太省心了。
  “能吃才好,小孩子能吃才能长的快,等到孩子百岁宴那天我再去一趟,等他再大一点,就进宫做昉儿他们的伴读,小孩子要一起长大才能感情好,就像你和陛下那样!”李太后当即笑呵呵的再次道,赵祯现在也有几个子女,所以李太后平时的生活也十分充实。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笑着答应,不过他这时也有些心虚,因为就在青织生孩子的第三天,妙元也为他产下一子,赵祯虽然知道这件事,但并没有告诉任何人,李璋也不知道李太后是不是知道?
  聊了几句家常话,李璋又帮李太后布置了一下暖房花草的摆放,这才告辞离开,本来他进宫除了来探望李太后,也是想去找赵祯商议一下,因为刘平那边传来消息,辽军粮草耗尽,随时都可能撤退,而他们也想趁势掩杀,现在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不过就在李璋刚走到宝慈殿的殿门前,却忽然只见有一队宫女走来,而在这宫女的拥簇下,曹皇后也缓步向这边走来,看样子她应该也是来向探望李太后的。
  “外臣李璋拜见皇后!”李璋看到曹皇后也立刻行礼道,自从曹皇后与赵祯大婚后,李璋也偶尔在宫中见过曹皇后几次,别看赵祯对曹皇后十分的冷淡,但李太后却似乎很喜欢曹皇后的性子,多次想要撮合赵祯和曹皇后,可是赵祯虽然表面上答应,但私下里却依然不肯去曹皇后那里。
  “不必多礼,恭喜定北侯喜得一子!”曹皇后这时也微微点头道,不过表情也十分的矜持,毕竟她是皇后,在面对李璋这样的外臣也要恪守礼节。
  “皇后客气了,我给姑母做的玻璃暖房已经做好了,现在姑母就在后花园,皇后可以直接去那里见她!”李璋当下也十分客气的道,说完就准备告辞离开,毕竟他和曹皇后实在没什么可说的,而且也不宜有太多的交流。
  不过就在这时,曹皇后却忽然叫住他道:“定北侯留步!”
  “怎么,皇后还有什么事?”李璋当下也有些惊讶的看向曹皇后问道。
  只见曹皇后这时犹豫了片刻,随后这才开口道:“我的确是有件事想问定北侯,辽东战事激烈,大弟也在军中,我也十分担心他的安危,所以想问一下定北侯可知道大弟的情况?”
  曹佾是家中长子,也就是曹皇后的大弟,两人一母同胞,感情自然十分的深厚,现在曹皇后担心曹佾的安全,这也是人之常情。
  “皇后不必担心,前段时间刚刚传来的消息,辽军粮草耗尽,马上就要退兵了,曹佾也在军中立下大功,日后肯定会得到升迁!”李璋笑着开口道,当然他没敢说宋军准备追杀撤退的辽军,一来这是机密,二来免得曹皇后担心。
  果然,听到辽军马上要退了,曹皇后也是松了口气,当下也向李璋躬身道:“多谢定北侯相告!”
  李璋当即客气了两句,随后再次想要告辞离开,不过却没想到曹皇后这时却忽然又开口道:“定北侯,本宫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后客气了,在下一定洗耳恭听!”李璋立刻再次客气的道,不过他这时也心中奇怪,因为曹皇后今天的表现似乎有些不正常,难不成真的有什么话要和自己说?
  果然,只见曹皇后略一犹豫,随后这才正色道:“定北侯不勿怪,只是宫中自有宫中的规矩,按照宫中的规矩,外家男子是禁止入宫拜谒的,更别说定北侯还是个年轻的男子,所以还请定北侯遵守宫中的规矩,日后万不可再随便入宫拜谒!”
  曹皇后的话一出口,李璋也不由得露出惊愕的表情,他当然知道宫中禁止外家男子入内,甚至连皇子年纪大了,都要搬出宫居住,可是他进宫除了去赵祯那里,也只是偶尔来探望一下李太后,这还是赵祯主动要求的,毕竟他这个皇帝平时太忙,根本没太多的时间陪母亲,所以只能拜托李璋了。
  不过惊愕归惊愕,李璋也很快反应过来,同时他也忽然想到,眼前这位曹皇后在历史上就十分反对外家男子进宫拜谒,甚至在她入宫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家人,最后到了神宗时,她和曹佾这对姐弟都已经是古稀之年了,再加上神宗的请求,她这才同意见曹佾一面,结果因为曹佾带了另一个堂弟,又被曹皇后给拒绝见面了。
  想到这里,李璋也并没有生气,当下正想开口,却没想到忽然只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只见赵祯一脸兴奋的快步跑来,看到李璋也大声叫道:“表哥!大捷!大捷啊!”


第六百四十三章 大捷
  “斩敌近万,俘虏两万三千余,此战必将让辽人胆寒,十年内都不敢南顾!”李璋看着赵祯递给他的捷报,当即也兴奋的大叫道,随着辽军的战败,这场绵延将近一年的辽东战事也总算可以划上一个句号,而燕云也将牢牢的掌握在大宋手中。
  最重要的是,经历了燕云和古北口这两场战役后,辽人本来高人一等的心态被打破,军事上对大宋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甚至形势逆转,大宋在日后也将掌握主动,而辽国反而成为被动防守的一方。
  赵祯这时也兴奋的想要大笑,之前打下燕云他虽然高兴,但心中还是担心打下来容易守住难,结果现在不但守住了,而且还把御驾亲征的耶律宗真打的大败而回,如果不是对方跑的快,说不定能把这位刚刚夺回大权的辽国皇帝生擒活捉,所以他在拿到捷报后,也立刻跑来与李璋分享。
  不过还没等赵祯高兴太久,他却忽然发现了站在大殿门口旁的曹皇后,刚才他只顾着高兴了,竟然没有看到她。
  “你怎么在这里?”赵祯本来还一脸狂喜的脸上立刻冷了下来,当下十分不悦的问道,甚至说话时都没怎么看曹皇后。
  “启禀陛下,我来探望母后,不期竟然遇到了定北侯,所以就聊了几句!”曹皇后面色平静的开口道,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赵祯的冷淡。
  不过在曹皇后说话时,李璋还是发现她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慌,这让李璋也立刻猜到,估计她担心自己会把他们刚才的对话告诉赵祯,如果赵祯知道后,很可能会怒斥她一顿,毕竟自己能够出入宫廷是赵祯特许的。
  “我也是刚帮姑母布置好玻璃暖房,皇后刚才向我提起,她也很喜欢玻璃暖房,所以希望我帮她也设计一个。”李璋这时也笑着开口道,赵祯和曹皇后之间的感情本来就很糟糕了,李璋也不想再再让他们发生矛盾,索性就隐瞒了刚才的对话。
  曹皇后本就是个聪明绝顶的女子,听到李璋的话也立刻领会,当即开口道:“母后的玻璃暖房漂亮极了,冬日里呆在房中赏雪景定然是一桩美事!”
  不过让李璋没想到的是,赵祯对曹皇后的厌恶已经达到极致,只见他这时对曹皇后再次粗声斥道:“表哥为母后设计暖房,本是一片孝心,你有何德何能劳动表哥为你做这种小事,快快退去,我与表哥还有要事相商!”
  哪怕曹皇后早已经习惯了赵祯的冷淡,但是现在听到他如此不留情面的斥责,当即也是眼圈通红,但又不敢辩驳,只能低声答应一声带人进了大殿,只是当她走过之时,地面上却多了几滴泪迹。
  看撒泪而去的曹皇后,李璋也有些不忍,刚想劝一下赵祯,可是赵祯这时却兴冲冲的拉着他就走,一路上也只和他聊着辽东的战事,使得李璋根本插不上嘴,最后也只好做罢。
  当李璋两人来到垂拱殿时,吕夷简与王曾等人也都接到消息来到这里,这帮重臣现在一个个也都是面带喜色,特别是薛奎,高兴的胡子都快翘起来了。
  “辽军战事已定,各位爱卿可有什么要说的?”赵祯这时同样兴奋的大步走进来,随后就向群臣问道,仗打赢了,但战事还有一堆的事要处理,这些都要听一听这些大臣们的意见。
  果然,只见王曾这时第一个站出来道:“启禀陛下,此次大捷扬我大宋国威,使得辽人不敢南顾,出征的将士更是劳苦功高,还请陛下下令命有功之士进京封赏!”
  王曾的话也得到其它大臣的赞同,封赏有功的将士本不但可以提升士气,也能提震百姓对大宋的信心,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有功的将士回京封赏之后,会被重新任命官职,到时会被分配到各地军中,特别是刘平这样的主将,估计是不可能回到军中了,也只有这样的安排,才能让这些大臣们放心。
  赵祯当然知道这些大臣的想法,不过说实话,作为皇帝,他也不放心让刘平一直呆在军中,毕竟经历了这两场战役后,刘平在军中的威望也是如日中天,如果他真的有异心的话,对大宋来说也是个极大的威胁。
  接下来吕夷简等人也纷纷建言,说的都是一些燕云十六州的治理事宜,这些事情之前虽然也讨论过,但当时战争的威胁还没有完全解除,对燕云的治理也都是权宜之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