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妙元说到这里时,眼角也带着几分调皮的微笑,同时整个人也靠到了李璋身上,这让李璋也有些心猿意马,当下一把抱住她笑道:“好啊,那从今天起你就是我妹妹了,叫声大哥来听听!”
“骗你呢,我才不做你妹妹呢,要做也做……”妙元这时忽然调皮地笑道,只是说到最后却忽然脸色一红,不好意思再说下去,毕竟她和李璋虽然挑明了关系,平时也搂搂抱抱的,但却还没有突破到最后的防线,因此平时相处还是有些放不开。
看到妙元娇羞的模样,本来就有些意动的李璋更是感觉胸中涌起一股冲动,虽然他知道这么做有些对不起青织,但妙元为了自己也付出了太多,他也实在不忍心辜负,所以最后他终于还是大胆的伸手揽住了妙元的纤腰,这让妙元身子一颤,但却没有挣扎,只是因为害羞把头垂的更低了。
妙元的默许也让李璋更加胆大,当下伸手轻轻的抬起她的小脸,然后缓缓的吻了下去。本来李璋只是想突破一步,然而吻着吻着却是走了火,最后两人也不知道怎么到了床上,然后一切也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傍晚时分,李璋有些心虚的回到家里,这次他学聪明了,在妙元那里洗了澡,衣服也用熏香重新熏了一遍,保证闻不到异味,而且回家时他也一直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只是犯了一个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见到青织的一瞬间,却还是禁不住心虚起来,连表情都有些不自然。
只不过让李璋意外的是,青织却像是没有任何察觉似的,依然像往常一样让人准备饭菜,然后一家三口吃饭睡觉,晚上青织也没有任何的异常,这让李璋也终于松了口气,猜测青织应该没有察觉。
第二天一早,李璋吃过早饭去了宫里,毕竟他昨天已经在家里呆了一天了,赵祯知道他回来会和家人团聚,所以昨天也没派人打扰,但他今天必须进宫向赵祯禀报一下帽妖的事。
不过当李璋在垂拱殿见到赵祯时,却发现吕夷简与王曾等人都在,而赵祯看到他更是兴奋的道:“表哥你快来看,辽国那边出大乐子了!”
赵祯这时似乎十分的亢奋,说着也不等人把奏折递给李璋,而是直接扔了过来,李璋也习惯性的伸手接过,毕竟以前他和赵祯读书时,经常拿书本扔来扔去,彼此也都习惯了,只是旁边负责礼仪的官员却是涨红了脸,因为赵祯的动作明显不符合帝王的礼仪,想要上前指正但又不敢败了赵祯的兴致。
李璋倒没想太多,当下打开奏折看了一眼,结果也是畅快的大笑道:“辽国竟然腐朽如此,五万大军竟然被李元昊再次杀的大败,这下看辽国还有什么脸面!”
原来这份奏折是西北送来的最新情报,上次李元昊与辽国谈判破裂,直接出兵突袭辽国境内,不但打败了辽国的驻军,而且还四处烧杀抢掠,为过冬储备各种物资,导致辽国境内的各个部落是损失惨重,纷纷向中京求援。
不过李元昊在辽国边境虽然闹的很大,但辽国现在是萧耨斤掌权,而且现在萧耨斤与耶律宗真母子二人是勾心斗角,根本无暇顾及边境上的事。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辽国那边的反应极慢,一直等到快两个月后,才在萧耨斤的旨意下,组织了一批三万人的大军派往边境,准备清剿李元昊的党项大军,估计萧耨斤根本没把李元昊放在眼里,认为对方只是癣疥之疾,上次也只是偷袭才能打败辽国,而这次他们派了三万人,已经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所以只要大军一到,立刻就能剿灭李元昊。
然而让辽国人做梦都没想到的是,李元昊刚开始示之以弱,引诱辽国大军进入黑山军司,拉长了辽军的补给线,随后出兵截断了辽军的补给,这也让深入敌境的辽军乱成一团,随即李元昊率领主力猛攻一点,立刻把辽军截成两段,首尾难顾的辽军立刻溃散,大半被党项人消灭,只有一小部分逃了回去。
大宋这边也一直关注着辽国的这次出兵,只是谁也没想到辽国败的这么快、这么惨,三万人马逃回去的还不到五千人,而且还丢失了大量的粮草、物资、武器等等,可以说光是这一仗,李元昊就收缴了足够的粮食物资,足以他们安全的度过整个冬天。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赵祯他们得知这个消息时,辽国中京那边应该还不知道兵败的事,因为黑山离大宋近一些,而且战争又发生在党项境内,所以辽国刚一战败,大宋这边就收到了情报,而辽国那边估计要晚上十天左右才会得到消息。
“辽军也太让人失望了,哪怕与党项打个两败俱伤也好了,却没想到死了这么多人,还给对方丢下那么多的物资,恐怕明年李元昊的实力要大涨了。”李璋先是有些嘲讽,随后又有些担心的道。
第五百五十六章 驱虎吞狼
李元昊手下的兵力来源主要是党项人,但并不意味着他不会接纳其它的兵源,事实上北方草原一向以实力为尊,各个部落一直上演着大鱼吃小鱼的戏码,只要李元昊有钱有粮有武器,随时可以吞并草原上的其它部落增强自己的实力,而草原上的部落也早就习惯了这种规则,被强者征服也会很快顺从。
现在李元昊打败了辽军,而且还缴获了大批的物资粮草,使得他的声望和实力都是大为增加,如果李璋是李元昊的话,肯定会在明年大肆扩张,辽国对草原上的统治力其实也是很薄弱的,各个大小部落只是名义上尊辽国为宗主,实际上平时依然以部落的利益为先。
“李都尉你的担忧我们也想到了,李元昊不除,北方就难以安定,所以明年对李元昊的消耗战依然要继续下去,而且我敢肯定,辽国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也不会轻易的放过李元昊,只是现在天气冷了,辽国不方便用兵,等到明年时,辽国必须会有大的举动!”这时吕夷简也开口道,刚才在李璋来之前,他们也考虑到了这些。
“吕相,如果我们行驱虎吞狼之计你觉得是否可行?”李璋这时忽然再次提议道,李元昊与辽国之间的关系已经彻底破裂,大宋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他们互相残杀,从而坐收渔利。
“李元昊还称不上老虎,只不过是头残忍狡诈的饿狼,只不过想要驱使这头饿狼也不容易,表哥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赵祯这时也淡定的一笑道,自从打败了党项后,他这个皇帝的威望也是大增,最重要的是让他拥有强大的自信心,平时对政务的掌控也更加的得心应手。
“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与李元昊和谈!”李璋这时眼中冒着精光开口道。
听到李璋的话,不但赵祯露出惊讶的表情,旁边的吕夷简等人也全都震惊的看着他,因为他们都知道,李璋是对党项最为强硬的人,甚至所有人都能看出来,一日不灭党项,李璋就一日不会安心,可是现在李璋竟然说出与党项和谈的话,这让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赵祯惊讶过后却站起来走到李璋面前,然后上下打量着他,最后甚至还想伸手捏李璋的脸,这让李璋也哭笑不得的躲开道:“陛下这是做什么?”
“我在怀疑表哥你这次去帽妖查帽妖,不会是被帽妖附体了吧,否则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赵祯这时瞪大眼睛半是认真半开玩笑的道,以他认识的李璋,的确不应该说出与党项和谈这种话。
难得赵祯在张皇后去世后主动开玩笑,李璋也是哈哈一笑道:“这次去洛阳的确遇到一些有趣的事,另外我还发现一处奇特的地方,等下再和陛下详谈,不过对党项和谈只是斩时,的目的是让党项腾出手来,专心的对付辽国,毕竟相比辽国,党项的实力太弱小了。”
“我明白了,李都尉这一招倒是步妙棋,与党项议和,让他们专心去对付辽国,但以李元昊的实力,无论他再怎么能折腾,恐怕最后也不是辽国的对手!”这时王曾忽然点头赞道。
吕夷简等人这时也都明白了李璋的意思,不过这时赵祯还是有些怀疑地问道:“可是咱们把党项几乎都快灭掉了,更是打的李元昊向北逃窜,可以说他现在的情况就是咱们一手造成的,他真的会愿意与咱们议和吗?”
“他肯定会同意的,以他现在的处境,如果两面受敌的话,估计连一年都撑不到,到时天上地下都再无他容身之处,但如果能与咱们议和的话,他却可以集中兵力对付辽国,以我对李元昊的了解,为了生存下去,哪怕是天大的仇恨他也可以放到一边!”李璋这时十分肯定的道。
听到李璋这么说,赵祯也感觉有道理,而且议和也不用什么花费,无非就是派人与李元昊接触一下,如果对方愿意最好,不愿意的话,那就与辽国两败俱伤国夹击,先把李元昊消灭了再说。
想到上面这些,赵祯也立刻做出决定,下旨让西北的赵振等人与李元昊接触,虽然名为议和,但赵祯并没有给出任何让步,反而还提出让李元昊交出黑山军司,日后只能在辽国境内活动等苛刻的条件,当然这些条件不指望李元昊答应,主要是作为与李元昊讨价还价的筹码。
李元昊的事情商议完了,赵祯也立刻向李璋问起洛阳帽妖的案件,李璋也将自己在洛阳的经过详细的讲了一遍,吕夷简与王曾等人大都是当年帽妖的亲历者,这时也好奇的听着李璋的讲述,当得知是有人假冒帽妖时,他们也都露出恼火的神色。
其实当初第一次闹帽妖时,朝廷也抓了一批假借帽妖之名,为自己牟利的不法之徒,其中还有几个有名的和尚与道士,只不过当时的帽妖真真假假,谁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而这次却是彻头彻尾的人为事件,特别是摩尼教更是假借帽妖伤害人命,简直是胆大包天。
不过李璋却故意隐瞒了那个诡异的山洞,一来他没办法解释,二来大殿里的人也太多,等下他可以与赵祯私下里讨论,反正赵祯知道的事情更多,也更能理解自己。
“果然是胆大包天,幸好人犯都已经抓捕归案,必须要严惩不贷!”王曾这时第一个恼火的道,他平生最恨的就是柳乘风父子这种罔顾人命之徒。
“摩尼教当初被禁,直到我大宋立国后才解禁,可是他们不思感恩,却为了传教做出这种手段,臣请陛下下旨禁止此教传教!”吕夷简这时也上前向赵祯行了一礼道。
吕夷简祖籍是山东,生于淮南路寿州,也就是后世的安徽凤台,在后世看来,他应该属于北方人,但是在大宋这个时代,连商丘都属于南方,更别说安徽了,事实上整个淮南都被宋人视为南方。
而摩尼教被禁后,改名明教在南方极为迅速,甚至在有些地方已经形成极为强大的势力,连官府也不敢管,这些身为南人的吕夷简自然也知道,刚好借这个机会禁止摩尼教的传播,毕竟任何一种宗教如果不受朝廷的管制,日后肯定会造成大乱。
赵祯这时也正在气头上,听到吕夷简的话也立刻同意,而吕夷简也趁机提到南方的明教与摩尼教同出一脉,于是明教也同样被禁止传教,李璋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动,不知道明教禁止传教后,能不能阻止日后方腊起义?
不过李璋很快又想到,历史上的方腊之所以造反,无非就是朝廷对南方压迫太重,特别是宋徽宗喜好花石竹木,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派出爪牙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花石纲”,导致百姓无法求生,这才让方腊借这个机会起义。
正所谓官逼民反,如果连百姓的温饱都无法保证的话,那就不要怪百姓们造反了,所以只要朝廷能保证百姓们吃饱穿暖,哪怕明教再怎么鼓动也没用,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大宋走上一条不依靠剥削百姓的强大之路。
随着王曾与吕夷简等人的表达,柳乘风这些涉案重犯的命运也定了下来,最后肯定难逃一死,另外像玄月这些同样以假冒帽妖为自己牟利的人,最后也是流放的命运,这可是仅次于死刑的惩罚,估计这辈子都别想回到中原了。
帽妖案商议过后,吕夷简与王曾等人也相继告辞离开,李璋则单独留了下来,赵祯知道他肯定有别的话要说,所以等到吕夷简等人离开后,他也立刻向李璋好奇的打听道:“表哥你去洛阳有没有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
李璋当下也哈哈一笑,先是讲了几件洛阳那边的趣闻,最后这才说起龙门那边的那个诡异石洞,结果赵祯也听的津津有味,最后更是好奇地问道:“以表哥你的见识,难道也看不出那个石洞的来历?”
“石洞里空荡荡的,一点线索也没有,更不能肯定它是否与帽妖有关,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石洞绝不是天然形成的。”李璋这时也双手一摊无奈的道,他倒是偏向于帽妖是外星人,并且建造这个石洞的猜测,但可惜也没有任何证据。
“真想亲自去洛阳看看这个石洞!”赵祯这时忽然露出羡慕的表情,随后又有些丧气的道,他连出个宫都困难,更别说去洛阳了。
“陛下也不要心急,说不定日后会有机会的。”李璋这时也只能开口安慰道,皇帝出巡可不是一件小事,甚至是劳民伤财,比如隋炀帝南巡就搞的天怒人怨,所以大臣们才不愿意让皇帝离开皇宫。
“对了,我这里还有一件事想和陛下商量,那就是关于狸儿的婚事。”李璋也怕赵祯再提去洛阳的事,当下急忙转移话题,当然狸儿的婚事也是他进宫的主要原因。
第五百五十七章 豆子的安排
赵祯毕竟是狸儿的亲哥哥,所以她的婚事自然也要与他商量,而当赵祯听到豆子想娶狸儿时,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豆子他倒是见过,毕竟他去过李璋家里,也见过豆子几面,记得当时对方和他年纪差不多,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胆大包天的想娶自己的妹妹。
“其实豆子喜欢狸儿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狸儿对他也很有好感,毕竟他们两小无猜,感情自然也比一般人深厚,而且之前姑母也知道他们的事,只是姑母觉得豆子的出身太低,有些不太愿意,于是我就和她约定,等到豆子考中进士再提亲,而今年豆子总算是没有让我们失望。”李璋这时再次开口解释道。
当然李璋和李太后约定狸儿和豆子的婚事时,赵祯并不知道,两人也从来没向他提过,一来这件事不宜公开,二来赵祯平时事情太多,像这种事也没必要让他去操心。
“豆子考中了进士?我怎么不记得今年进士中有个名叫豆子的人?”赵祯听到李璋的话却露出惊讶的神色。
“你不知道吗,殿试的时候难道你没见到豆子?”这下李璋也同样露出惊讶的表情看着赵祯问道。
“这个……殿试的人那么多,我怎么可能一个个仔细观察,而且上次我见豆子时还是几年前,现在他的变化肯定很大,认不出来也正常。”赵祯这时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事实上殿试他也只是坐在上面发呆,脑子里也在考虑着最近的政务,根本没时间去仔细打量那些进士。
李璋听到这里也理解的点了点头,随即就再次笑道:“豆子只是他的外号,因为他姓窦,小时候又个子矮小,脸蛋也圆圆的,所以我们才叫他豆子,其实他真正的名字叫窦斗,才高八斗的斗。”
其实豆子真正的名字叫窦豆,毕竟他和秀秀出身贫苦,父母也没读过什么书,两人的名字也取的很随便,本来豆子对名字也不在意,但是后来读书后,再叫窦豆这个有些滑稽的名字就不合适了,但他又不想舍弃早逝的父母给他取的名字,于是就把豆改了个音,取名为窦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