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由两班船夫日夜轮换就行了,速度比陆路还要快一些,可惜的是前几天运河的下游发大水,导致水面下降,许多船只都被堵在河里,这让他也只能放弃了改走水路的想法。
半个月后,李璋他们终于再次来到黄河边上,只要过了黄河,前面就是开封的地界了,虽然离开封城还有一段距离,但李璋完全可以甩开使团以最快的速度回京,毕竟使团的人太多,速度也快不起来,反正使团的任务已经完成,到时由富弼帮忙照看就行了。
相比上次过黄河时冰封万里的景象,现在的黄河却早已经化开,河面上也架起一条长长的浮桥,桥两侧都有无数等待过桥的车马行人,毕竟浮桥的运载能力有限,每天过桥也有限制,所以许多人可能要等上一两天才能过桥,这在后世几乎是无法想像的。
不过李璋他们是使团,自然不用排队,直接找到管理浮桥的官员,直接就过了浮桥,只是当走在摇摇晃晃的桥面上时,李璋也感觉心中发虚,浮桥毕竟无法与真正的桥相比,再加上黄河水浒又十分湍急,所以浮桥的桥面也十分不稳,难怪要限制每天通行的人数。
好不容易过了浮桥后,这时天色已晚,李璋虽然急着回家,但也只能在黄河岸口的驿站休息了一夜,不过第二天一早,他就把使团的事情全都交给富弼,富弼也知道李璋急着回家,所以也十分痛快的接了下来,然后李璋带着野狗就一路飞奔赶往东京城。
不过就在李璋他们远远的看到京城高大的城墙时,却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只见一骑飞奔而来,本来李璋还以为是使团出了什么事,所以富弼派人来找自己,却没想到这个人却从自己旁边飞奔而去,卷起的尘土呛的李璋直咳嗽。
“急脚递的铺兵。”这时野狗看着远去的背影开口道,他眼神好,哪怕对方从他们面前一闪而过,但他依然看清了对方身上的装束。
所谓急脚递,类似于清朝时的八百里加急,主要是用于传递军事信息而设,而且还是当初赵恒亲自下令设立的,因为当初他登基时,与契丹人时不时发生征战,需要一个快速传递消息的通道,而原来驿站的步递和马递在速度上都无法满足,所以才设立了急脚递,专门用来传递军情情报,不过现在急脚递也开始传递一些其它的公文。
“他从我们背后飞奔而来,应该是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只是不知道是河北还是西北?”李璋看着前方急脚递铺兵带起的烟尘也是自语道。
当下李璋继续赶路,毕竟京城已经近在眼前,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刚往前走了不远,忽然后方再次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又一个急脚递的铺兵飞奔而过,这下让李璋也不由得露出凝重的表情,就算急脚递已经不再局限于传递军事情报,但平时也很少见到,可是现在却一连两个急脚递出现,这可就有些奇怪了。
然而让李璋更加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小半个时辰里,又一连出现了三个急脚递,算起来光是他就见到了五个急脚递,这让他也更加的惊讶,急脚递如此频繁的出现,肯定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这也让他再次加快了速度赶往京城。
等到了中午时,李璋和野狗也终于来到了城门外,随后策马进到城中,东京城依然如故,甚至感觉比当初离开时还要繁华一些,毕竟他们走的时候是冬天,很多人不愿意出门,而现在却是盛夏,虽然炎热,但却是京城最热闹的时候。
不过李璋这时却没有心情欣赏京城的景色,而是急着赶回家中,一来看看青织的情况,二来他也想知道刚才的急脚递到底传递了什么情报?
好不容易等到李璋穿过重重街道来到家门前,他回来时没有提前报信,所以当他进到大门时,家中的奴仆也都是惊喜的前来迎接,随后就有人向内宅报信,不一会的功夫,就见狸儿第一个跑出来,看到他时更是尖叫一声扑到他怀里就不肯撒手。
第四百一十九章 辽皇去世
李璋回到家中,家里的人高兴的都快疯了,更让李璋高兴的是,青织还没有生产,这让他也终于松了口气,随后大步往内宅跑去,至于野狗早就跑没影了,同时失踪的还有秀秀,鬼才知道他们跑哪去了?
李璋兴奋的跑到内宅,结果在路上就见到大腹便便,被她母亲钱氏亲自搀扶着青织,而当夫妻二人相见时,也都是激动的热泪盈眶,青织更是快走几步,而李璋怕她摔着,也急忙跑过去扶住她,如果不是周围人太多,恐怕李璋真会抱着青织狠狠的亲几口。
“这才出门半年,夫君就黑了瘦了。”青织这时抓着李璋的手臂仔细打量着他,随后满脸心疼的道,李璋比当初离家时的确瘦了许多,再加上大部分时间都在赶路,特别是回来时太阳又毒,所以变黑也很正常。
“嘿嘿,男人黑一点显得健壮,娘子感觉怎么样,小家伙还老实吗?”李璋当下笑着应道,说着就伸手摸了摸青织高高隆起的腹部,当初他离开时,这个小家伙还没什么动静,不过现在快生产了,估计已经会踢人了。
“他可一点也不老实,刚才我多走了几步,他还不停的踢我,现在都还没老实下来。”青织说着抓住李璋的手按在自己的小腹,果然,李璋感觉里面的小家伙在踢自己的手,而且还十分有劲,这让他也生出一种奇妙的感觉,也许这就是血脉相连吧。
“女婿这一路辛苦了,看你一脸尘土的,快到内宅梳洗一下!”正在这时,旁边李璋的岳母钱氏也开口道,她主要还是怕青织站太久伤了胎气,毕竟马上就要生产了,更是不能大意。
李璋也立刻醒悟过来,当下亲手搀扶着青织回到内宅,然后自己在侍女的服侍下梳洗了一遍,这才感觉全身清爽,然后来到外面与青织说话,钱氏和狸儿等人也十分知趣,知道李璋和青织夫妻小别重逢,肯定有许多的体己话要说,所以之前也都离开了。
李璋先是询问了一下青织这段时间的身体情况,然后又问了一下家里的情况,青织也一一做了回答,她身子不便,这段时间都是由母亲钱氏照顾她,倒是没有出什么事,家里也十分平静,就是狸儿时不时的跑来和她念叨想念李璋。
听到青织的这些话,李璋也总算放下心来,当然他也知道,青织这段时间在家里安心养胎,就算是家里真的出了什么事,恐怕家进而人也会瞒着她,不过这不重要,只要有他在,家里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陪着青织聊了好一会儿,钱氏这才派人叫李璋吃饭,家里已经准备了酒宴为他接风,于是李璋就扶着青织来到餐厅,结果发现家里人大部分都来了,只是野狗和秀秀不见踪影,看样子这对小情人也深受相思之苦,今天是别想见到人了。
不过就在李璋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正准备吃饭时,却忽然只见外面有仆人跑来禀报道:“启禀老爷,宫里来人了!”
李璋已经成亲了,而且李用和续弦后也不住在这里,所以李璋就升级成了家里的老爷。不过李璋听到下人的禀报却是皱起眉头,厅中热闹的气氛也一下子被打断了。
“青织,你们先吃,我去看看宫里有什么事?”最后李璋暗叹一声,然后强笑着向青织道,不过他也知道,这恐怕是刘娥知道他回来的消息后,要将他召进宫询问。
青织也十分聪明,当下温柔的一笑道:“夫君尽管去吧,反正家里也没什么事,晚上我等你回来一起吃饭!”
李璋听到青织的话也是点了点头,随后又安慰一下狸儿他们,这才来到了前厅,果然和猜的一样,人是刘娥派来的,而且还是传他火速进宫。
无奈之下,李璋只得让人备好马车,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皇城,而当他来到垂拱殿时,却惊讶的发现吕夷简等几个宰相都在这里,而且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喜色,屏风后面也坐着刘娥,只是看不真切,但感觉大殿里的气氛却十分轻松。
“参见太后!”李璋当下郑重的行礼道,自从他被软禁了一年后,他就感觉与刘娥之间隔了一层,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称她为“大娘娘”了。
“不必多礼,你们这一路辛苦了!”只听屏风后的刘娥颇为轻松的道,从她的语气也能听出来,她现在心情不错,这让李璋也松了口气。
当下李璋刚站直身子,只见旁边的吕夷简就笑着问道:“李都尉,你们这次出使辽国可见到辽皇了?”
“见到了,而且我看辽皇病的不轻,虽然强撑着见了我们一面,但后来就一直由辽国太子接待我们,再加上我打听到的消息,恐怕辽皇也撑不了几天了。”李璋当即实话实说道。
“嘿嘿,李都尉不愧是懂医术的人,刚刚得到的消息,辽皇已经去世了!”就在李璋的话音刚落,只见枢密使张耆就上前一步对李璋笑道。
“去世了!”李璋听到这里先是一惊,随后又一脸理所当然的道,“难怪我今天在路上一连见到五个急脚递,想来应该是传递这个急报的吧。”
“不错,朝廷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结果消息前脚送来,你后脚就进了京城,现在辽皇去世,辽国那边的局势肯定有所变动,所以我想听一听你的意见!”这时只听刘娥也再次开口道,她并不像李璋想的那么不近人情,如果不是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恐怕她也不会急着把李璋召进宫。
李璋听到这里也沉思了片刻,随后这才开口道:“启禀大娘娘,辽国太子早就确立,所以辽皇去世后,太子耶律宗真肯定会顺利上位,这点倒不会出什么大乱子,只不过耶律宗真的生母……”
李璋刚想说耶律宗真生母萧耨斤,与养母萧太后不和,耶律隆绪死后,这两个女人肯定会因为争权而爆发激烈的冲突,但却忽然又停了下来,因为他忽然想到,耶律宗真与赵祯的身世竟然极为相似,不知道刘娥听到这件事后,会不会对自己那位可怜的姑母产生戒心?
第四百二十章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赵祯不是皇后亲生的,刘娥是他的养母,耶律宗真也不是皇后亲生的,萧皇后是他的养母,区别只是赵祯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更不知道亲生母亲孤苦伶仃的守在皇陵中,而耶律宗真的母亲萧耨斤却是被封为贵妃,地位仅在皇后之下。
更加巧合的是,赵祯和耶律宗真登基时年纪都不大,一个十二、一个十四,最后皇权也落到他们的母亲手中,只不过一个落在养母刘娥手中,另外一个却是由生母萧耨斤夺权,杀死了他的养母,也就是正牌的皇后,而且还把皇后一族尽数诛连,光是杀死的贵族就达到四十余人。
如果让刘娥知道辽国萧耨斤的所作所为,恐怕她也会对赵祯的生母,也就是李璋的那位姑母心生警惕,说不定还会做什么手脚,如果李璋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李宸妃就是在明年去世的,而在她去世后不久,刘娥也在第二年去世。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也更加的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再说下去?
“怎么了,为何说到一半不再说下去了?”这时刘娥却有些等不及的问道。
辽国皇权交替,对大宋来说也关系重大,特别是随着耶律隆绪的去世,当初签订澶渊之盟的两位皇后却去世了,大宋这边倒是不用担心,但万一辽国的新皇不愿意再履行盟约,那么宋辽两国的边界恐怕又要烽火四起了。
面对刘娥的追问,李璋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暗叹一声开口道:“耶律宗真的生母萧耨斤与养母萧皇后明争暗斗已久,几乎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之前耶律隆绪在世时,她们两个还不敢闹的太过分,但现在耶律隆绪去世,我看她们两人必定发生剧烈的冲突!”
李璋的话一出口,朝堂上的吕夷简与张耆等人的表情也一下子变得微妙起来,这帮人都是朝堂上的老狐狸,比任何人都清楚赵祯的身世,也知道李璋和刘娥、赵祯的真正关系,所以他们听到辽国皇室的这些内情时,也都不由得联想到大宋这边的情况,特别是这些话还是从李璋这个十分敏感的人口中说出,这可就更有意思了。
屏风后的刘娥估计也没想到辽国皇室的情形竟然与自己这边这么像,所以屏风后也是好一会儿没有任何声音,可惜看不到她的表情,不过李璋猜刘娥这时的表情肯定也十分精彩。
李璋虽然担心刘娥会因辽国皇室内斗的事而对自己的姑母产生戒心,但他也知道,萧耨斤是个十分心急的女人,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今年萧耨斤就会对萧皇后动手,所以就算他想瞒也瞒不住,刘娥迟早都会知道,所以还不如他直接说出来,好让刘娥有个心理准备。
不过刘娥毕竟是见过大风浪的人,很快就反应过来,当下清了清嗓子道:“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辽国皇室内乱,对咱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太后所言极是,我看萧耨斤极为强势,反而那位萧皇后有些软弱,哪怕她背后的势力强大,但最后恐怕很难斗得过萧耨斤,所以我在辽国时,也特意给萧耨斤送了些礼物,希望可以与她打好关系。”李璋当下再次开口道。
“李都尉,你既然见过耶律宗真,那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这时吕夷简忽然开口道,其实他对萧耨斤和萧皇后的内斗并不感兴趣,因为在他看来,女人就算是掌权也只是一时,日后肯定要还政后皇帝,所以他也更关心耶律宗真的情况,当然这些话他可不敢当着刘娥的面说。
想到耶律宗真,李璋的脸色也是一沉,随后这才缓缓的开口道:“耶律宗真此人年轻气傲,而且对咱们大宋颇为轻视,我担心日后他掌权后,会对咱们大宋不利,所以我觉得朝廷也要早做准备,加强河北一带的驻军!”
李璋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耶律宗真是辽国最好战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时不顾国内的重重矛盾,屡次对外征战,不但对大宋施压,而且还多次征讨西夏,可惜却是败多胜少,所以在耶律宗真在位时,辽国的国力也是大幅度衰退。
李璋的话一出口,吕夷简等人也都是皱起眉头,别看李璋年轻,但他们对李璋的能力却从来没有怀疑,毕竟无论是火器监还是武学,李璋都表现出超出他年龄的沉稳与干练,所以他们也相信李璋的眼光,他既然说耶律宗真日后可能会对大宋不利,那应该不会有错。
“不过现在耶律宗真年纪还小,我看萧耨斤日后很可能掌权,这个女人野心勃勃,但却不懂得收敛,她如果掌权的话,辽国必定大乱,所以我觉得如果朝廷想要收复燕云的话,倒是可以早做准备!”李璋犹豫了一下终于把心中的话讲了出来。
不过李璋的话一出口,吕夷简等人的神情却再次变得微妙起来,甚至有几个看着李璋的目光变得有些奇怪,就好像李璋说出的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一般,就连吕夷简这位当朝宰相也暗暗的摇了摇头。
看到这里,李璋也不由得暗叹一声,大宋满朝文武早就放弃了武力收复燕云的想法,所以哪怕有这么好的机会放在他们面前,他们都不敢伸手,这让李璋连气都懒得生了。
“收复燕云的话就不要提了,辽国若是能内乱几年,对咱们大宋已经是个极好的机会了,特别是这两年西北的党项又起来了,实在让人不省心,不过现在倒是可以趁着辽国内乱不稳的机会,把西北那边的事情先解决了。”这时只听屏风后的刘娥也开口道。
听到刘娥的话,李璋也再次叹了口气,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从赵光义到刘娥,大宋的掌权者早就放弃了武力收复燕云的希望,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