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大表哥 >

第178章

北宋大表哥-第178章

小说: 北宋大表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到处都是烧痕,但这面墙壁上留下有明显的“V”字型烧痕,这是因为刚起火时,火焰从下往上烧,很容易在墙面上留下这种V型烧痕,这也是后世判断着火点的依据之一。
  吕武等人也都十分赞同这个捕头的判断,当下他们又仔细查看了一下,发现周围还有许多烧痕,也可以断定这里就是起火点,而且这个起火点是从地面而起。
  “若是天雷引发的大火,肯定是从房顶先烧起,可是这却是从地面而起,这里也根本找不到雷击的痕迹,由此可知这里的官员在撒谎!”吕武当即恼火的道,刚才在他审问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一口咬定是天雷引发的火灾,可是现在看来却根本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李璋这时也沉下了脸,估计玉清昭应宫的官员也怕因此而受到责罚,所以才一致对外把火灾的原因推到天灾上,这样他们虽然也有责任,但却轻的多,可若是人为引起的火灾,那他们的责任可就大了,甚至可能有不少人会因此而人头落地。
  当下吕武气呼呼的再次去审问些官员,着火点在主殿,而能进入主殿的人并不多,所以他只需要重点审问,想要查清楚真相也并不困难。
  果然,就在吕武去了不一会儿,就见他脸色铁青的回来了,李璋也当即迎上去询问审问的结果,而当知道着火的原因时,也不由得气的直跺脚。
  玉清昭应宫是皇家宫殿,平时也需要有人管理,所以设有玉清昭应宫知官一职,现任的知官名叫李知损,但谁也没想到这个李知损胆大包天,竟然把玉清昭应宫当成自己的私宅,甚至直接在进入正殿中喝酒作乐,结果就在着火的那天晚上,他喝的大醉,并且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烛台,这才引起了大火。
  本来以当时暴雨的情况,再加上刚开始的火势也只局限于正殿,他完全可以组织人手扑灭火灾,可是这个李知损竟然吓的逃跑了,玉清昭应宫中无人负责,也根本组织不起救火的人,结果最后大火越烧越大,终于使得这座价值上亿两白银的宫殿毁于一旦。
  “这个混账东西在哪,我先去踹他几脚出出气!”李璋听完之后也是怒火万丈的道,上亿两白银啊,就因为这个家伙毁了,这么精美的皇家宫殿,他也只来过几次,甚至都没有完整的参观过,结果现在什么都没了。
  “用不着,刚才我已经把他的双腿打断了!”吕武这时也气鼓鼓的道,他也是火爆脾气,在得知起火的真正原因后,也是没控制住自己的暴脾气,直接跳下去将那个李知损暴打一顿,周围的人拉都拉不住。
  李璋可是知道吕武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武艺却一直没落下,那个李知损被他打断了两条腿,估计这辈子都别想站起来了,不过他犯这么大的罪,这条命肯定是保不住了,今年秋天就得人头落地,所以要不要腿根本没有区别。
  查明了着火的原因,李璋他们也没必要再呆下去了,当即带着那个哀嚎不已的李知损回去复命,只不过在离开玉清昭应宫这片焦土时,李璋还是有些心疼的看了几眼,这座宫殿的规模比大宋的皇宫还要大,几乎可以与后世的故宫相比,现在却几乎全毁了,哪怕周围还剩下宫殿,但也是破败不堪,想要恢复几乎不可能。
  带着那个要犯李知损回到皇宫,然后李璋与吕武向刘娥禀报了着火的原因,结果刘娥也是怒气冲天,当即将李知损打入死牢,全家抄斩,同时还有玉清昭应宫的其它相关人等,也全都抓起来等候发落。
  不过对于刘娥的这个决定,身为宰相的王曾却感觉还是有些太重了,特别是李知损虽然犯有大错,但那天晚上风雨大作,雷电交加,这也是火灾刚起时没有引起别人注意的原因,所以希望对李知损从轻发落。
  对于王曾的建议,刘娥竟然也同意了,结果李知损竟然逃过一劫,但命虽然保住了,但却削职为民,并且永不录用,直接绝了他的仕途,也算是十分严重的惩罚了。
  随着李知损受到了处罚,这件事好像就这么过去了,刘娥似乎真的没有再追究下去,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李知损刚被处置完没多久,刘娥却忽然将王曾贬官,理由就是玉清昭应宫被烧的首犯虽然是李知损,但王曾这个宰相却是识人不明,同样负责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王曾的相位被夺,贬出京城出任衮州知府。
  李璋也没想到刘娥竟然以玉清昭应宫被烧这件事为借口,直接罢免了王曾的宰相之位,再加上之前鲁宗道病死,现在朝堂上也彻底被刘娥清理干净了,她再想做些什么事的话,又有谁能阻止她?


第三百四十八章 妙元不肯嫁人
  堂堂一位宰相,就这么被刘娥随便用一个理由给贬到了外地,更加可怕的是,朝堂上的大臣竟然无人敢言,这也足以说明刘娥的威势,可以说在王曾被贬的时候,也是刘娥的权势达到了最顶峰的时候。
  而在王曾被贬后,另一位参知政事吕夷简接替了他的宰相之位,另外枢密院也由刘娥的心腹张耆接任,连副枢密使也是刘娥的另一个心腹陈尧佐,如此一来,军政大权尽数落到刘娥手中,朝堂上也再无人敢违逆她的意思。
  景福殿,李璋这时却一脸惊讶的看着赵祯,因为王曾被罢相后,李璋本以为赵祯会像之前鲁宗道去世时那么惊恐,但却没想到现在赵祯竟然显得十分平静,甚至他来到这里时,发现赵祯正在自己和自己下棋,旁边的炉子上还煮着茶,显得十分的悠闲。
  “表哥你来的正好,快来陪我下棋!”赵祯抬头看到李璋时,当下也露出一个十分灿烂的笑脸招呼道,顺便还给李璋倒了杯茶。
  “你……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李璋这时上下打量了赵祯几眼道,他差点就要问对方是不是吃错药了,毕竟这种表现实在太不正常了。
  “呵呵,我知道表哥你在想什么,不就是王相被贬出京城的事吗,我已经知道了。”只见赵祯这时淡定的一笑,丝毫没有以前的那种惊慌失措。
  “你知道了还能这么冷静?”李璋再次有些不敢相信的道,上次鲁宗道去世,赵祯就吓的惶恐不安,他可是花了好长时间劝解,这才让赵祯好受了一些,可是这才两天不见,赵祯却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不冷静又有什么用,反正形势已经到这种地步了,我还不如干脆什么都不管,任由她去折腾好了。”只见赵祯这时再次淡定的开口道。
  “这就对了!”李璋听到赵祯的话当下也兴奋的一拍他的肩膀道,自从知道王曾被贬后,他最头疼的就是赵祯,没想到赵祯现在竟然想开了,这对他来说也是个意外之喜。
  “说起来这还要多谢表哥你,如果不是你之前的劝说,我也不会这么快看开这些。”只见赵祯这时端起茶杯品了一口再次道。
  “能不能看开还是要看你自己,否则我说再多也没用,不过你这种心态倒是不错,一定要保持!”李璋这时也坐下来喝了口茶,然后陪着赵祯边下棋边闲聊。
  赵祯的确是看开了,确切的说是破罐子破摔,之前鲁宗道去世时,他还感到十分的惊恐,但现在王曾也被罢相了,他反而不怕了,反正朝堂上已经没有什么人敢为他说话了,他也索性完全放下了,随便刘娥自己去胡闹吧!
  “对了,你有没有发现妙元最近有点怪怪的?”聊了几句闲话,忽然赵祯露出认真的表情向李璋问道。
  “怪怪的?怎么怪怪的?”李璋听到妙元的名字时,脸上也露出几分不自然的表情道,这段时间他因为经常来景福殿,所以偶尔也能见到妙元,但每次见到她时,两人都感觉颇为尴尬,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每次都是干巴巴的问候几句就相互告辞。
  “我也说不上来,但妙元最近老是发呆,我听皇后说,她竟然喜欢上女红了,现在每天都去皇后那里跟着她学绣花。”赵祯这时皱着眉头道,朝堂上的事他是不打算理会了,所以最近的精力都放在家里了,结果这才注意到妙元的异常,毕竟自从妙元的病好了之后,整个人就像是假小子似的,对女红可从来不感兴趣。
  “女大十八变,妙元的年纪也不小了,喜欢一些女儿家的事情也很正常。”李璋听到这里却是松了口气,原来只是喜欢女红,他倒是觉得很正常,比如狸儿最近似乎也对厨艺感兴趣了,现在天天缠着秀秀学习炒菜。
  “我也是这样想的,妙元今年已经十五岁了,说起来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了,所以前两天我找她聊了聊,顺便提了一句想给她招驸马的事,结果妙元却十分激动的说不想嫁人,还说这辈子都不嫁人,然后就气呼呼的走了,我都不知道她为什么发脾气?”赵祯这时也露出一副不解的表情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愣,因为当初他和妙元在黑暗的地下寻找出口时,妙元也曾经和他说过不打算嫁人,当时他只是觉得这是妙元小女儿家的一时任性,也根本没放在心上,却没想到她竟然因这件事冲着赵祯发脾气?
  “也许是妙元在你面前抹不开面子,毕竟招驸马这种事你这个当哥哥的提出来有些不合适,要不你让皇后去试试?”李璋犹豫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开口道。
  “试过了,因为担心妙元生气,我也叮嘱皇后不要直接问,结果皇后在妙元那里旁敲侧击了半天,妙元就是不接话茬,连皇后也猜不透她都在想些什么?”赵祯这时苦笑一声道,他对这个妹妹也是操碎了心,小时候是担心她的病,现在病好了,但妙元却又不肯嫁人了,虽然妙元从小就做了道士,但也并不妨碍她嫁人。
  李璋听到这里也皱紧了眉头,看样子妙元对嫁人这件事十分的排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她可是公主,若是她不嫁人的话,还不知道会引来多少流言蜚语?
  “实在不行,就只能把这件事告诉杜太妃了。”李璋最后也有些无奈的道,妙元的亲生母亲是杜贵妃,当然现在也要称为太妃了,这种事由做母亲的和妙元去谈也更合适。
  就在李璋的话音刚落,还没等开口,却只见一个内侍快步走进来将一份奏折送到赵祯面前道:“启禀陛下,这是太后让人送来的!”
  赵祯看着面前的奏折也是一愣,随后打开看了一下,结果脸上的表情也是阴晴不定,过了好一会儿这才递给旁边的李璋道:“表哥你看一下吧!”


第三百四十九章 范仲淹上书
  自从王曾被罢相,李璋就猜到刘娥肯定会乱来,但也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心急,现在才七月份,结果刘娥就以要为自己祝寿的名义,想要登上大庆殿,接受百官的朝贺,而她的大寿日期其实是在十一月份,中间还有整整四个月的时间。
  大庆殿是东京皇宫的主殿,其等级之高、地位之尊,在皇城之中无可比拟,自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去的,事实上只有皇帝才能登上大庆殿,接受百官的朝贺,而且这里除非是遇到重大的朝会、典礼才会开启,比如每年一次的大朝会,以及历代皇帝的登基大典等,都是在这里举行。
  刘娥虽然贵为太后,但从礼法上来说,也没有资格在大庆殿接受百官的朝贺,可是刘娥却偏偏这么做了,她要在自己的寿诞,也就是长宁节这天,进入大庆殿接受百官的朝贺,其实已经明摆着将自己与皇帝的地位等同了。
  “这个……”李璋看着这份奏折也不禁有些无语,刘娥在大庆殿庆祝寿诞,当然不可能由她自己提出来,事实上这份奏折是一个官员送上来的,而刘娥也已经同意了,之所以送到赵祯这里,其实就是通知一下他。
  “其实去年的时候,大娘娘就想在大庆殿接受百官的朝贺,只是因为王相等人的激烈反对,才打消了大娘娘的想法,没想到今年她又故事重提了,看样子是没有人敢再反对她了。”这时只见赵祯品了口茶幽幽的道。
  “我去找她!”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拍案而起道,虽然他一直劝赵祯要隐忍,可是当遇到这种事情时,他也有些坐不住,哪怕他知道自己的话刘娥未必肯听,但也要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
  不过李璋刚站起来,却被赵祯拉住衣袖笑道:“表哥你以前总是劝我沉得住气,可是现在怎么自己反而沉不住气了。”
  “我……”李璋一时也为之气结,其实主要还是以前的事他没有真正遇上,现在遇上自然也有些沉不住气。
  “不就是大庆殿吗,大娘娘这几年为了国事劳心劳力,相比之下,我这个皇帝就悠闲多了,所以到大庆殿接受百官的朝贺也是应该的。”赵祯这时拉着李璋坐下,然后再次开口道,“今年是大娘娘的六十大寿,光是接受百官的朝贺可不行,我得下一道旨意,那天我将亲自率领百官向大娘娘祝寿,到时表哥你也要去!”
  听到赵祯的话,李璋也是再次一愣,大庆殿一般都是皇帝坐着,其它人向他行礼道贺,可是这次赵祯竟然要向坐着的刘娥行礼,这岂不是表明刘娥的身份在他这个皇帝之上吗?
  “你……确定没事?”李璋愣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开口问道,赵祯的转变实在太大了,甚至让他一时间也无法接受。
  “表哥你就放心吧,我真的没事,这些礼法之类的我也看开了,大娘娘的年纪大了,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我这几年就安心的呆在宫里好好休养。”赵祯当下再次淡定的道,看样子他是真的想开了,完全不把刘娥的做法放在心上。
  看到赵祯表现的这么淡定,李璋也是松了口气,当下也坐下来继续陪他下棋聊天,其实他在冷静下来后,感觉自己刚才也有些冲动了,就像赵祯说的那样,现在他们改变不了什么,索性就放任不管,看刘娥能折腾到什么地步?
  几天之后,刘娥将在大庆殿举行寿诞的事也流传开来,随即赵祯也下旨,他将在寿诞时亲自率领百官向刘娥拜贺,本来他的圣旨也是需要通过刘娥,只有刘娥点头才能发出去,当然像这种圣旨刘娥自然会同意,甚至比平时更快就传遍了京城,结果这道旨意一出,天下也为之沸腾,但朝堂上却出奇的安静。
  不过朝堂上也不是完全没有声音,就在所有大臣全都对寿诞在大庆殿举行而沉默时,谁也没想到一个刚刚入京的小官竟然公然上书,不但反对刘娥在大庆殿举行寿诞,甚至把赵祯也一起说教了一顿,而这个小官的名字叫做范仲淹。
  “臣闻王者尊称,仪法配天,故所以齿辂马、践厩刍尚皆有谏,况屈万乘之重,冕旒行北面之礼乎?此乃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也。陛下果欲为大宫履长之贺,于闱掖以家人承颜之礼行之可也。抑又慈庆之容,御轩□陛,使百官瞻奉,于礼不顺。”
  赵祯抑扬顿挫的把这份范仲淹的奏折读了一遍,随后笑着向旁边的李璋道:“看到没有,这个范仲淹真是好大的胆子,明着是说教我这个皇帝,其实是冲着大娘娘去的,听说大娘娘看完后也是气的不轻,但却没有和这个小小的秘阁校理太过计较。”
  “人微言轻,大娘娘若是真的与一个秘阁校理计较,那才是惹人笑话,不过这个范仲淹也的确是个胆大之辈,上这种奏折简直就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上了。”李璋这时也淡笑道,他还真不知道范仲淹已经被调回京城了,直接这道引起无数人注意的奏折出现后,才知道了这件事。
  “有趣,我还真想见一见这个胆大的小官!”赵祯听到这里也不由得露出感兴趣的表情,不过随后却又长叹一声摇了摇头,李璋也明白他的意思,现在赵祯若是召见范仲淹的话,只会惹得刘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