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表哥-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逆转之下,也让韩琦不太想去见李璋。
另外韩琦也想凭自己的实力考上科举,对这点他还是有信心的,毕竟他从小就是有名的神童,当初在京城时也结交了不少人,在年轻的士子中也颇有名气,中举对他来说并不是太难,所以他想在中了进士后,再去拜访李璋,这样两人在地位上也不会相差太大。
不过今天的那首词却是打乱了韩琦的计划,词的笔迹很明显就是李璋的,这点他相信自己的绝不会看错,那么独特的笔迹,别人想模仿也模仿不来,可是李璋真的会写出如此精妙的词吗?
想到上面这些,韩琦也是怎么都睡不着,哪怕他玩了一夜明明感觉身体很累,但却没有丝毫的睡意,脑子里也一直想着那首词,而且他很想现在就去找李璋问清楚。
最后韩琦一直在床上折腾到快中午时,实在感觉睡不着,于是他索性起床穿好衣服,然后在客栈随便吃了点东西,然后在大街上转了几圈,最后终于还是决定去李璋那里问个清楚,否则他实在难以心安,而且他来京城这么久,不去拜访一下李璋也有些说不过去。
这时已经下午了,韩琦估计李璋应该也睡醒了,所以就去买了点礼品,然后打听了一下李璋的住处,这才迈步向李璋家走去。
当初韩琦离开京城时,李璋还没有与刘娥相认,一家人也住在吃食店里,但现在李璋却已经是大宋有名的外戚,府邸还曾经是王钦若的相府,所以韩琦也很容易就找到了李璋的家,然后就将自己的名字报上,门子也立刻向里面通传,毕竟韩琦一身读书人的打扮,明年又是大比之年,所以门子也不敢怠慢。
李璋这时也是刚睡醒,正准备吃点东西,却没想到韩琦竟然前来拜访,这让他也是大喜过望,立刻快步跑出来亲自迎接。
第二百九十七章 交谈
“韩兄你什么时候回的京城,快快请进!”李璋大步来到门前,当看到韩琦时也十分热情的上前道,虽然两人多年不见,但李璋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韩琦这时也上下打量着李璋,随即也是一笑道:“李兄你的变化可真大,如果不是熟悉你的人,恐怕都不敢认了。”
也难怪韩琦这么说,当初他离开京城时,李璋才刚刚吃饱饭,个子没长开,而且整个人也是又黑又瘦,但现在不但个子不比他低,而且也长成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如果不是从五官中依稀能看出几分当年李璋的影子,恐怕他真的不敢认了。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大笑一声,随后就请韩琦进府详谈,等到落坐之后,两人也各自聊了一下自己这些年的经历,韩琦当初离京主要是母亲重病,而在母亲病好后,他就安心在家中读书,准备了几年有了把握后,才在今年过年后告别家人再次来到京城。
另外让李璋惊讶的是,韩琦也已经成亲了,而且娶的还是名门崔氏之女,虽然自唐末之后,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就大为衰弱,但崔氏依然是有名的望族,韩琦能与这样的大家族联姻,也足以说明他的潜力被大家族看好。
可以说韩琦的经历其实很简单,不过他对李璋的经历却是十分感兴趣,先不说李璋与刘娥认亲,然后一跃成为大宋有数的外戚这件事,光是火枪和李璋在庆州的经历就让韩琦大为好奇,追着李璋询问这方面的事情。
火枪属于机密,所以李璋只能挑一些能说的说了,不能说的肯定不能外传,这些韩琦也理解,不过他最感兴趣的还是李璋在庆州参与党项之战的事,毕竟他当初就对打仗十分感兴趣,甚至还想着收复燕云,虽然被李璋说了一顿,但好像他并没有要改的意思。
“李璋,那你有没有上战场,第一次上战场是什么感觉?”韩琦这时再次好奇的追问道,两人算是儿时玩伴,所以在见面后也放下了平时的拘束,露出了自己真性情的一面。
“这个……”李璋听到这里却是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回答道,“我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只是在一场大战后感到好奇,于是上战场看了看,结果那种残酷的景象实在超出我的想像,鲜血汇聚成河,残肢漂在血水之中,如果真有地狱的话,恐怕也不过如此。”
韩琦本以为李璋会讲述一些战场上的豪迈与壮烈,却没想到李璋竟然只讲了战场残酷的一面,这让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而李璋却是再次开口道:“韩兄,你可知战场上最残酷的地方在哪里吗?”
“哪里?”韩琦这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当下随口问道。
“伤兵营,其实一场战争下来,真正当场战死的人并不是很多,而受伤的人却是战死之人的数倍,这些人要么断手断脚,要么被开膛破肚,但他们却还活着,而我懂得一些医术,所以在战后去伤兵营帮忙,断掉的手脚能接好的就接,接不好就要锯下来,成筐成筐的断肢被抬出去埋掉,被剖开的肚子和伤口也要缝起来,如果伤口发炎的话,那这个伤员能否活下来就要看老天的意思了。”
李璋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这才再次道:“我去伤兵营两天一夜,不知道锯掉了多少人的手脚,也不知道缝合了多少伤口,最后一头扎在草药袋子上就睡着了,而且从那天起,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身上一直带着淡淡的血腥味,怎么都洗不掉。”
听完李璋的这些描述,韩琦脸上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神色,他以前只想着能够运筹帷幄,有朝一日亲自率兵收复燕云,可是却没想过战场竟然如此的残酷,光是听李璋这些描述就让他感到有些难受,如果真的去了战场,他真的能适应这种残酷吗?
“韩兄,我知道你有收复燕云的雄心壮志,不过如果你真的想要领兵的话,我建议你最好先去边境打磨数年,曹玮曹将军出身将门,他的儿子曹俣常年跟在他身边,也曾经立下不少军功,但直到去年时,曹将军才允许曹俣独领一军,我的好友呼延守信,同样出身将门,但也是在庆州立下不少军功后,才被调到河北为将……”
“李兄,我明白了,多谢你的提醒!”没等李璋把话说完,韩琦这时却站起来向他行了一礼道,他知道李璋这是在提醒他为将的不易,而且他也彻底的明白过来,打仗恐怕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看到韩琦诚恳的表情,李璋也露出满意的笑容,只要他能明白这一点就好,算算时间,明年科举就是韩琦步入官场之时,而且韩琦的官运极好,日后很可能像历史上那样调到陕西为官,希望那时他能因自己的提醒而避免历史上的错误。
“韩兄,明年的科举你应该很有把握吧?”既然韩琦认识到了他自身的问题,李璋也开始转移话题道,以他对韩琦的了解,如果对方没有把握的话,肯定不会来参加科举。
“十成的把握不敢说,但六七成还是有的。”韩琦当下也露出一个淡定的微笑道,他从小就有神童之名,而且这几年在家中也是潜心读书,而且还把历年的科举试题都做了无数遍,所以这次他也是带着极大的把握而来,要知道他今年也才十八岁,明年也才十九岁,这么年轻的进士在大宋也十分的少见。
科举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也许被所有人看好的举子,却可能名落孙山,所以韩琦敢说有六七成的把握,已经相当难得了,而且这话他也只是在李璋面前说说,如果传出去的话,说不定还会被人说他狂妄。
聊完了科举的事,李璋与韩琦又闲聊了几句,而这时韩琦也终于想到今天来找李璋的原因,于是在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李兄,昨晚我与几个朋友同游,结果却遇到一件颇为奇特的事。”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宋宰相的武力值
“什么奇特的事?”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好奇的追问道,韩琦这么稳重的人,能让他说出“奇特”两个字的事,李璋也十分的好奇。
“今天早上我们正准备回去时,刚好路过大相国寺,有人提议在寺门两侧的白墙上题诗,结果我们发现一首新题的词,名为《青玉案·元夕》,绝对是一首传世佳作,只是词的旁边并没有署名,不知李兄你可知道这件事?”韩琦这时目光炯炯的盯着李璋问道。
“哦?韩兄为何觉得我会知道这件事?”李璋听到对方竟然是为了自己写的那首词而来,当下也是似笑非笑的看着韩琦道。
“李兄,你我多次通信,对你的字迹我还是很熟悉的,所以在看到墙上的字迹时,我第一个就想到了你。”韩琦这时再次开口道。
“韩兄,这天下笔迹相似的人简直太多了,如果仅仅只是靠行迹的话,恐怕是作不得准的。”李璋笑呵呵的否认道,他写词时之所以没写名字,就是担心因这首词引来什么麻烦,毕竟他不是读书人,要这些虚名非但无益,有时还可能有害。
“天下间笔迹相似的人的确很多,但有些书写的习惯却是个人独有的,你在书写时喜欢简写一些笔划,比如‘馬’这个字,下面明明是四点水,但你却经常简写为一横,而那首词中的‘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句时的马字,就是这种写法,对此李兄你做何解释?”看到李璋不认识,韩琦这时却是再次笑着逼问道,他既然敢来,自然是有着万全的准备。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愣,他来到大宋后重新学习了繁体字的写法,但有时繁体字的笔画实在太多了,所以他有时也会不由自主的简化写法,却没想到正是这个毛病竟然出卖了他,让韩琦一眼就认出了那首词出自自己之手。
“好吗,我承认,那首词的确是我写的。”李璋这时终于举手投降道,毕竟韩琦已经拿出确实的证据,他再怎么抵赖也不行了。
“果然是你,几年不见,李兄你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韩琦看到李璋承认,当下也不由得激动万分的道,虽然之前他已经有所猜测,但毕竟没有得到确认。
“这个……嘿嘿,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也只是有感而发,日后你再让我写词恐怕就写不出来了!”李璋这时也只能厚着脸皮再次道,之前他怕的就是这种情况,结果还是被人认出来了。
“李兄你太谦虚了,光凭这首词,就足以让你名传后世,今天我们刚见到你的词时,所有人都是赞叹无比,甚至本来准备题诗的也放弃了,因为不敢在你的词面前出丑啊!”韩琦这时再次激动的道,说完就向李璋讨论起这首青玉案。
幸好李璋对这首青玉案也十分熟悉,否则也不会背下来,再加上后世对这首词早就有了无数种解读,所以李璋倒也可以应付自如,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就更简单了,反正李璋一口咬定是写给自己喜欢的女子的,毕竟这首词从表面上看,前面所有的美景与铺垫,其实都是为了最后那个女子而设,把它看做是一首定情之词也完全可以。
“李兄以此词赠女子,若我是女子的话,恐怕也忍不住会以身相许,看来要不了多久,就要喝李兄你的喜酒了!”韩琦听到李璋的解释也不由得再次笑道。
“哈哈,我的确打算过几天就去提亲,只是对方正在孝期未过,所以成亲的日期恐怕要拖后几年。”李璋当下也是大笑一声道,韩琦成亲了,赵祯也成亲了,李璋想想自己认识的同龄人,似乎单身的确没很少见,看来他也是时候成亲了。
故友相见,李璋也命人设下酒宴,好好的款待了一下韩琦,当他得知对方住在客栈时,也极力邀请对方住到自己家里,毕竟客栈那种地方人流太杂,平时也太过吵闹,根本不利于读书,而韩琦也正是最需要安静的时候,刚好李璋家中可以提供这个条件。
对于李璋的邀请,韩琦考虑了片刻也点头答应了,除了上面的原因外,他也考虑到自己之前故意避开李璋也就算了,但现在既然已经相见了,再拒绝李璋的好意就显得有些生分了。
当下李璋立刻派人去客栈把韩琦的行李取来,然后又亲自给他安排了前面的一个院子,平时一日三餐也会有专门的人送来,另外还有家里的一些藏书也送到这里,希望可以给韩琦明年的科举带来一些帮助。
“李兄,今天晚上我们还有一个诗会,不如你和我一起去吧,估计现在整个京城都在找你这个青玉案的主人呢。”安置下来后,韩琦忽然向李璋提议道,他虽然一天一夜没睡,但年轻人精力好,而且今晚的活动是昨天就约好的,所以他也不好失约。
“不必,韩兄你去就是了,不必带我去,毕竟我不算是读书人,去了反而尴尬。”李璋听到这里却是急忙摆手道,毕竟他在诗词上可没什么造诣,抄几首诗词装逼倒还罢了,但若真的谈论起,恐怕非得露馅不可。
韩琦听到李璋的话也觉得有道理,毕竟李璋的身份十分特殊,年纪轻轻又身处高位,他去了反而会让其它人不自在,所以他也没有强求。
不过这时李璋想了想再次开口道:“韩兄,我希望你不要把我是青玉案作者的事透露出去,毕竟我现在的情况不宜太过锋芒毕露,几分虚名对我来说非但没有什么用处,日后可能还会带来麻烦。”
韩琦听到李璋的话也是微一皱眉,想到李璋的身份的确有些特殊,而且他年纪轻轻就已经身处高位,如果说没有人嫉妒肯定不可能,若是再显露出文才,恐怕会引来更多人的目光,这对李璋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因为这点虚名对他来说的确没什么大用。
想到这里,韩琦当下也点了点头道:“好,我记下了,这件事你知我知,我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
时间已经不早了,韩琦也要去赴约了,李璋也亲自送他出了门,本来还想派辆马车送他的,但韩琦却没有同意,因为他结交的朋友大都不怎么富裕,如果他出行与别人不同,恐怕会拉远与别人的距离,对此李璋也深以为然,于是也没有再坚持。
接下来几天里,韩琦就安心在李璋家中住下,而李璋也找了个良辰吉日,请了媒人去刘府提亲,对于李璋和青织的婚事,刘家人做梦都想定下,如果不是因为刘美去年去世,刘家人在守孝期不能婚配的话,恐怕他们立刻就会与李璋商量婚礼的事宜。
不过就算无法立刻成亲,也可以先把婚事定下来,也就是六礼的前四礼是可以进行的,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第五步就是请期,也就是商量婚礼的日期,不过这个暂时不需要商议,而且走过了前四步,这桩婚事也算是定下来了,若是有一方反悔的话,将会对这一方当事人的名誉造成极大的打击,特别是女子若是悔婚,本质上与失节差不多。
整个订婚的过程并不需要李璋和青织这对当事人出面,这些都是双方家长的事,李璋这边是由李用和与吕武出面,而刘家则是青织的大哥刘德出面,毕竟长兄如父,而李璋在看过刘府送来的婚书才知道,原来青织比他小两岁,今年也十五了,如果不是因为和李璋之间的纠葛太深,这个年纪的女子其实也应该出嫁了。
双方的婚事是定下来了,可是让李璋不满的是,订婚后他反而不方便见青织了,而成婚最少还要等两年,这两年间除了上元节,恐怕他们平时都很难见面,幸好狸儿倒是可以自由出入刘家,青织平时也会给李璋写信,然后由狸儿带给他,李璋再给她写回信,可是书信联系毕竟不如当面交谈,这让李璋总感觉少了点恋爱的气氛。
李璋的婚事定下来了,最高兴的就是刘娥,甚至她在两人订婚后,立刻下旨给了青织一个令人的封号,所谓令人,其实就是女子的封号,一般只有五品官员的妻子才有这样的封号,而李璋刚好是个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