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大表哥 >

第101章

北宋大表哥-第101章

小说: 北宋大表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不光李璋自己送行,其它的犯人也有人前来送行,只不过没有像李璋这么豪气,不但塞钱而且还订了最好的酒席,所以几个衙役也十分高兴,收了钱解开了金山的绳子,然后就进到里面喝酒,至于其它的犯人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一个个只能在外面干等着,不过李璋担心其它的犯人在路上欺负金山,所以也让酒肆准备了些吃食送给那些犯人,然后这才带着金山进到里面见金夫人。
  “娘!”金山进到里面看到金夫人时,也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眼泪也一下子涌了起来。
  “我儿受苦了!”金夫人看到金山也扑上前一把抱住他,虽说才短短几天时间,但金山的确瘦了许多,毕竟李璋再怎么让人照顾金山,牢房里的饭菜还是不能和外面比,再加上金山恐怕也没吃饭的心情,所以整个人看起来瘦了几圈,脸上的肉都松了。
  金小妹这时也扑上来,一家三口也是抱头痛哭,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在李璋的劝解下止住哭声,然后李璋让人把酒菜送上来,他陪着金山一家边吃边聊,而金夫人这时也将准备的东西拿出来,除了一些衣服干粮外,还有一些钱财,不过并不多,并不是李璋小气,而是金山是犯人,带着太多的钱上路,只会引来祸端,所以还不如等他到了地方后,再派人给他多送点钱打点。
  不过表面上钱虽然不多,但实际上在金夫人送给金山的衣服里,有几件衣服也被缝上了几片金叶子,其实就是金子砸成薄片,如果不仔细搜查也找不出来,这是给金山的救命钱,毕竟谁也不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留点钱说不定能在关键时候保命。
  金夫人拉着金山的说一直叮嘱个不停,无非就是让他在路上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之类的,金小妹则一直给金山碗里夹菜,等到半个时辰后,那几个衙役也吃完了,金山也胡乱吃了一些,然后就要起身上路。
  “李璋,我娘和小妹就托付给你了!”走的时候,金山再次向李璋拱手抱拳道。
  “放心吧,这边万事有我,绝对不会让小妹她们受委屈的!”李璋这时颇为伤感的道,金山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
  金山也对李璋极为信任,当下点了点头,随后又叮嘱了金小妹要好好照顾母亲,然后这才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开,衙役们也将绳子再次绑在他的手上。
  说起来押送犯人可不像电视上那样戴着脚镣、木枷,这些东西要是戴在身上,恐怕走不了多远就能把犯人累死,所以一般的犯人都只用绳子栓着就行了,犯人如果中途逃逸也是死罪一条,就算不被抓住,日后也只能隐姓埋名过一辈子。
  送走了金山后,李璋在家里多呆了一天,主要是陪金夫人母女聊聊天,免得她们太过伤心,万幸的是金夫人倒是很看得开,倒是金小妹一直哭个不停,甚至还吵着想要去庆州陪金山,最后金夫人和李璋好不容易才劝住她。
  李璋不能在东京久留,否则刘娥又要骂他了,所以他也很快再次离开了京城,不过在走的时候,李璋却带了一个大箱子,因为箱子里的东西太过重要,所以他也特意叫上野狗陪自己去了皇庄。


第一百八十五章 燧发枪
  夜已经深了,李璋却还没有睡,而是在蜡烛下仔细的查看自己画的这张图纸,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他也时不时拿起旁边的笔涂改一下,而在图纸的旁边,则放着一支已经被拆成零件的猎枪。
  宋朝的治铁技术已经相当的高超,甚至可以批量生产出钢材,大宋一年的钢铁产量据说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吨,而七百年后刚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钢铁产量也才七万多吨,甚至还比不上大宋钢铁产量的一半,由此可知宋朝冶铁业的发达,当然后来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时,钢铁产量一跃达到几百万吨,毕竟工业的力量是无穷的。
  李璋平时也见过不少铁器,比如吕武他们的武器,钢口极佳,虽然比不上他在飞机上发现的那几样冷兵器,但也相当不错,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的铁器也是制作精良,所以李璋就想试试能否在大宋造出火枪来。
  当然李璋对枪支虽然了解不多,但也知道想要造枪,技术最难的地方不在枪支本身,而在于子弹,一颗小小的子弹不但包括各种金属工艺,另外还有底火、火药等,这就涉及到复杂的化学工业,李璋自问肯定搞不出来,所以只能造最原始的火绳枪,或者是燧发枪。
  不过对于火绳枪或燧发枪,李璋并没有见过实物,只是在一些历史书籍上看过图片,当然也知道它们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对里面的结构不是很了解,所以他就把飞机上找到那把猎枪拆开,照抄肯定不行,但做一下参考还是没问题的,毕竟枪支的原理从发明时起就没怎么变过,结构也是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后面一个击发装置,前面一根枪管罢了。
  当然枪支的原理说起来简单,但想要设计出一支合格的枪支还是十分不容易的,万幸的是火绳枪和燧发枪都比较原始,李璋又有猎枪做参考,设计的倒也十分顺利。
  本来按照枪械的发展使,最开始出现的应该是火绳枪,直到几百年后,才过渡到燧发枪,因为火绳枪有太多的缺点,不但需要事先点燃火绳,另外还怕风怕雨,射击也十分的麻烦,而燧发枪就没有这个缺点了,两者的结构其实差不多,只是点燃火药的思路不同。
  也正是考虑到火绳枪的种种缺点,所以李璋直接从燧发枪的思路开始设计,所谓燧发枪,其实就是把火绳改为燧石,以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不但大大的简化了射击的过程,而且还不需要使用火绳,在下雨和大风天气依然可以射击,所以后世燧发枪出现后,也很快取代了火绳枪,一直到后装枪的出现,才彻底的让燧发枪这种前装枪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李璋一直修改到半夜,这才满意的躺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继续修改,有些关键的地方被他改动无数次,直到觉得满意为止,另外他也想过从电脑里找一些资料,可惜根本没有,冶炼钢铁的资料倒是有一些,但制造枪支这东西一般人也用不到。
  经过几天的修改之后,一款李璋自主设计的燧发枪终于出现在图纸上,而之前光是修改用废弃的纸张就有手掌厚,对于这些图纸,李璋也是一张不落的全都烧了,免得被有心人得到,然后他就拿着图纸去找那位管着铁匠的刘判官了。
  “新蒸的肉包子!”李璋找到正在督促工匠干活的刘判官,然后将手中的篮子塞到他手中道,这段时间他也经常给刘判官带点吃食之类的,说起来这个刘判官也是孤身一人来到这里,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平时也和工匠一样吃着大锅饭,整天在铁匠铺里烟熏火燎的,整个人也是又黑又瘦,看起来和工匠没什么两样。
  “唉哟,太谢谢李小哥了,我刚好还没吃饭呢。”刘判官也不和李璋客气,当下接过篮子拿出两个包子,剩下的就随手递给了旁边的工匠,结果附近的工匠一拥而上,眨眼之间就被抢光了,远一点的都没能抢到。
  对于这种情况李璋也早就见怪不怪了,刘判官不是科举出身,而是十分少见的吏转官,而且他以前甚至还做过铁匠,因为表现出色才慢慢的被提拔为判官。
  刘判官与吕武的判官不同,三司下设有盐铁司,而盐铁司又有七案,每案的长官都为判官,刘判官就是七案之一的铁案判官,掌管着金、银、铜、铁、朱砂、石炭、锡、鼓铸等事务,本来皇陵这边的事他是派了手下的一个勾押官负责,却没想到这个勾押官被卷到雷允恭贪污的案子里,现在还在开封府大牢里关着,他一时间也抽不出其它的人,无奈之下只好亲自上阵了。
  “刘兄,铁器的打造进行的如何了,皇陵那边还催的紧吗?”李璋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这才笑着问道,前段时间刘判官刚来时,皇陵那边天天派人来催,气的刘判官都快骂人了,不过这两天明显感觉他的脾气好多了。
  “前段时间加班加点,总算是把工部那帮催命鬼的事给做完了,这两天终于能喘口气了。”刘判官一边啃着包子一边回答道,他是底层出身,说话做事都带着一股草莽气,这也是之前他敢和呼延守信这种军中将领吵架的原因之一。
  “那可太好了,我这里倒是个小玩意,想请刘兄帮我看一下,不知刘兄是否有时间?”李璋这时笑呵呵的再次问道。
  “哦,什么东西?”刘判官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
  李璋当下把图纸拿出来,然后交给刘判官道:“这个东西需要铁匠打造,但我不知道咱们大宋的铁匠是否能打造出来?”
  刘判官这时也接过图纸看了一下,上面是燧发枪的拆分图,里面的每个零件都画的清清楚楚,甚至连尺寸和材料都有标注,这让他也不由得惊讶的看了李璋一眼,估计是没想到小小年纪的李璋竟然会画这么详细的图纸,这份图纸甚至比他在胄案见过的图纸还要详细。
  “这个……该不会是种火器吧?”刘判官看了图纸好半天,最后抚着胡须向李璋询问道。
  “刘兄你好眼光啊,竟然能看出这是个火器?”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大为惊讶的看了刘判官一眼,因为这个燧发枪图纸只有结构图,但并没有注明它的作用,而且大宋这个时期连突火枪都还没有出现,火器的使用也并不广泛,一般人恐怕很少会把图纸上的东西往火器上联想。
  “呵呵,不瞒李小哥,我们盐铁司有七案,其中就有胄案,主要就是给造军器之名物,及军器作坊、弓弩院诸务诸季料籍等事,我以前也曾经在胄案做过一段时间,手下一个作坊就是负责做火器的,所以对火器也并不陌生,而且你这个火器上有注有倒火药的地方,前面这个管子和火箭的竹管差不多,所以我才想到了火器。”刘判官这时笑呵呵的回答道。
  这个时期大宋已经开始使用火器守城了,比如《武经总要》中记载的毒药烟球,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炮弹,不但有毒,而且落地后会爆炸,只是这种炮弹是用类似抛石机的装置发射的,而不是后世的火炮,另外还有刘判官提到的火箭,其实就是用火药驱动的箭支。
  “原来如此,难怪刘兄能想到它是个火器,只是不知铁匠们是否能把这个东西打造出来?”李璋这时再次开口询问道,燧发枪里中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有些地方要求还是很高的,比如弹簧就需要用有弹性的钢片,虽然大宋能产钢,但这种钢材是否能生产他也不知道。
  只见刘判官这时再次仔细的看了一遍图纸,随后这才摸着下面的短须道:“有几个地方的确有些复杂,不过也不是特别困难,如果李小哥信得过我的话,不如就把图纸留在我这里,我帮你参谋一下,然后再抽调几个工匠试一试。”
  “那可太好了!”李璋当即一拍大腿道,不过随即他又有些担心的道,“这个不会耽误刘兄你们的事吧?”
  “没事,这几天应该没什么大活,而且我对火器也挺感兴趣的,不瞒你说,胄案那边也有人研究火器,只可惜进展不大,你这个火器要是成功了,说不定我还能沾点功劳。”刘判官当下再次一笑道。
  不过话虽然这么说,但刘判官其实对这个火器抱的希望并不大,因为在他看来,小小年纪的李璋顶多就是出于好玩才制造的这东西,远无法与军器作坊里的那些火药匠人相比,他之所以答应做这个东西,其实也是在还李璋的人情。
  李璋隐约也看出了刘判官的想法,不过无论如何,只要对方答应了好,所以他当即也向对方道谢,然后又交待了一些火枪制造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至于保密的事李璋也不担心,因为他还有一个杀手锏没有拿出来,那就是火药,大宋虽然已经出现了火药武器,但火药的配比杂乱不堪,如果不加以改进的话,就算是造出火枪也没用。


第一百八十六章 炸膛
  一大锅烧开的热水,李璋将旁边的硝石倒进去不停的搅拌,等到水里实在无法融化更多的硝石时,他这才停下来,然后将锅里的硝石溶液舀出来,并且用纱布将里面不溶于水的杂物过滤掉,剩下干净的溶液慢慢冷却,里面也慢慢的析出一些结晶体,这些就是比较纯净的硝石了。
  火药三要素,硝石、木炭和硫磺,其中硝石和硫磺都可以找到天然的矿物质,但是这些矿物质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杂质,如果不将他们提纯的话,配比出的火药威力也会大减,根本达不到火药的最大威力,从而也影响到火枪的威力。
  硝石的提纯还是十分简单的,无非就是利用它在不同温度的水中融解度不同,从而得到提纯的结晶体,而硫磺就有些麻烦了,需要将它在火上加热,等到沸腾时得到硫磺气体,再冷却得到比较纯净的硫磺,这就需要有一个蒸馏器,结构也不复杂,李璋请刘判官帮自己打造了一个,昨天他就把硫磺提纯好了。
  将溶液中析出的硝石结晶过滤出来,然后晾干之后,李璋这才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按照15:2:3的比例混合,再喷上干净的水将火药揉成团,用筛子挤压成小颗粒再晾干,就变成了颗粒火药,这一步十分关键,火药颗粒化不但可以让火药各种成分保持比例均匀,而且还能增加火药的威力。
  火药的制作全都是李璋一手操作的,没有让任何人插手,因为他知道这东西实在太重要,说起来火药在唐朝后期就出现了,宋朝时就被用于军事上,但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火药的配比不对,再加上其中的杂质太多,导致火药的威力太小,所以就算大宋的匠人把火器玩出花来,也发挥不出火药的威力。
  不过大宋的匠人倒是很聪明,既然火药的威力不大,他们就开始剑走偏锋,索性在火药中添加更多的杂质,比如毒药、铁钉、陶粒之类的东西,这样在火药爆炸时,可以用这些东西杀伤敌人,只是火药多了这些东西,威力也更小了,杀伤的敌人也十分有限。
  等到火药晾干又等了一段时间,张判官那边的燧发枪也终于造好了,这期间李璋也经常往他那边跑,主要是干活的铁匠不知道火枪的用途,所以在铸造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李璋就要时时纠正,免得造出一个不能用的火枪出来。
  “李小哥,你看这个造出来的火枪你可还满意?”刘判官将造好的火枪送到李璋面前道,这个枪长约两尺左右,除了枪柄之外,全都是用精铁铸成,枪管不是很长,主要是枪管的制造工艺不过关,之前造了十几根枪管都废了,唯一成功的也只有这根,而且只有两尺长,这么短的枪管肯定会影响枪支的威力,但暂时也没办法了。
  李璋接过来将击捶扳了一下,很顺利的就卡住了,然后扣动拍击,击捶也随之击打在前面的铁砧好,上面的燧石也击打出一串火花,这让他也露出喜色道:“不错,就是这个,太谢谢刘兄你了!”
  “李小哥不必客气,不过我倒是很想试试这个火枪的威力。”刘判官这时也是大笑一声道,为了制造这个火枪他也花了不少心思,其中有些地方他还亲自参与过修改,所以现在他对这个火枪的威力也十分好奇。
  “没问题,刘兄你跟我来,咱们现在就去试试!”李璋当即大笑一声道,人家为了火枪费心费力,他也不好意思藏着掖着,而且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也发现这个刘判官虽然出身低层,但却是个外粗内细的人,再加上他又参与了火枪的制造,早就搞明白了火枪的原理,想要亲眼看看火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