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杀了曹操-第4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开些药吃吃,调理一下身子。
争取能够活一个大年纪。
剩者为王啊!
心中这些思索了一阵儿之后,刘成开始将李儒找来。
这些日子里,他在玉山好好的考虑了一番关于三省六部的事情,并仔细的考虑了一番,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以及官员的任免这些。
到了这个时候,心里面已经是有了一定的决断。
“姑父,这尚书省的尚书令一职位,就给您了。”
李儒到来之后,刘成与他说上一句话,冲泡上一杯茶水之后,倒也没有过度的客套,直接便开门见山的对与李儒这样说道。
李儒,是一个很可以的谋士,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狠手辣,生活中,有些时候,会显得比较搞笑。
能力很可以的,属于万金油一般的存在,拎到什么位置,都能够做上一些事情。
以往刘成没有来的时候,董卓可全靠李儒在这里撑着。
让李儒当尚书令,这事情是刘成考虑了很长时间之后,做出来的决断。
这不仅仅是李儒本身才能很可以,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李儒的身份。
李儒乃是董卓身边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女婿。
算是董卓身边,最为能够拿得出手的人物了。
这一次,不论是对自己封王,还是其余的什么事情,董卓是在里面出了大力气的。
直接就将所有的权力这些,都给了自己,可谓是鼎力支持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成自然不能将事情做的绝情。
让李儒做尚书令,很有必要。
而且,李儒不仅仅与董卓关系亲近,与自己也都是一样。
而荀彧荀攸贾诩这些人,都不在自己身边,这尚书令非李儒莫属。
当然,就算是荀攸,荀彧,贾诩等人真的都在身边,那这尚书令,也一样是不能让他们做,只能让李儒来做。
刘成之前便已经与李儒说了三省六部制的事情,李儒自然知道这上尚书令是什么存在。
乃是丞相一样的人物!
当然,权力一分为三,比不得真正的城墙,但也已经是非常可以了!
“克德,我做这尚书令,有些不太合适,我能力有限,且只想多研究研究学问……”
李儒出声拒绝道。
刘成摇头“姑父,这尚书令一职,非你莫属,除了你,别人都做不了。
而且,这做尚书令,也一样不影响你做学问。
姑父你的才能,我是知道的,还请勿要推脱……”
一番分说之后,李儒将这尚书令一职接下。
当然,这只是私下里的确定,之后,还会有正式的通告。
“克德,你这真是……赶鸭子上架……”
李儒喝了一口茶水,叹口气这样说道。
这茶,乃是菊花枸杞茶。
菊花枸杞,皆有的清肝明目之效果,刘成经常饮用。
不过,等到有空了,倒是可以将真正的茶给弄出来。
刘成笑呵呵道:“您老想要躲清闲,怎么可能?
这种时候,您不帮忙谁帮忙?
跑不了您的!”
“你这家伙……”
李儒望着刘成有些无奈的笑着开口说道。
李儒从刘成这里离开。
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前往了董卓那里,将事情说与了董卓听。
董卓闻言,脸上都是笑容。
“克德这孩子,是真不错。
文优你可不能怠慢了,既然克德要你做这尚书令,那你就做这尚书令,但今后,做事情需要勤勉。
不管如何说,关系在这里摆放着,而且克德这孩子也真的极为不错……”
董卓望着李儒,出声交代。
李儒点头道:“岳父大人放心,小婿绝对不会怠慢……但小婿是真的想要安安心心的学习啊……”
李儒这样说着,不由苦了脸。
结果话没有说完,脑袋后面就被董卓伸手抽一巴掌。
“学习?学个屁!”
董卓说道。
“学习有这事情重要?
到时间等你老了,到我这个年纪,再安心学问做学问也不迟。”
您的年纪?
您这个年纪是一点都不老!
您还在那里惦记着天子的皇后和嫔妃呢!
被老丈人打了一巴掌的李儒,心中这般吐槽自己老丈人,但这些话,他倒是不敢说出来……
……
李儒走后,刘成也没有闲着,带着备好的礼品,一路朝着司徒府而去。
前去见自己的老丈人。
礼品准备的很是充分。
此时前去见蔡邕,不带礼品是不成的。
蔡琰在玉山那里,为自己诞下了子嗣。
自己有必要亲自带着礼品,往老丈人这里走一遭,将事情说与老丈人知道。
这叫做报喜。
报喜不能空手去,需要带着礼品前去。
这是一种礼节。
当然,也需要分情况。
如果距离实在太远,那这事情也就可以免了。
蔡邕这里,显然也是提前得到了通知。
蔡邕哪里都没有去,就在这里等着。
中门大开,等着刘成到来。
“恭迎汉王。”
离得老远,蔡邕就先一步对着刘成施礼。
慌得刘成闪到一边,并加速来到蔡邕边上,连忙伸手将蔡邕给扶起来。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刘成对着蔡邕施礼。
很是恭敬。
喜得蔡邕满脸都是笑容。
一番见礼之后,迎入府中。
“岳父大人,昭姬诞下一子,母子平安,孩子七斤三两,为我嫡长子。”
来到府中之后,刘成对着蔡邕施礼,然后满是郑重的这般说道。
蔡邕闻言,脸上喜色更加浓郁,尤其是听到嫡长子三个字,直接就喜得合不拢嘴。
他有这样的反应,是真能够理解。
毕竟此时刘成已经成为了汉王。
在之后,走上那一步,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自己的外孙子,为克德的嫡长子,那今后是一定会成为太子的。
到时间,接替克德的位置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这位置基本上就是自己外孙子的,没有跑。
母凭子贵。
自己女儿本就是克德的右夫人,又率先生下嫡长子,今后成为皇后是一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蔡邕焉能不喜悦?
在这种喜悦时刻,他不由的就想起了河东死鬼卫仲道。
又想起了将卫仲道给砍杀的牛辅。
顿时就决定,等到牛辅从凉州回来之后,自己一定要提上礼品,好好的感谢他一番。
若不是他,当时直接将卫仲道给斩杀了,自己想要将女儿嫁给克德,可是有些不容易。
这样满是开怀的想了一阵儿,与刘成说了一阵儿话之后,蔡邕又渐渐的有些担忧起来。
“克德,这……这事情只怕太师那里,有些……有些不好说吧?”
蔡邕担心是正常的,他为司徒,地位很高,但是需要分给谁比。
和董卓比,就是要差上一大截。
董卓孙女为克德左夫人,到时间要是真的因为这事情而闹起来,那可就……
刘成闻言笑道:“这事情,岳父大人你不必担忧,太师那里没有任何的问题。
关于嫡长子的事情,之前的时候,太师就有与我谈过……”
刘成望着蔡邕,将当初董卓去接他为汉王的时候,关于嫡长子皇后这些,所说的话,告诉了蔡邕。
蔡邕闻言,心中长松一口气。
而后对董卓心中升起了一些敬服。
说真的,在同样的情况下,便是自己,想要做出这样的决定都非常的困难。
真不一定能够下这样大的决心。
但董卓却这样做了。
“克德,太师对你真好,如此举动,少了你多少麻烦!”
蔡邕望着刘成,由衷的说道。
旋即想起董卓平日里所做的种种事情,以及世人对董卓的风评,心中感慨变得更加浓郁。
这也就是克德。
才能够被董卓如此相待,若是别的,想都不要想!
这位西凉出身的边地悍将,直到死,都不会将自己的权力交出去。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刘成也跟着点头道:“确实如此,祖父大人,待我是真的很可以!”
谈论了一会儿这个事情之后,刘成望着蔡邕道:“岳父大人,此次前来,除了报喜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事情,要与岳父大人相商……”
第六二七章 刘成:这不够整齐,改变吧您!
“岳父大人,此次还有一个要事要与您商议。
那就是小婿想要请岳父大人做小婿的中书令。”
在将报喜的事情说完之后,刘成望着蔡邕,说出来了他此次前来的另外一个目的。
蔡邕是自己的老丈人,并且也是一个老官场了,在灵帝的时候,就混到了不低的位置。
不过却因为嘴炮宦官,最终飘零了几年时间。
后来董卓起来之后,被董卓威胁,前来做官。
王允和吕布谋反之后,王允被杀,蔡邕接替王允认司徒一职位。
事情做得还是很可以的。
而且,他本身就是大儒,又有着丰富的做官经验,又是自己的老丈人,在如今的这个时候,做中书令,还是非常合适的。
至于到时间会不会因此而发展出外戚专权之类的事情,刘成表示,这事情根本就不可能。
不要说蔡琰只有她一个,不曾有兄弟这些,就算是有,刘成自己也有足够的把握,让他们专不了权。
“中书令?”
蔡邕开口重复一遍,心中进行思索,但一时间却也是没有弄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有多大的官职,又有多大的权柄。
汉朝是也是有中书令一职的,武帝的时候,以宦者为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掌传宣诏命。
司马迁被刑后,曾经担任过这个职位……
蔡邕自然知道这些,但他却不知道,自己女婿克德所说的的中书令,和自己所知道的中书令是不是一回事,权柄这些,到底一样不一样。
刘成倒也没有卖什么关子,直接就与蔡邕说起了三省六部这种制度。
之前的时候,因为时间紧急,这三省六部制,他也就是与董卓,李儒两人说过,其余人都不曾提过。
而李儒和董卓两人,也不知道,刘成什么时候会将之公布出来,提前将这个事情泄露了,会不会对刘成造成一些不太好的影响,影响了刘成的一些计划之类的。
因此上,对这个事情,也都是守口如瓶,不曾将之说与任何人知道。
蔡邕对此,并不知情况。
而蔡邕,刚一听说,刘成要用什么三省六部制,来构建他汉王的官员机构这些,心中就不由升起了一些不好的预感,忍不住的为之担心。
他也是久居高位的人了。
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一个大儒。
对于制度这些,有着一个很是清楚的认识。
也知道改变制度,是非常非常容易出大问题的。
而克德,上来就弄了一种,从来不曾听说过的三省六部制,这由不得他不为之担心。
不过,接下来,蔡邕的这种担忧很快就消失不见。
并且还变成了浓浓的惊喜。
这三省六部制,真的是完全超出了他的所想!
他原本以为,这三省六部制,是克德想要推陈出新,想要用来表示自己与之前的汉朝不一样,才弄出来的东西。
里面必然是诸多漏洞,有着不合理的地方。
结果,一番的谈论,听了克德仔细的说了这三省六部制的种种之后,蔡邕才惊喜的发现,是自己想错了!
这三省六部制,当真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好的制度!
“相权一分为三,彼此约束,彼此牵制,却又相互配合……
这三省六部制当真是一个好制度!
令人耳目一新!
克德,这样的好制度,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此时完全可以在克德你这里进行施行。
刚好你现在还只是汉王,可以先试一试,看一看效果如何,可以根据效果这些,进行改动,进行一个尝试……”
蔡邕显得很是激动的与刘成这样说道。
在如此说着的同时,看着自己女婿,越看越是觉得分外顺眼。
人家都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他这直接就是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顺眼了。
刘成笑着:“也不算是怎么想的,尚书,中书这些,其实本身就已经有了,我不过是结合着现有的,和神龟与我托梦之中,所得到的一些东西,进行了一个综合,一个变动……
这样的变动,在大汉原有的体制上,是不太好弄的,有着不小的阻力,会牵扯到不少人的利益。
不过,我现在是组建我汉王的体制,与大汉现行的这些,不牵扯,属于另起炉灶,推行起来,倒是要轻松随意的多……”
刘成说的很是轻松,但蔡邕却知道,能够想到这些是多么的不容易!
很多东西,说出来大家都知道之后,觉得不过是如此,但没有说出来之前,许许多多的人,头发都想的掉光了,以头抢地,也想不出来。
刘成笑道:“怎么样?岳父大人您觉得这中书令如何?”
蔡邕点头道:“确实很不错,虽被分散了权力,可也依然是丞相之一。
位高权重,身份尊贵。
可……我是大汉朝廷的官员,忠诚于大汉……”
蔡邕这样说着,显得有些为难。
不过,还不等刘成开口,出言相劝,蔡邕就再度开口道。
“若是别人走到了这样的一步,不管是谁,过来找我,哪怕是将刀子架在我的脖子上,也一样是休想让我有半分的屈服。
我蔡邕只做大汉的臣子!
就算是董卓这样的凶人,也一样是如此。
不过……这事情是克德你做出来的,那自然是另当别论。
我们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放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克德你觉得我适合做这中书令,那我就做这中书令。
竭尽全能,来做这件事情。
尽可能的,辅佐克德你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出来,让这大汉,变得不一样……”
刘成脸上露出笑容,然后敛去笑容,对着的蔡邕郑重一礼道:“有岳父大人相帮,小婿对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加的有信心了。”
拜访了自己老丈人,将这些事情,都给敲定下来,又在这里吃了饭之后,就从蔡邕这里离开。
没有直接返回自己的府邸,而是前往了另外一个地方,接着去拜访人……
三省六部制这件事情,需要尽可能快的敲掉下来,将官员这些,都给安排好。
尽可能快的运转。
这样的话,就能够将权力这里,切切实实的转移到自己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统治。
等到属于他汉王的僚属这些,建立好,且运行之后,政务这些,就归他管理了。
原本大汉朝廷的那一套运行制度,就对被废除。
倒也不能说是废除,而是变成了一个切切实实的空架子,不再管理什么事情。
等于直接废了。
等到刘成这里,彻底稳住脚步之后,并到时间登上天子的宝座,这些空架子,就会连同现在的汉天子一起,轰然倒塌,不复存在……
刘成带着人,一路前行。
行走在路上,很是醒目。
这样行走一阵儿,来到了一处地方。
这是一处,看起来并不高大的府邸。
墙都显得有些斑驳了,房顶的瓦片缝隙,以及台阶等不少地方,长着一些青苔,看上去显得比较幽静,有年代感,带着岁月的痕迹。
但是却不让人觉得破旧。
此时,这里中门打开,有人在这里进行迎接刘成的到来。
迎接的人并不多,只有五个仆人,外加一个穿着官服的老者。
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大汉的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