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开局就杀了曹操 >

第274章

开局就杀了曹操-第274章

小说: 开局就杀了曹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这刘成做出了什么事情,他都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与自己不共戴天!
    此时,这杀父仇人,又带着杀了他父亲所获得无上荣耀回来了。
    整个关中为之沸腾……
    在这等情况的冲击之下,新仇旧怨,全都堆积在了心头。
    刘范恨得要将牙齿咬碎。
    但,他也只能这样恨上一番而已。
    强烈的仇恨遮掩下,是浓郁到化不开的无力。
    他与那刘成之间的距离,相差的实在太大了……
    大到令人绝望……
    ……
    对刘成进行迎接的规模确实非常大,刘成带领着兵马,刚从斜谷之中走出来,就已经被人接住了。
    这里距离长安,何止五十里之遥?
    百里都多!
    这早已经超过了寻常迎接的规模。
    而在第一站,带队迎接的人,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而是担任尚书郎的钟繇钟元常。
    钟繇的大名,刘成自然是听说过的。
    毕竟这是一个在书法之上,很有名气的人。
    在后世,他在书法上面的名气,远超他在政治、军事等事情上的名声。
    以至于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名的书法家,却不知道,这人在政治军事上面,极为有一手。
    取得极高成就。
    刘成自青狐马上下来,伸手拉住钟繇的手,这让钟繇有些不适应。
    说了几句话之后,刘成就开始询问钟繇家中有多少人,几个儿子,儿子都叫什么名字。
    “家中人丁不不旺,前几个孩子,都夭折了,如今只有一个儿子,现年三岁,起名叫做钟毓……”
    钟繇对刘成如此回答。
    刘成原本就觉得,鼎鼎大名的钟会,应该还没有出生,此时询问,果然如此。
    记得钟会与他的兄长,钟毓年岁相差很大。
    钟毓现在还只有三岁。
    历史上,钟会是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等人,以及邓艾等人一起活动的人物,属于后三国时代的了。
    好像年纪比司马昭还要小。
    此时司马懿,还未曾成年,连亲事都不曾定下。
    而眼前的钟繇,看起来已经差不多有四十岁了。
    这样一算,刘成忍不住心里暗自惊叹。
    这钟繇不仅仅书法写的好,本身也是一个老当益壮、宝刀未老的英雄人物啊!
    这得多大年纪了才有的钟会啊!
    钟繇自然不知道刘成询问他儿子的用意,更不知道面上笑呵呵的刘皇叔,此时心里面的想法,只觉得这大名鼎鼎的刘皇叔,看起来居然很是儒雅随和,说话也是家常。
    让人很是舒服。
    刘成从身上解下一物,这是一个造型古朴的铜吊坠,模样是一个双刃斧头,交到钟繇手中。
    “这个小玩意随着我经历了很多场厮杀,也算是沾染了沙场的杀伐之气。
    元常拿着,回去佩戴到令郎身上,应该也能够破除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保佑令郎健康成长。
    能够让元常再添一子,也说不定。”
    钟繇闻言,连忙道谢。
    不管礼物贵重不贵重,这份心意,他是感受到了。
    再生养一个儿子,钟繇不敢想,只要他的这个儿子,能够顺利长大,他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与钟繇说了一会儿话,刘成就快步来打了留守五丈原这里的张济身边,与张济说话。
    而钟繇,此时则在与荀彧说话。
    二人是老相识了。
    之前荀彧来到长安,只是匆匆停留,就随着黄忠匆忙赶往了益州。
    没有来得及见面。
    此时相见,终于可以好好说说话。
    “我之前的时候,就想要写信,让文若前来长安,哪知还没有来得及,文若就已经来……”
    钟繇望着荀彧满是欢喜的说道……
    而这边,张济也与刘成说上了话。
    “佑维这一次,作战是真的勇猛,作为开路先锋,在栈道被人烧毁的情况下,他也丝毫都不畏惧,只顾往前冲,直指南郑关……
    张校尉,你有一个好侄子啊!”
    说了几句话之后,刘成望着张济,开始讲述张绣在此战之中的功劳,对张绣一番猛夸。
    听到刘成这般称赞自己的侄子,张济脸上不由露出浓郁的笑容。
    毕竟这侄子,自己可是当做家族继承人来培养的。
    “都是皇叔您教导有方,若不是跟着皇叔,依照他的德行,根本就做不出来这事情,立不下这功劳。”
    张绣满是谦虚的说道。
    说完之后,显得有些犹豫的道:“皇、皇叔,能不能求您个事。”
    看着张济这吞吞吐吐的样子的,刘成心下已经了然。
    张济这是想要在自己这里,为他那侄儿求一些东西了。
    由此可见,张济对张绣这个侄子,是真的好。
    当下就笑着开口道:“你尽管开口,你这一次你坐镇五丈原,都督渭水大营,保证粮草畅通,也是立下大功劳的,只要能够答应,我都会答应的。”
    张济闻言,不由大喜,忙谢过刘成。
    然后开口道:“皇叔,您、您身上还有没有什么挂件,求皇叔也给我一个……”
    刘成听到张济这话,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话说的这样郑重,这般的小心翼翼,所求不过是自己身上的一个挂件?
    “你要这东西做什么?”
    刘成没有闹明白张济的脑回路,当即出声询问。
    张济道:“我、我想要个儿子。”
    刘成闻言,一愣之后,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刚才自己对钟繇所说的无心之言,被张济听到,记在了心里。
    感情这是将自己当做了送子菩萨了!
    关键自己是一个男的啊!
    刘成一时间,都有些无语,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这张济太能扯了。
    病急乱投医,没有儿子也一样会乱投医。
    不过,看着张济那满是渴求的目光,刘成倒是不忍拒绝。
    人活在世上,总是要有一些念想的。
    当下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饰品,给了张济。
    这原本是他带着,准备回去蔡琰、董白等人的。
    此时,在钟繇那里开了一个口子之后,也只好是再拿出一个给张济。
    张济接过之后,对着刘成连连表示感谢,很是欢喜,极为郑重的将之放回到了怀里。
    “今后张济若有儿子,皇叔功不可……皇叔帮了大……”
    张济心情激动之下,对着刘成说感谢的话。
    这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这感谢的话不好说。
    放在别的地方,都特别合适的话,这时候说出来,总是让人觉得不太对劲。
    张济连番改了几次口,都没能将感谢的话说囫囵,只将一张脸,给憋得通红。
    刘成见此,连忙出声打住。
    再让张济说下去,只会越描越黑。
    自己可是马上要一次性娶两个漂亮媳妇的人,这时候可不能让张济乱说,坏了自己的清白。
    虽然此时还是张济小妾的、那个姓邹的女子,自己远远的见过一次,长得确实不错。
    但一向正直的刘皇叔,也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在言语上占便宜。
    “不必多言,我心里面都明白,对我来说,这不是什么大事,若真的能够帮上你,才是最好。”
    刘成望着张济这般说道。
    这正经的话,放在一些特地的环境之下,也是有些不太对劲的。
    不过好在咱们刘皇叔表情够严肃,语气够真诚,内心够强大,并不会让人往歪处想。
    张济也连连点头,对刘皇叔这样贴心的将自己从尴尬的境地之中解救出来,感到很感动……
    ……
    董卓这一次的迎接规模很大,出动的人也多。
    在距离长安,还有五十里之遥,就已经遇到了三波迎接的人了!
    三十里的时候,遇到姑父李儒,二十里的时候,身体不好的荀爽荀司空都被整过来在那里迎接自己。
    除了荀爽之外,还有未来的老丈人蔡邕。
    刘成得到一些消息,自己这个未来老丈人,极为可能会成为新的司徒。
    刘成不敢托大,赶紧下马,与荀爽、蔡邕相见。
    最后,被荀爽蔡邕李儒等人,以刘成乃是凯旋归来的大将,理应获得这份殊荣为由,坚持将刘成给推上了马,让刘成骑着马行走。
    行走的途中,李儒显得神秘兮兮的告诉刘成,将会有神秘人物,对刘成进行迎接。
    这让刘成一时间有些心痒痒,遐想无限。
    这所谓的神秘人物,莫非是当今天子不成?
    问李儒,李儒又不说,只说让刘成自己看。
    等来到长安城外,十里之遥的时候,刘成见到了所谓的神秘人物。
    他忍不住的揉了揉眼睛,下意识的道:“卧槽!”


第四二五章 左拥右抱
    饶是刘成在听到了李儒那神秘兮兮的话之后,一直在想着前来迎接自己的神秘人是谁、心里面对于在长安城外十里之遥的地方,将要见到神秘人,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此时此刻,在真的见到了李儒口中所谓的神秘人后,还是被惊的不轻。
    忍住吐出了一句在后世可以行走天下的话语,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长安十里之遥的地方,阵仗极大,汇集着众多的人,董卓那又大了一号车撵都在这里停着。
    董太师端坐在车撵之上。
    依照董卓如今位置之尊贵,都出城十里之遥过来迎接他!
    刘成当然不是被随着变大的车撵一起变胖的董卓给惊到了,也没有将董卓当做神秘人。
    虽然对董卓在距离长安城十里之遥的地方对自己进行迎接,觉得有些意外,但刘成绝对不会意外到当众握草的程度。
    他是被董卓车撵边上的两个女子给惊到了。
    刚一开始看到这两个女子的时候,刘成只觉得董卓骚包,迎接自己,居然还带着两个女子过来。
    不知道这两个女子,是不是这家伙从可怜的小天子后宫那里,弄出来的人。
    但随后,在他的目光在这两个女子身上,多停留了一阵儿之后,顿时就觉得事情不对了。
    他发现其中一个少女,他居然认识。
    正是他的未婚妻蔡琰!
    他与蔡琰很是熟悉,远远望去,率先认出盛装打扮一番的蔡琰,也是正常。
    在认出来蔡琰之后,又认真去看另外一个女子,才认出此人居然是董白!
    自己的两个未婚妻,居然在这个时候一起出现了!!
    刘成当然不是怕两人掐起来。
    他与两人定亲,都是光明正大的来的,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两个都是原配,自然不怕两人一起出现。
    主要是两人出现的场合非常不对。
    这是对自己带领大军凯旋,进行的极高规格迎接。
    在这种场合上,她们两人是不应该出现的。
    她们若是已经和自己结了亲,那此时过来对自己迎接倒也无妨。
    关键是按照这个时候的规矩,定亲之后,就不让双方见面了。
    自己定亲之后,也就与董白见上了一面,蔡琰都没有再见到过。
    对于这个规矩,女方那边守的很死。
    寻常人家都看的很死,就更不要说蔡邕,董卓这样的人了。
    哪怕是知道,自己回到关中之后,很快就会与蔡琰、董白成亲,却也做好了,在结亲之前,与二人见不到面的准备。
    哪成想,这还没有进入长安城,两人就齐齐出现了,还是在这样的场合里出现的!
    这前后巨大的反差,也难怪刘成会这般激动,直接都握草了。
    这个时候,就算是小天子出现,他都不觉的有太多奇怪,绝对不会说出握草这句极为经典的话。
    边上跟着李儒、蔡邕、荀爽、马日磾、钟繇、赵云、荀彧等人,在听到刘成这句话之后,都觉得有些不明所以。
    却莫名的觉得这两个,被皇叔以这样的口气低声说出来的字,很有气势,听着很带劲。
    在场的不少人,都想起了那由刘皇叔所带动起来的,风靡一时、且越传越广的竖大拇指。
    “卧槽!”
    李儒跟着说了一句。
    说完之后,品味品味,觉得确实很不错。
    当下就又重复了两句,尽量模仿刘成:“卧槽!卧槽!”
    说完之后,点点头,觉得这感觉确实很不错。
    “卧槽!”
    “卧槽!”
    有了李儒这个喜欢学习的人,带头重复之后,刘成边上顿时就响起了一片的卧槽声。
    众人已经习惯了刘皇叔的标新立异。
    习惯了刘皇叔出品,必然是精品。
    此时刘皇叔说出这句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用来表达震惊的话,一定也是极为文雅,极能概括人心中情绪的话。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能表达出这样的情绪……
    周围不少人,都在这里学刘成说话。
    就算是口中没有说话的人,也在心里面默默念叨这两个字。
    正满心震惊的看着两位未婚妻的刘成,此时听到了身边响起的一片卧槽声,一时间都有些懵了。
    有这么一瞬间,他都觉得自己回到了那个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卧槽走天下的时代。
    什么情况啊这是!
    “克德,这卧槽是什么意思?”
    心里面正在震惊,喜欢学习,不懂就要问的李儒,就已经开口询问刘成,进行请教了。
    边上不少大汉帝国的重臣,这时候也都带着一些求知欲的望着刘成,等待着刘成的回答。
    刘成闻言,忍住心里面满满的槽点,心里面有些慌。
    这个时候,显然是不能将后世的本意解释出来,与众人听的。
    当下就一本正经的开口道:“这是用来表达心中震惊、惊诧的词汇,非震惊到极致不用,比‘噫吁嚱’这些,所表达的情感,要强烈多了。”
    对于刘成,已经很少有人,将之当做纯粹的武将来看待了。
    尤其是长安的这些官员。
    很少有人会认为刘皇叔没有文化。
    连大儒蔡伯喈都要找他学习请教,这是没有文化的人,所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也是因此,听到刘成这一本正经的回答,众人都相信了。
    不少好学的人,还默默的将之给记在了心中,暗呼今天没有白来,涨知识了,准备在今后将之用到诗词里面。
    还有人,也不知道是真的被刘皇叔的用词所惊到,还是在拍马屁,直接当面就称赞不已。
    刘成闻言,笑而不语,显得很是高深莫测的样子。
    心里面却已经在不断吐槽了。
    他在想,这句卧槽,会不会真的就这样传扬出去,且深入人心,然后一直流传下去。
    然后到了李白大诗人那里,李白大诗人写蜀道难的时候,开篇会不会由噫吁嚱危乎高哉,变成‘卧槽啊危乎高哉’……
    这样一想,刘成心里面的画面,顿时就来了……
    果然,这身处古代,一个不留神,就很可能会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
    蔡邕望着自己的好女婿,满脸都是笑。
    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好女婿,随便开口就是语出惊人,折服了一大片的人,连带着他这个做岳父的,也都跟着涨学问,觉得面上有光。
    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则是,被自己的好女婿,见到了自己女儿出现在这里的震惊反应给看的了。
    一开始,对于让自己女儿出现在这里,对好女婿进行迎接,蔡邕是不同意的。
    只是提出这个提议的人,是董卓。
    且董太师也不只是让他蔡邕的女儿做这事情。
    董卓的孙女,也一起来做。
    再加上董太师的一番好言相劝,蔡邕也终于是抹开面子,答应董卓这样做。
    人,最难过的就是心理那一关。
    这一关一旦过了之后,往往就会有别的不一般的东西,从内心深处,散发出来。
    就比如蔡邕,在同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