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开局就杀了曹操 >

第237章

开局就杀了曹操-第237章

小说: 开局就杀了曹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中郎将,得罪了!”
    黄忠翻身上马,对着徐荣拱拱手,握刀在手。
    徐荣却是连手都懒得对黄忠拱手,只是说了一句:“你可小心了!”
    话音未落,就已经拍马舞刀,直取黄忠!
    黄忠当下也拍马来迎。
    两马相交,各自挥刀相砍,这第一次的交手,却是势均力敌!
    这样的结果,令的徐荣心中更为不满。
    觉得自己不能一刀将这荆州来的走好运的家伙给弄得挂彩,实在是折损他的面子。
    当下就大吼一声,对着黄忠再度扑去,出招更为凶狠。
    黄忠也出刀来迎。
    只是心中终究有顾虑,不敢真的放开手脚。
    在徐荣这冷厉的攻势下,渐渐落入下风,显得有些险象环生。
    这边黄叙,看着父亲与人在那里打斗,落入下风,不由握紧的拳头。
    他知道,这是父亲担心会影响救治自己,才这般的忍气吞声!
    少年眼中,忍不住浮现水雾……
    “汉升,只管出手,董太师是一个爱才之人!
    刘皇叔为何一开始就受到董太师重用?
    不是因为他拎着曹孟德的脑袋,而是他能够与吕布斗个不相上下!
    董太师今日不在这里,但不要忘了,太师的亲侄子就在现场!”
    出声之人,乃是荀彧荀文若。


第三九五章 这刘皇叔就这般的好?
    黄忠的功夫如何,这一路上同行而来,荀彧自然知道。
    如今与这徐荣相比试,居然被徐荣压得险象环生,聪明如他,自然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黄忠是一个很稳妥的人,尤其是那舔犊之情,让人为之感动。
    荀彧对黄忠很有好感。
    再加上那徐荣眼红战功,仗势欺人,他心中对此人也是有些看不过,当下就出声对黄忠提醒。
    以刘成之前拎着曹操脑袋入长安时,所发生的事情举例子。
    告诉黄忠,此时不是留手忍让的时候。
    这时候揍徐荣越狠,之后的事情,就越稳。
    言语之中,又提了董璜这个董卓的亲侄子。
    既是在提醒黄忠,也是在提醒徐荣,这里不是徐荣能够一手遮天的地方。
    同时,言语之中,也给了董璜极大的面子。
    黄忠本已经被徐荣的咄咄逼人,给弄得满肚子都是火气。
    这时候听到荀彧提醒,心中的那些迷雾,一下子就被破开。
    徐荣也一样是听到了荀彧的话,对此很是愤怒,觉得这荀家小子,过于看不起人!
    当下就喝道:“你只管尽情出手,我掂量掂量你有多少分量!”
    说罢,重重的一刀,又急又冲的对着黄忠就劈砍过去!
    准备一刀就将黄忠打落马下。
    按照之前的趋势,他有把握能够做到这些。
    黄忠不再忍让,双臂猛的一震,直接挥刀迎了上去。
    “砰!”
    两刀碰撞到一起,徐荣斩向黄忠的这一刀,一下子就被劈到了一边!
    心中正发着狠的徐荣,不由大吃一惊。
    慌忙变换姿势,准备再斩黄忠。
    却不想黄忠一刀早到!
    不等徐荣刀劈出去,就狠狠的砸在了他的刀上。
    一击就将徐荣手中的刀,给劈的往一边歪斜。
    然后趋势不减的劈在了徐荣的胸腹之间!
    又快又狠!
    徐荣根本就来不及躲闪!
    黄忠的刀,就已经劈在了他的身上!
    他的面色,瞬间就变得苍白!
    觉得自己要完。
    结果,在刀劈到自己的胸腹之间时,力道远没有想象之中的那样大。
    只是有着一些不轻不重的撞击力而已。
    徐荣猛的松了一口气,知道这是黄忠对自己手下留情了。
    黄忠收刀,对着徐荣拱拱手,出声道:“徐中郎将一路追杀吕布贼子而来,消耗很大,这一次,我是占便宜了。”
    徐荣此时只想找个地面钻进去。
    方才变得苍白的脸,在这时候,臊得通红。
    他知道,刚才黄忠最后斩向自己的那一刀,收放自如,仅从此刀,就能够知道,黄忠武艺远在自己之上。
    此时如此说,只是为了让自己的面上好看一些罢了。
    “败了就是败了,不能找什么借口,是我徐荣技不如人,在这里丢丑了!”
    他对着黄忠拱拱手,如此出声说道。
    然后,出声招呼自己的兵马,带着他们,从这里出发,一路轰隆隆的朝着潼关那里而去。
    吕布虽然已经死掉了,但潼关那里还有不少吕布的兵马。
    这些也需要解决了,不然的话,留下也是一个大祸患。
    这是之前的时候,董卓和徐荣等人交代好的。
    不过,此时徐荣这般急匆匆而走,连多余的话都没有说,也没有搭理董璜和李傕两人,可就不仅仅是他嘴上说的,想早点完成董太师交代下来的任务,那样简单了。
    黄叙见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不过望向徐荣离开时的目光,却显得阴郁……
    转头看看那带着兵马,打着火把,一路头也不回的朝着潼关而去的徐荣,李傕和董璜两人,都忍不住的露出笑容来。
    甚至于李傕还直接笑出了声,很是开怀的样子。
    看着一向在他们面前傲气的徐荣,被整的灰溜溜而走,他们只觉得心中格外畅快。
    “黄汉升对吧?
    你这一次可是立下大功了!
    我叔父在长安受封台上,可是亲口下了悬赏,能够擒杀吕布者,赏千金,封侯!
    我这就派遣快马连夜飞奔入长安,将此事告知我叔父。
    汉升你与文若兄都带着家小,夜行不便,就只管在这里的安歇,明日早上了,再启程往长安赶就不耽误。”
    董璜来到黄忠跟前,笑着与黄忠如此说道。
    说罢,想了想又让亲兵将他的旗帜取来一面,交给黄忠。
    “关中这里,整体上没有什么的动乱,吕布也被处理的差不多。
    汉升与文若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文若又是荀司空侄子,在关中行走,不会有什么危险。
    我送这旗子,倒是有些多此一举。
    不过,也多少有些作用。
    若是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文若与汉升有不想展现自己实力的话,可以将这面旗子给亮出来。
    也还有一些用处。”
    有本事的人,在哪里都容易招人待见。
    就比如现在,董璜就已经开始向才来到关中的黄忠以及荀彧两人示好了。
    对于这样的示好,黄忠荀彧自然不会不接。
    几人又在这里稍稍谈论几句,董璜和李傕就与荀彧黄忠告了别,带领各自麾下兵马,一路轰隆隆的朝着潼关那里赶。
    他们这一次为了尽可能快的追赶上吕布,所带的都是骑兵。
    潼关那里有八千兵马,只徐荣带着自己部下骑兵前往那里,人数有些少,不够稳妥。
    目送二人带领兵马离开,黄忠身子也放松了一些。
    与荀彧说了一些话后,二人带着人手返回到简易营地之中,开始歇息,为明日行进做准备……
    ……
    夜色下的潼关,显得很是安静。
    但实际上,一点都不安静。
    不安静的地方,不是潼关之内,而是潼关的外面。
    虫儿低鸣声中,有萤火在飞舞。
    李进带领着兵马,在夜色的掩映下,隐藏在距离潼关大约有两里的地方。
    派出哨探,留意着潼关那里的动静。
    早在刘成离开关中前往益州的时候,给徐晃李进二人去的信中,就说了若是之后,董卓那里有什么差遣,就只管按照命令去做的事情。
    所以现在,李进带着兵马来了……
    时间在他的等待之中,一点点的过去。
    等到天色快亮的时候,一直沉寂的潼关,才终于起了喧闹声。
    同时有很多的火盆被点燃。
    隐约间能够听到一些‘吕布’、‘投降’之类的话。
    李进见到此景,便已经知道是长安那里的兵马,按照董卓所定下的时间来了。
    当下就命令亲兵,擂响身边放着的战鼓。
    战鼓声的陡然响起,直接将夜色的寂静,击了一个荡然无存。
    隐藏起来的李进兵马,马上点燃火把。
    一人三根火把,手中拿着一根,另外两根插在地上。
    点燃之后,立刻就就照亮了好大一片的区域。
    站在潼关之上,望过来场面很是震撼,很能摄人心魄……
    潼关这里,宋宪、郝萌等人夜里被惊醒。
    刚一醒过来,就得到了一个极其劲爆的消息。
    他们的主公吕奉先刺杀董卓不成,已经被诛杀!
    董太师大度,这时候他们只要放下武器,那么就只诛杀首恶吕布,与他们这些兵卒无关。
    他们还是他董太师的好兵。
    还不等郝萌等人从这极为震撼的消息之中反应过来,潼关之外,陡然之间,就响起了隆隆的战鼓声。
    然后就是无数的火把通明……
    好家伙,这关内关外都有兵马给堵住了!
    董太师已经很贴心的将他们的道路给选好了。
    除了乖乖的出来接受整编之外,只剩下了死亡这样一条路好走……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郝萌宋宪两人再对吕布忠心也就没有什么用处,只能是按照董卓的意思来。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郝萌才忽然间惊觉。
    一开始从洛阳迁都的时候,这刘皇叔就落在最后面,进行断后。
    最终,大量兵马都没有入潼关,直接就驻扎在了潼关之外的渑池。
    之前只以为,刘皇叔这样做是为了洛阳的广大地区,并让关中地区,有更深的战略空间。
    现在看来,这不仅仅是为了防关东地区,是连整个关中通往关东地区的道路,也给顺带着防住了啊……
    天亮了没多久之后,潼关这里的事情就已经解决了。
    郝萌宋宪,以及剩下的八千多吕布剩下的兵马,全都都放下了武器,被暂时控制起来。
    在得到确切的消息,说潼关这里的事情,已经结束,局面已经被控制了之后。
    带着兵马,堵在潼关之外的李进,派出了兵马,朝着后方疾驰而去。
    兵马来到了潼关往东大概十里之遥的地方。
    这里是出了潼关往东而行的必经之地。
    地形比较复杂,是一个埋伏的好去处。
    这人来到这里之后,有兵卒出现,带着他往一个隐蔽的地方而去。
    “事情都解决了?”
    全身披挂,盔甲上弄了一些草进行遮掩的徐晃,望着这人询问。
    “都解决了……李校尉派我回来……”
    徐晃闻言,点了点头,对这人说道:“你回去告诉李校尉,我先带着这里的兄弟,返回渑池那里守着。
    渑池那里一下子调走这样多的人手,我不放心。
    他可以慢慢返回渑池,不用太着急。”
    这人领命从这里离开,一路飞快的前去李进那里传达徐晃意思之后,徐晃也命人敲响战鼓。
    将隐藏着这里进行埋伏的将士,都给召集起来。
    稍作休整之后,就带着他们,一路往渑池急行而去。
    徐晃这一路,也是专门为潼关那里的吕布兵马准备的。既然现在吕布与吕布的手下,被彻底的解决,那他也就没有再继续呆在这里的必要了,还是早点回到渑池那里比较安心。
    刘皇叔入益州的时候,专门给自己来了信,将渑池那里交给了自己。
    那自己就要将事情完成的漂漂亮亮的,不能让那里有任何的闪失。
    不然的话,可就辜负了皇叔对自己的信任。
    纵然知道,依照现在的情况,以及自己离开时候,在渑池那里安排下的手段儿,渑池那里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徐晃还是想要快些回去。
    这样比较稳妥……
    ……
    黄忠骑在战马之上,手中拎着刀,带着周仓等人,护着车驾,沿着大路朝着长安行进。
    荀彧也骑在马上,手中拿着一卷书。
    原本的时候,荀彧骑在马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自己手中的书上。
    但是现在,他干脆是直接就将手中的书卷给合上了。
    不再去看书卷上的内容。
    整个人的目光,都被道路两侧的景象所吸引。
    此时已经是深秋,到了谷子成熟的季节。
    道路两侧的田野,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深浅不一的黄。
    这是因为播种的时间不一样,成熟的程度也不同。
    有风吹过,送来一阵儿的谷子香味。
    这连成一大片的、一望无际的谷子,也随着风的吹动,起伏起来。
    翻滚着一道道极为漂亮的金色谷浪,相互簇拥着,滚向远方。
    有一些身上色彩多为白色,带少许彩色的蝴蝶,在飞舞,不时落在田埂上面的野花上采蜜。
    滚动的金色谷浪之中,有农夫站在那里,双手拄在锄头柄上,迷醉的看着眼前的景象,黝黑的脸上,全是笑容。
    眼中仿佛有光。
    他脸上的笑容,以及眼睛,如同那翻滚的金色谷浪一样灿烂耀眼……
    如此景象,直接就让荀彧看的呆住了。
    也是这样的景象,才有那样大的吸引力,能够让荀彧不看手中书卷,全心全意的去看这周围的景致。
    “真是好景致啊!
    与这样的景致比起来,什么样的名川大山,都变得黯然失色!”
    荀彧看了半晌,忍不住的感慨出声。
    他的内心为之波动,脸上开始出现笑容,眼中也似乎有光芒流露出来。
    似乎是被那谷浪,以及谷浪之中的农人所感染。
    “可不是吗,这一路行来,经过了许多地方,山山水水没少遇到,就眼前的景象,最是好看!”
    边上的黄忠接话道。
    声音之中满是感慨与一些抑制不住的欢喜。
    “若是之前所在的地方,是这光景,谁还会跟着黄巾去做贼啊!
    还会去落草为寇啊!”
    周仓的一张黑脸,这时候有些泛红,整个人都显得很是激动。
    良田一连望不到边,田中百姓安心劳作,眼中透露着希望,宁静而祥和。
    “想不到这关中,居然发展的这般好!
    入了关,就像是进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一道潼关,横在这里,潼关之外,洛阳以东,诸多兵马混战,民心不安,良田被毁,潼关以西,一眼望去都是良田,田中谷物将要成熟,百姓安定……”
    黄忠从荆州而来,一路上经过了诸多地方,见到了很多的景象。
    但眼前的这种的景象是从来不曾见过的。
    不是说他所经过的地方,没有大片种植了作物的良田,而是说,他在那里所遇到的耕作的百姓,与关中这里的耕作的百姓不一样。
    在其余地方所遇到的百姓,死气沉沉的,纵然是田中的粮食长势很好,脸上也依然难掩愁容。
    黄忠知道这是为什么。
    是苛捐杂税太重。
    庄稼长在地中还没有收割,就已经等于不是自己的了。
    辛苦一年,粮食收割下来,除去各种苛捐杂税,基本上没有什么剩余。
    关中这里耕作的百姓,则完全不同。
    不论是在田间耕作的,还是路上遇到的农人,一个个脸上都很是喜悦,看不到什么愁苦。
    “老丈,您们为何都这般喜悦?”
    荀彧从马上下来,对着迎面而来的一个拎着瓦罐,背着锄头,立在路边,等着让他们先过的老农施礼问好之后,开口如此询问。
    老农闻言,脸上的笑容变得更为灿烂了。
    他伸手指向道路两旁的谷子道:“这样多的粮食,眼看着就要成熟,如何会不高兴?”
    荀彧又道:“粮食不是还未收下来,就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吗?”
    老农脸上笑容愈发灿烂,打量了一下荀彧黄忠一行人,开口道:“郎君一行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