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杀了曹操-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逆子不为他的父亲考虑,我这个做父亲的,为何还要为他考虑?!”
这样说完,停顿了一下又道:“不用担心那逆子的性命,只要咱们这里将仗打好,那逆子的性命就无忧。
咱们这里打的越稳,打的越狠,董卓就越是不敢动他。
董卓这贼厮,总是要留下一线,今后好相见的……”
听到刘焉这样说,张鲁母亲心中就忍不住的欢喜。
刘焉嫡出共有四子。
其中,最为能立住事的,就是长子刘范。
其次是二子刘诞。
如今,这两位都在长安董卓那里,且因为书信的原因,导致刘焉对长子大大厌恶。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在之后,刘范能够平安回到益州,这益州牧的位置,也根本不要想了……
最好是到时间,让刘璋坐上这益州牧的位置。
刘璋懦弱,没有能力,这样的人成为益州之主,自己儿子,以及五斗米教,才能更好的发展……
远在长安、已经被软禁起来的刘范,并不知道,他的这一封自认为极为妥帖的书信,给自己都带来了什么。
此时的他,还在为他的父亲而担忧……
“方伯,校尉贾龙,校尉严颜已经到了府上。”
刘焉府上的管事的,来到这里,对刘焉如此说道。
已经是下定了某些决心的刘焉,闻言就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末将贾龙,见过方伯!”
“将严颜,见过方伯!”
刘焉来到前厅,两个等候在这里的将领,立刻对着刘焉行礼。
四十岁左右的将领,乃是贾龙。
自称严颜的,乃是一个看上去将近五十岁左右的人。
贾龙,在刘焉这里很有地位。
巴郡郡守赵部,横征暴敛,作威作福,黄巾马相起兵杀赵部,自称天子。
然后州从事贾龙,汇集了一些兵卒,官吏,攻杀了马相。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任命为益州牧的刘焉,来到了益州。
贾龙等人,就派人前去迎接刘焉。
之后,迁移至绵竹。
刘焉也就将立下大功劳的贾龙,任命为校尉。
至于严颜,本身就是领兵校尉。
当时他所在的地方,距离巴郡过远。
还没有来来得及赶到,叛乱就已经被剿灭了……
“你二人不必多礼……
事情想必二位校尉已经知道了,董卓贼子,大逆不道,祸乱朝纲……
如今,又想要向我益州用兵,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二位校尉都是益州的顶梁柱……”
刘焉对二人这样说着,对二人的态度很是不错。
“先前袁本初等人,联合天下之人,一起举兵讨伐董卓之时,方伯不听下吏之言。
若听下吏之言,出兵关中,而后转向向东,合围董卓,将其困死于洛阳。
也就不会有今后的诸多事情了。
汉室不必西迁,益州亦没有此等祸事。
如今,仅凭我益州之地,独自抵抗董卓,只怕有些困难……”
开口之人,乃是贾龙。
贾龙本身就很有威望。
之前攻杀马相,平定乱局,威望更胜。
益州本土的许多士人官吏,对他都很是信服。
加上对刘焉来到益州之后的,一些针对益州本土人做法的不认同,所以说话并不客气。
刘焉闻言,心中极为不悦。
但此时乃是非常时期。
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刘焉只装作没有听懂。
他叹口气道:“此一时,彼一时。
那时益州不稳,黄巾贼子尚未消除,没有什么余力出兵讨伐董卓……
此时,董卓居心不良。
若是让董卓入益州,那可真的是益州百姓之灾!
还请二位校尉,不要计较太多……”
见到刘焉是这样一个态度,贾龙也就没有再往下多说。
“董卓贼子,敢进犯益州,自然是要出兵抵抗的……”
贾龙说道。
严颜也点头:“确实如此!
董卓乃是豺狼,若是让其进入益州,那对于益州百姓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刘焉闻言,心里这才稍稍放下一些心里来。
他虽然也想下大力气,大力打压这些不怎么听从他号令的益州本土士族豪强。
但是,好巧不巧的,董卓这厮,要在这个时间点里,对着益州发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焉只好暂停下,刚刚进行了一点的打压益州人,逐步培养提拔自己人的行为……
贾龙、严颜从刘焉这里离开之后,很快又有人来到刘焉这里。
来人一为吴懿,一为费观,一为李严,还有另外一些人。
这些人,尽管不是来自于同一个地方,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这个特点就是,这些人都不是益州本土人士。
都是从别的地方,因为种种原因而入蜀的。
本土人士,与外来人士之间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
排外性很强。
后世不少地方尚且如此,如今的这个时代,就更不要说了!
对于益州来说,刘焉这个出身荆州的益州牧,与这些人一样,都是外来者。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焉在见到这些人的时候,要比见到贾龙等人,亲切的多。
费观,乃是费祎的族叔。
与刘焉也有着一些关系。
费观的族姑,就是刘焉的原配妻子。
也就是说,按照辈分来算的话,费观与刘范、刘璋等人,可以算是姑舅表兄弟。
对于这样的关系,刘焉还不满足,觉得不够亲密。
因此上,在与这些人进行了一番的交谈,安排了诸多的军机要事之后,刘焉望着费观,满脸是笑的开了口。
“……宾伯啊,你到现在都不曾娶妻,也老大不小了,需要成家立业了。
你看你表妹玲儿如何呀?”
当着这样多人的面,刘焉笑眯眯的看着费观直接开了口。
这是要亲自为自己女儿做媒了!
“玲儿表妹贤良淑德,知书达理,人又长得……”
费观应声而出,对着刘焉恭敬行礼之后,如此说道。
“那我将你玲儿表妹许配给你为妻,你可愿意?”
刘焉笑着说道。
费观立马出声道:“能得玲儿表妹为妻,实在是我的荣幸,只是我才疏学浅,只怕会耽误了表妹……”
话说道这里,这亲事就已经算是成了。
或者说是,在刘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向费观提出此事的时候,事情就已经是成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费观只要还继续在益州生活下去,就必须答应这门亲事……
随着刘焉一系列手段的施行,益州这里开始动了起来。
李严带着费观,以及费观那比费观还要年轻一些的族侄费祎,以及其余一些的非益州人士,带领着大量兵马,开始往剑阁关移动。
准备在剑阁驻守。
校尉严颜,则带兵朝着葭萌关那里行进,准备驻守葭萌关。
校尉贾龙,带兵前往阆中驻守。
吴懿,率领益州本土人雷铜,以及外来人吴兰,驻守绵竹。
这算是对益州本土人士的一个让步……
在做完了这些安排的同时,刘焉又写了一封书信,派遣能言善辩之人,拿着前往荆州。
去找荆州牧刘表。
邀请荆州牧刘表一起,攻伐董卓。
并极为大义凛然的说,同为汉室宗亲,不能就这样看着董卓逞凶之类的话……
大概又过了十几天,刘焉受到了曾经与他说,益州有天子气的董扶的指点,让人做讨董扶汉檄文,准备等到董卓那里开始动手之后,就派人将檄文传送天下。
学袁绍那样,号召天下人一起动手,来一个天下诸侯,二次讨董!
这样的话,董卓就会变得手忙脚乱了!
想要集中力量,单打益州,是不可能的。
这就叫做借势!
有了这个计策,再配合着益州的诸多天险,以及自己做出来的诸多军事上面的安排,刘焉觉得,自己保证益州不失还是不成问题的……
……
汉中。
一场规模算不得太大的战斗,刚刚结束。
这一场战斗,并不激烈。
但是,影响却特别的深远。
因为,汉中太守苏固的脑袋,被人割了下来!
做出这事情的,不是别人,正是依靠着自己母亲的裙带关系,而得到刘焉信任,被刘焉派遣来到汉中的张鲁!
此时的张鲁,就在汉中太守苏固的府上。
苏固那还热乎着的脑袋,就在他的身边。
一心想要发展五斗米教的张鲁,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
但到了关键时刻,做起事情的时候,是真的有胆量,是真狠!
这点从汉中太守苏固,直接死在了自己府上,就能够看出来。
原本汉中太守苏固,是想要用招呼张鲁来到自己府上做客的办法,来试探和敲打一些张鲁的。
结果,却被带领少量人手前来赴宴的张鲁,直接在府上给杀了!
并提着苏固的脑袋,调动兵马,迅速的安定住了局势。
控制住了汉中郡治所所在的南郑。
“来人,去请张别部,共议接下来的事情!”
迅速控制住局势之后,张鲁如此吩咐,并将苏固的脑袋交给从人,让从人带着,前去找张别部。
他口中的张别部,是张修。
就是被刘焉招降,然后被刘焉与张鲁一起派往汉中的存在。
苏固设宴,是同时宴请了张鲁张修两个的。
张修担心苏固有歹意,没有去,并劝说张鲁,让张鲁也不要去……
“这、这……”
当张修看到被张鲁部下送来苏固脑袋之后,整个人一时间都呆愣住了。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张鲁前去赴宴,不仅仅没有被杀,反而将苏固反杀了!
“我这就前去与张司马相见!”
短暂的震惊之后,张修马上就答应了张鲁部下所说的话。
此时,苏固已死,危险已经解除,正是瓜分利益的好时候。
同样带兵而来的张修,自然不会错过。
同时,对于张鲁这个小辈儿的识情知趣,感到很是满意……
第二九二章 黄忠黄汉升!
张修的一双眼睛,瞪的如同铜铃一般大。
哪怕是他的脑袋,都已经被张鲁的弟弟张卫给斩下来一刻钟都要多了,脸上那极其震惊,极其不敢置信的神情,也依然不曾消退。
“兄长,如今董卓磨刀霍霍,想要向益州进兵,咱们汉中,首当其冲。
刘焉派遣张修,与兄长同来,本身就有相互制衡的意思。
如今,就这样将张修给杀了,刘焉岂不是要气的跳起来?
咱们前面,本就有强敌。
如今,此举必定会得罪刘焉,甚至于还会跟刘焉交恶。
在如今这种情况下,刘焉也不需要派兵对咱们进行攻打,只需要在后面袖手旁观,咱们就一样会遇到灾难。”
一天之后,南郑这里的局势已经彻底稳定。
采用激烈手段,突然发难的张鲁,不仅仅掌握了汉中大部分官面上的力量。
就连张修的部下,也都给接收掌握了。
张卫望着边上的兄长,如此开口说道。
显得有些担忧。
“哈哈,郎君不必如此担忧,依照在下愚见,恰恰就是这样,刘焉才不敢为难张太守!
刘焉之前为何会遣张太守前来,并让张太守击杀苏固?
不就是想要让张太守将局面搅浑,并让张太守在汉中这里,充当他刘焉的屏障吗?
用来和董卓之间做缓冲。
如今董卓大军当前,随时都可能攻伐益州,统兵的将领,又是刘成那样的名将。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焉绝对不会做出不智之举。
相反,还会大力对张太守表示支持……
不然,张太守,或败,或降,难受的可是他刘焉!”
开口之人,长着一张看起来就很是憨厚老实的脸。
年纪不大,二十岁出头的样子,但说话办事,很是老成。
这人,姓杨名松,乃是汉中本地人。
杨家,在汉中是名门望族,可以说是汉中最大的一个家族。
杨松此人,又是杨家的佼佼者。
善于计谋,又对经商这些,很有天赋,特别的有头脑。
作为汉中数的着的家族,杨家与原汉中太守苏固之间,自然有些矛盾。
可以说,张鲁能够这样决绝的杀掉苏固,并且又能这样快的稳定住南郑,以及整个汉中的局势。
以杨家为首的世家大族,在后面出力不小。
对于张鲁能够来汉中这里,杨家很是欢迎。
刘焉此人,乃是汉室宗亲,背景后台以及眼界这些,都是要高于张鲁的。
而且,刘焉之前,在绵竹那里,可是展现出了一些对益州本地士族豪强的不友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不希望刘焉那样一个存在,统领汉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鲁出现了。
张鲁此人,有野心。
胜在没有什么根基。
没有别的依靠。
想要在汉中立住脚,必须要依靠他们。
之前的时候,他们与张鲁此人有一些交集,知道这是一个比较好相处的人。
这样的人,做汉中的太守,他们是很欢迎的。
于是,就这样,张鲁就在汉中当家做主了。
张鲁的职位,现在依旧是校尉。
张太守的称谓,是杨松对他的尊称。
但是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杨松对他这样称呼,那他这个汉中太守是没跑了!
张鲁听了杨松的话,笑着点了点头。
张卫也露出恍然的神色。
随后对着杨松拱了拱手,表示受教了。
“杨主簿以为,接下来应该如何?”
张鲁望着杨松,笑着说道。
这算是瓜分利益,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杨松笑道:“我私以为,太守此时,应当派人向南,回告州牧刘焉,说苏固已经被斩杀,张修此人,心怀叵测,与苏固眉来眼去,亦被太守斩了。
如今董卓大敌当前,汉中首当其冲,事态紧急。
汉中不可一日无太守主持大局。
向刘益州求为汉中太守。”
张鲁闻言,不由露出笑容来:“主簿高见,此言甚合我心!”
说罢,伸手指向北面:“董卓这里又该如何?”
杨松笑道:“汉中有三处紧要,一为南郑关,一为阳平关,一为阴平桥头。
南郑关、阳平关,都是汉中门户。
但是胜在足够险要,易守难攻。
阴平桥头,同样易守难攻。
只要将阴平桥头守住,就不怕董卓兵马从西面入汉中。
守住了阴平桥头,董卓兵马想要绕道剑阁或者是其余汉中的腹心之地,都是不可能的。
除了这三个去处之外,还有重要战略之所在。
这地方就是定军山!
定军山位置极佳,山上南侧有大洼地,能够屯精兵上万。
是极好的屯粮屯兵之所。
且靠近南郑。
若是在那里屯兵,可以与南郑互为犄角,攻守相望。
只要定军山不失,敌人就算是得到汉中,也不会安稳……”
杨松不愧是汉中本地人,又擅长做生意。
对于汉中的山川地理形势,很是了解。
一番话说出来,直接就将汉中这里剖析了一些差不多。
就算是张鲁,也不得不服。
他笑着道:“杨主簿一席话,令我豁然开朗!
张鲁闻听,杨主簿之弟,好弓马,有着一身的好武艺,本身就在军中任职,现在我令其做别部司马,把守南郑关,杨主簿以为如何?”
杨松闻言笑道:“定然不会让太守失望!”
张鲁安排了南郑关那里的事情守将之后,又将目光望向了自己的弟弟张卫。
“定军山,乃是重要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