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76章

我的帝国无双-第76章

小说: 我的帝国无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君讲究的是等价交换,让主公如此大费周章劳动一回,又岂止只是救出大郎?
  要救大郎及尤家众人,随便派个人修封书信,自然能从天雄军讨得这个人情。
  现今这般举动,只怕,天雄军若不割让几个州县,此事断然不能算完。
  “殿下出马,我自然是放心的……”尤老太公思及那带给他极为震撼感觉的俊美少年郎,对女儿的话倒是深信不疑,远远看着长桌对面,金碧辉煌中有些耀眼都看不清容貌的女儿,尤老太公欲言又止:“五儿……”
  “爹,你可不能如此称呼娘娘,此称只有主君能用……”尤老三吓一跳,也马上打断了老父亲的话。
  实则如果五娘不见怪,又没有外人,父亲喊喊乳名也没什么,但现今有女官在的正式宴会,那就不同。
  尤五娘确实听陆宁喊“五儿”习惯了,不想别人再喊自己这个乳名,哪怕是自己父亲,笑道:“爹爹,以后喊我五娘吧。”
  “爹爹,这个也只能私下觐见娘娘时才能喊……”尤老三又忙提醒老父。
  尤老太公瞪了尤老三一眼,还正心里骂自己这个儿子混账之时,却见二郎和二家嫂,已经都恭恭敬敬站起来,敬酒恭祝娘娘身体安康。
  大家嫂则哭哭啼啼,甚至要给娘娘跪下,说没有大郎,她便活不下去之类的,盼娘娘能在国主面前,多说几句好话,早日救回大郎。
  尤老太公无奈,心里五味杂陈,渐渐茫然……


第四十八章 耀武扬威
  白茫茫天地,又在飘雪花。
  贝州城下,一匹匹骏马踏出乱琼玉碎,黑甲女射耀武扬威。
  田钦祚领着一队县兵站在一侧,县兵百余人,田钦祚外,只有张都头身上有甲具,跟这些红翎契丹女射比,就跟叫花子一样。
  田钦祚心下只有苦笑,但齐王接走那尤家人后,他便已经召集佐官、胥吏和马步都头,说起献城,倒没人有异议,田钦祚在此任县令一年有余,官吏军头,都唯他马首是瞻。
  齐王不久回转,城头上,已经挂起了齐国旗帜。
  齐王来这贝州城下耀武,要田钦祚点起县兵跟随,田钦祚二话不说,便亲自领了所有县兵,跑步而来。
  此刻,看着那边契丹红翎女射各个甲具精良,从人到马,都是重甲贯身,而自己领来的步卒,真的就如同叫花子一般。
  不知道齐王是什么用意,但田钦祚也不气馁,要步卒整齐呐喊,为齐王红翎卫助威。
  每隔一段时间,步卒们就齐声大喊:“齐王驾到!速速归顺!”
  城头虽然满布刀枪,贝州守军有一两千人,却不敢开城门迎战。
  不过从贝州城到红翎卫耀武扬威之地,有几百步远,白白积雪中,躺着大概几十具尸体,远方土丘雪堆,又有几十具尸体,再远方,就看不清了,不过有些散乱的马匹,有时还会跑过来,又受惊跑走。
  田钦祚明白,自己等来晚了,显然贝州城中守军曾经出战,但吃了大亏,估计便是被骑射放了风筝,是以再不敢出战。
  东城步卒喊着喊着,便是自己也自豪起来,这一辈子,也没敢这么嚣张过啊,一个个叫花子兵,敢在州府前耀武扬威的骂阵?
  而左近,那无数红翎飘动飞扬跋扈的王卫女射就是他们的依仗,当然,最大的依仗,是这些红翎女卫们的主人,齐王殿下!以及齐王殿下所代表的力量。
  毗邻齐境,这些县兵多多少少听说过齐王的威名,知道齐王很了得,但从来没想过,是这么一个了得法,带着一支女卫便可以大摇大摆在州府下夸武,却吓得对方城门紧闭,如临大敌。
  田钦祚想投靠齐王不是一天两天了,却不想,会有这么个机缘,不过,心下也苦笑,便是自己,虽然一直研究天下雄主,但也没想过,这齐王,比传闻中还不讲理啊!
  真的就是可以带着几十名女卫就穿州过府打天下,一副天下英雄谁能奈何我哉的狂霸之气。
  不过,和那楚汉相争时的霸王不同,这齐王殿下,虽是个狂主,却不是蛮汉,所以,才令自己真正研究他后,越琢磨,越觉得他可怕。
  目光,看向齐王方向,齐王正与刚刚驶来的一名银甲雪白披风的女将叙话,离得远,看不清银甲女将军的相貌,但那亮丽甲胄,女将英姿勃勃,便是多远,好似都能感觉到。
  田钦祚又是一阵苦笑,今天一天,见过的女将军女士卒,却是比这一辈子见过的都多了。
  ……
  陆宁正和折赛花说话。
  本来写信令一大家子都来德州转转,但最后,永宁和甘氏都没动,倒是折赛花得永宁相托而来。
  此时正跟陆宁说起,永宁公主带来的口讯,说既然殿下要与天雄军起衅,那便取了天雄军,殿下可向魏王符彦卿请婚,符家二女儿也好,三女儿也好,现今都无良配,殿下可给符彦卿写信,要娶符彦卿女儿为南尚宫夫人。
  符彦卿不是普通人物,自能知道殿下你的潜力,且药老太师和他是故旧,多次写密信给他称颂殿下,当然,他也许觉得耳闻为虚,会考验你,便是要殿下单刀赴会,殿下也只管前往,符彦卿定然不会谋害你性命。
  陆宁听折赛花说到这里摆了摆手。
  符家这个本时代的皇后专业户在后世就如雷贯耳了,历史上,符家大姐为郭荣的皇后,死后,符家二姐嫁给郭荣为继妻,后被册为皇后,符家三姐则嫁给了赵光义,赵光义登基后,追封符家三姐为皇后。
  而今世来说,和历史上一样,去年时大符皇后跟随郭荣亲征,染了重病而亡,不过,小符皇后还未进宫,郭荣便战死,符家老三,自然也待字闺中。
  永宁说的求婚之类的,确实是个并吞天雄军的办法,不过,陆宁并不想这么做。
  符家和郭崇及折家不同,这符家关系网太过错综复杂,和其结亲,好处自然是很多,而且,立竿见影可以解决很多难题,但日后,可未必是什么好事。
  更莫说,走这捷径,符彦卿也必然给自己出些难题,便如自己求肯他一般,气势上,便低了他一等。
  符家这等大族,很大程度可能成为自己镇压的目标,自己不能反而助他更加庞大,赵匡胤打压他没什么心理障碍,自己可不想日后要想办法如何对付老丈人,想想,心里就不舒服。
  更莫说,天雄军问题太多了,自己不可能照单全收维持原状。
  虽说现今联姻实在太过常见,甚至前不久宋王李重进王妃病死,江南国主李景遂,便将其侄女,也就是先帝李璟的女儿太宁公主嫁了过去,已经被李重进册为新妃。
  但自己和符家,还是算了吧。
  看着折赛花一笑,“我要和符家联姻的话,你愿意么?”
  三名侧妃,陆宁时常躲着这北尚宫,实在是心理很有些压力,哪怕北尚宫清丽可人,貌美如花,但,却总是令人生出敬她怕她之感,没办法,小时候的评书,带来的固有印象,太根深蒂固了。
  今日贝州城下夸武,刚刚经历一场厮杀,心中豪气更盛,又见她孤身一人而来,难得和她开个玩笑。
  “你随意啊!”折赛花轻轻摇头,显然对这些并不在意,却好奇的打量着四周,显然,她也发现了,这里曾经变成战场。
  陆宁笑笑道:“不过永宁这话说晚了,我的申斥书已经送去了大名府,现在符家人,怕已经都气得跳脚了!”
  折赛花轻轻点头,清丽容颜,略显好奇,问道:“你怎么写的?”
  陆宁笑道:“申斥了这老王一通,纵容牙将敛财,上不正下便效仿,吏治腐败,各州县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怨声载道,老王还喜鹰犬之辈,无论部曲多少罪责,送上猎鹰名犬,便即饶恕,使得多少军民,在贪墨官吏下苟延残喘,我说你老人家要还有些脸皮,就该自辞王爵谢罪。”说着话,摇摇头,“这老先生,好像比我还懒政胡闹!”
  折赛花抿嘴一笑,不置可否。
  陆宁看得出来,在兖州生活了一段时间,好似老太君……对自己观感不似以前那么恶劣了。
  至于自己的申斥书,里面并不是夸大其词,符彦卿晚节有亏,便是在这天雄军。
  符彦卿几乎不理政事,都交给牙将刘思遇,上行下效,天雄军在天下各军镇,军治吏治问题最大。
  当然,这也是事出有因,符彦卿长子符昭信,少年英武,符彦卿特别喜爱,觉得长子最像年轻时的自己,授予天雄军衙内指挥使,悉心想培养为接班人。
  谁知道三年前符昭信病故,符彦卿大受打击,从此不理政事,刘思遇乃是符昭信最亲信之人,符彦卿就转授刘思遇为衙内指挥使,这个职位看似级别不高,但实际掌管藩镇最精锐亲兵,从唐末以来,藩镇故去后,牙将不尊幼主而自己继承藩镇的多如牛毛,甚至牙将驱逐原主家而自领藩镇的也不知凡几。
  符彦卿是何等威望,刘思遇自然不会有那等野心,但其狡诈贪婪,又几乎成了魏王的代言人,上行下效后,各府州县官员,乃至小吏,滥取租赋已经是常态,看似强盛人口众多的天雄军,实则军民早已离心离德。


第四十九章 申斥书
  大名府魏王府邸。
  浩浩正正的厅堂内。
  老人脸色铁青,旁侧文官武将,也各个义愤填膺。
  那齐王陆宁,竟然领着所谓的红翎三十六女射进入天雄军境内耀武扬威,还写来书信羞辱魏王,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贝州求救书信和齐王信使一先一后进了大名府。
  立时令大名府炸了锅。
  此刻,一名文官正恨恨道:“李滇该当拿下问罪!若不是谎报军情,齐王大军已经到贝州,就是他已经与齐王私通,三十六名女卒?贝州千余军卒,吓得不敢出城?岂不是笑话?”
  李滇,便是贝州刺史。
  又一名武将冷哼道:“这齐王,书信里污蔑魏王,污蔑我天雄军军将官吏,还大言不惭让魏王请罪归顺,真以为我天雄军孤立无援么?”
  就有文臣道:“魏王,不如向李重进求助!”
  但随之就有人反对,“只怕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李重进,觊觎大名府已久,可说是司马昭之心!”反对的人,实则和赵匡胤一些故旧交好,但天雄军和现今赵匡胤的领土并不接壤,所以,他也不好说出向秦王求助之类的言语。
  又有文官开始诉说齐王对读书人的迫害,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老人突然摆摆手,“你们都退下。”显然,被吵得头疼。
  老人虽然好似已经不太理会政事,但威势仍在,众人不敢再说,纷纷起身告辞。
  按照惯例,只有牙将刘思遇留了下来。
  此外,还有远远坐在一旁的老人第二子符昭愿。
  符昭愿二十出头,和其逝去的兄长不同,兄长英武,和老人年轻时很像,符昭愿从小谨厚谦约,喜爱读书,年纪大后,广交朋友,待人有礼,和亡兄那孤傲脾性完全不同。
  现今符昭愿领衙内都虞侯一职,因为藩镇衙内亲卫官员现今多是藩主子弟充任,是以,衙内一词,也渐渐演变成对军镇子弟的尊称。
  “你怎么不走?”老人看向二子。
  符昭愿犹豫了一下,终于站起身,躬身道:“父亲大人,儿曾多方打探齐王为人,可说,毁誉参半,但齐王治下,吏治清明了许多,百姓安居乐业,军民归心,只怕,世间诽谤之言,多是以讹传讹……”
  “哦,你对他,还颇多好感!”老人看着符昭愿,眼神微微有些深沉。
  刘思遇也道:“是啊,衙内,他写来书信竟然以斥责之语待魏王,这总不是旁人诽谤吧?!”
  本来在老人注视下有些心慌,符昭愿微微垂首,可听刘思遇言语,咬了咬牙,说道:“只怕齐王所书言语,是空穴来风!”
  老人眼神猛地一凝,盯着二子,“退下!”
  符昭愿不再说,深深一躬,转身离开。
  “你看该如何?”老人看向了刘思遇。
  刘思遇心跳了跳,齐王书信里,直接点了他的名字,将他说成是天雄军乱症的病因,而刚刚,符衙内,显然也是在展露对自己的不满。
  “齐王虽然狂妄,但书信里,对魏王还是有尊崇之意的,此事,还是想办法和议,当务之急,令贝州放了那齐王侧妃之家眷。”
  齐王书信里,以侧妃家眷被污蔑为由,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此更是天雄军官吏腐败的铁证。
  老人哼了一声,“如此,岂不坐实了他的一些妄言?就如同他所说,他那侧妃家眷,未必是被构陷?”
  刘思遇吓了一跳,不放齐王侧妃亲眷?可不能走这个方向应对啊?那最后不就是兵戎相见?
  李重进和赵匡胤争锋,李重进很是有些吃力,对东邻之齐王以拉拢安抚为主,怕是不会为了天雄军和齐王反目,更莫说从李、赵相争,天雄军就已经不再向汴京上缴赋税。
  其实,本就是观望中,甚至好似符王,更偏向赵匡胤一些,只是不想,东方却崛起了一个齐王,令中原局势更加错综复杂。
  所以,真要和齐王兵戎相见,怕还真就是孤立无援,齐王收齐鲁地,最近又得河北三镇加安国军,天雄军与之相抗,没有什么胜算。
  不过,想来齐王也不想和天雄军火拼,现今,只是找个机会讹诈,看能不能鲸吞了天雄军。
  天雄军,最大的危险也确实来自齐王。
  天雄军,自前朝就是人口繁茂之地,甚至归周被分割前,号称“魏州六州户口,天下之半”。
  大名府,就是魏州。
  而现今天雄军,被割出去两州,只剩一府三州,但仍是中原人口最密集地区之一。
  现在的天雄军边境,南部和西部,多有河流山川自然分割,如北以黄河为界,和效忠李重进的天平军、镇宁军相邻,虽然黄河上有巨大浮桥相邻,但地域分界很是清楚明白。
  西边则有运河、漳水及一些小山脉,和效忠李重进的彰德军相邻。
  但东部和北部疆域就没那么明确了,相邻都是齐王统治地域,且很多地区大片平原农地相邻。
  在齐王得到河北三镇、安国军,德州又归降后,天雄军直面正处于上升期野心勃勃的齐王之扩张就不可避免。
  如此局面,就要小心翼翼处理,看如何化险为夷。
  要说起来,便是名义上归顺齐王本也没什么,只是看齐王架势,可不会天雄军归顺后,还令天雄军一切照旧,自己更好似上了齐王的佞臣名单,所以,从自己内心说,便是和齐王爆发战事,也不愿意天雄军归降,当然,这念头,不能在魏王面前透露。
  “还是,还是要以天雄军一府三州的军民为重啊!”刘思遇小心翼翼劝谏,能不打仗和平解决此事,那当然就更好不过。
  老人深深看了他一眼,道:“药太师多次给我来信,将那齐王夸得上了天,我便邀他来大名府,看他可敢来?!”
  刘思遇心下微微一动,嘴上赞成道:“若齐王肯赴约,亲见魏王风仪,必然为他的狂妄后悔,或成一段佳话。只是,他能来吗?若领重兵来城下,怕生变。”
  老人微微颔首,沉吟着,挥了挥手。
  刘思遇不敢再说,躬身退出。
  ……
  贝州城下,尤大郎懵懵懂懂的,坐在马车里,被礼送出来,实则从前天,他就被从死囚牢里放出来,好吃好喝伺候着,他到现在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城外雪地中,陆宁胯下马打着响鼻,旁侧不远处雪地中,站着一名气度沉稳的青年男子,冲冠锦袍,看起来很是少年老成。
  翻看过信笺,陆宁看向青年男子,笑道:“你是符王二子,符昭愿?”
  符昭愿微微躬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