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四章 路迎
夜幕降临,红烛摇曳下,陆宁正在看着桌上之地图。
指了指齐州和沂州,说:“此二州,加之兖州,互相呼应,东部诸州,都在其屏障内。”
北有黄河天堑,齐、沂、兖三州,扼守整个山东半岛。
黄河天险,现今仅仅有三座用巨舟和铁链搭成的浮桥联结南北,这三座浮桥,都在后世来说的河南和山西。
永宁公主微微颔首。
新婚之夜,夫妻俩却是彻夜不眠,研究政事。
“我准备,在齐州建南大营,在沂州建北大营,令张彦卿为南大营招讨使,高怀德为北大营招讨使,但齐州刺史和沂州刺史,选派文人,如何?”
永宁公主再次颔首。
陆宁琢磨着道:“士卒待遇和将领俸禄一定要提上去,但如前唐一般,军政分离,如此张彦卿和高怀德,都可专心钻研军事,也是好事儿,政务太多,人就会变。”
永宁公主又颔首。
陆宁无奈的看着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看法?我一些思想,我自己都觉得太激进,太超前。”
永宁公主淡淡道:“我正琢磨你说的,有些话我听不懂。”
陆宁点点头道:“还有,等稍微稳定,我准备在齐鲁,实行东海的一条龙税法,此怕遇到大户阻碍,但若不早做,越是天下安定,越是难为。”琢磨着又道:“不是我激进,此变革,不但可以快速收买底层民众之心,更可使得赋税大幅增加,又少了流民之患,一举多得,说不得,会杀几个大户!”
还有些话陆宁没说,一条龙法,从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抑制土地兼并的,而土地兼并严重,丁税又使得大量流民逃亡,几乎是每个朝代后期恶性循环崩溃的根源。
永宁公主突然道:“齐王好,齐王妙,齐王来了无田不纳粮!你是要鼓动天下贫民造反么?!”
陆宁咳嗽一声,刚才想的事很多很多,想到一条龙法,如何令底层民众快速知道其好处,就不由想起了这个歌谣,不过略作改动。
“若要国家真正长治久安,此法必行!”陆宁这一点,很坚持。
外面,突然传来鸡鸣,抬头间,隔着窗户纸,外面好像天色已经泛白。
“哼!”永宁公主突然转身就走。
陆宁怔了下,好像她这情绪有一阵了,不然以她的聪明机智,不会嘲笑自己这条歌谣,反而会知道其中的深刻含义。
隐隐知道她为什么生气了,但是……
“你的美妾,真的很美么?这两日就该到了,我倒要瞧瞧!”走出屋门前,永宁公主冷哼两声。
陆宁无语,这不是冤枉嘛,自己可谁都没碰过不是?
我真不是嫌弃你啊。
陆宁心里,又隐隐有些触动,永宁公主,是多么心高气傲的人?却被自己搞得,突然在乎起容貌来,想想,倒有些愧对于她。
……
兖州城外官道,绿柳依依。
听得母亲等已经到了几十里外,陆宁忙出迎,不过,马旁车銮里,坐着永宁公主,本来没有令人告知她,却是她听到消息,自己领着一大票扈从出城,而且,比陆宁向远方多迎了几里,陆宁哭笑不得,只好追了过来。
此时距离兖州已经十多里,叮叮当当的筑城声已经不可闻。
历时一个多月,兖州城筑高工程到了尾声,齐王宫也已经初见规模。
此次征用的民夫极多,所以进度极快,而且,都是陆宁自己掏腰包。
兖州筑城就不说了,便是齐王宫,开始永宁公主说是和陆宁借钱,却不想,永宁公主大兴土木修筑的王宫原来是齐王宫,这钱,也自然有借无还了。
望着远方还能看到轮廓的兖州城,陆宁也在琢磨,现今齐鲁地,最重要自然是休养生息令自己站稳脚跟,不过,一条龙税法就要现时推展下去,丁税这个顽疾不根除,流民永远不能消亡。
现在不推动,时间长了,齐鲁之地真正效忠自己的官员及大户多了,到时再推动,触动他们的利益,才真正会动摇自己的根基。
现今就算动荡一些,但无非是新兴阶级代替旧的,还是那句话,大破大立而已。
正琢磨间,前方一匹快马由远而来,马上哨探到了近前滚落下马,单膝跪倒,嘴里禀告:“齐王殿下,齐王妃,老夫人等已经到十里外!”
陆宁还未说话,永宁公主车銮已经缓缓启动。
陆宁无奈,只好也策马向前走。
……
浩浩荡荡一队车马,和陆宁及永宁公主车驾在这宽阔官道汇合,永宁公主下了车銮,打听明白老夫人车驾后到了近前就跪倒哭泣,“母亲,母亲,永宁给你磕头了!”
待李氏闹明白跪在车前的是哪位,慌得跳下车,赶紧扶起永宁公主,永宁公主只是哭泣,甚至扎到了老夫人怀里,老夫人也掉泪,抚着永宁公主背一个劲儿问,孩子怎么了?哭什么?
也已经下马的陆宁立时被晾到一边。
陆宁头都大了,然后就见永宁哭哭啼啼,和老妈并一路,上了她的车銮,又见车銮调头,向兖州方向而去。
愣了好一会儿,回头,才看到身旁大蜜桃小蜜桃两人,两个小丫头眼圈红红的,都小声说:“主人……”
这,好像凶器越发惊人了,陆宁笑笑,这才好,说明营养跟得上。
甘氏和尤五娘站在马车旁,陆宁快步走过去,看着两个丽人,千言万语,最后叹口气,“政治联姻,我也是无奈之举。”
大婚时快马也已经飞奔给老母亲等送信,她们在路上,就应该已经知道了。
“主君这是什么话,奴这一路,都在为主君高兴!”甘氏嫣然一笑,不过美眸中,隐隐有一丝不安,毕竟不知道王妃脾性如何,难不难相处,会不会折辱她。
尤五娘却是鬼精鬼精的,刚才早偷偷瞥过了,那永宁公主,姿色平平,只是看起来高贵些而已,这却是莫大的喜讯了。
陆宁听甘氏话,又见到甘氏眼中不安,笑道:“还奴奴的,明日我便下诏,册你为东尚宫夫人……”又看向尤五娘,“册你为西尚宫夫人。”
甘氏和尤五娘都是一呆,随后尤五娘才意识到,是了,是了,主君,现在就如同这齐鲁之地的国主一般,却再不需要什么劳什子皇帝啊国主啊册封什么诰命了,主君,已经可以一言而决。
其实陆宁也在琢磨,按照唐制的话,亲王可以有两个媵晋为孺人,为正五品诰命,不过自己现今这个齐王,其实就是未称帝的齐鲁国主,还什么孺人不孺人的?难道还去奏疏要唐主册封?
后宫礼制,自己现今可以自己决定了。
不过嘛,封甘氏和尤五娘东、西尚宫夫人一事,自己倒是可以给唐主写一封书信,和自己解释在齐鲁称王的书信,一起送去金陵。
名份上,还是要和唐主维系着关系,如果日后唐主有什么难处,自己能帮的,还是会帮他。
那边尤五娘听陆宁封西尚宫夫人的话语,已经眉飞色舞,立时拜倒,娇滴滴道:“五儿,妾身谢殿下,奴谢主君!”
甘氏却有些犹豫,问道:“王妃那里……”
陆宁笑道:“我会和她说的,放心,她很通情达理。”按原本性子,就是一句管她干嘛?不过,现今想想,自己已经是齐王,从此是这齐鲁大地之主,却不能再如过去一般,至少该收敛的时候要收敛下,永宁是自己正妻,是王妃,这里又有许多婢女能听到自己说话,对永宁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又对甘氏道:“二郎那边很顺利,你不用挂怀。”
称王不久,陆宁就令在莱州和登州之间的罗峰镇设招远卫,任命甘二郎为招远卫承事郎,替齐王府打理招远卫一切事务。
招远卫圈了大片土地,附近几个山脉都给圈进来了,皆为齐王私产,那片土地本来居民就少,肯迁徙走的,自会在别处被安置良田,故土难离不愿意走的,其土地被齐王用高价赎买,人则可依附于招远卫做佃农做工匠。
甘二郎,则领着东海一些迁徙之民,以及海州、楚州迁徙之民迁往招远卫。
海州、楚州移民,大多数,都是海州楚州跟随陆宁出征军卒的亲人,也有很多贫困乡农,看到告示后加入了移民大军,换个天地总归不会生活变得更坏。
迁徙大军数路多个批次,现今最早的,怕已经快到招远卫了。
至于甘二郎,前两日就到了,正办理前期事宜。
听陆宁说起二哥,甘氏轻轻颔螓首,“是,多谢主君对他的恩宠,但尚宫夫人之号……”
那边,尤五娘涂着蔻丹的雪白小手已经在拉甘氏裙裾,低声嘀咕,“别管你兄长了,还不快谢恩,磨磨蹭蹭做什么呢!”那惶急及瞪着甘氏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就好像,生怕被甘氏连累,这尚宫夫人的封号跑了一样。
看得陆宁哑然失笑,心情突然大好。
第十五章 看大戏,谋政务
戏台上,男女伶人正在表演滑稽戏,台下观众不时笑出声。
不过,台下观众,仅仅是陆宁一家人,而不管是伺立在陆宁身侧的大小蜜桃还是后面一排刀婢,便是看着那杂剧如何好笑,自也不敢笑出声。
齐王府还未竣工,齐王及家眷暂时居住的府邸是慕容彦超的别苑,四年前,慕容彦超在这兖州叛周,被周太祖征伐败亡。
说起来,兖州本来就是天下九州之一,其位置险要,扼守齐鲁之地,历代也是大州,前唐初始为大都督府,后期为军镇治所,直到慕容彦超叛乱,周太祖也就是永宁公主的父亲,一怒之下,将这兖州降为防御州。
而齐鲁地,《尚书》中所谓的九州便占据两州,一为兖州,一为陆宁曾用火药破城的青州。
而且在这兖州称王,自有一桩头等大事,便是去曲阜祭祀孔庙。
陆宁现今,便是刚刚从曲阜归来,却见府里正唱大戏。
滑稽戏后,又有杂耍歌舞。
便是陆宁看得都甚为有趣,不过瞥着坐在母亲身后,又让甘氏和尤五娘坐她身旁,不时和母亲、甘氏、尤五娘窃窃私语的永宁,陆宁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这丫头片子,不知道又打什么鬼主意。
不过老妈,是真开心,自己晋升王爵,更有公主婚配,且终于有了正妻,公主又很是孝敬会哄她开心,看老妈笑得,嘴一直都合不拢。
其实这个齐王的凶险之处,老妈自然不懂,不过,这也是好事,老妈开心就好。
琢磨着,陆宁目光又落向角落,那秀美无比安安静静看戏的小道姑身上,这就是小十三,一年多了,自己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她,永宁请阖府家眷看戏,却是把小十三都请来了。
这次举家迁来兖州,尤五娘信里就提到来着,小十三也被劝说随行。
陆宁正胡思乱想间,一名典秘书匆匆跑进来,在外围大蜜桃耳边低语了几句,大蜜桃走上两步,轻声道:“主人,赵相禀告,由登州入使的高丽使在登州被殴,随从都被打死,贡品被抢……”
“哦?”陆宁皱了皱眉头。
说起来,这几十年朝鲜半岛也是很乱,新罗没灭亡时,曾经奉过北朝为主,也曾经奉过南唐为主,二十年前,高丽结束了朝鲜半岛的三国时期,便一直是奉北朝为主,现今来说,就是奉周国为主。
当然,现在的高丽,说是统一政权,统治的不过是后世概念中的朝鲜南部,至于朝鲜北部,初始由渤海国统治,契丹灭渤海国后,朝鲜半岛北部就成了辽国国土。
陆宁站起身,“赵普在哪里?领我去。”
那边,永宁回头望了眼,但却也不理会陆宁,一心跟着女眷们混了的样子。
……
别苑前堂,看到陆宁进来,赵普忙起身,躬身道:“殿下!”
现今赵普已经被陆宁辟为齐相。
原来东海国郎中令陈致雍,为齐王左内史府府令。
东海国相,则由贾伦接替,属官都随之各有升迁。
其实很多时候,正因为此,手下人才会劝进,才会希望主公黄袍加身。
以齐王门下来说,左右内史府,其实就相当于中书门下两省,司会府类似于尚书省,司宪府类似御史台,文馆类似翰林院,光政院类似枢密院等等。
一切规制,就是个小朝廷。
而各个府院官员,自然便是齐鲁从龙之臣们担任,如林仁肇和高怀德两个南北大营招讨使,年纪轻轻,都加光政院副使。
兖州,升为山东府,陆宁想过用济东府,济水之东,合乎其意,但终究还是觉得山东二字自己比较熟,所以定名为山东府。
山东府府尹李曜,作为沂州防御使,放东海军入关,是齐鲁地从龙第一人,不管才干如何,暂时的荣宠是必须的。
药老太师还是老太师,还是在青州养老,平卢军已撤,药老太师人虽然还在青州,还有平卢军节度使一职,但更像是遥领,一种空头荣誉,毕竟,军镇都被裁撤了不是?
当然,他能出来带头唱那幕大戏自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除了为子嗣后代考虑,还有太祖之恩报在永宁公主身上,毕竟现今明眼人都看得出,赵匡胤也好,李重进也好,不管哪个得势,实则大周,也再不是郭家天下。
而药老太师唱那幕大戏,据最亲信的人听他言,最紧要的,是被那日齐王万马军中生擒他的武勇震慑到,或许老太师觉得,大周天下总归要易主,还不如,由太祖皇帝有着真正血缘关系的人继承,永宁公主诞下的,终归是太祖皇帝的亲外孙不是?而齐王如此武勇,更是太祖皇帝佳婿。
而哪怕现在被乱臣赵匡胤钳制下的幼主,和太祖皇帝,却也没什么真正血缘关系。
除了药老太师养老,陆宁各府院任命的官员中,觉得很有几个不错的人才,只是对这段历史不熟悉,非大牛非巨恶非演义小说夸张的人物不知名姓,但想来,那几个人在后世史书,应该有所记载。
如右内史府府令魏仁浦,虽然这个名字自己没听过,但他在周太祖时期就得到重用,郭荣继位后更入枢密院,只是和李重进不和,被贬来齐鲁地任滨州刺史,对精研这段时间历史的人来说他应该很有名气,只是自己对这段历史不够熟悉而已。
又如光政使王彦超,年轻时真正是一员悍将,攻北汉、破契丹,南唐寿州一战,他是忠武军节度使、前军行营副部署,乃是一路统帅。
寿州兵败,先帝身死,他因而被贬至青州平卢军为排阵使。
不过想来历史上,攻伐南唐他也是光芒四射。
这行使枢密院职责的光政院,陆宁准备令其成为真正的专业军事机构,是以辟王彦超为光政使。
光政院,主要便是管理各州州兵县兵。
至于禁军,则齐王亲领。
侍卫亲军,更不用提。
南北大营各五千,兖州一万,共两万人,都是募集各州精锐士卒,编为禁军,其中衮州一万精锐,编为两军,分别是“左龙虎军”、“右龙虎军”,南大营又称“南营军”,北大营称为“北营军”。
十四戍典卫,各戍扩编到百人,升为“殿前侍卫亲军”,戍改成营,戍主为殿前营指挥使,典卫长陆平,为殿前军指挥使兼第一营指挥使。
由此,便是军指挥使、营指挥使、都头的三级架构。
不过侍卫亲军便是十人一都的殿前都头,也为正七品军职,其优厚可见。
这一点,禁军也没人眼红,毕竟,齐王这支亲军战斗力实在骇人,更有各种极为诡异的装备。
倒是侍卫亲军扩编,各处遴选精锐,差点没人脑袋打出狗脑袋来。
陆宁也正琢磨州县兵如何提升战斗力。
此刻看着赵普,更有些奇怪,“高丽使在登州被袭,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