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387章

我的帝国无双-第387章

小说: 我的帝国无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自来到这古尔山区,自不是只为了笼络这帮彪悍族群,而是准备将其迁徙到漠南西南方安置,也就是传统波斯地的东南边境,如此,谢丽孜姐妹兄长建立的南礼萨国,加之古尔人势力,一南一北,变成了大齐边陲和波斯核心地域的缓冲地带。
  这对古尔人来说,自然是千载难遇的良机,如齐国这般强大的帝国支持下,令他们进入一片沃土立足甚至建国,对他们整个族群来说,都是命运的转折点。
  果然,陆宁走出草棚没几步,就听草棚里哗一声热闹起来,群情汹涌,但都是激动和兴奋,显然是阿明大体提出了这个构想。
  陆宁缓步前行,前方,两条浅蓝色军官制服裙身影的娇艳美少女,正给老幼妇孺发放糖果和额外的肉干,这些老幼妇孺们,都满心激动的表示感谢,谢丽孜姐妹,也都满是开心。
  从人类角度来说,帮助弱者本就可以激发起一种本能的舒畅情绪。
  陆宁驻足看了会儿,便向一旁的坎儿井走去,在这古尔山区,坎儿井是很难得的水源地了,此时几名古尔壮汉,正从坎儿井的水池中用木桶舀起清水。
  陆宁慢慢走着,看夕阳渐渐落山,不知道怎么,心中莫名有些惆怅。
  思乡,但却不知道,前世今生,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家,又到底是哪一个呢?


第三十五章 古尔诸部 (下)
  毡帐内,这古尔山区深夜,不盖毯子反而有些冷。
  卧絮松软,薄毯内很是温暖,尤其是,有两具青春活力四溢的火辣酮体一左一右被搂在陆宁怀里。
  陆宁同样一缕不挂,却和这对靓丽姐妹花聊天聊到现在,听她们叽叽喳喳说话,本来心里的那丝惆怅已经渐渐远去。
  看着两个肌肤白皙深眸高鼻的俏脸都满是开心,说着一些闲话,薄毯下方,感受着她们青春美腿和自己双腿紧紧缠盘在一起的美妙滋味,有时候她们的滑嫩膝盖轻轻上行,便会碰触自己的,就更是令其昂然。
  这种极度的暧昧刺激下,听着她们诉说心事,真是一种灵肉交融的满足。
  “阿爹,您真是大慈悲的菩萨……”谢丽孜眼中满是崇敬。
  小谢丽孜用力点小脑袋,和姐姐比起来,她脸上稚气更多一些,毕竟其姐十六,她才刚刚十四岁。
  她俩早就抛弃了原本的信仰,而这一带原本是佛教范畴,是以,才会引用菩萨之类的。
  要说她两个现今的信仰,该当是侍奉这位东方降临人间的天帝阿爹,是以,和陆宁现今的旖旎状态,姐妹俩心中并不是羞怯,更多的,是觉得心中满是荣耀,尤其能令天帝老爹,升起宠幸她们的人类男子那种欲望,两人小小心思,更是自豪。
  虽然,天帝老爹的惊人变化令她们很是吓了一跳,但也越发自豪,心内也都不觉得,天帝老爹会弄伤她们,毕竟是神物,自然不同,能侍奉神之物,甚至可能令这神之物得到凡间的享受,就更是她们的荣耀。
  两个小妮子,喃喃话语中,也渐渐沉浸在一种好似朝拜的情绪中。
  看姐妹俩崇拜自己的迷离小模样,陆宁心下苦笑,她们只看到眼前救助的人群,但实则将这个族群迁徙去富饶之地,对那片土地的民众,又哪里有仁慈可言。
  ……
  日上三竿,陆宁走出了毡帐。
  毡帐位于远远一处山坡上,闲杂人等,自不得靠近。
  外间几名马穆鲁克女骑兵巡弋在四周,见陆宁出来,连队长努嘉哈快步走上来,躬身抱拳,“主父,想吃些什么?奴儿帮您和两位夫人张罗。”
  强烈的日光下,陆宁微微眯起眼,却又说不出的神清气爽,看着远方高低起伏的灰褐色荒漠土丘,随口道:“等等吧,等她们醒了,问她们想吃什么,我不饿。”
  昨夜,和两个近乎侍奉神灵满是庄严和崇敬心境的小丽人缠绵,又是别样感受,而姐妹俩自幼便弓马训练,是以青春酮体柔软火辣中,有着寻常女子没有的强健,这对深眸高鼻皮肤白皙的突厥姐妹花,被自己肆意征伐,甚至各种花样,这对小姐妹也只觉得是和天神媾和的仪式感,实在带给自己绝佳的享受。
  努嘉哈又道:“主父,胡德夫妇,一直等候您召见,主父要不要见他们?”
  陆宁笑笑,“不用他们来了,我去见见他们!”
  ……
  胡德夫妇,在另一处土坡附近的草棚下的简易睡袋中休息,这种简易睡袋,是禁军军用品,当紧急出动辎重压力大时,通常会携带这种睡袋而不是简易帐篷。
  陆宁来到土坡下时,夫妇俩见到,已经急急迎了上来。
  夫妇俩一起双膝跪下行中原大礼。
  “爹爹大恩,叫儿如何报答!”胡德却是说着蹩脚的中原话,显然是临时请小德子或烈炎营士卒教的如何感恩的言语。
  拜黑耶只是说:“多谢爹爹”,但美眸流光溢彩,满是兴奋和激动。
  古尔人要在波斯东南部立足形成一股势力,还二十多名头人的议事制显然是一种掣肘,但如果现今从二十多名头人中硬选出一位为大酋首,又容易使得其内部发生矛盾。
  是以,陆宁和阿明议过后,决定派出一名代表大齐的人物担任大酋首之位,如果这位大酋首能坐稳,那么,以后就是古尔人建立的国家之国王,如果得不到大多数头人的支持,便撤回来由古尔人自己决定自己的领袖,当然,这名领袖,必然也要得到齐人的认可。
  当然,这些如果得不到大多数古尔头人认可大齐代理人便可回转的设想,现今自然不会和古尔人们去讲。
  后来,陆宁拍了拍脑门,这名大酋首,陆宁便决定由胡德夫妇担任。
  名义上,大齐将会削去古尔所有头人的子爵之位,其头人议事制度,称为“议会”,是大齐发音的词语,成为古尔人的权力中枢,二十多名头人,称为“议员”,同样中原发音,这个词语,代表着他们的头衔,而胡德夫妇,共为“议长”,这个大齐语言发音的词语,成为古尔诸部名义上的领袖,如果议会中议员们遇到事情难以达成共识,最终便由两位议长裁定。
  对古尔人来说,大齐帝国将会支持他们夺取肥沃土地,将会改变他们整个种族的命运,本来还以为,他们会仍然归属于漠南大埃米尔管理,现今看,却是除了齐人委派出的“议长”裁决各部事宜,各部却拥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人头税减为二分之一,作为供养议长和其亲军的费用。
  这令古尔头人们反而很是不安,如此的话,遇到波斯人的激烈抵抗或是西部波斯人来驱逐他们,没有大齐支撑的话,他们怕很难立足。
  阿明给他们讲解了好久,他们才勉强接受将会成为半独立政权的事宜。
  而大齐任命的“议长”,就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如果没有这种任命,失去了和齐人最亲密的纽带,古尔人对西迁之事,还真要重新思量,免得最终亡种亡族。
  胡德和拜黑耶夫妻,却突然要成为大齐扶持的一方势力的头人,甚至将来可能被大齐封国封王,又哪里不激动?
  本来,却是担心兄长谋害,为了避祸而来。
  看着两人,陆宁微微一笑,“起来吧,你们用心办差,我是希望你们能得到古尔各部及当地波斯民爱戴,将王位世代传下去的,但最终如何,还看你们两个自己,不过我大齐,会是你们坚实后盾。”
  胡德和拜黑耶,听陆宁承诺,更是激动,都伏地,口称爹爹,“儿定然不会辜负爹爹的期望。”当然,两人说的话语略有不同,大概就是这同一个意思。
  陆宁微微颔首,琢磨着,实际真实世界就是这样了,跟在自己身边,鸡犬升天,至于两人有没有这个能力,只能以后看,反正终归也不需要什么雄主,不然反而是一种麻烦。


第三十六章 北海之地
  “砰砰砰砰”阵阵枪声之后,马穆鲁克骑兵飞奔而出,远方的暴民立时一哄而散。
  陆宁微微蹙眉,显然对这一带的征服,并不似想象中那么顺利。
  这里是漠南城西南一千二百里的贝赫达希尔地区。
  贝赫达希尔已经更名为“古尔胡勒石意德”,古尔人土语,和波斯同源,大概意思是古尔人的太阳中心城之类。
  大齐来说,自然就是标注为古尔城。
  贝赫达希尔七八百年前就建城,这里长期是波斯湾、呼罗珊以及印度河流域的贸易节点,加之土地肥沃,是以极为繁荣。
  贝赫达希尔在后世来说,就是伊朗西南部的中心城市克尔曼。
  不过克尔曼这个名字,是伽色尼苏丹马哈茂德征服本地后所改,今世来说,马哈茂德的王国刚刚被大齐摧毁,对贝赫达希尔地区,短短名义上的统治不过两三年。
  这古尔城,历史上也算多灾多难了,十二世纪后屡被摧毁,自然是因为蒙古、赛尔柱、帖木儿等这些屠夫国家轮流在中亚、波斯等地肆虐。
  哪怕到了七八百年后从全世界历史角度已经进入近代社会,古尔城也曾经被一位默罕默德苏丹破城,男子全部杀死或挖除眼珠,妇女和儿童卖为奴隶,挖出的几万个眼珠被堆垒在这位苏丹脚下,还绘成了臭名昭著的画像,虽然那时候距离第一张照片出现,仅仅还有一二十年。
  而这一切的根源,不过是教派之争。
  不过,今世来说,最起码即将到来的蒙古人之劫难,不会再出现了。
  那么,大齐呢?算不算本地居民的劫难?
  在马背上,陆宁胡乱琢磨着。
  古尔人要在这波斯东南部建国,但经过陆宁对这一片地域的深入了解,最终却是越来目标越是远大,陆宁将其国都的设想,最终定在了这距离漠南城一千二百里之遥的贝赫达希尔。
  当然,漠南城西南五百里左右的部落,名义上还归属漠南城管理,是以从疆域来说,这新命名的古尔城,距离齐城统治的疆域,也不过六七百里,且双方界限,很是模糊。
  但这新古尔地区的富足和战略位置,使得陆宁意识到仅仅依靠古尔人统治此地很难,是以,最终又大量征募俾路支人来此。
  俾路支人,位于印度河流域西北、安夏城(坎大哈)名义上统治疆域的西南等地,普遍生活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山地和沙漠中,实际上,条件极为恶劣的俾路支地区,是东南大齐五河行省和波斯的天然分界线。
  在南域行省正式设南安道后,五河地区,或者说后世来说的印度河流域巴基斯坦地区,大齐设五河海外行省进行管理,现今这里是土地极为肥沃的大粮仓,设海外行省进行管理,到了后世会怎样,自由子孙后代决定。
  将俾路支人大量迁徙来这新古尔地区,也可以缓解安夏城及五河行省的边陲压力。
  而且,在古尔人和俾路支人联军攻陷贝赫达希尔将其更名为古尔胡勒石意德后,东方皇帝的谕旨也很快到达,好似这位东方皇帝能预知城破之日一般,也不过破城第三日,谕旨便到,封拜黑耶为海北女王,胡德为海北议会议长。
  所谓海北,是因为在大齐海图上,将阿拉伯波斯湾一带,正式标注为西海,且其中一些岛屿,成为大齐疆域的一部分。
  新古尔地区位于波斯湾北岸,是以齐人又称之为海北地区。
  “海北议会”的议员,已经不仅仅是古尔诸部的头人,还包括了俾路支人十几个头人,以及本地七八个波斯、突厥埃米尔。
  现今这海北国,如果能称为国的话,应该便是君主立宪制的雏形了,海北女王拜黑耶为名义上的君主,实际海北议会会真正的中枢议事机构。
  当然,这些议员各个都是有着自己武装力量的代表,且其统领的部族,充斥着大量奴户,从本质上,还是极为原始的部落联盟议事制罢了。
  古尔二十余部,进入海北地区后也大肆扩张,将本地居民编入本部。
  就是现在,其各自占领地盘强夺民户的混乱行为还没有结束,是以,哪怕在古尔城附近,陆宁的马队还遭遇了暴民。
  不过总体上,这四十多个议员都各自划分了领地,大体上,这些议员可以认为是千户长,每一部人口都千户左右,多的两三千户,少的几百户,总体上,包括奴户在内,“海北国”大概有五万余户居民,三十多万人口。
  古尔城及周边区域,最为富裕,属于直接得到大齐册封的海北女王和议会议长。
  同时古尔城,设大齐上使院,城外更划拨军营,有大齐派驻的军马。
  摧枯拉朽般攻陷古尔城,自也因为有大齐火枪营的协助。
  上使院宣慰使为刘大方,额定驻军五百,实则就是烈炎营现今驻扎在这里。
  陆宁也在古尔城,不过身份是多氏观察使。
  这自然是陆宁自己授予自己的新官职。
  多氏,是中原对“大食”,也就是波斯及阿拉伯地的另一种称呼,现今用多氏也更加贴切,表示对西域外更西方多个族群进行观察了解。
  这“多氏观察使”,比之刘大方的海北宣慰使的官阶更高,又因为陆宁加授自己龙图阁大学士,是以,很直观的可以知道这新官职,为正三品官员。
  除了烈炎营,跟在陆宁身边的还有那十个连队的马穆鲁克突击骑兵,其实陆宁本想留下两个连队马穆鲁克经营其牧地,从事生产,后来,干脆征募了一些奴夫农妇,为这些马穆鲁克突击骑兵照管营地的财产,放牧等等。
  所以,陆宁身边这十连队马穆鲁克,已经渐渐有了历史上马穆鲁克的意思,看似是陆宁的奴户,但从另一个角度,也是有了私产和奴隶的一股军事力量。
  陆宁现今更感觉,以后有军事行动的话,要侧重使用这些马穆鲁克骑兵了。
  因为烈炎营的弹药,虽然还谈不上不足,但真的要特别精打细算了。
  因为在西域,大齐虽然也建军械场,但能生产武器弹药的军械场就三处。
  分别在河西城、七河城和万昌城(阿富汗伽色尼)。
  距离古尔城最近的,是北方一千六百里外的河西城,其中更有大片区域属于独立埃米尔或者白益王国。
  东南到漠南城,再到万昌城,看似路途是贯通的,但毕竟没有商道驿站这种维系治安的节点,何况就算大队保护物资不会受到攻击,但路途艰辛,何况直线距离都两千多里,真正的路程,怕超过三千里了。
  是以现今补充弹药的话,真是很困难了。
  好在烈炎营从漠南出发时补充了最后一次弹药,进入海北之地,使用的也不多,以后精打细算,真有什么关键时刻使用就是。
  比如这海北地被古尔联军侵袭,而白益王国三大政治经济中心的设拉子,或者说法尔斯地区,就在正西方,距离海北也不过千余里,其未必会眼睁睁看着此地崛起一股由大齐扶持的新势力。
  烈炎营,主要还是为了警戒白益王国可能对此地的干涉。
  当然,白益王国本身就有几处政治中心,统治雷伊(德黑兰)及伊斯法罕地的赛伊妲希琳王后,在海北西北两千里,可能反而对此处出现新势力牵制统治法尔斯的她的政治对手,乐见其成,毕竟其夫新丧,其子才几个月大,本身对她家族统治地位的威胁,反而来自白益王国其他的政治中心。
  这雷伊的默罕默德王后,和河西城已经有信使来往,双方议定继续通商,赛伊妲希琳王后,私下承认大齐对河西以东地域的宗主权,并且不为圣战信徒提供帮助,齐人则承诺止步于河西城,且向其输入齐国商品时,缴纳货值两成的商税。
  这实际由陆宁幕后参与的密约,已经有点后世两国之间,秘密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的意思了。


第三十七章 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