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315章

我的帝国无双-第315章

小说: 我的帝国无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白净面皮说话总令人感觉有些怪异的仆从这番话,刘继宗呆了呆。
  这齐人主家的口气太大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大齐皇族呢。
  怎么着,稍稍得罪你了?就要亡其国?
  真腊国现今何等强盛,统治的疆域比十几个占城国还要大,你张张嘴,就灭亡人家国家?
  刘继宗正觉得莫名其妙,却见这白净面皮又笑道:“管甲大人,或者你来说说,邻近占城的,真腊人治下最野蛮好战的部落,你又能有所联系的,是哪个?你可不要谦逊,我家主人说了,他说的话,你明白。”
  刘继宗本来觉得荒唐,可听到这里,心下猛地一凛,满头冷汗冒出。
  他确实和靠近占城的一些真腊蛮部有接触,因为他不是屈居人下之人,尤其是在这土蛮地,便是王族,也总令人感觉他们愚昧无知未开窍一般。
  他结交邻近占城的真腊蛮部,便是希望有一天局势生变,他勾结蛮兵入侵制造混乱,夺了这占城的王位。
  只是,如此机密之事,那齐商是如何知道的?
  刘继宗便觉得心脏都一阵阵凉,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应答。
  ……
  此时的陆宁,已经舒舒服服靠在了书房软榻上。
  双目微阖,琢磨着真腊之事。
  要在真腊生事当然不是因为那所谓的真腊王子惹到了自己。
  而是因为,真腊现今极为强盛,名副其实的东南亚第一强国。
  这是一个神王统治的奴隶制国家,君主自称神王,大体上,和中原商周时期或埃及法老时期应该差不多,在底层奴隶眼中,君主是半神半人的统治者,这类统治者,也喜欢建造宏大的建筑展现神的威严,吴哥窟便由此而来,本质上,就是最原始的神庙群。
  虽然这种统治架构原始落后,但侵略性可以很强,尤其是,现今中南半岛,本来便都处在原始部落到奴隶、封建制度的过度中。
  现今真腊人统治的疆域,东北和大齐岭南南道(后世越南北部)接壤,西北和大齐云南东道接壤,西和蒲甘诸部接壤,南则直抵金瓯角,也就是后世的越南南部,现今都是真腊人的国土。
  当然,这庞大的疆域,很多地域都是名义上的统治,还有骇黎朋猜和罗斛国这样的小属国。
  骇黎朋猜历代女王统治,在中原典籍又称为女王国,按后世来说,就是一直保持了母系社会传统的政体。
  罗斛国便是泰人先祖,其和暹人互相吞并互相融合相爱相杀不知道多少春秋,最终形成了一个叫暹罗的国家,也就是泰国的前身。
  当先,现今罗斛国还很弱小,其实不能称之为国,只是名义上被真腊人统治的罗斛部落而已。
  而随着大齐的扩张,南部领土和真腊人有了庞大的国境线,当然,现今没有固定的国境线,这也使得双方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很大。
  更莫说,大齐下南洋在中南半岛两个最重要的补给点港口,都处于真腊人威胁中。
  其中之一,便是这占城港,另一个,便是金瓯角的河仙港。
  金瓯角是中南半岛最南端,后世是越南领土,现今,则是真腊人势力范围。
  当然,真腊人对金瓯角毕竟有些鞭长莫及的意思。
  在七八年前,东海百行便开始经营金瓯角,从当地部落手中购得海量土地,将小小补给点发展成了几万人口的港口。
  而陆宁命名其为河仙市,自是纪念前世,曾经有中原人在此建国,为港口国,都城为河仙,当然,当时港口国,为越南属国。
  河仙市和东海市、极海市等诸市一样,皇室产业,内府管理,东海百行协管。
  而随着河仙市日益繁荣,真腊人便按捺不住了,甚至从吴哥派去了税官,不承认当地部落售卖齐人土地的地契,甚至故意鼓动当地部落生事,以行使其宗主权为难齐人,金瓯角的河仙市及附近土地,到底该归属与谁,现今还在扯皮中。
  遏制真腊人的野心,陆宁本来是准备等到了金瓯角再琢磨的。
  却不想,在这占城,遇到了刘继宗,历史上,他便是借助真腊部落侵略占城制造混乱夺的王位。
  既然来了这么位好介绍,也就顺势而为。
  东南亚一地来说,部落武装不能轻视,如三佛齐,几十年后被东爪哇王国马打蓝侵扰,甚至被攻破都城,但等其缓过一口气,便是收买爪哇东部岛屿上的蛮族沃腊瓦里起事,这个蛮部,直接摧毁了马打蓝王国的都城,使得马打蓝王国灭亡,尔后建立新王国的,已经不是马打蓝原本王族。
  对真腊人来说,其境内桀骜好战的部落不少,这些部落都有自己的信仰,被“神王”压迫是因为血与火的战争中落败,不得不如此。
  而如果大齐给这些部落提供军备方面的支持,说灭亡真腊帝国虽然不可能,但制造极大的混乱削弱这个神王之国还是有可能的。
  陆宁最希望见到的,则是这个庞大帝国四分五裂,部族互相征战,也就对大齐及沿中南半岛沿海建立的中转线或者说势力范围再没什么威胁。
  希望刘继宗有所接触的蛮部中,能选出一个合适的代理人吧。
  “金银”号上,本身就携带有禁军淘汰下来的军械,刀枪甲具有几千具,实际上,“金银”号装载的,都是大齐最珍贵的丝绸、瓷器等奢侈品,价值高但占地少,还有一批高度数烧酒,此外,仓储里都是军械用品。
  这些刀枪甲具在中原殊不足道,但如果进入中南半岛,武装那些本身就强悍无比的部落,定然会掀起惊天巨变,而这些处于原始部落一般的土蛮,根本便不可能维系起广阔的疆土,便是摧毁了吴哥,也就是抢掠财富回其故土,根本不会有养虎为患之类的担忧。
  琢磨着,陆宁渐渐拿定了主意。


第三十六章 判案(下)
  齐人奴婢误伤真腊使者一案,由代表占城王的本城管甲刘继宗、代表神庙的僧侣和代表大齐的上使王伦共同审理。
  代表神庙的僧侣名字发音古怪,大概意思就是湿婆的仆人之类的。
  现今占城官方也开始使用文字记载事情及刊写来往公文,用的是大齐文字,这个僧侣,齐文正名就是“湿婆奴”。
  说起来,曾经因为没有文字记录自己历史而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只能用壁画解读的真腊人,以及用简略印度南天竺文字记载事情的占婆人,现今因为和大齐的深度接触,想来后世对其历史,也会记载的很清楚了。
  今日,陆宁第一次出现在了这管甲“衙门”。
  实际上,这就是刘继宗的住所,连排的木屋,选了其中比较宽敞的一间,作为审案之地。
  湿婆奴干瘦干瘦的,乍一看跟骷髅似的,而且全身赤裸,真的是赤裸的,身上一片遮身的树叶都没有,这就是所谓天衣派了,到了后世进入文明时代,这一派也最多用小布条遮住敏感部位,果然是湿婆神的忠实拥趸。
  尊重外间的信仰这种口号,陆宁不会喊,也和这个时代不符。
  但能在海外行走的大齐官民,自也不会见到这种形态就厉声训斥,不过王伦瞥着湿婆奴的眼神,自是充满鄙视,便是话都不跟他说。
  陆宁倒是没太惊奇,而且,很是郑重的和湿婆奴合掌见礼。
  湿婆奴倒是大感意外,本来古井不波好像死人似的眼白动了动,深深看了陆宁一眼。
  陆宁对这些真正虔诚的修行人,倒是真心的尊敬,不管其行为可能不同文化看来多么荒诞不经,但只要是不伤害别人,仅仅是约束自己的苦修,那么,就值得尊重。
  本案要收尾了,毕竟不能跳过陆宁反诉猪肉大臣拔陀罗拔摩一事,终究要有个说法,是以,今天陆宁和拔陀罗拔摩都被请来。
  不过,拔陀罗拔摩从昨天就出现在衙门指手画脚,今日他更是主动来的。
  此外,因为涉及对真腊使团赔偿问题,是以真腊王子苏利耶跋摩也被请了来。
  陆宁多打量了他几眼,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目光低垂,坐在那里不知道琢磨什么。
  第一当事人瞿国自然也到了,站在陆宁身畔。
  在场的,又有一名精通本地语和精通真腊语的齐人通译各一名。
  “此案,关于文正一奴仆瞿国误伤真腊使者一事,经三方合议,判文正一禁足其奴五年,此判在占城、大齐及大齐所有邦约之国生效。”
  宣判的是刘继宗,意思就是从此瞿国只能跟在陆宁身边,不能随便上街,当然,如果是大齐还未发生外交关系的域外,就不存在禁足的问题。
  等翻译向各自需要听的人译过,刘继宗又道:“此外,文正一需向真腊使团赔付一定数目的抚恤丧费。”抬头看了看陆宁和真腊王子,道:“具体数目,文员外应该心中有数了吧?”
  毕竟是涉及到三方势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断案,所以,涉及银钱赔付,更像是一种谈判,当然,事先跟双方都通了气,大体上已经达成了意向。
  陆宁身边,自然又站着传话筒刘大方,此时他挺着胸膛,朗声道:“我家主人,愿意赔偿真腊使团银元百枚!”
  猪肉大臣拔陀罗拔摩胖脸一冷,哼了一声,他自然不是给真腊人打抱不平,毕竟双方丧费赔偿等等,其实都已经沟通的七七八八。
  他冷哼自然是看不得这齐人谱太大,就好像开个金口都多么纡尊降贵一般。
  此时,刘大方又继续道:“此外,瞿国涉及此案亲族二十六人,有三名青壮当场反抗被杀……”
  刘大方说到这里时,瞿国身子轻轻一颤,那是当天为了保护她,几名亲族小伙子不让人带走她,由此才被拔陀罗拔摩派去的奴隶武士杀死。
  “余二十三人,我家主人出银元一百,为其恕罪。”
  瞿国听了怔住,看向陆宁,眼圈就红了。
  她事先并不知道,原来主家已经打定主意救出她的亲族。
  听通译翻译,拔陀罗拔摩一怔,毕竟曾经撺掇刘继宗去敲竹杠,对方却是不愿意出钱,现今竟然出银元宝百元,二十多个贱奴,多是老幼妇孺,哪值得这许多钱。
  刘继宗微笑道:“如此也好,此案,便算真正完结了。”
  拔陀罗拔摩微微颔首,也没提什么反对意见。
  这时刘大方又道:“管甲大人,这却不对了,我家主人,该赔的钱财都赔了,那我家主人的损失呢?当初猪头大人和真腊王子,合谋欺骗我家主人,想偷偷劫掠我家主人奴婢,且我家奴婢在外两夜,名声受损,曾经上吊自尽,用万年人参才吊了条命回来,这笔账,却需要猪头大人和真腊王子赔付了吧?”
  便是王伦也听得一愣,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而且看这婢女,应该是听到其主人要赎回其所有涉案亲族的消息,是以一脸惊喜精神焕发,黑珍珠的娇媚模样,哪里有垂死被救活的样子?明显就是要讹那些土蛮。
  看两个通译都看过来,王伦略一沉吟,点了点头,自是要他们翻译给土蛮们听。
  两个通译倒是高素质,虽然都知道刘大方说的猪头大人便是拔陀罗拔摩,却都不露异色,规规矩矩翻译成本地语言和真腊语言。
  拔陀罗拔摩立时大怒而起,叽里呱啦喊着。
  真腊王子和其随从脸色也都变得很难看。
  刘大方却继续道:“其余损失,我家主人大度,就不索要了,但万年人参一支,是我家主人的传家宝,便是在汴京,也是有市无价,便给你们打个折扣,算钱万贯,是以,真腊王子,赔偿我家主人四千九百银元宝,猪头大人,赔偿我家主人五千银元。”说着话,从钱搭子里摸出一张纸钞,是大齐通宝最高面值,百贯,也就是百枚银元价值,双手递给刘继宗,说道:“这是我家主人为瞿国亲族赎罪之银。”
  刘继宗点点头,接过,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旁人看来,自然是他觉得这种纷争,已经不是他能调解的。
  拔陀罗拔摩还在叽里咕噜说着,通译翻译了几句,说是责骂文员外口气太大,找死之类的诅咒。
  刘大方冷笑道:“你们告诉这猪头和那真腊王子,那真腊王子便是拿了赔偿,他以为他还回的去么?我家主人遵循大齐律令,自不会再盟约之国生事,但等他出了占婆地,你问问他,可知道持黎部,是他回吴哥王城毕竟之地吧?他在外胡作妄为,要为阖族招来祸患都不自知,神王?真以为是半神半人么?要说在这凡世的真神,也只有本朝圣天子圣尊一位!”
  王伦听着心下一凛,见两名通译又看向他,再次点头。
  听两名通译翻译过,真腊王子霍然起身。
  拔陀罗拔摩也停了骂骂咧咧,很是震惊,尤其是看到真腊王子神情。
  而且,他也听闻过持黎部,是真腊最野蛮好战的部落之一,信奉大地之神,曾经多次挑战神王权威,但其部却一直未被真腊人所灭,真腊人仅仅能做到令其臣服,便知道这个族群多么强悍好战了。
  就这么点事,这齐人,就要挑动起真腊国内的滔天巨变?
  却听那齐人奴仆又说了一番话,通译翻译过来,却是说那文员外,本来购买了大齐军库欲销毁的刀枪甲胄三千套,本来是准备到三佛齐卖个高价,现今便准备交易给持黎部,且可容他们后付市费,等从吴哥抢了金银珠宝,再作价付款。
  且第一批军械,已经送走。
  真腊王子听得脸色阵青阵白。
  拔陀罗拔摩脸也绿了,明显对方不是虚声恫吓,不然根本没什么意义。
  瞿国也有些懵了,虽然她知道,主家根本不可能因为她的事情,或者说是心里小小有点恼火就搞出如此大阵仗,但还是晕晕乎乎的,不知道心里怎么滋味,只是觉得,好像天上地下,再没有如此奇遇,自己这主人,实在是自己所见最荒唐之人,一点点事情,便使得一个强盛的王国遭遇空前的危机,但跟着这样一位主人,又是令人何其幸运,心中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激荡。
  陆宁此时起身,令刘大方在这里将话挑明,就是使得真腊国内燃起战火时,明明持黎部用的大齐军械,但又和大齐官方没什么关系,只能怪这真腊王子在外不知所谓,惹到了另一个性子怪癖的齐国商人。
  真腊王子走上两步,想说什么。
  陆宁已经缓步而出,刘大方虚拦住真腊王子,拱拱手,也转身跟了上去。


第三十七章 勃泥侯
  黑黝黝的少女们载歌载舞,热情的鼓点一浪高过一浪。
  草棚中,李继隆一杯杯烈酒干下去,看得旁侧满身金银的勃泥酋长夯塔目瞪口呆,这种中原来的美酒实在烈性,能令人一醉解千愁,但小酌还可,这样饮水一般,可就太惊人了。
  “李帅,来来来,我为你倒酒!”夯塔虽然语气生硬,但中原话倒能令人听明白。
  李继隆和他是老相识,甚至也是他中原话启蒙老师之一。
  此时微微一笑:“侯爷的官话越来越精进了。”
  这勃泥国,前唐就曾经遣使去长安朝贡,史书记载为婆利国。
  当然,现今看,在大齐之前的那些所谓属国,所谓朝贡,简直小孩子过家家一般了,哪像现今,大齐真正是这些海外蛮部之国的宗主。
  本朝将婆利国更名为勃泥国,又在此将原本补给天然良港圈地建为文莱港,夯塔则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文莱节度使、勃泥侯、中洲镇北都督”。
  是以,这勃泥国和三韩一样,并不是那种绝对独立的属国,而是需要每年纳税,且国内律令也逐步推行“齐律”的大齐之海外封国。
  中洲是中原对勃泥国所在巨岛的旧称,本朝也沿袭下来,其面积,比吴越地还大,勃泥国仅仅占据北方一小块地域,其西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