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不仅如此,怕是羊苴咩城内的段氏被杀了个七七八八,仅仅留下了段素明这样一个傀儡。
昨夜陆宁出去转了转,但看起来大局已定,已经回天乏术。
看起来,怕是要回川贵,点兵攻伐大理了,同时呼吁段氏故旧相应,也拉拢一下高家,不如此,很快赵匡胤就会获得大理国这样一个强力盟友,西南边疆从此多事。
正琢磨间,汤家人引领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看到来人的瞬间,陆宁不由莞尔,再听对方自报姓名朱丹臣,陆宁更是微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没死在乱军中,还算不错。
这是个面相端正的中年儒士,画像陆宁早见过且记在心中,他“朱丹臣”这个化名也是陆宁听说他姓“朱”后给取的,这个时代的人,是不明白自己给他取这个化名的那点恶趣味的。
朱丹臣明面上的身份,是大理国世子段素英的读书师傅,也是大理最有名的游学大儒,实际上,他有着密监的身份背景。
“你速速处理了货物归国,帮我送一封密信去成都府,到时候自然有你的好处!”朱丹臣大咧咧的,吩咐陆宁就好像上官吩咐小厮。
陆宁哑然失笑,显然,自己是最近也是现今还唯一留在羊苴咩城的齐国行商,是以,他才会来见自己。
汤家在此的商铺,便是汤家自己都不知道实则是密监的一处联络站,商铺的伙计,常年有密监人员值守。
而朱丹臣和中原通密信,便是通过汤家商铺,当然,一年半载,朱丹臣也未必会写书信去中原。
一些小情报,自不用朱丹臣刺探,他要留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朱丹臣蹙眉,“你笑什么?听说,你也是上府派来的,我这封密信,可是事关重大,若耽误了,你便是有一万颗头颅也不够砍!”
陆宁略一沉吟,便从怀中摸出银制鱼符,递给他道:“现今是什么情形,跟我说。”
“甚么?!”朱丹臣大咧咧接过,正翻白眼想说什么,突然激灵一下,猛地站了起来。
鱼符上,有“鸿胪寺少卿,文正一”等字样。
“少卿大人!”朱丹臣作揖躬身,“小人失礼,失礼了。”
虽然不知道这位文少卿是什么人,但从三品大员,扮作商人来到这羊苴咩城,期间必然有重大隐情。
陆宁收了鱼符,道:“此来,本来就该联络你的,却不想,遇到兵变之事,原本的筹划一场空,说说吧,你那边如何了?你那弟子段素英,是死是活?”
朱丹臣深深叹口气,“他和段国主,委实都被杨家叛兵杀死了!”
陆宁蹙眉,这几年将朱丹臣安插在段素英身畔影响他,倒是白费了功夫。
想了想,问道:“那段素明,为人如何?”
朱丹臣撇撇嘴,“荒淫好色,贪生怕死,真不知道,段家怎会有如此子孙?”
陆宁皱起眉头,琢磨起来。
朱丹臣这时又微微一笑:“大人,我这里有个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事情,段素英之子段素廉,现今和小人在一起,我本来便是想将这消息送去成都府。”
陆宁脸猛地一沉,凝视他:“如此重要的事,却到现在才说,卖弄小聪明,若再有下次,必治你的罪!”
朱丹臣笑容凝固,不知道为什么,面前之人突然压迫的他有些喘不上气,后背嗖嗖的冒冷风,额头更冒冷汗。
“是,小人不敢了,不敢了……”又激灵一下,忙道:“只是,他刚刚五岁,什么都不懂。”
陆宁微微颔首,“这我知道。”
大理国主段素顺,世子段素英,以及段素英的长子段素廉,这本来该顺序继承国主之位的爷孙三人,陆宁自然都有所关注。
“走吧,我这就和你去接他。”陆宁起身。
杨氏,现今在赵匡胤及吐蕃边部支持下眼见就得了大理国,高氏力量还远远不够抗衡杨氏,董氏又早早衰败,如今,只能联合段氏和高氏,将杨氏击溃。
而且,这大理国,和东瀛不同,自己还不能太过削弱其国力。
东瀛海岛,并没有外敌,而大理国,西南有缅人建立的蒲甘王朝。
这蒲甘国,侵略性极强,历史上,几十年之后,便曾经趁大理内乱侵入大理国,围攻这羊苴咩城,逼迫大理献出许多金银珠宝才退兵,且从此大理国西南诸部,不得不臣服于蒲甘人,也算大理国很耻辱的城下之盟了。
同时,蒲甘这次北侵之战,得到了北方原本属于大理国各土部名义上的管理权,也奠定了后世缅甸版图,其国王在缅甸历史上,三位大帝中排第一位。
甚至按照缅甸夸张的史书,这位伟大的君主率领几千万军马北伐,击败了强大的云贵高原霸主大理国,得到了缅甸北方之土,也是缅甸对后世独立运动此起彼伏的缅北诸部统治的法理基础之源。
今世,这些土部及土地,当然不能被缅人掠夺。
第七章 新代理人
“娘亲,我要娘亲……”
小男孩生得眉清目秀,但哭哭啼啼,闹个不休,毕竟,十二月生日的他,还远远未满四周岁。
陆宁微感无奈,趁夜色将他从朱丹臣的藏身处带来了汤家别苑,但要将他带出城的话,他这个状态可不行,城门处排查很严,必然会惊动守军。
听朱丹臣说,这段素廉的母亲,将段素廉托付给朱丹臣,她则刻意跑出去吸引敌军,应该已经被杨氏叛军所杀。
说实话,陆宁最烦小孩子哭闹,正要甩手而出,段素廉突然哭声止住,呆呆看着端着茶盘进来的丹嘉,怯怯的喊了一声,“娘?!”
朱丹臣也有些惊讶的睁大眼睛,直勾勾看着丹嘉。
哦?陆宁停下脚步,问道:“怎么,我这小奴很像世子妃么?”
朱丹臣回神,连连点头,“是,很有些相似。”就忙收回了目光。
陆宁看了看段素廉,又看了看丹嘉,便对丹嘉使了个眼色。
说起来,丹嘉、贞明、矫国、瞿国、歌翁这五个越南皇后,其中丹嘉和贞明都给丁部领诞下了子女,但好像她俩也没什么母性情节,子女是生是死,也不怎么在乎。
看到陆宁脸色,丹嘉看了眼那哭哭啼啼小孩,目光有一丝不耐,但还是走过去,温言和他沟通。
段氏以中原人自称,这段素廉中原话比丹嘉说的流利多了。
而且,小孩儿明显已经知道这女子并不是他的娘亲,但怯怯的和丹嘉说着话,显然对丹嘉,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陆宁对朱丹臣努努嘴,朱凡臣忙随他走出去,两人在外低语起来。
……
陆宁也没想到,离开羊苴咩城变得很简单。
概因这大理国,实则和中原到底还是有些不同,如现今来说,羊苴咩城东南威楚府坦绰段思义成了杨尚允的最大对手。
段思义是被杨氏叛军杀害的国主段素顺的叔父,在威楚地经营多年,甚得当地各部头人拥戴。
是以现今来说,段素廉实则变得微不足道,因为便是还继续拥戴段氏的各部族,也会拥戴有威望又有实力的段氏家族中的段思义,而不是一个少不更事的幼儿。
如此,陆宁等离开羊苴咩城,盘查也并没有太严,当然,前提是,汤家人从中沟通,将陆宁的大部分布匹打点了羊苴咩城新的大小当权者,只说齐国小商担心动荡,只想平安离开此间,是以,也没遭到留难。
陆宁一行出城后,沿归路向东北行,不过到了褒州就停顿下来。
褒州信苴段素兴,乃是前国主段素顺的弟弟。
段氏一直便将亲族分封到大理四周紧要之地,实行的是军事分封制和头人自治混杂的极为复杂的制度。
而段素兴,“性好游狎”,在本地威望不高,甚至很多头人都看不起他。
杨氏叛乱,又在羊苴咩城拥立段氏新帝,褒州所在的弄栋地区的头人们,也人心思动,有的便想听从杨氏召唤,尊新帝为主,也有的不念段氏恩情,认为杨氏作乱,所谓新帝段素明就是傀儡,是以,想遵从威楚的段思义为主,驱逐杨氏,恢复段氏的统治。
而现今来说,不管是羊苴咩城的杨氏,还是威楚的段思义,都想拉拢巨桥的岳侯高仁温,善阐(昆明)的高氏,本来比段氏和杨氏实力都要弱上一筹,现今却成了可能左右这场争斗的胜负手。
当然,陆宁相信,赵匡胤如果介入其中,其实,高氏的作用远没有看起来这么重要。
不过,大理国这风云动荡的棋局之外的真正能左右大局的玩家,也不应该是他赵匡胤罢了。
……
褒州其实就是栅栏加土坯墙的一座小土城。
陆宁、朱丹臣、陆生年、五奴婢和段素廉住进了段素兴的王府。
“信苴”,多少便有郡王的意思。
不过大理之地,便是羊苴咩城的皇宫都很简陋,土寨的这些府邸就更不用说,但段素兴是个奇葩,他生活奢华,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为其修缮府邸,而且,是学川蜀官署,修了一座庭院深深的府邸。
看着这府邸,陆宁就心下无奈,段素兴如果在本地威望能高,那才见鬼了。
不过,段素兴这人,陆宁倒是见面就很喜欢。
听到这位齐商冒险从羊苴咩城救出了自己的侄孙,他立时将陆宁奉为上宾,好吃好喝好住的招待,令陆宁等宾至如归,出手很是大方,和陆宁在汴京时无聊微服出游结识的那些纨绔子弟很像。
从来到大理地,陆宁也难得吃喝用度,都极为舒适。
而和陆宁聊过几句后,段素兴更是很快将陆宁看做了好朋友,其实他已经五十出头,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老人,他颇有些为老不尊的样子,抓着陆宁便是问汴京那些好玩的物事。
陆宁本来是有个想法需要用到他,是以初始还应付他几句,几天后,便有些无奈了,但这个老顽童似的人物各种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对中原及汴京一副心向往之的样子,便是陆宁不耐烦训斥他,都毫不在意。
这一日,在段素兴各种玩具琳琅满目的书房,陆宁翻着白眼,听他讲解各种玩意怎么玩,竟然还有专门的水漂,就是扔出去能在水面上旋转特别多次才落水的小玩意。
每次他玩这玩意,都要有奴仆去从水里捞回来。
就看能玩水漂都能玩得津津有味,明明是后世小孩子拿着石头片瞎玩的东西,陆宁实在对他有些无语。
这个白白胖胖的家伙,也根本不像他的族人。
终于,陆宁有些耐不住,敲了敲桌子,“喂,你先听我说,我有正事儿和你商量。”
段素兴有些不情不愿住了嘴,咧嘴一笑:“好,你说,你说。”又道:“昨天你说的弹弓如何令牛筋更有弹力,我还是不太明白,等说完正事儿,还请老弟再教教兄长!”
陆宁一时无语,好一会儿,定定神,这才找回原本的思路,说道:“你那族叔段思义,我考究了一番,野心太大又阴暗诡变,怕是很难获得齐人的支持,不若你出面号召,以你侄孙段素廉为主,令高氏、段氏及诸土部相助。”
段素兴一呆,立时苦了脸,好一会儿,搓着手,为难的道“这,争斗之事,还是不要参与的好,安全为上,安全为上嘛!”
陆宁蹙眉,自己这番暗示,稍微有点野心的人也能听明白,更会大喜过望。
自己分明是在暗示,北方霸主大齐即将作为玩家进场,而且,有在后面支持他的意思。
而这家伙,看起来倒是吓坏了。
第八章 赤膊上阵
“主家,这段素兴是扶不起的阿斗,莫如便请罗殿王发兵,定能慑服大理诸部,从此将此,纳入女王殿下之土。”
陆生年一番话,令陆宁一怔。
旁侧朱丹臣也是一呆。
陆宁也没想到入滇会遇到这等尴尬局面,还未等自己通盘考量出个结果,大理就发生巨变,现在可供自己选择的余地实在不多。
利用段素兴证实段素廉正统身份,扶持段素廉成大理之主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但偏偏段素兴就不是能成大事的人。
是以,陆宁招来陆生年、朱丹臣,毕竟是本地人,想听他们有什么意见,给自己一些启发。
若这般下去,只能抽调川蜀人马强行入滇平叛了。
原本,自己希望,只需要幕后扶持,本地人的事情,还是本地人来解决的好。
不然,就算大齐军马入滇,付出许多人命,扶持了段素廉为国主,这明显是大齐的傀儡,和杨氏扶持的段素明也没什么区别,杨、段、高三家的野望,诸部的矛盾,从此都要大齐正面应对,路途又如此不便,徒然消耗大齐国力。
以乌蛮入滇?陆宁随之摇摇头,到时候怕更会是一团乱麻。
朱丹臣欲言又止,陆宁道:“你说。”
“大人,段素廉年幼,祖父和父亲都亡故,在段氏中也就没了人望,这大理诸氏,正统观念本来就淡薄,大人一定要推举段素廉为主的话,实在有些勉强,也不怪段素兴唯唯诺诺……”朱丹臣说着话,不时看陆宁脸色,若陆宁脸色有什么异样,他就不会再说下去。
陆宁却是微微点头,这点,他也已经发现了。
朱丹臣犹豫着,道:“小人有个荒唐的主意,不知道成不成……”又尴尬的挠头,显然,不太敢说出口。
陆宁摆摆手:“言者无罪,再荒诞,我也不怪你,说吧。”
朱丹臣道:“小人是想,世子段素英,平素深居简出,现今大理城内,真正识得他的人怕都死光了,但外间,又传闻段素英逃出了羊苴咩城,不若,以他的名义举旗,必然能得到大理诸部的支持。中原广博,大人只需送画像去川蜀,尽快找到一个和他相似之人,说服段素兴承认侄子在他处,外间就无疑问,等收复羊苴咩城,大局已定后,再假装出家为僧,传位给段素廉就是。”
陆生年听得一个劲儿翻白眼,若不是主家一直不言不语,倒好像陷入了沉思,他早就出声反驳了。
朱三太子?陆宁倒想到了一个典故。
深深看了朱丹臣一眼,这家伙的提议看似荒诞不经,但偏偏,到自己手上,有那么点意思。
琢磨了一会儿,陆宁微微颔首:“好,你们去吧。”对朱丹臣道:“你画术不错,以前我便看过你临摹的段氏父子画像,惟妙惟肖,现今有些忘了,你再画一副段家世子的画像来。”
大气不敢喘的朱丹臣和不明所以的陆生年,忙都躬身告辞。
朱丹臣心中却是喜悦,看来,自己的主意多半被文少卿采纳了。
……
晚上的时候,朱丹臣又被唤来了陆宁居所的书房。
在丹嘉引领下进了屋,却见竹舍内,背对他站着一名青衫男子,却不是文少卿,因为个头明显矮了一截。
朱丹臣正奇怪间,男子转身,却是眉清目秀,左颊更有一颗痣,乍一看下,朱丹臣吃了一惊,失声道:“世子?你,你……”
随之,朱丹臣便知道,面前人并不是世子段素英,其实两人面目有很多不同,但衣着打扮,加之那颗痣,乍然见到,令他产生了错觉。
不过如果离得远的话,怕还真会错认其是段素英。
陆宁微微一笑:“你并没有认错人,我便是了!”
听到陆宁声音,朱丹臣目瞪口呆,结结巴巴:“是,是少卿大人……”突然,心底便有凉风嗖嗖的冒,这位文总院,不知道怎么,好像变得极为可怕起来。
便是丹嘉,虽然知道面前人是陆宁假扮,她还帮着打下手帮其修理眉毛,将眼角粘上以及涂抹脸部,但现今,心里的惊惧兀自没去,她现在也搞不清,到底哪一个,才是这神秘齐人的真面目。
其实这是陆宁真容,随意作了作伪,现今来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