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270章

我的帝国无双-第270章

小说: 我的帝国无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容真大和尚和橘仲任的长子橘道信。
  橘道信还不到二十岁,但天资聪颖,很得其父信任。
  容真正要橘道信,劝说其父下定决心,“上洛”又有什么做不得的?
  平安京,当初从奈良迁都新建时,分为两个大的区域,一个区域称为长安,一个区域称为洛阳,又渐渐的,洛阳成了平安京的代名词。
  所谓“上洛”,便是提兵入平安京,对战国时期大名来说,“上洛”是每一个大名的梦想,领军进入京都,取得支配天皇和公卿们的权柄,成为天下霸主,是每个有雄心壮志的大名想起来都热血沸腾最渴望实现的野望。
  听着容真和橘道信对话,陆宁不由看了眼旁侧伺立的真冬姬。
  说起来,橘仲任就好像完全忘了这个女儿一般,根本提也不再提。
  方才上楼,真冬姬也看到了其兄长,但同样好似没看到一般,和其擦肩而过。
  这些古天皇血脉的公卿,好像思想都很畸形,很多人醉生梦死甚至家宅外的事情都完全不关心,又很多人野心勃勃却心理阴暗的厉害,总之,都不是什么正常人。
  容真大和尚,正跟橘道信讲,要“上洛”,首先就是要剪除就在下总之策的毒瘤,也就是源满仲在常陆国的势力,夺得常陆国的控制权,再征上总和安房两国,如此,将江户东的关东四国掌控在手中,此乃第一步。
  听着,陆宁看了眼黄宝仪,道:“要征鹿岛的话,送你回唐城,那里更安全。”
  黄宝仪轻轻点了点小脑袋,突然道:“两位殿夫人,不会不许吧?”
  陆宁心下哑然失笑,这小不点从学习方面来说,不是很擅长,符合很多美女的客观规律,但胜在特别细心,现今这话,就是给自己打掩护,免得旁边的真冬姬和恭子听到,倒好像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一点最下级军官的样子。
  “你去求承香殿吧。”陆宁笑笑。
  ……
  黄宝仪“求”承香殿自然会得到许可,是以,数天后,当傅潜领着宣抚营其余军马抵达江户后,承香殿回新唐城,黄宝仪也得以随行。
  随之,宣抚营小霹雳骑兵都、弓骑都,三个重甲都,及六百虾夷辅兵,两百侍武士;又有橘仲任精选了千名士卒,由长子橘道信统领,共两千余人,向鹿岛进发。
  与此同时,新齐城南勿来关的两营镇东军正卒,加之五百侍武士,一千足轻辅兵,南下,夹击鹿岛。
  在下总国近两个月时间,截杀的武者团,也仅仅七八批,加一起不超过千人。
  尤其是听说平安京已经发出禁止武者私自结伙穿州过府的命令。
  如此在下总国继续设伏便没了太大意义,进袭常陆国鹿岛城也成了必然的选择,免得一旦京都发出号召征伐齐人,在下总正建设的江户租界,很容易腹背受敌。
  从下总国府城到鹿岛,一百五十里。
  双方最激烈的战斗,爆发在距离鹿岛四十多里,利根川北岸的千叶栅。
  千叶地是虾夷人特别活跃的地区之一,后来则成为关东平原的主要囚俘地,当地人虾夷血统很浓,也是源满仲征募武士的最主要来源地。
  千叶一族,在源氏建立镰仓幕府的过程中,厥功甚伟,他们在镰仓幕府时期,势力也达到了极盛。
  不过,千叶栅一役,毫无疑问改变了原本的历史走向。
  源满仲、秀乡,和数千武士,在千叶栅,遭遇了致命的打击。
  火枪骑兵、弓骑,以及重甲兵方阵的碾压似攻击,完全不对等的军事理念,令常陆国武者,瞬间便溃不成军。
  也令本来作为侧翼的橘道信军,完全变成了旁观者,但也正是因为作为旁观者,看着齐人那发出惊人的巨响武器轰击,看着轻灵的弓骑奔袭骚扰,步行武者在其面前,简直就是活靶子,根本没有丝毫反手之力。
  也看着齐人重甲队,结阵而行,长矛林立下,那碾压一切的黑压压军团之威,仅仅三百名军卒组成的方阵,却宛如千军万马的洪流,挡者披靡。
  当常陆国军好似完全溃败,齐人重甲阵长矛落地,一个个接过虾夷奴送来的重剑时,突然数百名武士,高声呐喊着从常陆军本阵冲出。
  只有那一刻,战局才好似有了一丝丝变化的可能。
  源满仲耗尽心血训练的五百名精锐武士,且各个灌输轻生重义的观念,以死后能进入神社得到至高供奉的荣誉为信念,在齐军有些大意,甚至临阵更换兵器的时刻,突然发起了攻击。
  那一刻,橘道信心提到了嗓子眼。
  但很快,所有人都发现,这只是一场自杀式的冲锋。
  甚至齐人的神器军和弓骑根本没参加战斗,重步卒们很快轮起巨剑,三五人结队,寒光闪闪中,就好像形成了数十个旋转的锋利齿轮,很快冲入齐人阵中的源家武士便被分割淹没,被这部高效冷酷的精密杀人机器绞杀。
  也有一些散兵游勇逃出齐人战阵的,不是被虾夷辅兵乱刀砍死,就是被弓骑追杀。
  千叶栅之战,除了源满仲亲自命名的“五百义士团”,其实常陆军损失并不大,被打死打伤百余人便即溃败,也完全和现时东瀛所谓的大战过程大同小异,甚至因为发现对方根本难以战胜所以败退的更早,但“五百团”,全军覆灭,却无一人生还。
  源满仲,因为马匹不力,逃跑时,被弓骑射落马下,他倒不失为一代枭雄,眼见要被俘,随之将锋利长刀捅进了自己的肚子,虽然不是标准的切腹,但他很可能是这个世界,第一名剖腹自尽以展示勇气的东瀛武士。
  其实源满仲当时并没有死,但显然现今世界,再拖下去也是令其遭罪,是以傅潜命砍其头颅,给了他一个痛快。
  只是混战中,秀乡又不知所踪,也令陆宁第一次,感觉到这老狐狸,有点令人头疼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智者,可能任谁刚见到自己都会吃大亏,但如果被其摸清了底细,一张张底牌曾经在他面前展示,那么,稍一不慎,是可能在这些智者手上吃大亏的。
  ……
  奉天九年八月,讨伐叛逆的橘道信军攻破鹿岛城。
  同时,常陆国北部各郡,多被陆奥武士侵占,橘道信随之以父亲的名义分封城主,便是下野、越后的城主也尽皆委任了一遍,虽然,不管常陆国北部还是下野、越后的城主,实际都来自齐人的任命。
  九月,宣抚营全军进驻江户馆。
  与此同时,陆宁收到了京都左大臣藤原实赖的第二封亲笔信。
  不过,显然他这封信,又落后于局势之发展,在信里,他言道已经禁止各地义勇前往鹿岛,并言明这绝不是天皇和公家的意思。
  他再次向“总院”发起邀请,请文总院赴京都,商议剿灭虾夷的后续之事。
  他写信时,自还没有收到鹿岛城被橘氏侵占,源满仲战死的消息。


第一百八十章 前哨之地
  陆宁知道,虽然是以橘氏的名义攻伐的常陆国,但在京都必然引起轩然大波,原来被藤原实赖压制的强硬派的声音必然变得响亮。
  实际上也是如此,不久后,从京都传来的消息,原殿上参议小野好古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以近江国为中心,召集天下豪雄,誓要驱逐齐寇及虾夷。
  更给予了东北各国为知行国的特权,使得各国国守,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国内资源抗击齐人入侵。
  而对齐人登上东瀛岛,原本京都内,对这一大事件,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温和的,称为“齐人东来”、“齐人东渡”等等,便是认为齐人是一种侵略的,也多称为“齐人来袭”,现今,这一大事件,被称为“齐寇来侵”的声音显然压倒了其余声音。
  小野好古,是地方豪雄登堂入室列班公卿的罕有例子,他原本也是以地方豪雄身份任令外官——追捕使,在镇压藤原纯友叛乱立了大功,以此位列公卿,不过,二十多年,一直还是参议,也就是公卿阶层的吊车尾。
  当然,便是如此,在现今来说,小野好古也应该特别感激涕零,因为他是唯一一个,非古天皇血脉的贵族,还能成为殿上人的。
  如今,京都起用小野好古领军,应该也是无奈之举,满朝公卿,研究的最多的是,衣服该如何穿,走路该如何走,这些都能玩出花来,但领军作战?这种野蛮的事情,距离他们太过遥远。
  实际上,小野好古怕也有八十多岁了,耄耋之年,也不知道,他在京都待了三十多年会不会早失去了当年的锐气,是变得老眼昏花还是老而弥坚。
  而小野好古厉兵秣马的近江国,紧邻京都,是京都的东大门,从关东上京,近江是必经之地。因此自古以来便有说法:控制了近江便控制了天下。被称为古三关的铃鹿,不破和逢坂,便是在近江国的四周所设。
  小野好古现今年老怕事也好,老而弥坚也好,都不会直接号召天下勇壮聚集近江后便即东征。
  陆宁自也不会远征京都地,自在关东平原,以逸待劳,关东平原的地形,也适合中原军队的发挥。
  实际上,小野好古被任命为大将军的信息传来时,距离陆宁接到藤原实赖的信没多少时间,只是个前后脚。
  消息传到时,陆宁正领自己那一班士卒,驻扎在大宫冰川神社。
  冰川神社,是东瀛最古老的神社之一,传说是公元前东瀛神话时代的天皇所建。
  以大宫神社为总社,辐射整个武藏国,各个村町和豪族私宅的神社,几乎都和冰川神社一样,主祭须佐之男命,也就是神话故事里传说的牛头天王。
  但现今,大宫神社的主祭神,却变成了帝龘,须佐之男命变成了帝龘麾下最勇猛的神将。
  这当然不是陆宁改的,而是武藏国守源满季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还由大宫神社的斋官亲自出面,请来了帝龘神像,连带着用石碑凿刻铭文,中原的帝龘,也和东瀛神话故事发生联系,成为了东瀛开天辟地的神灵。
  随后,源满季亲自写信,请齐人派驻军马守护大宫神社安宁。
  是以,陆宁领自己的一班士卒,加之二十名虾夷奴,王盛重,和五十名侍武士,来到了大宫町。
  大宫町,因为大宫神社而兴旺,在江户西北四十多里,也是关东平原最大的商贸功能为主的市镇。
  整个大宫町,有三四千户人家,其中半数为耕种大宫神社土地的雇农,其余,则多是南来北往商贩和流动人口,关东各地的白拍子伶人,若不在大宫町表演便受到欢迎,就好像没有获得认可一般,在大宫町表演过的,去各地巡演,便高人一等。
  作为国守地的大宫城,则在距离大宫町数里的高地上。
  而此地,也是前去江户及下总的咽喉之地。
  能在此设个前哨,陆宁自然求之不得。
  而源满季在此也并不是一手遮天,冰川神社的神官们,势力就足以和他抗衡,又有一些新近崛起的大名主豪强,土地挂靠在京城贵族名下,他们的庄园,便是国中之国。
  源满季强行将帝龘请入冰川神社,又请齐人驻军来“维持”神社治安,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神官们以前压迫太甚,这才不顾一切报复。
  不管源满季本意想做什么,又是不是和现今京都皇太子一样精神有疾病,但能名正言顺在大宫町落足,以此为前哨,可以第一时间知道西部东瀛的动向,自是求之不得。
  鹿岛之战后,萧皇后作为监军又到了江户,本来黄宝仪随行,但最后陆宁亲自送她回了新唐城而没有领她去大宫町。
  甚至随后,便有大队人马护送她去了新齐城。
  不仅仅是因为大宫町比较危险,主要是这小丫头怀孕了。
  陆宁也没想到,为什么一发而中,要知道,在京城的诸妃,这些年,也仅仅皇后和贵妃有了自己的女儿,德妃那么想要个孩子,却一直没有,反而在外间,罗殿小女王有了自己后裔,现今黄宝仪也是这般。
  难道是汴京皇宫的风水不怎么好?还是有什么辐射使得活力低?不容易怀孕?
  不过想来不可能,在外地自己宠幸的人多了,只能说,黄宝仪这小不点,其实运气不怎么好,才多大啊,就怀孕了。
  陆宁甚至有些后悔带她来东瀛了,但不管怎么说,现今只有尽量令她保持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静养,不能再跟自己四处奔波,更不能受到惊吓。
  新齐城和东莱城,是现今东瀛最安全的齐人两座主要经营之城,且都有港口,东莱城太远,只能令黄宝仪在新齐城静养了。
  ……
  陆宁领着自己一班,住进了神社的密汤馆东院,密汤馆西院,是神社大宫司武藏清重一家居所。
  武藏清重同时也是本地的大庄园主,神社里神官、巫女,都是他的亲族、子女等担任,又有专门卫护神社的武装“宫家人”,主要便是雇佣的流浪武者和本地雇农中好勇斗狠之辈。
  本宫神社又和京城贵胄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原本不将源满季看在眼中也属正常。
  而陆宁率众和武藏清重一家合住的密汤馆,实则就是有温泉的别苑,本地天然温泉很多,大宫町里,便有密汤宿场。
  王盛重和五十名侍武士,住在町内一家宿场,当然,不是消费比较高的温泉宿场。


第一百八十一章 鹿岛二尼
  竹林摇曳,这密汤馆在大宫町东北密林区域,后世应该便是大宫公园,当然,密汤之类,只能成为遗迹了。
  从陆宁居所拉开北面的格栅门,外面便是茂密竹林,以及一汪热泉。
  武藏家建这密汤馆极为用心,热泉区域,甚至还分为温度较高的露天特汤和室内寑汤,也就是热泉处建了木屋,有石池,还有可以躺着泡汤的石头。
  不过主要区域,都在陆宁等住进来的东院。
  陆宁干脆,就住进了密汤小屋,这武藏家所建小屋本来的用途,是去密汤区域前的洗漱略作休息之地,现今成了陆宁居所,因为陆宁喜欢这竹林环绕的清幽。
  跟随陆宁的九名正卒,换做了最早便跟随陆宁,都已经被奖励了婚配的九人,马达山自然也在其中。
  不过,他们九个的夫人,都在新唐城,毕竟这个前哨,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之地,还是比较危险的。
  倒是真冬姬和深田恭子,也跟随陆宁来到了大宫地。
  毕竟,一个集忍者、舞姬、巫女于一身的心怀叵测之女,一个是身份来历都不清不楚的神秘贵少妇,陆宁领在身边也算废物利用,做些女仆之事,免得白白养着她俩还不定搞出什么花样。
  便是战乱中被遗弃,也没什么可在意的。
  ……
  熙熙攘攘的人群,到处都是叫嚷的贩夫,这关东第一集市确实名不虚传。
  不过也仅仅如此了,商人都是摆摊的小贩,商铺很少,和中原城市完全两个概念。
  陆宁穿着日式服装行走期间,倒也并不引人注目。
  九名正卒,是严禁私自出街的,免得遭遇暗杀之类。
  王盛重领的五十名侍武士,倒是经常三三两两趾高气昂的出现在大街上,捆绑棒状发髻的“元结”,绣有“齐”字,他们甚为自豪,巴不得人人都知道他们现在是齐人附庸军,很大可能将来能进入新唐市或者出羽、陆奥的大城,成为齐民。
  陆宁在比较热闹的摊位都转了转,也围观了会儿大街上跳舞的白拍子,更被密汤宿场门前的汤娘抛着媚眼揽客。
  最后,来到了王盛重等人所居的宿场。
  源满季派出的使者正等着他呢,是源满季的五弟源满快,和源满季同父同母,看来和源满仲同样不睦,一直跟着同胞兄长讨生活。
  陆宁主要便是要求,以王盛重等人所住宿场为中心,划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