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258章

我的帝国无双-第258章

小说: 我的帝国无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生下来,是男孩的话也会处死。
  这凉御前,生的儿子早夭,此外有两个女儿。
  现今东瀛习俗,平民间走婚还大行其道,贵族入赘婚盛行。
  作为本地豪族,凉御前的两个女儿夫婿,自然是入赘清原家也得到了清原氏之称,结果,这两个夫婿也被处死。
  凉御前好像,也根本没什么悲痛的,陆宁令她仍然可以住在这天雄城御所中,凉御前还写了封信很是感谢了一番。
  陆宁处死出羽清原氏全部男子,倒是和东瀛豪族间斩草除根的想法不尽相同,而是打破东瀛平民的贵族崇拜情结,不然,这些曾经统治本地的贵族姓氏绵延下去,总是些祸患,既然准备将出羽、陆奥两国纳入齐土,便要给本地民众改造下思维模式,令其和中原本土同步,加之慢慢来的移民,终究要令本地以后的子民,真正成为大齐国民。
  “要农人们各司其职,莫耽误春耕,此点,还要麻烦夫人了。”看着凉御前,陆宁淡淡的说。
  凉御前微微躬身:“总院大人不计恶嫌收留妾,妾会努力工作回报总院大人。”
  凉御前自称发音类似“哇RA哇”,书面语对应中文的妾,是武家女子的自称,但随着后来武家地位膨胀,尤其到德川幕府到达顶峰,所以该称呼到了后世,反而有一种“本宫”之类的自傲意味在里面。
  陆宁对这些不太了解,心说这女人,骨子里还很骄傲。


第一百六十章 统治者
  三月,当镇东军各部进入陆奥地区,以营为单位攻击陆奥各郡城、栅时,傅潜领宣抚卒的两百弓骑,从雄胜城(天雄城)出发,向东南奔袭三百里,攻克了多贺城。
  随之,傅潜被任命为天雄城城主,多贺城更名为新齐城,并立石碑,石碑上云,齐人诸部为解海贼之患,教化虾夷,不远万里东渡蛮荒之地,匡时济世,故立碑与此,以示后人。
  随之,陆宁移驻新齐城。
  而随着出羽国大部分郡、陆奥国新齐城北面的各郡纷纷易主,东征军的攻势也渐渐止歇。
  因为都是新征服之地,镇东军也不得不分派兵力驻扎在各郡守城、郡守栅。
  东莱城(秋田)地位重要,也是东征军的退路,是以驻扎了两个营一千军马。
  天雄城、丹波城、伊治城、胆沢城、德丹城、桃生城六个郡守城各驻扎一营士兵。
  其他郡守栅,便是看栅城人口,多数驻扎一个都百名士卒,少数也有驻扎两都乃至三都的。
  当然,新得郡守城、栅也纷纷为之更名。
  各城都以战功,任命了城主。
  现今驻扎各城、各栅的军事力量自然是采取高压姿态使得和族居民和熟虾夷以及囚徒集团臣服,各城城主,再从本地土著中征募自己的治安力量,等齐人统治下的新架构稳定下来,除了紧要地仍需要官兵驻守外,其余城、栅由城主的武装接管,甚至将来一旦南征,还可以征募各城城主力量作为辅军乃至其中勇壮编入官军。
  如此,才不是镇东军的消耗战,才不会兵员越战越少。
  又在本州岛最北部邻近北海道海湾的津轻地区驻扎两个营,以震慑本州岛北部未开化的荒虾夷。
  如此,杨业麾下就剩了五个机动营,其领五营士卒驻扎在出羽国最北的最上栅,和多贺城东西呼应,若东瀛人北伐,首先面对的就是新齐城和已经更名为九营城的最上栅。
  ……
  新齐城是模仿前唐的条坊式布局,在东瀛岛,包括平安京在内的这些大城的城内布局,均是如此,当然,随着时间推移,又渐渐形成了东瀛本土特色的各种市町。
  其实随着和族讨伐虾夷战线的北移,新齐城原本的军事据点功能渐渐削弱,但人口却越来越多,渐渐和周边村落形成了一片奠定陆奥国石高的产粮及畜牧中心地带,后世被称为仙台平原,这一带人口,现今高达四五万之多,人口密集在陆奥出羽一带,可称第一。
  此外,作为本州岛东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此处商贸也极为发达。
  陆宁,现今就在距离新齐城三十多里的一处市町小镇中。
  这处市町小镇的形成,既可以称其为宿场町,又可以称为门前町。
  所谓宿场町,是奈良时代学习唐朝的驿传制,也在各处设驿站,一些大的驿站所在,慢慢人口聚集,成为宿场町,通常宿场町,都拥有旅店、马屋、商店等设施。
  门前町,则是寺庙或者神社前的市场慢慢形成街市和聚落。
  陆宁身处的这市町小镇,便是奈良时代为了传递东北征讨虾夷人军情而设的驿站,后被废弃,但成为进入东北地区行商的中转站之一,而百多年前,慈觉大和尚在此建延福寺,新齐城附近,来朝拜的香客不断,寺庙前市集也随之繁盛,也是这市町小镇渐渐形成的重要原因。
  现今这市町小镇被名为青龙镇,驻扎有两班齐人武士维持秩序,在初始的混乱后,现今小镇也渐渐恢复了太平,好像,和以前也没什么不同。
  陆宁现今,就在这小镇里最有名的宿场八井宿的居酒屋隔间中,饮着中原来的美酒,品尝着海生鲜,倒是感觉不错。
  大野森一郎规规矩矩跪在旁侧,倒好像成了伺候陆宁进食的小厮。
  垫席或者说榻榻米对面,跪坐着东海百行的一名贸易商人,叫金森行,却是高丽人,刚刚加入东海百行不久,他脑子极为灵光,靠偷偷和对马岛的东瀛人走私商起家,结果被高丽官府捕捉入狱,本来判了死刑,齐军入高丽,三分韩地,他得以特赦,但其已经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东海百行一名大掌柜亲自招募,他从此投入东海百行旗下。
  东海百行嗅觉极为灵敏,东征军攻克秋田城不久,商船就到了秋田,而带队贸易商便用的对和东瀛贸易极为熟悉的金森行。
  而金森行更是不畏艰辛,不仅仅想止步于在秋田城或者说东莱城散发货物给日商,而是亲自带着商队登陆,远行四百多里,抵达了新齐城。
  当然,东海百行海外贸易是有私兵护卫的,因为东海百行隶属皇室,其护卫武装通常被称为皇家海卫,又因为他们通常穿深红布甲,所以又被称为红衫卫。
  通常来说,红衫卫多是好勇斗狠之辈,他们也不用琢磨战略战术,只是保镖加水手,除了应对海盗,有时候也会在一些不太稳当的港口登陆保护交易之前的货物。
  又因为现今从东莱城到新齐城一线,名义上都是齐安东都护府管辖,所以,才会进入内陆数百里,甚至是从这出羽的西海岸,运送货物到了陆奥的东海岸。
  陆宁听到东海百行商人竟然输运货物来到新齐城,又听到这金森行种种行事,倒是很欣赏他,来这青龙镇巡视,便也领了他来。
  陆宁现今饮的中原美酒,便是金森行带来的,当然,东海百行输送到此的货物主要还是棉布、陶瓷器皿等中原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利润极为丰厚的手工业品,这种美酒,算是珍品了,倒是卖到平安京才能卖出高价,是以,输送到东莱城的并不多,又有糖果等奢侈品,现今几乎全部陆宁买了下来。
  对这位一掷千金的文总院,金森行也极为好奇。
  在海外,东海百行在任何国家都可以收受中原三地纸钞,而不管其纸钞是怎么来的,毕竟东海百行的领队商人群体,又哪里分辨不出纸钞真伪?此举的用意自是为中原纸钞在海外的信用造势,当然,现今很少有海外贸易会收到中原纸钞就是了。
  陆宁,和金森行交易,用的都是汴京纸钞。
  金森行更好奇的是,这位文总院,带纸钞来东瀛做什么,倒好像早知道有这等贸易之事一样。
  本来好多疑问,但品着酒,享用着生鲜,这文总院不怒自威的气势,令金森行本来想问的话语都问不出口,最后,甚至生鲜都吃不下去,好像,如此和这位文总院对桌而食,就是对这位文总院的不敬一般。
  布帘外,传来一通叽里咕噜声音,是八井宿的老板,问几位贵客还要什么不?
  陆宁来此,虽然没用文总院的身份,但他和金森行中原装束,便足够令八经宿老板加倍小心了。
  对他们来说,齐人比那些平安京的公卿们,还更要尊贵一些。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宿场足轻
  看陆宁手势,大野森一郎刚刚对外面说,暂时不需要什么,外间就突然传来喧哗声,听动静,老板赶忙去处理突发事件。
  陆宁本来没太在意,但外间吵闹声越来越大,便凝神听了听。
  却是来了一队足轻。
  “足轻”来自陆宁对各城城主麾下土著武装的命名。
  其实足轻便类似中原的团练兵,或者说,更像是以前中原朝代服徭役的农民,平素为农,又定期轮流为城主服劳役、兵役,巡逻城栅维持治安等等。
  足轻的上一层为侍武士,又可称为足轻长,由城主选拔城中最勇健的足轻充任,为城主的亲军,也是脱离生产的职业军人,几千人口的郡守栅,可能只有十几名侍武士,如东莱、新齐城这种上万人口的大城,侍武士也不过几十名。
  而侍武士同时也是镇东军的预备役,在安东都护府造册,随时可能被征召进入镇东军。
  而一旦被征召入伍,侍武士便会得到姓氏,由此成为上等阶层。
  在东瀛,平民没有姓氏,获得姓氏是改变阶层的醒目标识,而现今,得到的更是齐人姓氏,可想而知对这些武士的吸引力是多么巨大。
  同时,安东都护府每年也会派人考察各城侍武士,其中优异者,同样可以被赐姓。
  这也是安东都护府牢牢掌控出羽、陆奥两国军事力量的有力举措。
  在准备将出羽、陆奥两国最终消化为大齐领土后,陆宁自然改变了原本心中构想,而令都护府对各城有着最大的掌控力。
  原本构想中出羽、陆奥两国国主会世袭,现今也打住,国主,更像是中原的郡守,只是,权力更大一些。
  而如果侵入东瀛南部,还是会按照原本构想,实行真正的领主分封制度。
  因为东瀛南部,便是能吞并,陆宁也觉得没什么意义,很难将孤悬海外的这一个大族群同化,地广人稀又有开垦潜力的出羽、陆奥两国可以通过移民,以及教化虾夷,使得本就人口不太占优的和族被同化,但南部东瀛,就很难如法炮制了。
  将其吞并后,很有可能,到了后世,这里的分裂独立声音会越来越高,白白使得中原东部海岛,出现一个发展和中原同步的异族国家,因为将其吞并后,就很难杜绝中原人才技术及先进思想大量进入东瀛地普惠到整个和族。
  是以,一旦开始第二步,侵入南部东瀛,便不怕其混乱,不怕其时时爆发血腥的内战,用领主分封制奴役其民,进行疯狂的资源掠夺,这个时间,持续的越长越好。
  胡思乱想着,陆宁也听着外面的动静。
  外间是一名侍武士领队,七八名足轻跟随,说是在这八井宿,来自常陆国商贩里,有南部的刺忍。
  陆宁耳朵立刻竖了起来。
  刺忍,其实就是传说中忍者还没确定忍者名称前的雏形了,顾名思义,刺探军情、刺客等等含义。
  在东瀛,忍者自飞鸟时代就出现了,当时多称为“忍”,发音为“志能便”,到前奈良时代,又因为学习中原,学习大唐,也按中原名称,称为“斥候”,到现今平安时代,所谓的国风正盛,也正是东瀛形成自己独特文化之时,这种职业称呼也五花八门起来,各地叫法并不统一,在这新齐城一带,这种刺探暗杀职业的人,被叫做“刺忍”。
  领头的侍武士自报家门,名字叫“黑田兵卫”。
  这名字的大概意思就是,这叫黑田的家伙,祖上有人在京城守过城门。
  对偏远地区来说,先祖有这种出身,这就是很了不得的殊荣了,毕竟去过京城的都是大人物,更莫说,在京城里生活过的了。
  当然,大多数偏远地区后缀加“兵卫”,如这黑田兵卫,很大可能便是自抬身价胡吹,但他现今是侍武士、足轻长,也不会有人和他较真。
  当然,这名字肯定是他早前的自称了,现今来说,有齐人在,他作为侍武士、足轻长,将来可能获赐齐姓,祖上在南方守过大门又有什么了不起了?毕竟,距离获得比京城公卿姓氏还高贵的齐姓,从此成为本地贵族,好像机会并不小。
  这黑田兵卫,果然也尽职尽责,那老板好像想贿赂他请他行个方便,反被他一脚踢倒。
  过了会儿,喧闹声渐渐小了,黑田兵卫领着足轻们去了后间宿屋,随之便传来哭嚎声,听动静,是黑田兵卫等将来自常陆国的商贩带走了。
  “你对常陆国,有什么了解?”陆宁笑着问大野森一郎。
  大野森一郎滞了滞,赔笑道:“森一郎是乡下人,跟着主公才来到了如此远的东海岸。”
  确实,他所了解的,也就新田那一带的事情。
  便是现今常陆国国守,他都不知道是谁,其实,莫说什么常陆国、陆奥国,原本他这些地理概念都没有,就现今,也完全不知打常陆国距离这新齐城有多远,具体在什么方位。
  陆宁笑笑,要说大野森一郎原来不懂还有情可原,但到了这新齐城,也根本没打听四方情形的念头,只能说,不是能有什么成就的人,他也不是装傻大智若愚,是真的才具一般。
  不过,如此也好,如果他真野心勃勃,自己倒不好带在身边了。
  常陆国,紧邻奥羽国,是关东地区最东隅之国,物产丰饶渔业发达,是现今东瀛耕田最多的一国,当然,以后则要落后于陆奥和出羽。
  和陆奥相连的东瀛地中,上野国和下野国与奥羽国以险峻山地相隔,只有常陆国是沿着鹿岛滩和平地与东北地区连接,因此,也是是当年东北地方开发的根据地,因为虾夷的威胁,奈良时代还在陆奥与常陆之间设置了勿来关,当然,现今关隘早已经废弃。
  常陆国国守一直由皇族亲王遥领,常陆介为实际上常陆国的统治者。
  现今的常陆介,是源满仲。
  这人是日本历史上颇为重要的一位人物,他是源氏武士集团的开天辟地知足,后来东瀛历史赫赫有名的源平合战,便是源氏武士集团和平氏武士集团的大决战。
  最终源氏战胜了平氏,源氏当主源赖朝自领征夷大将军,创立镰仓幕府,也是东瀛幕府执政的初始,武家代替公家成为当政者,天皇由公家的傀儡,进一步成为武家的吉祥物,由此,平安时代结束,进入镰仓时代。
  而现今,以后东国武士团的鼻祖,就坐镇在常陆国的鹿岛神社。
  从新齐城到原本陆奥国和常陆国之间的勿来关,有三百余里。
  不过,从新齐城向南到勿来关之间的陆奥国各郡,陆宁只是派出了使者令各郡郡守归顺,而没有真正驱兵南下,暂时这些郡,便作为缓冲区。
  不然现今兵力分散,距离东瀛本土越来越近,甚至那常陆国鹿岛神社,已经距离后世的东京不远,不过百余里距离,当然,现今江户城还未修筑,东京一带,不过是常陆国西南相邻的下总国之地的一片农田。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果毫无顾忌的一路向南侵袭,但对方突然大举来袭,那些分散把守南部各郡的中原士卒,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陆宁正琢磨之际,外间喧闹声渐渐远去,接着便是老板的声音,自然是令安抚客人,叫大家不必惊慌,更说镇守所的齐人大人们都很讲道理,必然不会冤枉人,到底被带走的是不是南部来的刺忍,晚点自有分晓。
  陆宁听得心中一哂,这青龙巡守所,驻扎的是宣抚卒两个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