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250章

我的帝国无双-第250章

小说: 我的帝国无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银牌使者,陆宁是借鉴了历史上契丹对这五国部统治时派出的官员,当然,契丹的“银牌使者”,比张通译这个银牌使者,权力要大得多,骄横奢淫,“每至五国部,遇夕,必欲美姬艳女,荐之枕席”,在这五国部,契丹银牌使者只要见到美女,就必要“荐枕”,哪怕这美女是五部国酋长妻妾女儿,也是如此。
  这也使得五国部,对契丹仇恨无比,等完颜部强大起来反辽,其立时响应,其族中勇士,从此也成为金国武装力量中的最重要一环。
  听吉忽尼的言语,陆宁微微颔首,想了想,道:“放心,明日便有分晓。”
  吉忽尼将信将疑,但也没什么办法,说了几句恭维的话,只能寄希望这个文总院真有办法,悻悻而去。
  ……
  旭日下,越里吉土城外的奥里米宿营地前,中原骑兵和奥里米勇壮列阵对峙,剑拔弩张。
  却是中原人说,和越里吉人互市买来做军粮的一只羊,被奥里米人偷走烹了吃,要入其营地拿人,奥里米人自然不允,双方便对峙起来。
  很快,城中的文总院以及吉忽尼夫人,还有大浑敞,小娄里都闻讯而来。
  中原骑兵,只有少数人穿了重甲,其余大多是布甲,显然是匆匆而来,没有做好全面冲突的准备,却不想,奥里米人多势众,被人围了,一下看起来处于了劣势。
  齐人这百余名,都是重甲兵,本来威慑力十足,可现下,很有些自毁长城的感觉。
  看到这一幕,大浑敞立时面露喜色,小娄里更是眼中射出奇异光芒,两人对望一眼,似乎都能知道对方想什么。
  如果能借机杀死这些中原骑兵,得到其营地的上好甲具,那么,自己便必然是这五部之主。
  至于中原会不会震怒下远征,那是以后的事情。
  至少,其所谓敦化皇庄的那几千部族军,守卫其领地或许无虞,但北伐来征讨的话,对五国部造不成什么威胁。
  最近数百年,中原也从未远征抵达这里,其困难重重处,不必待言。
  看到眼前一幕,吉忽尼也有些错愕,看了齐人文总院一眼,心说这就是你和我说的“今日见分晓”?
  不过,吉忽尼随即注意到了,这些中原骑兵手中,黑黝黝铁管似的东西,和当日自己所见文总院持有的“神器”,看着怎么都有点相似之处。
  “一点小事,算了算了!”陆宁摇着折扇,又对不远处大浑敞、小娄里道:“令你部之人,退去吧!”
  陆宁乘马旁,胆突突的张银牌便向大浑敞和小娄里喊话。
  大浑敞不置可否,小娄里却是神态嚣张的叽里呱啦了一通。
  张银牌翻译,小娄里却是不肯罢休,要中原骑兵下马,为首之人,跪拜道歉。
  陆宁笑笑,“娄里,你奥里米部,本院也视为齐人,都是齐国之民,莫同室操戈,小事化大!”
  小娄里听张银牌喊话,这齐人总院直接将对话对象变成了他,冷笑叽里呱啦,大概意思便是,“我部勇士,最受不得污蔑!”
  陆宁脸色渐渐沉下来,“娄里,我数三声,你若再不令部下退却,便视作叛乱!便不被视作齐民!我齐人之头发丝,你若敢伤,全族化作齑粉!”
  听张通译喊话,小娄里只是冷笑。
  “三!”陆宁大喊。
  小娄里冷笑不语。
  过了好半天,陆宁好似有些无奈,喊道“二!”
  见这齐人官员果然色厉内荏来恐吓自己,小娄里更是冷笑,对围着齐人的部族勇壮们喊道:“准备……”本来是想喊,准备下齐人的军械,反抗者,杀!
  不过,就在小娄里说话时,陆宁突然极快的喊了声“三!”
  这次间隔,比起一到二的停顿,简直快捷无比,小娄里半截话还没说到,突然便轰隆隆巨响,惨叫声连连。
  震天的巨响,令小娄里胯下马受惊,嘶鸣而起,小娄里猛地被摔下马。
  耳朵嗡嗡响,小娄里好半天大脑空白,晕乎乎不知东南西北。
  渐渐清醒过来时,小娄里才见到,咽喉前寒森森长剑,不知道什么时候,那文总院策马到了他身前。
  而河滩上,更是一片哀嚎,许多奥里米勇壮躺在血泊中,马儿都嘶鸣逃走,没有受伤的,也都正撒丫子狂奔,惊吓过度,以为天崩地裂了一般。
  齐人骑兵,却正渐渐列队,他们的乘马不慌不忙,好似早就见惯了这种大场面。
  中原为战马特制的棉花耳塞,早已经经历过实战的检验。
  冷冷看着奥里米,陆宁淡淡道:“今日饶你一命,回去告知你父亲,速来越里吉拜见,来领鱼符信印,若不然,天兵一到,你部必遭灭顶之灾!”
  张银牌昂首挺胸,前所未有的自豪,大声的按照文总院原话翻译,甚至,更加了几句威吓之词。
  身为中原子民,身为齐人,张银牌以前虽然蔑视胡虏,但毕竟胡虏大多茹毛饮血,骁勇善战,从个体来说,还是很令人敬畏的。
  但这一刻,张银牌却恍恍惚惚,觉得这些胡蛮,是如此愚昧弱小,本朝圣天子降世以来,能工巧匠辈出,造出的神器,是如此神妙而强大,小小胡虏,是如此不堪一击。
  这,才是大治之世,万夷跪拜,乞求天朝上邦赐予立命之所。
  而身为中原子民,身为齐人,张银牌觉得自己,突然变得极为高大,一种满满的优越感充溢心间。
  这些圣天子降世后可能从天上带来的神器,正是为守护他的中原子民而造,就如文总院所言,齐人之头发丝,胡虏若敢伤,全族都会化作齑粉。
  这话,听起来,又怎么不令人激动?怎不令人热泪盈眶?
  张银牌,就觉得,眼眶有些湿,心里更酸酸的。
  另一侧,小娄里也渐渐明白过来,方才这天崩地裂似的巨响,是,是齐人武器发出来的,顷刻之间,自己部族勇士,便被重创,而且,分明齐人天兵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不然追上去,用那神器一下一个,不管多么强悍的勇士,不管多少人,都是砧上鱼肉一般。
  越是想,小娄里越是全身颤抖,前所未有的恐惧,涌上心头。


第一百四十五章 镇东将军
  在五国部其余四部酋长纷纷来越里吉土城拜见天使后,在中原天使的见证下,三浑敞正式成为越里吉部的酋长,同时,也是获得大齐册封的北宁五部万户长、越里吉部千户长。
  又在越里吉土城逗留数日,陆宁这才领军回转。
  五国部,精选出千名勇壮,携带家口,随陆宁回敦化。
  在敦化行在歇息一日,陆宁领羽林卫拔营奔赴鸭渌江畔的桓州。
  同时,来到敦化皇庄投军的各部勇士家眷,以及陆宁从五国部招募的千名勇士及家眷,也都往桓州进发。
  其实,也不仅仅是敦化皇庄,如通州、辽阳府、北海卫等等地域招募的勇壮,拖家带口,也纷纷奔赴桓州。
  各部勇壮,总计大概万余人,加上家眷,四万有余。
  而暂时这种大规模迁徙的粮饷,都由各地征募点提供。
  陆宁抵达桓州后,各部勇壮自然还未集齐,陆陆续续的抵达。
  这万余名部族仆从军,被命名为“镇东军”。
  武定邦,封“镇东将军”,统领镇东军。
  齐国军制,倒是有四镇将军,和云麾将军一般,都是从三品,但四镇将军封号,这是第一次被使用。
  杨业,封宣威将军,镇东军副统领。
  同时,排阵使、教练使、监察使等等,各有任命。
  还有一条不太引人注目的任命,文阿大,为征东宣抚使,随镇东军而动。
  而此时,在外界眼中,圣天子銮驾早已经回转京师。
  陆宁的构想中,东征东瀛,主将为杨业,自己作为宣抚使,查缺补漏,直面东瀛和族,考察下他们现今习俗民风,找出最佳的治理之道。
  倒不是将东瀛人也变成齐人,但最起码,如果征伐得胜,还是希望在这些胡蛮令东瀛混乱不堪之余,总体上,齐人在东瀛的统治越长越好,银矿开采的越多越好。
  名义上,令杨业为副,又是一旦遇到难以决断之事,自己便用镇东将军武定邦的身份,统领全军,如此,免得以文总院身份,有越俎代庖之嫌,杨业知道自己身份,一些高级将领也知道自己身份,但下级武官不知道不是?
  此次东征,自己必须亲自去才放心,才有一丝征伐胜利的可能性,若不然,就变成自己拍脑门瞎胡闹了。
  杨业是很优秀的统帅不假,但自己可不信,他领着万余名未必心向大齐,不怎么靠谱的部族仆从军,在中原仅仅初期提供粮饷的前提,能在东瀛取得多大的战果。
  自己便是怎么和他讲解,他也不会明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
  桓州,刚刚见过定安国使者后,陆宁回了府衙后宅。
  定安国,用后世语言来说,就是本来是渤海国人民内部反对横征暴敛起义,结果恰好契丹来攻,灭了渤海国,因为定安国偏远,反而幸存下来。
  定安国,暂时肯名义上归附便好,反而是辽东和长白山女真之间很好的缓冲。
  现今要真正征服整个东北诸多部族根本不现实,巩固现在的领土,便需要很长时间了,偏远诸部,肯名义上内附,便求之不得。
  不肯内附的,也不去征伐,慢慢来就是。
  但若遇到横空出世的人杰,有统合一些部落的迹象,那便必须要打断,但也不一定非要出动官军远征,支持弱小部族对抗强大部族便好,令他们互相仇杀。
  等以后时机到了,再教化诸边。
  琢磨着这些事,陆宁慢慢品着羹汤,琢磨要不要趁部族军还未集结,令杨业在此整顿军马,自己回汴京一趟。
  现今秋高气爽,这一出来,又是七八个月了。
  若现在不回去,便要等扶持朴氏夺权后,远征东瀛前,再回汴京。
  但便是扶持朴氏极为顺利,最终稳定高丽局势,怕也要三四个月后,如此,出京便一年有余,现今,就特别想皇后、皇妃,以及特别喜欢的那几位嫔妃。更莫说几个月后了。
  琢磨着,陆宁看向旁侧俏生生站着的金氏,问道:“守卿可有回信?”
  陆宁所说的守卿,便是金氏的公爹,朴氏家主朴守卿。
  朴守卿是高丽开国功臣,击败新罗的首要统帅,也是外戚,女儿嫁给了高丽开国国主王建,是王建的第二十八位妃子。
  听金氏说这些细节时,陆宁便觉得,好像自己也算不上什么,要说在册的嫔妃,自己可比王建少多了。
  王建死后,十几年前,朴守卿又平定了广州王氏、开国功臣王规之乱,扶持现今高丽国主王昭的哥哥王尧登位。
  王尧登位三年后,朴守卿又助王昭发动兵变架空王尧,王尧不得不传位给王昭。
  王昭继位之初,对朴守卿极为重用,但随着其权势稳固,渐渐改变无为而治的国策,开始对勋贵、豪族们下手。
  朴守卿长子朴承位已经被下狱,王昭和豪族们的斗争,渐趋白热化。
  甚至现今有传言,朴守卿最喜欢的幼子,有神童之称,才华横溢的朴承信,也就是金氏的丈夫,当年实际上死于王昭的毒杀。
  朴守卿,自然开始反击。
  陆宁已经令金氏写密信回平州,言道中原将会遣派“镇东军”,拓展朝鲜道地域。
  大同江以北,皆为齐土,包括,高丽西京平壤在内。
  且大同江以南铜矿,齐人希望取得开采权,“制钱十之一,为租赁费用。”
  陆宁并没有明确要支持朴守卿,而这封信的意思朴守卿自然会懂,如果助他夺位,两国将会以大同江为界,且,齐天子希望能开采高丽境内铜矿,制作的铜钱,十成里拿出一成作为报酬。
  陆宁自是先将自己的需求告诉他,令其有心理准备,免得以后提出来,好似胁迫他一般。
  其实,现今这两个条件,并不似后世看起来那么丧权辱国之类的。
  高丽刚刚统一三韩不久,甚至西京平壤,其占领不过三十多年,最开始,不过是作为殖民点,迁徙移民而来。
  而要说历史渊源,平壤本就是中原汉时乐浪郡所在,甚至便是前唐,平壤也是安东都护府所在,当然,安东都护府在平壤治所没几年,便搬去了辽东罢了。
  此后,平壤接近荒芜,城廓都不复存在。
  高丽、新罗等,主要还是在南部地区争夺三韩之地。
  可以说,现今高丽人眼中,平壤本就是扩张得来的意外之土。
  至于开铜矿云云,高丽没有铸钱技术,现今取其铜铸钱,十给其一,怕很多人还会额手相庆呢。
  当然,对于野心勃勃的上位者,可能就意味不同。
  如朴守卿这类人,就未必觉得,这是什么好事了。
  果然,金氏轻声道:“圣君,妾还未见回信。”
  陆宁微微颔首。
  看着金氏娇俏身段,陆宁突然忍不住,伸手在其翘臋上掐了把,这小优物,还真是有滋有味的,艳美高丽豪族遗孀,却无自己以前所御妇人的羞涩,至少,让自己看起来是如此,也就别有一番诱人风情。
  更令自己按捺不住,前几日,又令其侍寝,距离初次,也不过月余时间,但自己兴之所至,也不管她禁受得住禁受不住,初始能感觉到她的痛苦,但自己也不管不顾,只管宣泄,可不知道,是她体质特异还是麻木了,倒是顶了下来。
  说起来,她也挺值得倾佩的,为了家族,能做到如此大牺牲。
  金氏轻轻惊呼一声,看向陆宁时,虽然勉强想做出媚眼如丝的娇态,但水汪汪眼眸深处,那无奈畏缩之意,陆宁看得清清楚楚。
  陆宁知道,如果自己想,今日她还是会义无反顾的侍寝,而实际上,怕她比受酷刑还难熬。这女人,风流仪态下,却有着一颗坚毅的心。
  陆宁笑笑,伸手,轻轻握住她柔荑,说道:“你不错,很好!”
  金氏呆了呆,一时怔住,看着陆宁轻轻握着自己纤手称赞自己的举动,却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夙愿
  促使陆宁下了回汴京的决定,是京城快马来报,罗殿女王陆贵平,万里迢迢率一众属官来汴京面圣,一行数百人,已经进入湖南道境内。
  陆宁这才回京,同时,朴贞姬和善花,随同他启程。
  金氏却留在了桓州,因为和朴家沟通等等,乃至将来进入高丽境内,都需要她从旁协助。
  陆宁又给杨业下诏,令其统合镇东军,拔营开赴乐浪城,伺机驱逐清川江两畔高丽人的据点。
  陆宁回汴京,倒也没走陆路,而是从鸭渌江顺流而下,到入海口保州换乘海船,直下登州,登州到汴京,一路官道宽阔顺畅无比,从桓州到汴京,也不过用了十几日时间。
  陆宁回到汴京时,小女王陆贵平刚刚到武汉府。
  陆宁本也准备东征前多逗留些时日,刚好等她和蓝婵。
  ……
  乾安殿暖阁,陆宁翻看着奏疏,旁侧坐着端秀无比的小周后,一袭鲜亮无比的“天水碧”纱裙,华贵非凡,更映得这小丽人,那种稚嫩的艳美,天上地下,独一无二。
  奏疏来自贵州,罗殿小女王人没到,但奏表先到了,里面除了对贵州一地经济民生,各部情形进行了系统性的奏报,重点提到了威宁草海。
  当初罗殿小女王准备将威宁草海全部送给陆宁,当时陆宁推拒,而现今,罗殿小女王和各部子民,已经在威宁草海为圣天子建了行宫。
  从湖南道奖州,到威宁草海,官道已经修好。
  也就是,贵州,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一条贯穿东西的官道。
  当然,说是官道,但想也知道,很多地段,只是将原本的山路、小路链接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