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车帐移动,是四只骆驼拉动,停靠时,木桩固定,极为牢靠。
其实刚刚到地斤泽的当天,恰好也有夏州的快马来报,是说在辽东地,耶律罨撒葛送了一千匹良马到宁远镇,说是献给中原皇帝的贡品。
此举,却令陆宁有些惊愕,耶律罨撒葛这家伙,这是得高人指点了,看起来,好像彻底臣服,令中原王朝找不到借口讨伐他,而他,可以趁机,平定辽北的耶律贤。
耶律罨撒葛的性子,忍耐这种奇耻大辱,那么,将来一旦他击败耶律贤,那么,对南朝的报复必然狂风暴雨一般。
更莫说,耶律罨撒葛在幽州惨败,除了南朝强大出乎契丹意料之外,也有几点契丹内在的因素,一来,他代表守旧派,特别不信任南人官吏,匆匆更换幽云等地的官员;二来,他也未得到全族真正的支持,就和南朝爆发了战争。
而如果耶律罨撒葛击败耶律贤,那么,就和其祖先耶律阿保机一样,等于又一次重新统一了契丹各部。
虽然幽州之战,令其损失了大部分重骑兵,实力大损,和耶律贤之战也会进一步削弱契丹力量,但一旦决出胜负,仍然会是齐国在北境的心腹大患。
契丹的内战,不管耶律贤也好,耶律罨撒葛也罢,谁得胜,都是如此。
刚刚令信使回转,还在琢磨,要怎么在辽东挑起战火又不显得中原悔约之时,细封诘汾就领着大批族人到了。
细封铁胆见到父亲,又喜又悲,立时便吵着,要去将李光宪族人,杀个精光。
细封诘汾却训斥了细封铁胆一通,对陆宁说,一切都是误会,现今和李光宪部的误会已经解除。
李光宪也是听信谣言,领兵来征伐细封部,现今后悔不已,已经斩了那造谣的小人,而且,受此刺激,吐了血,卧床不起。
细封铁胆听父亲这解释,眼睛越瞪越大,最后终于忍不住,吼道:“那又如何?难道我的兄弟姐妹都白死了?!白塔大哥,里勇大哥,都白白死了吗?!爹爹,是不是,他还在要挟你!我姐姐,我娘亲,还被他囚着?!”
“胡说八道,哪有此事?!”细封诘汾瞪起了眼睛。
陆宁原本也在琢磨,是不是细封部还有许多重要人物在李光宪手中,但渐渐的,眯起来了眼睛。
这老狐狸,细封铁胆比其父亲,可单纯多了,也可爱多了。
显然,要夺取原本兄长一系对族中的领导权,这细封诘汾一直在暗中谋划。
包括女儿前夫的死,以及其弟新婚时中毒而死,都是细封诘汾所为。
细封诘汾唯一的失算,就是没想到李光宪是来侵吞其族的,原本,怕是还想将侄儿新婚之日喝毒酒这口锅,扣在李光宪身上,反正是一笔糊涂账,最终大家也只能怀疑。
却不想,李光宪有强齐当前来避祸,却还想着侵吞其部族,这就是细封诘汾怎么也没想到了,猝不及防下,着了道。
而现今细封诘汾来劳军同时解释和李光宪的“误会”,显然不是被李光宪威胁,而是有自己的算盘。
看来,他已经令李光宪完全信任了他,所以,才能来此处和自己相见。
“我随行有御医,便是契丹巫术也懂一些,可去为李光宪医治。”说着话,陆宁指了指旁侧的耶律斜轸。
耶律斜轸咧嘴一笑,对细封诘汾点了点头。
细封诘汾立时大喜,“好,那可真是太好了!多谢总院!”又对耶律斜轸,“多谢神医!”
陆宁看着他那真是喜出望外一般的神情,一时无语,自己庙堂,老狐狸也有几个,但绝对不敢在自己面前表演,这细封诘汾,是第一个。
想也知道,现今的郎中,其实很难判断真正病根,所以,从古至今,装病避让政敌的就不少,这李光宪,完全可以嘴角涂点血渍,便是真御医去了,随便说些身体内哪里哪里不舒服,甚至就是撞晕,御医就算明明知道其是装病,但自也不敢咬死,无凭无据不是。
细封诘汾现今回护李光宪的根本原因是为什么?哪怕李光宪屠刀下,细封族人已经被杀了数百,都是没有中迷药意图反抗的细封氏男丁。
细封诘汾对待兄长一系心狠手辣,显然,是一个权势高过亲情的人。
他回护李光宪,显然是觉得,李光宪部的存在,对他细封部更有利。
虽说李光宪部仅仅损失了千余人,但实际上,失去的都是精锐,那些胸口有胸甲的骑手,或者有皮甲的骑手,几乎被屠戮殆尽,现今的李光宪部,就是没牙的老虎,且新败下惶惶如丧家之犬,偏偏有万余人口来了这地斤泽。
在细封诘汾眼里,现今的李光宪部,人口牲畜,可是无比巨大的财富,是送上门的奴隶族群。
为了这些财富,他甘冒得罪齐人的危险,也要留下李光宪部,进而将其吞并?
看着细封诘汾,陆宁微微一笑,“细封乡老,来地斤泽前本院接到上谕,细封部,一直勤勤勉勉守在边塞,若李光宪部构陷你部谋叛,构陷你部为大逆不道之罪,李光宪等,便是欺君之罪,将李光宪全族,贬为乡老之奴,从此供乡老驱使。原来,是外间消息错了!哈哈。”
细封诘汾呆了呆,他自然不觉得,齐人皇帝真有这种令喻,以他的精明,哪里看不出是这文总院调侃自己?
而且,显然这文总院,看透了他的心事?
“哈哈,这……”打着哈哈,细封诘汾第一次,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第一百一十七章 诸卫
“乡老,那李光宪,真是抱病在身么?和你族,可真是误会?我可听二郎说,李光宪杀了你族许多人。”陆宁盯着细封诘汾的目光,渐渐变得严厉起来。
细封诘汾,用后世来说,应该就是传统守旧派,对其族的传统极为看重,是以,不愿意接受改变,以他的精明,自然看得出,齐人皇帝,对此地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已经基本失去战斗力的李光宪部,一旦被齐人治罪,那么,接下来,所有的压力就在他细封部,只能和拓跋山部、野利部一样,任由齐人驱使,甚至,不仅仅是成为齐人的附庸,只怕日后,细封部的名号都不复存在。
如果不学拓跋山部和野利部,只怕,灭族之祸,不远矣。
是以,李光宪部只要还在,夏王还在凉州,那么,齐人皇帝要统治这一地,便要笼络其余部族,也就还会有变数。
但此刻,这齐人总院不动声色中带来的压迫感,令细封诘汾渐渐沉默。
细封铁胆在旁咬牙道:“总院,我父定然是被李光宪那恶贼胁迫!”
细封诘汾长长叹口气,默不作声。
陆宁见状,微微颔首,“好,我明白了!”对细封铁胆道:“你这便随你父回部族,召集勇壮,协助本院行事!”
“是!”细封铁胆兴奋无比,大声应着,更咬牙道:“我定杀那恶贼为兄弟姐妹复仇!”
……
李光宪部,被齐人羽林重骑,及拓跋山部、野利部和细封部三部精骑围拢,本来准备迎战的男丁得内帐传来的讯息,纷纷扔下兵器束手就擒。
当然,在损失了千数名最勇敢的战士后,李光宪部本来就人心惶惶,甚至一些小头领,早就领着亲族驱赶牲畜逃离,南归夏州、宥州,毕竟那里是齐人统治,还有律法可言,但在这荒漠之中,就好像法外之地,被齐人官员和其他部族攻击,便是被灭族灭群,也溅不起一丝波澜,无声无息,没处叫屈去。
陆宁并没有见李光宪,其和三族内亲眷百余人,被押解去汴京。
李光宪部其余户口,被发为圣天子奴部,共两千余户一万两千多口,游牧之一户,均数下来,却比中原人口稍多一些。
这两千余皇家奴户,又被分为两路,一路千余户向北迁徙到二百里外的黄河南岸,建包头卫,而黄河对面,实则就是后世包头的所在。
一路千余户,向西北五百里,迁徙去党项人称为兀刺海的地方,建临河卫。
其中,迁徙奴户前往包头卫的,由耶律斜轸带队。
前往兀刺海,陆宁则亲自领军,带领或者说押解拓跋李氏奴户,前往兀刺海。
包头卫和临河卫,都是黄河之畔的咽喉之地,西夏国后来都曾在此建城。
包头卫因为靠近云州、府州,有云州军和府州军策应,而且黄河对岸,是侵略性没那么强的白鞑靼部,现今来说,其宗主国契丹都陷入内乱,白鞑靼自然不敢南下侵扰,是以包头卫建卫一事陆宁并不担心。
兀刺海,在河套地的最西北,黄河北岸,乌加河南畔,而乌加河,后世时因为这一带沙化严重,被瘀沙断了河道,渐渐南移和黄河合二为一,原本的河床干涸,到了后世,一些地段成了水渠。
而现今来说,兀刺海,是中原从未派官吏直接统治之地,最多,管理附近的游牧,用附庸或者羁縻的形式。
而陆宁,既不想仅仅名义上统治这些游牧而不动摇其部族根本,更不想用羁縻的形式,而是设皇家牧场,将草原河流山林归为圣天子的土地,由此统治游牧民。
如此,行政管理严苛也好,宽松也罢,部族不同,管理方法不同,也就不用齐律约束那般死板。
而且游牧民,暂时划归中原皇帝土地上的牧户,不和中原官民发生联系,心理上应该更容易接受一些。
等以后,慢慢的将这些土地,从行政管理制度到官员派遣,甚或,移民改变人口结构等等,最终,令这些地域。真正变成中原之土,真正消化吸纳这些土地,在这期间,便有个过度的缓冲期。
现今,已经存在和正在筹建的皇家卫已经有五,招远卫、承德卫、安庆卫、包头卫、临河卫,管理方法各自不同。
当然,建立皇庄的基础,是要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不然,也只是妄想。
不过,在有强大武力做后盾的基础上,如何令这些边塞之卫的诸族人口,渐渐心甘情愿成为皇庄之民,除了皇庄本身就轻赋税且可以带来中原技术和中原便宜商品的基础上,皇庄管理者,自然也极为重要。
在乌加河之畔的兀刺海,建临河卫,将是中原王朝第一次,真正直辖管理此处,陆宁心中,不免微微有些兴奋,对这开天辟地之事,自然也极为上心,这才亲自带队前往。
在兀刺海筑城,也将兀刺海一带原本的小游牧部落收归旗下,同时分配皇庄牧户各牧场所在,而且重新分配草场的同时不给牧户们留下争斗的隐患,这都要很费一番思量。
在陆宁启程前往兀刺海前,也发下了令喻到延安府,从河中军及各州州兵中,精选两千马卒,又从拓跋山部、野利部、细封部及拓跋奴部,选一千勇壮。
共三千人,组“铁鹞子军”,顾名思义也知道,这将是一支重骑兵队伍。
自也没人知道,陆宁将历史上西夏国的重骑兵精锐的名头,给夺了去。
铁鹞子军,将会暂时驻扎在兀刺海临河卫。
临河卫面对的河北岸,是白鞑靼部、拔思母部,都是契丹附庸,现今来说,威胁不大。
但作为河套最西北的要塞,自然也要有精锐力量驻守。
同时,铁鹞子军再次演练磨合,一旦上战场,西进便可挺进党项统治的荒漠、草原,甚至可以西南草原而下,直袭凉州。
临河卫总管暨皇庄团练使,因为此地太过偏远,自不好再用女官免得震慑不住场面,暂时将会由铁鹞子军统领兼任。
前往兀刺海的路途上,陆宁也在铁鹞子军统领的人选,原本觉得,完颜怒哥跟在自己身边这么久,更对自己忠心无比,也是放出去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但是最终,还是决定,这个人选,由汉人担任,也是一种自己心内比较在意的象征意义。
完颜怒哥,等再寻到合适的位置,再放出去不迟。
第一百一十八章 迁徙之路
从地斤泽到兀刺海五百余里,不过迁徙牧民比迁徙内地之民要快许多,预计十几日便可以到兀刺海。
数千人,无数牲畜,在草原荒漠中,却好似微不足道,从天空盘旋的海东青看来,不过是一些在绿痕斑斑的荒漠中移动的小黑点而已。
走在队伍最后的巨大骆驼篷车,同样是一个略大的小黑点。
历史上,这种迁徙,往往伴随着人口锐减,血腥的杀戮等等。
但陆宁自问,至少,自己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如一路上,牧民们至少能吃饱喝足,拓跋李部囤积的谷类,现今都归皇家所有,一路上,分发给牧民食用,甚至到第五天时,还宰了一些牲畜,令牧民们吃到了肉,这些牲畜,现今同样属于齐人皇帝。
这令拓跋李部的牧民,都有些意外,毕竟,便是他们私有的牲畜,平素要重大节日可能才舍得宰杀,还要遇到特别好的年头,水草丰美,又没遇到暴风雪等等天灾,如此,才可能有多余的牲畜,他们在重大节日时,用来解馋。
……
黄昏时分,红日西垂,大漠落日景象,甚为壮丽。
高大华美的骆驼篷车旁,陆宁慢慢踱步,陆忠武和陆正德父子刚刚接了恩旨,磕头谢恩后起身。
其实,陆忠武就是细封诘汾,陆正德,是细封铁胆。
细封诘汾应该是察觉有些不妙,在圣谕到了地斤泽,文总院率众北迁时,细封诘汾也召集大量族人随行,他也亲自追随,要帮助圣天子去建临河卫城,甚至,甘愿献出族中二百户,入临河卫为圣天子奴户。
至于圣天子要组建铁鹞子军,他更是积极,选出族中勇壮三百,加之野利部三百,拓跋山部三百,又从拓跋李部中选出一百,千名党项铁鹞子已经够了数目。
是以,今天圣旨到了正北迁的队伍中,很是勉励了细封父子一番,更赐细封父子“陆”姓,分别赐名“陆忠武”和“陆正德”。
陆正德,或者说细封铁胆,被授铁鹞军营指挥使。
皇庄总管及铁鹞子军统领,陆宁也想好了人选。
以袁继忠为临河卫总管、皇庄团练使,同时领铁鹞军统领。
荆嗣,为铁鹞军副统领。
临河卫现今最重要的还是民政事,如何分配临河卫治下直径数百里内的牧民草场。
袁继忠是一位年轻儒将,在军学馆表现就极为出色,追随陆宁鏖战太原、云州、河北等地时,为殿前军中的机要郎,数次献策,很得陆宁看重,迁晋宁镇团练使、保安镇团练使等等。
几乎就是陆宁到了哪里,他便被授前沿军镇团练使,安抚整合民户。
但现今,迁临河卫总管,领铁鹞子军统领,可就是火箭一般蹿升了。
袁继忠胜在武略及治理民政,且极为清廉,历史上的他,得到的赏赐都分给军卒,去世时身无余财。
但他却不够勇,铁鹞子军作为重骑部队,统帅的武勇是必须的,是以,副统领陆宁用了荆嗣,而一旦临河卫不需要铁鹞子军驻守之时,也就是荆嗣迁升铁鹞军统领之时。
“总院,犬子以后还请总院多照看一二……”细封诘汾赔着笑,心下却叹息,但也无可奈何,儿子勇武之名传遍大漠,如果齐人不征召那却奇怪了,何况,便是儿子无能,怕也会被诏为“质子”,现今的中原大皇帝,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极为了解游牧民风俗,也了解己方的软肋,偏偏其又骁勇善战,身边领一群游牧质子,无可厚非,而且,也会令草原勇士近距离接触下,被其慑服,产生敬畏之心,这是以前中原皇帝,说什么也办不到的,倒更像草原上的规则。
就不说中原皇帝了,现今之世,好像真的到了中原天朝的盛世之前兆,齐人异士辈出,就说这文总院,儿子便佩服的五体投地,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