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帝国无双-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地党项人虽然大多姓拓跋,和夏王共祖,但实际上,现今大多数拓跋部族人自然和夏王谈不上真有什么血缘关系,而且,贵族自然是少数,普通牧民地位低下,看似不是奴隶,实则和奴隶相差无几,牲畜等等,私产很少,大部分都是大小头人所有。家里有强壮男人的,地位更高一些,甚至早期强夺的奴隶就归自己所有,不过逐渐受中原文明影响,战利品的分配权,也归了贵族。
留下的拓跋部党项族人,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男丁倒也不能说没有身体强健的,但往往是头脑不太灵光,被族人时常欺负的那种。
那些大小头人留下的牛羊不少,但属于夏王李彝殷的更多,没能尽数驱赶去地斤泽,毕竟地斤泽位于沙漠中,一来路途遥远艰辛,二来游牧地域有限,也容纳不下太多牲畜。
党项贵族留下的牲畜,陆宁自不能马上收归皇家所有,将草原牧场定为皇庄还有法理依据,也不是不允许他们放牧,缴纳赋税就好,比贡献给头人的要少,且不用再帮头人做工,加之和中原贸易变得便利,换取生活用品不用付出太高昂的代价,所以从总体上,游牧民的负担是减轻的。
但现今毕竟党项人还未叛乱,如果就将属于李彝殷的大小头人的牲畜收归己有,那就是明抢了。
是以,党项贵族留下的牲畜,仍交给原来管理他们的牧户管理,同样按齐律管理游牧的法令征收赋税。
……
安庆泽地域盐湖居多,这也是这里会成为党项聚集区的重要因素之一,盐湖可以晒盐。
达瓦淖尔湖是安庆泽为数不多的淡水湖之一,当然,黑水河、纳林河等从此过,淡水资源丰富,同样是游牧聚居一地的重要因素。
现今的达瓦淖尔湖畔,聚集着数千名党项、汉、吐蕃、回鹘人。
里面的党项人,多是老幼妇孺,男丁很少。
达瓦淖尔湖,风景极美,沙漠、绿洲、湖泊便如宁静的画,里面涌动的,则是成群的候鸟。
但站在湖畔聚集的各族农人、牧人,各个心事重重,毕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当安庆卫总管诸房公事暨皇庄团练使完颜大花在拓跋山介绍身份并策马到了众人面前时,底下立时一片哗然,显然很多农人、牧人,都觉得很新奇。
完颜大花实则刚刚三十多岁,便退出内卫序列回到本族,虽然当活祖宗一样供奉起来,但陆宁总觉得令其这样活一辈子其实对她很残酷。
恰好,来河套地之前,陆宁便有了在安庆设卫的构想,便急诏她来河套地,从承德卫走山西地来河套,比之从汴京来的官员们,完颜大花也没晚几日。
招远卫总管暨皇庄团练使,用的女官,毕竟招远卫在山东腹地,其实民团团练,也不过防贼防盗。
承德卫总管是内府女官,但皇庄团练使,便由北宁军将领兼任,而且贤妃现今坐镇承德卫,总领方方面面事宜。
安庆卫,现今来说,处于边塞之地,皇庄户多为异族,总管、皇庄团练使人选,陆宁考虑了很久。
最终,决定起用完颜大花。
皇庄总管,用女官,一来是惯例,隶属内府,管理很方便;二来对本地外族,从心理上带来的压力便显得比较温和,有利于初期稳定,令这些异族户,暂时心安一些,慢慢体验皇庄户的种种好处。
皇庄团练使,组织训练民团,现今来说,边塞卫附近,有禁军驻防,但一旦本朝疆域扩展,如招远卫一般,皇庄变成内属,禁军离开,那么,治安等等,自然便靠皇庄民团。
民团的战斗力,不说比得上禁军,但至少,防范盗匪,乃至遇到叛乱之类,也要有一定抵御能力。
皇庄户,从某种意义,也是军户,类似后世建设兵团乃至现今游牧政权民便是兵之类的结合体。
是以,此处边塞皇庄团练使,陆宁想过也如承德卫一般,用边防禁军将领兼任,但既然调了完颜大花来,干脆,也便如招远卫一般,皇庄总管,也领团练使一职。
说起来,此处皇庄总管、团练使人选,决定起用完颜大花前,陆宁也想过,要不要调招远卫总管、皇庄团练使来这安庆卫。
毕竟,招远卫总管、团练使邵尚仪,很是能干。
那邵尚仪,奉天元年便入了内宫做女官,童稚之年,跟在贤妃身边得耳提面命,又女官各种教习班,她成绩都极为优秀,一路迁升,去年时,刚刚十五岁的她,便被德妃选中,任招远卫总管、团练使,其中有没有德妃向贤妃示好之处就不知道了,毕竟从名义上,邵尚仪是贤妃的宫中尚仪。
不过邵尚仪经常跟在贤妃身边东奔西走,如贤妃在青州军械场便待了好长时间,邵尚仪一直跟随,是以,算是见多识广。
担任招远卫总管的一年时间,正是陆宁北伐,需要招远卫各种资源的调度,邵尚仪做的极为出色,这也令她进入了陆宁的视野。
各卫总管,肯定不能任职太长时间,内府女官,没有家庭羁绊及各种社会关系纠葛又如何,在一个地方太长,难保不出现问题,邵尚仪接替的招远卫总管,也不是前任不能干,但已经满打满算做了五年,是以才会被更替。
以后,皇庄多起来,各卫总管,时间长了,进行轮调也不错。
也正是因为邵尚仪,任招远卫总管仅仅一年,陆宁最后,还是将安庆卫总管人选,定为了完颜大花,虽然从心理上,而且有意识的,陆宁觉得边塞皇庄的总管,还是尽量使用汉族女官为好,如此,外族眼中,皇庄的中原色彩才会更浓。
而说起邵尚仪,陆宁甚至怀疑,她是不是历史上,赵二内宫的邵贤妃。
年纪差不多,但邵贤妃正史上聊聊几笔,也实在难以深究和邵尚仪是不是同一个人。
两人的相同点,都是貌美且能干,姓氏相同,年纪相仿。
邵贤妃,在赵二为晋王时就充入其后宅,赵二登基后,任女官中的司衣,后来封琅琊郡夫人之类的,赵二北伐汉国,邵贤妃领着数名女官男扮女装跟随服侍,而且,帮赵二处理军事往来机要信件,许多机密由邵贤妃代为宣谕或者代笔拟立,由此也算平定北汉期间立了大功,赵二回转汴京后,授她大监、知大内事,宠爱有加。
也正是因为有这等中原嫔妃不太常有的传奇经历,陆宁才在后世网络上看过她的故事,对她有印象。
当然,这邵尚仪,到底是不是历史上的邵贤妃,也只有老天才知道了。
胡思乱想着,陆宁也远远看着,湖畔无数飞鸟翱翔的背景中,正对安庆卫皇庄第一批庄户讲解皇庄事宜的完颜大花。
陆宁不时点头,完颜大花年纪长了,又被当老祖宗一般供了几年,比以前,可沉稳多了,也能切中要点,将作为皇庄户的好处,浅显易懂的令这些聆听的庄户们知晓。
陆宁身旁,策马而立的李光俨,同样远远看着这一幕,脸色阴晴不定。
天空,一团黑影盘旋天际,却也不去追捕飞鸟,正是海东青“耶律白”。
第一百一十一章 野利部
黄羊平,在安庆泽之北,是野利部的聚集区,历史上李继迁反宋,在地斤泽发展壮大,又和黄羊平的野利部联姻,并在黄羊平大会党项各部头领,由此南下,尽取夏州、银州等地,又西北取灵州、河西地,奠定西夏版图基础。
黄羊平再往北数十里,苍茫草原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是草原渐渐退化为荒漠、沙漠的一种形态,植被比较薄,都是丛生小禾草、灌木丛等等。
荒漠草原向北,便渐渐的,变成荒漠、沙地。
也就是,到了后世的毛乌素沙漠地区。
当然,毛乌素沙漠现今面积很小,这里本来水草丰美,秦汉时甚至曾经开垦农田,后来变为游牧地,到前唐,才出现沙地,现今,最早的沙地一带,形成了一片小沙漠,当然,和后世的毛乌素沙漠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此处沙化,和不合理开垦农业以及游牧“滥牧”都有关系。
以河套内,鄂尔多斯高原的土层质地来说,将草原变成农田,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最终很大的恶果就可能会破坏植被后,使得土地沙地化,最终流沙区扩大,形成沙漠。
陆宁策马缓缓而行,也在琢磨,沙漠化的事情,当然,现今自己根本不用考虑生态保护之类的问题,但令河套地区平衡发展也是必须的,河套内,有黄河天险,又有贺兰山、阴山为屏障,且黄河和贺兰山、阴山之间,形成了冲积盆地,塞外粮仓,河套不仅仅提供战马,实际对北方及西北可能的威胁,都是极为重要的屏障和支援地。
陆宁身旁,缓缓而行的骆驼驼峰上,是轻纱笼罩的木辇,里面坐的,正是尤懿懿。
身前身后,一队队骑兵,有羽林卫百余人加拓跋山领的两千部落精骑。
陆宁本来只想在夏州和银州屯兵,但李光宪领着亲族大部北遁躲入了地斤泽,陆宁随之,在河中第二军驻守银州、第一军驻守夏州的基础上,令在延安府的第三军和预备军进驻宥州,而府州折家军,在加强麟州防务基础上,南下延安府,和延安府州兵一起,镇守延安府一地。
尤懿懿和部分官员,也跟随河中军,到了夏州。
其实陆宁同意德妃所请,要尤懿懿来西北时,本是想迅速平定河套地后,再领她来看风景,血腥之事,不想她见到,却不想,党项人既不老老实实归顺,也不马上叛乱,使得本地局势僵持且复杂。
如此,尤懿懿带在自己身边才更安全,自己也安心,这才接了她来。
哪怕现今前去黄羊平,未必就是和平之事。
黄羊平野利氏,和拓跋山部一直有嫌隙,几十年前,还曾经互相劫掠人口,看拓跋山满脸兴奋的样子,到了黄羊平,他要不借机生事都不可能。
当然,作为最早归顺大齐的党项部族,自也要令其族人觉得投靠中原王朝没有吃亏,至于令其慢慢觉得自己也是齐人中的一员,只能潜移默化中慢慢来。
……
巨大毡帐中,野利部少女载歌载舞,献上花团、美酒,迎接夏州来的尊贵客人。
野利部首领野利正荣是一位五十多岁老头,但红光满面声若洪钟,身体也硬朗,也有着游牧民族特有的那种天大地大的野性气息。
他请陆宁坐了上首,他和拓跋山,在下首相对而坐,然后,又有四名羽林郎队主,完颜怒哥、尼罕、耶律斜轸和曹光实,也是现今这一批羽林卫的四大队主。
完颜怒哥不消说,完颜部第一勇士,一直跟随陆宁,尼罕则是张家口外渤海部落的燕子城渤海部首领之子,骑射极为了得,跟在陆宁身边,外人看来,有“质子”的意味,但尼罕自己,却是干劲十足,比谁都卖命。
耶律斜轸,历史上辽国名将,甚至后世冠上“军事家”三个字,这就极为难得了。
机缘巧合,现今追随陆宁身畔,陆宁本来便不准备将耶律斜轸用在辽地战事,虽说现今民族观念淡泊,历史上,中原政权用异族名将很常见,异族用“汉奸”将领带队讨伐中原也所在多有,但毕竟,说这些归顺之将征伐自己族人没一点心理障碍,也未必。
曹光实,出身蜀地,由小卒累军功,被选入汴京军学总馆进习,尔后充入河北军,极为勇猛善战,被陆宁选入了羽林卫。
野利正荣目光,一直便盘旋在完颜怒哥、尼罕、耶律斜轸和曹光实这四大队主身上。
齐人文总院,虽然身材高大,但看起来,斯斯文文举止做作,就是文臣,还带了随军侍妾,以为这夏、银等地,他带了圣谕来接收,就万事大吉?还有闲情逸致带着妾侍游山玩水?
这样一个糊涂官,自然不足为虑。
但齐天子,显然不是简单人物,坐镇延安府,却遣派亲兵精骑为这文总院壮胆,对侵吞党项部族之地,想来早有预谋。
不过这号称“羽林卫”的重甲铁骑兵,听闻各个都是正六品武官,虽然装备精良,但想来都是齐国年轻贵族子弟,便如辽主的舍利贵族铁骑,战斗力肯定强悍,但未必有传说的那般厉害,而且,齐人贵族一直骄奢,贵族子弟,如果遭遇血战,其战斗意志,必然是很大问题。
夏王也正四处寻觅重甲,甚至重金和甘州回鹘交易,希望甘州回鹘能从西域商人处,购买上好重甲,以组建一支亲卫铁鹞子。
这些齐人羽林卫的甲胄,能扒下来便好了,自己还从未见过这种坚固一体的甲胄,寒森森镔铁板甲防护,看起来就令人心惊胆战,给这些朱门酒肉臭的齐人贵族子弟用,实在浪费。
不过,除了跟着文总院入帐的这四名所谓“队主”,其他羽林卫,在外面可是全身贯甲的战斗状态,拓跋山部的野人们就更不必说,来此不生事都算他拓跋山还念在大家都是同祖同宗,要说他相助自己反戈,那绝无可能。
野利正荣一边琢磨,一边微笑劝酒。
第一百一十二章 细封氏之变
席地而坐,尤懿懿跪坐在陆宁身旁,她穿着党项贵族女子服饰,宝石红对襟宽松长袍,嫩绿下裾曳地,袖口紧窄,锦纱包着手腕,裙下则是红色绣花布靴,有着浓浓的西域风格影响,彩饰鲜艳繁多,穿着尤懿懿身上,更映得她姿容绝美,风情四溢。
桌案上,有几味黄羊平野利部才烹制的特殊食品,如用奶酪、肉丁和面团一起烤熟,味道很鲜美。
当然,不管何等食物,陆宁都是浅浅一口,虽然对方下毒可能性不大,但也要提防。
尤懿懿也有样学样。
“乡老,黄羊平一地户、口和牲畜足数,便有劳了,这几日,我便留在这黄羊平,和乡老一起核算数目。”耶律斜轸敬野利正荣酒时,笑呵呵的说。
野利正荣本来笑孜孜的表情立时凝固,文总院带来的圣旨中,虽然说明,黄羊平一带,也属安庆卫,但封他为“乡老”,是以,野利正荣本以为一切照旧。
却不想,席上谈话,渐渐感觉,这乡老,可不是什么羁縻族长之类的意思,更像是一种荣誉称号。
现今,契丹羽林郎更是挑明,他这乡老,最多就是一个黄羊平缴纳赋税的经手人,而且,还要有人在旁监督。
要统计人口、牲畜,造册献给齐人,从某种角度,就等于,要他真正放弃对本族的统治权。
“好说,好说!”野利正荣很快,脸上又挂了笑容。
外面,突然一阵喧哗,有野利部弯刀番兵匆匆进来,在野利正荣耳边低语了几句什么。
野利正荣挥挥手,番兵退下。
……
酒宴算得上尽欢而散,陆宁和尤懿懿出毡帐,随之便见到毡帐前高高木桩上,悬挂起一名小伙子,小伙子全身被扒光,只有要害部位有褴褛布条遮住,身上满是伤痕,但其肌肉虬结,便如猎豹一般,虽然伤痕累累,脸上满是血污,更不知道多少时日没给食物和水,看起来,好似昏厥了过去,但也能令人嗅到其身上极度危险的气息。
见陆宁目光看向被吊起来的党项青年,耶律斜轸便问野利正荣,“此是何人?”
野利正荣心下不愉,这文总院,架子实在端的太大,都不怎么跟自己说话,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身边人就跟狗一样,马上就能明白,替他发问,替他言说。
甚至他身旁内记室,都能当传话的,中原人的傲慢,显露无遗。
这耶律斜轸也是,好像巴结他的厉害,可惜这契丹勇士了,怎么就甘心为齐人做狗?
野利正荣心里嘀咕,脸上不动声色,说道:“他是细封部的叛贼,逃到本地被本部缉拿。”咬了咬牙,“囚在狗笼中,这厮还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