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215章

我的帝国无双-第215章

小说: 我的帝国无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新朝新气象,正是初兴之时,官员相对清廉。
  是以,现今大多数齐人,反而感觉不到战争带来的影响。
  陆宁受后世影响,便是在现今,也不觉得集结太多兵力有什么大用,主要作战的,永远还是那些精锐,炮灰似军马多了看起来吓人,其不但白白多消耗许多军粮,使得后勤压力变得极为沉重,在战场上,还容易被人砍瓜切菜般变为突破口、累赘。
  反而能迅速补充主力作战部队兵力的预备役完备,才是王道。
  现今除了令各军预备役补充兵源,又从州兵军户征募壮勇进入预备军外,也仅仅调来了淮南军一万,增援河北战场。
  当然,淮南军战力和河北军、河东军就要差一些,更多的,承担防守任务。
  陆宁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趁着农闲修整军队补充兵源同时运输战备物资进入河北,便是吸取宋代和契丹人作战的教训,宋军几次和契丹作战,初期都很顺利,输就输在急躁轻进,最后被契丹人反胜为败。
  现今,陆宁就是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甚至辽主如果不主动攻击,用个两年时间,消化云州等山后七州都可以。
  在耶律奚底被击溃不久,辽主大军已经到了幽州。
  现今,应该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明明齐军一路在居庸关,两路在拒马河南,接下来必然是强攻幽州,但偏偏齐军引而不发,就好像,齐人本来目标就是山后七州,没想攻陷幽州一般。
  其实陆宁倒想过,自己率神武军出参合口,去联络安抚白达旦诸部,白达旦部如果肯配合,自己完全可以率神武军在草原上纵横驰骋,甚至东北奇袭上京,只有你能袭我京城,现今反其道行之,令契丹人顾此失彼。
  不过,后来还是觉得,同样是冒险轻进,白达旦诸部本身就矛盾重重,自己领军轻进,一旦白达旦部反悔,自己孤军陷入辽地,不说凶险不凶险,就怕引起国内震动,发生什么大变故。
  是以,还是行了保守的一步棋,最终,还是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在幽州和契丹主力对决吧。
  当然,陆宁还是派出了使者,去招抚西口(参合口)外的白达旦部,有没有效果,是另一回事。
  他自己,驻跸在保安镇。
  也就是辽人更名为归化州的武州,陆宁更为保安军镇,设团练使,为正四品官员,总管东口军民边务。
  被改为“可汗州”的妫州,则被陆宁裁撤,隶属保安镇总理。
  而因为黄帝陵被辽人改为“奉圣州”的新州,更名为涿鹿军镇,和保安军镇一样,设团练使,屯军户,和保安镇互为犄角,警备边务。
  机要郎袁继忠,从晋宁镇团练使迁升保安镇团练使,连升六级。
  毕竟晋宁小镇,由县而来,团练使不过七品,而保安镇团练使,可说是边陲重要将领、官员,为正四品。
  和韩德让一起归降的辽国南京兵马副都指挥使韩德枢,则被任命为涿鹿镇团练使。
  今日召来韩德让,也是第一次和他见面,其父被俘,现今已经归降,陆宁问起,韩德让忙躬身,“是,见到家父了,家父悔不当初!”
  陆宁微微颔首,“好,从今日起,你就跟在我身边,做个机要郎。”
  韩德让呆了呆,在这齐人皇帝面前,他心里很有些战兢兢,这种不怒而威中原特有的儒雅帝王气势,辽国先主没有,现今的辽主更没有,更莫说,对方轻轻一瞥,便好似能看穿你心里想的一切的那种淡然目光了。
  实则,还是因为见到齐军如此英雄善战,本就心中不由得不对南人皇帝升起敬畏之心,却偏偏,还有更可怖之事,这南人皇帝竟然率轻骑,追击并射杀了耶律奚底,这个消息,在契丹国内会引起如何震动,韩德让都能想象得到。
  在这样一位英主面前,韩德让不知不觉,便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可听齐天子言语,韩德让怔住,自己能被齐天子亲自召见,本都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却怎么也不想,齐天子要留自己在他身边,足见对自己这降将的看重。
  怔了会儿,韩德让才回过神,忙跪倒,“谢陛下,小臣以后定鞠躬尽瘁,为陛下效死命!”
  陆宁笑笑,微微颔首,又道:“明日随我去燕子城。”
  “是,臣领命!”韩德让,忙稽首。


第七十七章 塞内塞外(下)
  燕子城,就是后世张家口张北县所在,现今草原茫茫,比后世张北草原更为辽阔。
  燕子城,在塞外。
  现今说的外长城的塞外,主要是指北魏长城和隋长城,不过隋代虽然七修长城,但并没在张家口一带修缮北魏长城,一来张家口一带北魏长城坚固完好;二来张家口一带崇山峻岭,便是没有城防,也真是仅有野狐岭一条官道可以行动大军。
  而野狐岭要塞北十里,便是燕子城。
  燕子城在北魏叫怀荒镇,是北魏边塞重镇,不过后来著名的北方六镇暴动,此城毁于一旦,辽太宗在此修燕子城,归属武州(归化州),也就是现今的保安镇。
  燕子城主要便是安置迁徙来的渤海人,也就是粟末靺鞨游牧,有几万渤海人被安置与此,同时保持三千渤海军在武定军服役。
  陆宁与他们打过交道,当时和两百渤海弓骑遭遇,俘获的他们头领尼罕,就是此次渤海部族长大荣的儿子。
  殿前军、神武军攻新州四州,渤海军并没有怎么卖命,见大势已去,就逃回了北方草原。
  首领大荣,随后也上书,愿意归降齐国。
  自是担心当时齐军顺势北上,将燕子城屠戮一空。
  但燕子城毕竟在塞外,渤海部放牧地,就是后世的张北草原。
  近日,陆宁下诏,要渤海部进贡良马百匹,互市九百匹,渤海部便没了动静。
  想也知道,这数万渤海人,便如夹心饼干,两头都不能得罪,激怒了齐、辽任意一方,怕都是全族的灭顶之灾。
  只能小心翼翼观望,夹缝中求存。
  现今,契丹人自无暇顾及他,但他显然也不想自绝后路,若不然,万一最后齐军兵败,大荣的部族,必然被契丹人屠杀一空。
  陆宁本来,也没想再难为他们,毕竟自己还没紧张到,需要这个小小部族紧急支援马匹。
  却不想,今早收到了大荣的一封求救信,信使,带来了一千匹马,而且称,全部为贡品。
  原来,是西方草原邻近这渤海部的一个白鞑靼部落,牧民大批越界,进入了张北草原牧场。
  其实,这张北草原牧场,本来就是白鞑靼的游牧地,但辽太宗时期,强行迁徙了这几万渤海人来,一来是将渤海人分而治之,同时将渤海军充入边塞;二来,自然也是钳制白鞑靼部,为其划下界限,不要再东来放牧。
  现今,白鞑靼部落,自然知道辽人失去了“奉圣州”,而且,渤海部,和南方齐人眉来眼去,趁机来侵袭原本就属于自己的草原。
  邻近渤海部的白鞑靼部落人数也就数千,但大荣怕的是,争端一起,白达旦部会群起而攻之,契丹人距此尚远,只能向齐人求援。
  对于渤海大荣部这个自己潜在的治下部族,当然不能任由其自生自灭,陆宁索性便自己走一趟,将大荣部真正收服,那么,自己出西口袭击契丹是冒险,但出这东口,就有把握的多了。
  也令契丹尝尝后方被攻掠的滋味,倒很不错。
  是以,见过韩德让的第二天,陆宁便领了韩德让,萧皇后主仆及诸羽林卫,策马北上。
  路途倒是不远,从保安镇到燕子城,几十里路程。
  出了野狐岭要塞,视野立时辽阔,大片大片的草原,只是,正是渐渐枯黄的季节。
  渤海首领大荣领着几个儿子,早就在野狐岭外相迎,此时纷纷下马见礼。
  尼罕,就是曾经领两百多弓骑和陆宁激战,尔后被陆宁跳在马背上制服的那中年壮汉,此时满心惊惧,怎么也想不到,令自己做了几天噩梦的那个恐怖人物,原来就是齐天子。
  契丹中京留守耶律奚底,都被其射杀,自己又何足道哉?
  大荣,却满心都是激动,南人大皇帝啊,那传说中在锦绣花花世界,金银珠宝堆砌的金銮殿上虚无缥缈的尊贵人物,现今率亲卫出塞,而且,来到自己部族,这,这可从何说起?
  和大荣交涉,陆宁交给了韩德让,主要就是给大荣部画一下大饼。
  如在保安镇附近设市,和草原诸部贸易,如此,大荣部成为和南人贸易的重要集散点,其部,必然大大受益。
  不过,这些大饼,都在齐、辽战事结束,且齐人还能占据山后七州才能作数。
  说起来,陆宁也不是画饼,市集的地点都想好了,就在后世张家口市区附近。
  当然,和草原诸部贸易,主要便是用手工品换取其牛羊马,不说军资用品,便是铁骑,也必然禁贸。
  而且,如果这次和契丹之间战事结束后,如果己方势力触角能进入草原,那自然又会是另一种规划。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大荣部率先归附,而且诚心诚意相助自己,那么,自己也必然不会亏待他们。
  ……
  燕子城,就是土城木寨,经过渤海人几十年经营,倒是颇为险峻,木栅栏堆砌的很高,箭楼林立。
  陆宁看到其,就盘算起神武军,因为神武军,本就为了拔除这种北域、西域土城木寨,多有训练。
  陆宁自然没有住木寨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被人围了可就不美,寻了一处略高的草坡视野辽阔之地,渤海部给扎上了洁白无比的帐篷,大荣部习俗,招待最尊贵客人才会用的巨型毡帐,从大荣登上族长的位子,这个帐篷还从来没有用过。
  本来,大荣还想供奉几名族中少女侍奉圣天子,但见随伺齐天子的是契丹先主的萧皇后,心里咋舌之余,自也没敢提这茬,毕竟,族中少女,好像真是给南人皇帝端茶倒水,都显得太粗鄙了些。
  羽林们,则在距离草坡两三里外的小河旁,由渤海人撑起了二三十个毡帐,毕竟是大皇帝近卫,各个都是正六品武官。
  羽林卫初设时,羽林郎皆为正八品,山后七州战事后,羽林郎们卫护有功,千里转进,血战连场,这支亲卫队,集体升格为正六品,都加御前带刀侍卫称号。
  这就是大皇帝自己心里才知道的小小秘密了,小时候听评书,便觉得这个名号很拉风,现今带着一票御前带刀侍卫,感觉很是不错。


第七十八章 东北望
  越往北,草原的枯黄色越是浓郁。
  百余骑,三百多匹骏马,缓缓奔驰在草原上。
  陆宁换成了普通的武将服饰,所谓皂绢甲胄,就是黑色布袍,直接便可以外罩重甲。
  在燕子城住了一晚,齐天子便即“回返”。
  留下文官武将和西方的白鞑靼部交涉。
  在韩德让和白鞑靼部宣示了齐天子的诏书,诏书里,要北邻各个牧部维持牧界后,东来的白鞑靼部牧民暂时离开了张北草原。
  尔后,定远将军武定邦领羽林郎们向西北进发。
  当然不能以齐天子的身份在塞外溜达太长时间,哪怕在燕子城驻跸,一晚也就够了,太长时间,渤海部族人,不方便不说,也就觉不出来,南人皇帝驻跸,对本部来说,是多么一件隆重的盛事。
  不过,既然出了边塞,就这样回转,陆宁心有不甘。
  尤其是,驻跸在燕子城时,收到河北急报,辽主大军南下,进袭拒马河南诸州,结果无功而返,“震地雷”和“猛火油”的结合大发神威,炸死炸伤不少辽人骑兵。
  显然,辽主见齐军并不主动进军围幽州,有些等不及了,这才试探性的进行了攻击。
  毕竟,其要防范自己亲自引军从居庸关东进。是以辽人攻击拒马河南诸州,定然不是全力以赴,多少就是试探齐军虚实。
  自己精锐的几军,虽然守城的各种花式器械层出不穷,但自己原本多少还是有些担心,河北来的战报,倒是令自己吃了个定心丸,最起码,在居庸关西的殿前、京戍军的牵制下,河东和河北两军,加之北上增援的“北宁军”,固守拒马河以南没有太大的问题。
  如此,便也可以放心的去东北方向骚扰下契丹人了,令他们也尝尝,被长驱直入是什么滋味。
  距离燕子城东北二百里左右,有一处集贸之地,叫羊城,也是契丹部族游牧的最西之地,距离其中京,六百余里。
  羊城是辽太祖阿保机所置,当时契丹人势力还未西进到漠南漠北,羊城主要便是和漠南漠北的草原部落进行贸易,到现在,也是其和名义上统治下的草原部落贸易的第一集镇。
  陆宁现今的目标,就是羊城。
  大荣的儿子尼罕,也在羽林郎的队伍中,作为下一任族长的人选,尼罕被选为羽林卫,旁人看来,自然也有一种质子的意思,不过,陆宁初始要韩德让和大荣说起,选尼罕为羽林卫,倒是和选折御勋入队没什么区别,和地方军阀的下一代增进下感情和了解,同时,选中的人,自也有其天资。
  不过,定远将军就是大皇帝化身一事,陆宁虽然没有特意嘱咐尼罕保密,但尼罕最多也就是和父亲大荣说起,如果是知进退之人,想来便是父亲也不会告知。
  尤其是,燕子城涉及进入辽境的齐天子的退路,万一出什么闪失,这个渤海部落,怕也会玉石俱焚。
  从燕子城到羊城近二百里,第三天的时候,这支马队,出现在了羊城西二十余里的一处草山之后。
  没有全力奔驰,保持着所有马匹的体力,同时,神射们作为斥候游弋在前方,大队自然也要放慢速度。
  如果是春夏之时,这一路行来,肯定能遇到契丹牧民,但正是刚刚入冬,牧民们都已经拉着打草谷打下的草,在暴风雪来临之前,返回冬季栖息地,准备度过严酷的寒冬。其栖息地,通常是有水源,且在草山之间能遮挡寒风的地域最佳,而且整个春夏秋三季,这里的草场都不会有牛羊来啃食,处于野蛮生长状态,到了冬季,就是该部落牛羊的干粮。
  “打草谷”,本来就说的是秋季牧民收割野草以及草原上一种野生谷类,做回栖息地度过寒冬的准备,只是渐渐的,成了一种劫掠其他部落的代名词,到得后来,又很多时候,用在劫掠中原之民身上。
  现在并不是雨季,这一路行来,都是在草丛中和衣而卧,没有用驮马上的简易小帐篷。
  在这草山之后时,正是深夜,休息一晚,第二天清晨,用过肉干后,陆宁令众羽林郎的射手们,上轻甲,余者上重甲。
  羊城榷场,在辽太祖阿保机初设时,其实也有和南人互市的意味,但契丹得了幽云十六州后,羊城的榷场,便主要是和西部、北部诸草原部落贸易了,羊城之东,炭山之后,滦水发源地,有汉城,也是契丹的最重要的产盐区之一,在没有得到幽云十六州时,契丹八部主要便是依赖炭山的盐池所产之盐。
  阿保机统一诸部,便是因为掌握了盐池,邀诸部首领议事,将他们杀了个干净,由此统一契丹诸部,也称为盐池之变,或汉城之变。
  炭山南的汉城,曾经依靠汉人冶铁,阿保机更令汉民开垦荒地种植五谷,当时中原战乱,很多汉民倒乐于安居于此,甚至除了被掠来的人口,还有主动迁徙而来的,到现在,除了还保持着农耕、盐铁技艺外,这些汉民已经渐渐胡化,不过现今铁匠们早被迁徙去了上京一带,留下的多是盐户。
  五六十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炭山也是辽主惯常的避暑狩猎之地,睡王便来过炭山狩猎,后来的萧太后,还曾经在此修了新凉殿,当然,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