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唐有后台 >

第98章

我在大唐有后台-第98章

小说: 我在大唐有后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要那么做,老百姓必然承受不起,到时候各地揭竿而起,刚刚建立的大唐绝对会被推翻。
  江山丢了只是其一,最主要的是整个中原又会陷入动乱。
  那样死的人更多,绝不是昨日一战的十几万兵卒,那将会是百万级别的死亡,很可能到处都是尸横遍野。
  一场局部灾荒就能让百姓流离失所。
  导致易子而食的惨剧发生。
  如果是整个中原大地一起动乱,那种危害程度可不是一场局部灾荒能比的。
  所以自古至今无数的有识之士都有一个清晰认识,并且因为这个认识而变得心肠足够狠辣,那就是,可以死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兵,但是绝不能让天下演变成动荡之局。
  因为那会死上几百万上千万的民。
  前朝大隋之时,最鼎盛的时候拥有五千万人口,然而仅仅二十年的动荡,整个中原只剩下不到200万户,虽然有着因为战争导致统计缺失的缘故,但是再怎么统计缺失也不会缺到百万级数。
  所以,唐初的总人口顶多也就两千万。
  从5000万人,到2000万人,仅仅二十年动荡,死了3000万之多。
  这个数字太恐怖了。
  昨日一战的十几万死伤,和这个数字比起来太小儿科。
  顾天涯继续仰望天空,道:“李家若是还债,就得加赋于民,既然世家的债务难以偿还,只能做出这种不用偿还的狠事,这个道理我懂,所以我并不是因为此事伤感。”
  李建成静静听他诉述,好半天后才缓缓出声,温和的道:“是因为看到天策府那些人昨日的举动吗?”
  顾天涯面色阴沉,点头道:“那些丑恶嘴脸,急不可待的想要拿到胜利果实,赫然又是一个一个世家的雏形,总有一天也会变成吸民血髓的虫蠹。”
  李建成叹了口气,道:“自古至今,任何王朝,此事在所难免,只能以新换旧。比如我李家这次的筹谋,就是因为旧的门阀已经危害到了天下稳固,所以才不得不设计一场,扶持新的势力与旧相争,这样新旧交替一番,才能保住中原稳固三百年。”
  顾天涯冷冷的道:“三百年后,屠龙者变成恶龙。”
  李建成遥望长安方向,轻轻吐出一口气道:“那时候,会有新的一场杀伐进行替换。”
  顾天涯忍不住道:“可是那时候的大唐也完了。”
  李建成温厚而笑,道:“江山从无万万年,能保住三百年太平已经足够了,只盼我李氏后人能够仁厚,让这三百年里的百姓过的好一些。”
  顾天涯目光闪动几下,突然道:“也许,江山可以万万年。”
  李建成缓缓摇头,道:“天下利益只有那么多,而享受利益的家族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大,三百年之后,利益已经不够分了。这也就是王朝无法长久的原因,因为中原的土地不足以支撑万万年,最多只能支持三百年太平,利益不够分的时候必然分崩离析。”
  哪知顾天涯仍旧坚持己见,道:“也许,江山真的可以万万年。”
  李建成像是怔住,忽然大有深意的看他一眼,模棱两可的道:“除非有数之不尽的土地,创造出数之不尽的财富……妹夫你跟我说实话,这种可能会有吗?”
  顾天涯‘哈哈’两声,顾左右而言它起来,他转头遥望长安方向,转移话题道:“早朝应该开始了。”
  李建成并不追问刚才的问题,反而也转头遥望长安方向,点点头道:“是啊,早朝要开始了。”
  这是玄武门事变之后的第一场朝会。
  兄弟二人都知道朝会上将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分果子,排座位,也许不用多久,那些胜利者的名字就会传遍天下了吧。
  只不知,会有多少国公。
  又不知,会有多大封赏。
  想必,屠龙者之间也会出现各种利益纠葛。那时候,肯定会有更加有趣的事情发生……
  兄弟二人遥看长安方向半天,忽然一起转回头来放声大笑,道:“咱们且做壁上观,静看长安风云起。”
  五百铁骑,护着几辆马车缓缓而行。
  河北道,回家种田。


第167章 顾家虎宝宝,生来做国公2合1
  朝堂之上,要有封赏。
  这是胜利者摘取果实的时刻。
  但是天策府众人想要封赏之前,先得把李世民这块牌子顶起来,这就好像后世在公司里上班的人,企业的盘子一旦大了也会蝇营狗苟,肯定有派系,肯定有争斗,争斗是为了什么呢?说白了都是为了利益。
  比如企业里某一派员工占了上风,那么肯定又想加薪又想升职,可是,不能直接提出来。
  必须先把部门经理推起来,让部门经理升职成为更高层,等到老大的权力增加后,并且薪水也跟着上升,这时候大家才好图穷匕见,顺理成章的跟着捞好处。
  天策府众人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无论谁想获得渴盼的利益,都得先把李世民这块牌子顶在前头,自古从龙之功,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拼命,所求为何?不就是这个吗……
  此时朝堂之上,开始宣读第一份圣旨。
  唐初之时的圣旨,尚没有后面朝代那般不要脸,开头根本不会写什么‘奉天承运’,直接就是干巴巴的一个‘勅命’。
  又因为圣旨要通过门下省传布天下,所以在圣旨的开头处会有‘门下’两个字。
  “勅命,门下,今有秦王李世民,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
  这种封赏类型的圣旨,第一段基本都是夸赞的话,可以理解为吹牛逼,其实写的东西看不看都一样。
  真正重要的是接下来一些话。
  天策府众人强忍激动,摒气凝息的听着圣旨继续诵读。
  “……为宗室首嗣,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终于成了!
  天策府几十号人心潮涌动,脸上现出按捺不住的狂喜。
  这一份圣旨,并不是李渊的传位诏书,而是把李世民封为皇太子,从此正式成为大唐江山的合法继承人。注:历史上也是如此,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并没有立刻当皇帝,而是当了一段时间太子,然后才接受李渊的禅让。
  当然了,谁都知道这只是走个过场。
  实际上李世民已经大权独揽。
  因为圣旨最后一段话写的很明白。
  “朕疾患固久,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兹命皇太子持玺升太极殿,分理诸政,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启皇太子决之。”
  这段话很容易理解,就是说李渊自认身体有病,干不了太操劳的工作,所以让李世民这个皇太子帮忙。
  从此以后,大唐所有的事情都由李世民说了算。
  谁都知道这是借口。
  但是不妨碍李世民大权独揽。
  除了还没有坐上龙椅,其它都和皇帝一模一样。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武德七年八月。”
  第一份圣旨的诵读自此完结。
  此时整个朝堂,矗立着几百个官员,世家一系的官员强忍怒气,天策府一系则是皆大欢喜,突然一起行礼唱喏,大声道:“吾等拜见大唐皇太子。”
  李世民静静站在朝班的最上首,一张平静的脸庞看不出是喜是怒,不远处的龙椅之上,李渊同样面色古井无波,父子两人看着百官朝拜,眼中隐约都闪过一缕冷意。
  唯有李家之人才明白,天策府这些人想要的是什么。
  他们明着是想李世民当皇帝,实则是想要那份从龙之功……
  所以,李渊很快让人诵读第二份圣旨。
  “封,长孙无忌,赵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
  “封,房玄龄,梁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
  “封,杜如晦,濑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
  “封,高士廉,申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
  “……”
  一个一个名字念出,赫然全是国公之位,这还只是文臣,转眼之间已经封了七八个。
  紧跟着就是武将。
  开国国公,鄂,尉迟敬德。
  开国国公,卫,李靖。
  开国国公,宿,程咬金。
  开国国公,褒,段志玄。
  开国国公,夔,刘弘基。
  开国国公,谯,柴绍。
  开国国公,郧,张亮。
  又是一个一个名字念出,这次封的国公更多,并且全都是开国国公的封赐,属于同等封爵之中见人大一级的品秩。
  武将们城府比不上文臣,基本上个个都是难掩激动,将军百战死,博取万户侯,大家拼命了这么久,终于算是得到了想要的利益。
  至此,天策府众人瓜分胜利果实完毕。
  但是谁也没想到,李渊又拿出一份圣旨,慢悠悠的道:“朕,还有一份封赏。”
  众人都是一愕,随即好奇起来。
  尤其天策府诸人,更是难掩激动,大家只以为李渊还有更大的封赏,许多武将忍不住变得喘息粗重。
  哪知内侍打开那份圣旨之后,只念了一句就让所有人呆立当场,无论天策府众人还是世家一系的官员,大家全都不知道圣旨里写的名字是谁。
  “封,虎宝宝,檀州公,采一万户,食实邑一万。爵位世袭罔替,传承百代不削,大唐不灭,与国同休……”
  嘶!
  满场倒抽凉气的声响。
  这个封赏实在太惊人了,超过了普通王爵的位格。
  虽是国公之位,直接挂名檀州,这是以一州之域作为封地,完全盖过了天策府诸人的封爵。
  刚才众人所封国公,仅仅只是挂了个古字地名,但是并没有给予封地,食邑也只有三千户。
  并且这个食邑乃是虚的,纯粹是加个名头好听而已。
  可是这个虎宝宝的国公位不同,光是封地就有一州之域,不但有真实的封地,而且还有食邑一万户,圣旨里写的很清楚,这一万户乃是实食邑,这可不是虚封,而是实打实的一万户人。
  这还只是封地和食邑。
  关键是后面的一项封赏。
  爵位世袭罔替,传承百代不削,只要大唐不灭,那就与国同休。
  满朝文武百官,无不震撼当场,尤其是天策府众人,此时更是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
  他们刚刚摘取了胜利果实,正在为自己的封爵而狂喜,哪知突然发现,自己的封赏跟别人比起来提鞋都不配……
  世上之事最怕对比,一旦对比就会感觉不满。
  但见长孙无忌缓缓走出,拱手朝着李渊微微行礼,故作好奇问道:“敢问陛下,这位虎宝宝是谁?不知建立何等功勋,竟能被陛下如此厚赏。”
  李渊面色淡淡,似乎充耳不闻,只是眼中一抹冷意,隐约还有一些嘲讽。
  长孙无忌心中一凛,忽然郑重弯腰下去,这次他行礼极其庄重,恭恭敬敬没有任何纰漏。
  他行礼之后再也不问刚才的封赏,而是轻叹一声慢慢回退到朝班之中。
  显然他已经明白了这份封赏的含义。
  但是武将们明显没有想通,眼见七八个人齐齐站出身来,分明是想仗着玄武门大胜之威,准备问一问这个古怪封赏的主人是谁。
  哪知也就在此时,终于听到一直寂静无声的李世民开口,缓缓道:“任何人,不准攀比这份封赏……”
  语气很坚决,甚至带冷意。
  武将们登时驻足,几乎想也不想就退回原地,虽然他们心中还是不解,但是没人敢再表现出不服。
  李渊突然从龙椅上站起,目光扫视整个太极殿的朝臣,足足良久之后,这位大唐的开国皇帝叹息出声,语带深意的道:“朕累了,想歇歇……”
  忽然目光看向李世民,微微点头示意道:“二郎,你好好干。如今你已经是太子,自应当子承父业。”
  这话一语双关,谁都听出其中深意。
  一朝天子一朝臣,属于李世民的时代来临了。
  世家一些的官员们心中悲凉,隐约生出一股英雄末路的落寞,而天策府众人则是心潮澎湃,他们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执掌权柄。
  李渊霍然转身,龙行虎步而去,朝堂上的那位内侍高声而喊,语带悲愤的道:“陛下退朝,百官自去。”
  数声高喝之后,李渊身影渐渐消失,这时李世民方才转身,面色平静的走出太极大殿。
  他也走了。
  自始至终竟然没和任何人打一声招呼。
  大殿里的天策府众人先是一怔,随即想要抬脚跟随而上,哪知房玄龄轻轻咳嗽两声,语带暗示的道:“朝会已毕,各自归家,诸位同僚,咱们明日相见了……”
  说完之后,竟也出门离去。
  随即,又有长孙无忌叹息一声,似是目光扫视众人,最终却选择一言不发。
  他也离开大殿而去。
  反倒是世家一系的官员们连连冷笑,突然有人道:“这个檀州国公封的好啊,打了一些宵小之辈的脸,这位小国公横空出世,替我们出了好大一口恶气,须得好好谢谢人家,须得大礼送去庆贺,哈哈哈哈,应该送礼……”
  上百个官员长笑之间,呼朋引伴出门而去。
  但是等到出门之后不久,忽然又一齐回望大殿里的天策府众人,仿佛挑衅般道:“你们竟然不服这个封爵,你们连虎宝宝是谁都不知道吧?哈哈哈哈,原来这就是号称重情重义的天策府。”
  再次大笑,终于离开。
  至此,太极大殿之中只剩下天策府的一群武将,另外还有一部分文官,个个面色带着铁青。
  武将们面面相觑,有些精明之辈显然已经猜到了一些东西,比如程咬金等人,脸色都变得不太好看。
  但是也有一些武将茫然不解,所以不由自主的想问个清楚。
  比如夔国公刘弘基,这货满脸好奇的凑到程咬金身边,低声问道:“老程你跟我说说,这里面到底什么道道?为什么你们一个两个全都这样,那个被封为檀州国公的虎宝宝是啥来头。”
  说着不等程咬金回答,自顾自又提出问题,抓耳挠腮又道:“还有还有,他凭什么封赏这么厚?不但独享一州之地,而且食邑一万户人,这简直不能算是国公爵位,这分明是王爵才有的资格……”
  老程看他一眼,苦涩叹息一声,道:“你问他什么来头?”
  “对啊,怎么了?”刘弘基瞪着好奇的大眼,旁边一群武将也挤了过来。
  哪知老程竟然不做回答,反而再次又道:“你问他凭什么有这个资格?”
  刘弘基感觉被人捉弄,登时面色不悦的道:“你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要卖关子,大不了我回家问我媳妇,我媳妇肯定能琢磨出这里面的道道。”
  “唉!”
  老程猛然又叹息起来,突然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徐世蹟,道:“你们去找徐世蹟解惑吧,俺老程在这件事上不方便说话。”
  “为啥?”
  “没为啥,俺老程有愧于那一家人。所以做个闭门葫芦,对于此事不做表态。”
  程咬金面带愧疚之意,突然朝着众人拱了拱手,道:“诸位兄弟,老程先回去了。想不到虎宝宝已经出世,程家无论如何也得备上一份厚礼,哪怕人家不要,厚着脸皮也要送过去,否则的话,天下人都要戳我程家的脊梁。”
  “喂喂喂,程匹夫,你跟大家伙儿说清楚再走啊,为什么你们程家要去送礼。”
  “去问徐世蹟,去问房玄龄,问长孙无忌也行,问杜如晦也罢,总之你们不要来问我,老程在这件事上没脸了。虎宝宝出世,我程家竟然事先不知,唉,丢人丢大了,羞愧难当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