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唐有后台 >

第95章

我在大唐有后台-第95章

小说: 我在大唐有后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李建成’举止呆呆,像个傻子一般只会呵呵的笑。
  但是十几位亲兵却同时下跪,满脸豪迈的道:“殿下,吾等能知道您可以活着,甚至能健健康康的活上几十年,这种消息,简直让吾等欣喜欲狂。虽死,无憾。”
  其中一个亲兵首领脸色欣然,语带欢喜的道:“末将出身贫寒,然而大婚之时由殿下亲自主持,太子妃娘娘甚至特意给我妻子开脸,让我在岳父家中赚足了面子。末将这辈子,活的已经满足了。今次能为殿下去死,末将说不出的开心。”
  李建成泪水纵横。
  太子妃郑观音再次拜下,同样流泪道:“为了防止世家察觉,所以太子府在大事之中必须做出最真实的反抗,唯有如此,才能骗过那些人一直抵抗,而在抵抗和厮杀之中,才能灭掉所有的兵马。这一战,我们会有两千个兄弟战死。妾身郑观音,提前给诸位兄弟送别了。只可惜,不能亲自给两千个亲兵兄弟说一声道歉。”
  十几位亲兵首领一齐笑道:“虽然需要瞒着亲兵兄弟们,但是他们即便知道了也愿意为殿下战死。何谓亲兵者?殿下之手足也……”
  郑观音陡然起身,从桌子上端起一碗酒水,仰头一饮而尽,脆声道:“既然是手足,那就是兄弟,且让我这个当嫂嫂的妇人,给诸位兄弟送上一行。”
  十几位亲兵首领同时举碗,饱饮美酒之后哈哈大笑,豪迈道:“能有一位太子妃嫂嫂,吾等即便是九泉之下也可吹嘘了。”
  霍然转身,慷慨而去。
  虽赴死,心不惧。
  自古华夏男儿,从不缺少这种忠贞之士。
  死又如何。
  郑观音伸手抱住李建成的胳膊,夫妻两人看着亲兵们渐渐消失的背影,忽然郑观音叹息一声,轻轻问道:“夫君,地点定在哪里?”
  李建成遥望夜色,缓缓道:“玄武门。”


第162章 这场历史记载是假的
  “杀……”
  “杀啊,杀!”
  一场惊世之战,突然笼罩了天下。
  没有错,是整个天下,而不是只有长安。
  只不过因为长安乃是帝都,所以杀伐显得尤为酷烈而已。
  但是,并不代表着其他地方平静。
  历史这东西,有时候记载的并不贴切。
  所谓的玄武门事变,后世史书上写的乃是偷袭之战,其实,这怎么可能
  世家一系不是傻子,天策府一系全是人精,遍数古往今来的争夺皇权之人,何曾有过仅凭一场偷袭就能胜利的先例。
  史书上说,李世民领着几十个将领在玄武门设伏,一箭将李建成射下马来,但是并没有射死,反而被齐王李元吉冲锋而至夺取长弓,差点用弓弦把李世民给勒死当场。
  幸亏尉迟敬德骑马来救,李元吉自知不敌夺入皇宫,然后,天策府一方就赢了。
  这个史书描写,简直就是放屁。
  但凡是明眼之人,都能看出这个记载比小孩子过家家还要可笑。
  堂堂一场皇权之争,设伏竟然只用了几十个将领,然后兄弟之间相互射箭,李世民差点被弓弦勒死……
  几十个人的争斗,就决定了一个大唐帝国的皇权归属。
  果然历史是个小姑娘,任凭胜利者把她打扮的花枝招展,而真正的事实全都掩盖,永永远远消逝在岁月长河之中。
  其实玄武门这一场事变,何来几十个人设伏偷袭之说实际乃是争斗的双方殊死搏杀,三四十万大军展开了最为酷烈的杀伐。
  赢了的人,才能活着。
  输了的人,输掉一切。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万古枯,玄武门事变并不是只有几十个人。
  而是,敌我双方赌上家底的惊世之战。
  血流漂杵,尸横遍野,战死此次事变的兵卒,数量多到几乎无法统计。
  导致中原的实力拦腰折半,所以突厥人才瞅准了机会长驱直入冲到了渭水,然后,大唐签下了耻辱的渭水之盟。
  这才是最残酷最真实的一面。
  所以无论天策府还是世家,双方为了利益都是罪人。
  然而不管再怎么心痛和无奈,历史似乎再一次又重演了。
  玄武门事变,双方仍旧是殊死搏杀。
  此时长安城中,到处都是战场,天策府由于是暴起发难,所以在大战之初占据了上风,严格来说,确实属于偷袭。
  只不过偷袭的并不是几十个将领,而是将领们指挥着潮水一般的大军。
  “兄弟们,万千大事,今日而起,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自古征战之事,都要有利益作为诱惑,所以天策府诸将毫不避讳,直接对麾下兵卒们说出了最为怂恿人心的词。
  “兄弟们,杀啊,你们是想做一辈子的兵卒,还是要在此战之中封妻荫子,就看你们手中的刀,就看你们手中的刀。杀,杀……”
  “冲锋,冲锋,攻破此门,杀掉一切敌人。”
  战争是疯狂,内战尤其疯狂。刀兵霍霍之下,无数人倒在血泊之中。
  世家一方虽然突遭袭击,然而世家拼凑出来的大军并非烂泥,相反,乃是这个时代的精锐。
  殊死搏杀之前,没有后退可言,因为彼此双方都明白,这一战只有一方能活着。
  于是,世家一方的将领也在暴吼。
  “儿郎们,守卫家族的时刻到了,今次一战,有我无他,若是吾等失败,整个家族都要被人屠戮,反击啊,反击,儿郎们跟着我,杀……”
  世家之将,无人躲在后面,反而身先士卒,一往无前的杀进尸山血海。
  “守住城门,放箭,放箭,骑兵何在,冲锋,冲锋,对撼天策府的玄甲铁骑,让他们知道天下间并不是只有他们才是英豪。”
  仿佛两个庞然巨兽的轰然相撞。
  整个长安城到处都是厮杀之声……
  不得不说,世家之兵其实比天策府的精兵更为坚韧。
  因为,他们要保住自己的一切。
  所以,没有一个人选择后退。
  经常是天策府的一个兵卒砍倒某个世家之兵,但是世家之兵在临死之前狞笑着冲上来抱着他,然后,刀子恶狠狠的捅进敌人肚子。
  同归于尽。
  这是长安城中的激战,但是激战不仅仅只有长安。
  整个关中各地,乃至靠近京畿的河东道和河南道,以及山南道,拢右道,甚至江南道,淮南道,天策府一系的军队突然发起猛攻,而世家一方的兵马在短短时刻反应过来。
  同样也是殊死搏杀。
  这场大战竟然比抵抗外敌入侵还要坚决。
  因为彼此双方都知道只能有胜利者才能活着。
  两派大军,三四十万兵卒,仿佛割草一般躺下,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死去。
  长安城中,已经展开了巷战,几乎是一个坊一个坊的争夺,几乎是一条街一条街的攻伐。
  此时皇宫之中,皇帝李渊站在太极殿的最顶层,周围则是一群李氏皇族的核心,所有人的脸色全都无比紧张。
  太极殿乃是长安最高处,可以眺望整个长安的战事,众人耳听着杀声震天,看着潮水一般的大军攻伐,厮杀之酷烈,让人心神震颤。
  李渊语带艰涩的道:“世家之兵,果然够狠,这一战之下,竟然无人后退。”
  旁边淮南王李神通语带颤抖,面色苍白的道:“上天开眼吧,上天开眼吧,我们李家准备了这么久,这一次千万可不要输……”
  是啊,不要输!
  这几乎是在场所有李氏皇族的心声。
  也就在这时,焦灼的战事终于有了变化,却原来是天策府的一员猛将率兵强攻,终于撕开了世家一系的防守一角……
  那正是距离皇宫不远的玄武门。
  只要攻破此门,就代表着可以长驱直入的冲上朱雀大街,而朱雀大街的尽头,恰是李建成的太子府。
  天策府的人,必须打下太子府,如此,才算胜利。
  而世家一方恰恰相反,他们守住太子府才算成功。
  因为,他们长久以来的押注都在李建成这个大唐太子的身上。
  于是双方又是最为酷烈的厮杀。
  几乎是用一换一的方式在拼斗。
  天策府那员猛将,赫然正是闻名遐迩的尉迟敬德,此时他已浑身浴血,然而手中的铁鞭上下翻飞。
  突然他抽猛子一击,重重砸在对手脑门,而他的对手也不是无名之辈,赫然乃是太子府五大猛将之一的冯立。
  冯立虽然被打的几乎脑浆迸裂,但是一时之间竟能强撑着不死,猛然狞笑三声,咆哮厉吼道:“大丈夫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无憾也,尉迟敬德,陪老子一起去死吧。”
  真是够悍勇的啊。
  此人竟然临死之前从马上飞扑而起,他完全不顾尉迟敬德的铁鞭,挥着刀子要和尉迟敬德同归于尽。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兵卒猛然跳起身来,他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冯立的刀锋,而尉迟敬德的铁鞭第二次砸在冯立的头上。
  这一次,冯立真的脑浆迸裂。
  但是,虎死,威不倒。
  他怒眼圆睁,对着尉迟敬德发出惨烈咆哮,道:“尉迟敬德,我输的不甘心。”
  尉迟敬德毫不迟疑,又是一击铁鞭砸下。
  然后才发出叹息,骑在马上躬身行礼,满脸苦涩的道:“我赢了,可我一辈子都会心怀愧疚。冯立大将军,你不愧是名震天下的猛将,倘若刚才不是我的部曲帮我挡刀,我尉迟敬德真会被你拉着同归于尽也……”
  冯立死不瞑目,高大的身躯死而不倒。
  不远处的皇宫太极殿上,李渊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喃喃道:“这冯立,是我大唐的悍将。”
  淮南王李神通同样满脸痛苦,语带艰涩的道:“今次一战之后,大唐要被打断几十根的脊梁啊。这些猛将,唉,这些猛将……”
  在场李氏皇族都觉得心中难受,忽然一起朝着冯立的方向遥遥拱手。
  彼此虽然阵营不同,但是冯立毕竟也未大唐立国赫赫战功,这样一位猛将死了,所有人都要为他送行。
  固然冯立是出身世家派系,然而并不妨碍李氏皇族敬重这个人。
  朱雀大街之上。
  尉迟敬德再次躬身一拜,拜完之后猛然眼中一狠,陡然挥动铁鞭,将冯立的脑袋砸成开花。
  然后,他仰天厉吼,对着敌方的世家之兵森然吼道:“冯立已死,尔等还不跪地投降”
  但是世家之兵毫无溃败之意,反而狞笑着再次举起武器,不发一言,继续厮杀。
  尉迟敬德眼中泛起寒光,既然劝降不成那就只有开杀。
  他乃天下闻名的猛将,冲杀之时宛如割草一般。
  但也就在这时,猛见长街尽头战马狂奔,但见一员猛将狂冲而来,手中森光闪闪的铁槊当空一劈。
  霎时间,酷烈杀气弥漫当空。
  尉迟敬德瞳孔猛缩,手中铁鞭急急举起格挡,然而一股如山巨力,轰的一声将他撞飞马背。
  却见对面的猛将目光森寒,看着砸飞倒地的尉迟敬德,忽然遥遥将铁槊一指,缓缓的道:“尉迟敬德,所有人都说你比本王能打。结果,你连本王一铁槊都接不下。”
  这突然出现的一员猛将,正是大唐的齐王李元吉。
  后世史书上记载,他在玄武门事变中畏惧尉迟敬德,所以惶惶逃入皇宫,最后还是难逃一死。
  然而今日方才知道,尉迟敬德根本接不住他一击。
  只一槊,就将尉迟敬德砸飞,并且,受了不小的震击伤。


第163章 李建成死了
  然而尉迟敬德也是悍勇,倒地之后几乎是瞬间翻身而起。
  虽然他只一下就被打下战马,但是他手持铁鞭无惧无畏,反而送死一般冲锋,显然是要抵挡李元吉。
  如果不挡住李元吉,天策府士卒刚刚占据的优势顿时就会翻转。
  而此时,世家一系的兵卒看到李元吉到来,更加坚定了殊死搏杀的心,霎时间,整个长街再次杀声震天。
  “杀……”
  “吼……”
  双方士卒,忘死而战。
  砰的一声。
  尉迟敬德再次被砸飞,这次直接被打的吐血。
  李元吉何等猛将,得势之后丝毫不停,手中大槊当空一击,眼看就要把尉迟敬德砸死当场。
  但也就在这时,猛见天策府这边占领的长街上也有一匹战马疯狂冲刺而来,马速之快,迅若雷霆,但听一人厉吼出声,咆哮道:“齐王,敢战否?”
  李元吉不知为何,砸下去的铁槊猛然一收。
  然后,他傲然的停马驻足,放弃了砸死尉迟敬德的打算。
  他就那么静静骑在马上,目光之中带着一种说不出的不屑,不远处的尉迟敬德满嘴苦涩,身为猛将最受不了的就是被人无视。
  可惜苦涩又能如何?齐王乃是实实在在的留了他一条命。
  却说那匹战马狂速而来,转眼之间就到了跟前。
  猛然马蹄腾空,只用两三个喘息就停下冲刺的势头。
  但见马上一个黄脸汉子,手中一对紫金铜锏重重一磕,二话不说,先是躬身给李元吉一礼,郑重道:“山东秦叔宝,见过齐王殿下。”
  原来这黄脸汉子正是秦琼,也不知他因为何故竟然自称是山东秦叔宝,既没有自称是天策府的属将,也没有自称是大唐之将。
  李元吉仍旧静静骑在马上,一双虎目直直的注视着秦琼,足足良久之后,他才轻轻一笑,仿佛很好奇般问道:“你自称山东秦叔宝?这是要用民间身份和本王对阵的意思吗?”
  秦琼长叹一声,道:“今日之事,实属谋反,无论我们的说辞多么大义凛然,然而都改不了为夺私利的谋反之举,秦琼堂堂男儿,心中羞愧欲死,但我深受秦王看重,又有天策府几十个兄弟的前程压在肩头,虽愧疚,但也只能违心一次。”
  李元吉缓缓点头,语带敬重的道:“所以你自称是山东秦叔宝,用民间身份向本王挑战……”
  然而秦琼已经不再答话,而是猛然举起手中的紫金铜锏,语气缓缓的道:“齐王,听说您很能打。”
  李元吉仰天长笑,英雄气概迸发出来。
  他突然遥遥直视秦琼,同样语气缓缓的道:“秦叔宝,本王听说你也很能打……”
  “杀!”
  两人堪称是当世虎将,单论战力几乎就是天下前三,两人同时暴吼一声,电光火石一般撞在一起。
  这等猛将的厮杀,招式全是大开大阖,没有任何花俏,纯粹是力量和速度的比拼。
  谁的出招更快,谁就能先打到对手。
  谁的力道更猛,谁就能一击而成……
  砰!
  砰!
  几乎是同一时间,两声重重闷响,秦琼的双手户口开裂,鲜血像是飙飞一般,李元吉口中一咳,显然也是受伤不轻。
  两大猛将同时被对手砸飞,并且也是同时跌落自己的战马。
  竟然旗鼓相当。
  仅仅接战一下,就打的全都失去了再战之力。
  猛将之争,就是这么残酷。
  偏偏今日之事并不是个单挑的好场合。
  但见天策府一方不断攻进朱雀大街,忽然两员大将发现了斜斜躺在地上的李元吉,顿时狂笑出声,风驰电掣一般冲杀过来,道:“李元吉,受死吧。”
  李元吉斜躺地上,手中紧紧攥着自己的铁槊。
  他仿佛看不见有人杀来,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淡笑。
  虎乃山中之王,落入平阳又如何?
  虽被羊欺,然而不低头。
  反倒是秦琼目眦欲裂,竟然双手扶着铜锏强撑站起,大吼道:“张亮,段志玄,住手,住手啊……”
  原来冲锋而来的正是张亮和段志玄,两员大将仿佛没有听到秦琼的阻拦,只听轰的一声,李元吉的身体被战马撞飞而起。
  足足两三个喘息,才重重砸落在长街远处。
  秦琼满脸苍白,浑身抑制不住的颤抖,他缓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