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唐有后台 >

第68章

我在大唐有后台-第68章

小说: 我在大唐有后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观音和长孙王妃对视一眼,皆都把心中的伤感努力压下去,一齐笑着道:“外面风寒,快点进来,听说你一直在缝制襁褓,是要送给秀宁作为礼物吗?”
  车帘一掀,一位十七八岁的女子含笑而入,她手里恰是拿着一个小襁褓,举着给二人显摆道:“两位嫂嫂且看,妹子这个手艺还行吗?”
  郑观音点头微笑,称赞道:“竟然还压了金线,显然是用了心思。”
  旁边长孙王妃也连忙称赞,故作夸张道:“这手艺真是非凡,让二嫂我看的羡慕不已。”
  那女子顿时眉开眼笑,道:“那我可就放心了,希望秀宁姐姐能够喜欢。我夫君下了严令,一定要让三姐感觉开心。”
  郑观音和长孙王妃对视一眼,突然一齐道:“男人的话,听听就行,咱们是女人,这次只是来省亲,到了河北之后,你只管顺着自己的性子便可,怎么开心怎么做,不用老是想着男人的话。”
  哪知杨氏连忙摇头,俏脸肃然道:“那可不行,我夫君盼着我成功呢。我既然嫁给了他,我就得听他的话。”
  郑观音只觉鼻子一酸,长孙王妃眼圈泛红,两人生怕被杨氏看出什么,各自装作去看车外风景。
  足足好半天之后,才勉强笑道:“已经进入河北了,用不了多久就能到达密云县。”
  杨氏顿时也凑头趴到车窗边,看着北边方向一脸期盼,道:“听说那个顾家村很好玩呢,听说那位三姐夫是个奇才,我家夫君经常招待世家儒生,连那些儒生都对那位三姐夫很是钦佩。说他虽然出身穷苦,然而满腹诗书华章,很了不起,年轻俊彦……”
  这口吻,竟是像个小女子一般烂漫。
  郑观音看的心中酸楚,伸手轻抚她的发丝,柔声道:“那你去了河北以后,多和你那姐夫亲近一番。你一向喜欢诗文,正可以向他讨教。”
  这话有着很深的内涵,然而听起来像是捉弄,杨氏登时面色绯红,连连摆手道:“不行不行,嫂嫂您这是说的什么话?他是我的姐夫,我俩怎能亲近?就算…就算是讨教诗文,也得是秀宁姐姐在场……”
  旁边长孙王妃突然开口,道:“你秀宁姐姐身为大帅,这阵子在忙着练兵,所以只能你姐夫招待你,你就算不想亲近也不行。”
  杨妃更加脸红,突然手捂小脸往外走,眨眼间走出车门,急慌慌跳下车驾,道:“两个嫂嫂坏的很,我自己回车上缝制襁褓去。”
  她的脚步声很快远去。
  直到这时,郑观音才轻轻一叹。
  而长孙王妃则是遥遥看着车外,突然道:“嫂嫂您刚才的意思,是想让杨氏跟着妹夫过日子?”
  郑观音缓缓点头,道:“女人若是死了夫君,只是个没有威胁的寡妇,若是三妹夫可以接手,也能算是一种庇护,听闻天策府那些人很是敬重顾天涯,有他的庇护可以让杨氏妹妹过完这一生。”
  长孙王妃缓缓点头,随即眼睛突然一亮,忍不住道:“嫂嫂,你是不是也可以?”
  郑观音登时一呆,俏脸陡然变得绯红,她狠狠瞪了长孙王妃一眼,斥责道:“杨妃属小,可以撮合,我乃长嫂,岂可如此?咱们妹夫只有十八岁,而我比秀宁还大了七岁,你这个话我只当你是失言,以后若敢再说休怪嫂嫂生气……”
  “嗯嗯嗯,我不说!”长孙王妃连连点头,然而眼眸伸出却藏着光彩。
  她觉得这事大有可为。
  只需要让秀宁感觉到嫂嫂可怜就行。
  车队不断向北行驶,几乎是顶风冒寒而行,足足走了二十多天,终于进入了河北密云县。
  因是皇族太子妃亲驾而来,河北这边早早就得到了消息,所以车队才刚刚进入密云县之时,这边的迎接队伍已经急急迎了上来。
  又过半日之后,终于抵达顾家村。
  此次皇族女眷河北之行,天下人都以为乃是探亲之举,即便是心存死志的李建成,也只是想让妻子能在最后的时光里享受亲情。
  没有人知道,顾天涯盼着太子妃来。
  他现在不想李建成死了。
  他有一妹,道门奇人,妹妹说,李建成可以不死,顾天涯虽然生疑,但他愿意选择相信。
  因为,他真的不想李建成死。
  放眼天下之间,只有这么一位好大哥。


第120章 假的李建成,狸猫换太子
  三位皇族女眷很快进了顾家村。
  如今顾家村,又有小变化。
  此时恰是一日傍晚,北地寒风呼啸的刮着,虽然天气异常寒冷,但是顾家村却有几分热闹和喧嚣。
  一个小型集市已然成型。
  长孙王妃因为来过这里一次,所以对于顾家村的变化有些吃惊,她目光不断在道路两旁打量,终于忍不住感慨出声,道:“这才短短一个月不到呀,前阵子可没有这般热闹的景象,竟然有了集市,显得人气十足,只不过,为什么是傍晚?”
  顾天涯在前头领路,闻言回头笑了一笑,解释道:“马上就要开春了,播种之前必须开垦荒田,此外还要翻修水渠,以便在旱时保证灌溉,万事开头难,事事都要做,所以百姓们白天很忙,只能在傍晚挤出一些时间,渐渐的,就形成了傍晚赶集的习惯……”
  长孙王妃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难怪会是傍晚。”
  太子妃郑观音突然开口,语带迟疑问道:“傍晚前来赶集,归时天色已黑,不知道这些百姓的安危如何保证?我听闻河北这边一直有着匪患。”
  顾天涯连忙面色一肃,郑重回答道:“顾家村驿站拥有兵卒九十九人,按照责权划分可以庇护三十里地,每十里,就是三十三人,每五里,就是十六七人,就算是分作四面八方八个方向,每五里也能有两三人编为一组,我和昭宁经过商量,在这三十里范围内盖了许多的巡查小站,大约正是五里一个,恰以顾家村作为中心……”
  他说着顿了一顿,紧跟着又道:“巡查小站并不大,仅仅只建一砖屋,但却配置快马一匹,更有火炉点燃,无论是本乡本土的百姓,又或是过往途径的客商,都可以进入巡查小站烤火,暖和了身子以后继续赶路,并且,兵卒们每隔半个时辰巡查一次,可以保证五里之内的乡土安危。”
  这其实是后世乡镇派出所的巡警制度。
  三个皇族女眷听的大为惊奇。
  郑观音眼睛闪烁异彩,下意识道:“五里范围并不算大,而且八个方向都有巡查,战士若是配备快马,盏茶之间可以到达,也就是说无论哪一个巡查小站出了事,其它小站的兵卒都可急速做出支援,如此一来,任何匪患不敢露头。”
  长孙王妃则是急急开口,道:“妹夫你能不能帮个忙,把这个巡查小站的制度写成章程,我想带回去给你二哥看看,让天策府也效仿你这个办法推行。”
  郑观音微微一怔,下意识道:“我也想要。”
  顾天涯毫不推辞,笑道:“此事的具体模式我早已写成册子,原本就打算给大哥二哥送去一份,只因寒冬道路难行,我不愿意让信使太过劳苦,所以才按下不发,准备开春以后再送,既然现在两位嫂嫂前来,等你们归途之时正可带上一份。”
  郑观音突然又想到一事,急忙问道:“这个巡查小站的开支大不大?”
  顾天涯微微而笑,道:“自古当兵吃饷,乃是天经地义,所以兵饷肯定是要配发的,但是巡查兵卒们领的也只有兵饷……”
  言下之意,并无额外开支。
  郑观音顿时眉头微皱,道:“方才听你简述此事,感觉巡查兵卒极其辛苦,倘若不给额外补贴,兵卒们会不会心怀怨恨。”
  顾天涯哈哈一笑,道:“不如我带你们亲自去问问。”
  他说着抬脚而行,直奔不远处一个百姓,那是一个中年妇女,此时正蹲在雪地上卖东西,说是卖东西,其实只有两三样,看起来不像是个小摊,倒像是拿点东西卖了补贴家用。
  这妇女见到顾天涯上前,先是站起来屈膝一礼,然后才笑道:“顾先生要吃饼子吗?”
  顾天涯毫不迟疑,直接从怀里掏出几枚大钱,递给她道:“你这十来个饼子我全都要了。另外那只母鸡也卖给我吧。”
  这是生意包圆的意思。
  然而那妇女却怔了一怔,陡然摇头道:“顾先生,您不用施舍,您自己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不需要买下奴家所有的饼子。”
  顾天涯呵呵而笑,道:“我可不是帮你,而是确实要买,我家今日来了贵客,正愁着没东西招待……”
  他说完这话之后,才把话题重新引回刚才的事,指着三位皇族女眷道:“我家的三位客人对于巡查小站比较好奇,你给她们说一说这里面的具体情况,可好。”
  那妇人再次一怔,随即满脸带笑,语气诚恳的道:“顾先生造福乡里,您的巡查小站真是大功德呢。”
  这时郑观音温声开口,仔细问道:“本…我对巡查小站的开支很是好奇,可惜我妹夫故作神秘不愿意直说,但他既然带着我们过来问你,想必你能把这里面的事情解释通透。”
  那妇人顿时一笑,不断点头道:“原来您好奇的是这个呀,随便哪个百姓都能说出一些,那些兵哥儿之所以不用多给兵晌,是因为他们会在我们百姓的家里用饭。”
  郑观音微微一怔,有些迷惑不解道:“这又如何?”
  旁边顾天涯呵呵轻笑,道:“就是说兵卒的所有兵晌都能存下,不需要花销任何一笔钱财,他们在驻守巡查小站的时候,当地百姓给他们供应一日两餐,吃喝不用掏钱,走到哪家吃哪家……”
  郑观音登时转身,目光霍霍盯着顾天涯,脱口而出道:“你这是喝民血!”
  哪知那个妇人连忙开口,急急道:“这怎么是喝民血呢?我们盼还盼不来呢!谁家若是能有巡查的兵丁过去吃饭,村里其她女人几乎羡慕的要死。”
  郑观音呆立当场。
  只听那妇人开口又道:“虽然巡查的兵哥儿免费用饭,但是他们来家里吃饭的时候自带粮食,说穿了,就是用一用我们的灶火,我们帮他们烧饭,用的是他们的粮食,等到饭做好了以后,我们全家都能跟着混一顿吃喝,这种美事,哪里能找?”
  她说到这里停了一停,不知为何脸上忽然有些红晕,声音变的小了,仿佛带着羞涩,又道:“那些兵卒在家里用过饭食以后,按照规矩必须得给家里干活,我们河北的寡妇太多,有些力气活根本干不了,并且,并且,家里的孩子也盼着兵卒能来,感觉自己像是有了父亲……”
  三位王妃只觉心中一酸。
  她们这时才想起来,河北道一直是缺男人的地方,对于这些常年守寡的女人来说,家里偶尔有个男人出现乃是一种寄托。
  所以,这是良政。
  但是郑观音仍旧皱了皱眉,再次盯着顾天涯又问,道:“你刚才说兵卒的粮饷可以存下,那么他们带去百姓家里的粮食从何而来?每个兵卒一日至少两餐,这难道不是一大笔的开支吗?”
  不愧是李建成的携手之妻,她关心的每一个问题都在点子上。
  顾天涯展颜而笑,语带深意的道:“驿站兵卒如此辛劳,巡查地方震慑宵小,庇护一方,人人受益,百姓因为太穷,即使受益也无以为报,但是富户呢?世家呢?总得意思意思吧,拿出点粮食不为过吧。”
  郑观音恍然大悟,目光溢彩连连,由衷道:“原来如此。”
  这时忽听长孙王妃开口,语带担忧的道:“此举看着虽好,然而也有隐患,倘若时久日常之后,兵卒会不会被世家给收买?”
  她说着看了一眼顾天涯,又道:“即便不被收买,也会滋生贪欲,比如百年之后,谁能保证这个制度还是好的?现在这制度看着很好,是因为有你和昭宁坐镇,可是以后呢?也许坐镇一方的首领就是最大的贪……”
  顾天涯点了点头,郑重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此时很好,彼时毒瘤,所以我和昭宁经过商量,对于这种事情提前做出预防,每隔半年时间,驿卒会彼此调动,比如密云县属于边陲,驿站的驿卒属于北兵,等到半年之后,这些驿卒直接调往河北最南边的一个县,然后再下一次换防,则是调往最东边的县,如此以来,人生地不熟,即使有人想要收买他们,但是稍微盘算一下就会发现不值,因为驿卒只能驻守半年,根本没有盘固一方的机会……”
  郑观音突然开口,提议道:“最好能把驿站驿长也列为调动之内,否则光是调动兵卒起不到太大成效。”
  顾天涯忽然伸手一指自己,笑着道:“就连我这个始作俑者,五个月后也得换防,顾家村虽然是我家乡,但是五个月后我只能望乡而叹。”
  言下之意,正是回答了郑观音的提议,他是驿站驿长,并且已经当了一个月,再过五个月后,恰恰是履职半年,所以他也得遵守规矩调动,离开顾家村驿站去别的地方。
  三位皇族女眷登时怔住,一直没有说话的杨氏终于开声,急急道:“那怎么可以?你和别人不同的。”
  顾天涯神色一肃,郑重道:“若是连我都不愿意遵守,又怎能去要求别人遵守?”
  杨氏仍是一脸急切,又道:“秀宁三姐已经有了身孕,你难道舍得把她留在顾家村?就算你能舍得,秀宁三姐舍得吗?”
  顾天涯忽然仰头看天,足足好半天才缓缓开口,道:“世家和皇族约定,我一辈子不准进入朝堂,但是他们也给了一丝退让,保留了我的驿站驿长之职,所以这一辈子,我最大的官位就是这个了。”
  他说着仿佛自嘲而笑,又道:“昭宁知道我梦想,她不想让我心存遗憾,所以,她支持我……”
  三位皇族女眷皆是一怔,不知为何总觉得这话有些隐藏,像是一种借口,其实另有深意。
  她们此次前来河北,各自抱着不同目的,顾天涯同样心知肚明,只不过彼此都在保持缄默。
  所以顾天涯才会带着她们游逛集市,扯东扯西的讲解着驿站各种制度,其实大家都是聪明人,都不想碰触某些敏感的话题。
  也就在这时,忽见一个女子快步而来,俏脸一片英姿,正是娘子军的小青将军。
  她先是冲着三位皇族女眷行了个礼,然后才语带歉意的道:“我家公主孕吐厉害,无法亲自来迎三位,小柔正在家里伺候,所以也没办法恭迎,只能由奴婢来接,还请三位贵人赎罪……”
  三位王妃顿时轻笑,其中长孙王妃故作恍然道:“我方才还一直纳闷,为何这么半天不见秀宁,她那么知书达理的人,岂能做出这等失礼之事,原来是孕吐呀,这可是女人家的第一关。”
  杨氏则是连连打趣,嘻嘻道:“三姐夫真是厉害,没经大婚就干了大事,咯咯,整个皇族外戚还是头一回呢。”
  无论长孙王妃还是齐王杨妃,都在努力的提及亲情,毕竟身为皇族女眷,她们来河北就是这个目的。
  而顾天涯则是趁机脱身,笑着道:“有小青来接,我便不再作陪了,昭宁这一阵子确实孕吐的厉害,竟连脾气也变的坏了许多,正好你们姑嫂妯娌,可以帮我照顾照顾……”
  说着停了一停,陡然拱手朝着长孙王妃一举,道:“二嫂,劳烦了。”
  然后又朝着杨氏双手一拱,也道:“妻弟媳,劳烦了。”
  唯独面上郑观音是,面色变得肃重起来,道:“大嫂可否单独一叙,小弟有些事情要说。”
  他这话让众人都是一怔。
  虽然这时代没有男女大防,但是嫂子和妹夫单独相处仍有不妥,顾天涯陡然提出这种请求,严格来说乃是失礼之举。
  幸好郑观音微微一笑,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