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有后台-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宁看向小青,故意装作请求般道:“秀宁,这可得看你的用兵本领了呢。”
小青点头道:“既然是顾公子所提,必然是有着忧虑,我回去之后即可派出斥候,监视密云县通往草原的路径。”
顾天涯猛然开口,提醒道:“不止是密云县,整个河北道都要监视,世家同盟联姻乃是一体,所以咱们要防备的不止密云孙氏一家。”
小青再次点了点头,郑重道:“好!”
至此,顾天涯的第一个担忧暂且放缓。
但是还有第二个,以及第三个……
第61章 大隋官仓,巨富遗产
但见顾天涯稍加沉思,随即便再次开口,道:“突厥能防,朝堂难争,世家若是无法通过勾结草原施加压力,必然会把所有的力量全都砸向朝堂,只可惜,此事咱们使不上力气。”
昭宁迟疑一下,忽然轻声道:“我觉得李家皇族既然执掌天下,肯定有着能够制衡世家的手段。朝堂上有皇帝,有太子,有一众大唐皇族,有那么多的王爵嫡系,也许他们早已筹谋许久,正等着要和天下世家掰手腕呢。”
顾天涯登时怔住,好半天才若有所思道:“这话倒也有理,看来我的眼界还是太低了。”
第二个担忧,隐约也可以暂且放下。
剩下的,唯有第三个。
世家控制卖粮,该当如何应对。
昭宁一直记着顾天涯先前所说,这时终于有了机会,连忙问道:“你说你有解决的办法,快点说给大家听一听。到底是什么神奇手段,竟能抗住世家控制卖粮的毒计?”
这话问出之后,所有人全都看向顾天涯,众人心里同样好奇,不知道能有什么办法。
却见顾天涯深深吸了一口气,突然缓缓吐出了十六个字,一字一顿道:“前隋栽树,大唐乘凉,末代所遗,八大粮仓。”
众人都是一怔,面色茫然起来。
唯有昭宁陡然想起什么,脱口而出道:“我明白了,你说的是大隋留下的八个粮仓,那里面有着数十百万石粮食,足够支持我们抗衡世家的控粮之计。”
哪知顾天涯突然摇头,沉声道:“你错了,那里面没有粮食。”
昭宁登时怔住,满脸不可置信。
顾天涯看她一眼,忽然叹了口气,道:“或者我应该换个说法,那里面有着粮食,但却没有我们需要的粮食。”
这说法听起来很拧,有种相互冲突的不合理。
众人更加茫然起来。
他们听不懂顾天涯到底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幸好顾天涯紧跟着开口,仔细解释道:“隋朝末年,天下各地修建了许多粮仓,不断储存粮食,用以对抗荒年,这其中又有八个超级粮仓,据传每个巨仓皆有存粮百万石之多,结果荒年没有遇上,天下已经揭竿而起。那些粮仓各被所占,成为了反王们争夺天下的底气。”
昭宁忍不住接口,若有感慨道:“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
她曾在乱世之中领兵征伐,对于天下粮仓的情况如数家珍,她将一个一个粮仓的名字不断说出,好半天才震惊般吐出一口气,道:“我竟然忘了,隋朝留给我们的家底很厚实。”《注1:史书记载,隋朝留下的粮食,唐朝吃到贞观十一年才吃光,加上大唐立国之初的九年,整整吃了二十年》
哪知顾天涯忽然再次叹气,有些伤感道:“可惜,粮仓里的粮食怕是没有了。”
“这不可能!”昭宁下意识开口,反驳道:“我曾听人说过,那些粮食能吃二十年。”
“不错,能吃二十年!”顾天涯点了点头,但是很快又摇了摇头,道:“可惜,这只是表象!”
他说着停了一停,目光缓缓在众人面上扫过,轻轻道:“再大的粮仓也经不住亏空,再多的存粮也扛不住硕鼠,隋朝留下了无数粮仓,外加八个超级大仓,但是这些粮仓里的粮食,恐怕早已搬进了各个世家的家仓……”
众人听到这里,终于恍然大悟。
世家,又是世家。
天下九成官员,出身都是世家,虽然李家皇族夺得了江山,但是执掌地方的却是世家。
一块肥肉被人过手之后,即使不吃也能沾到满手的油,而那些世家官员执掌地方的时候可不止是过手,他们直接就是负责掌管着各地粮仓。
监守者若是利益一体,必然会滋生出自盗。
这就是监守自盗的释意。
顾天涯忽然开口,沉声道:“倘若我是某地的一个世家,我岂能忍住不向粮仓去伸手?咱们仍旧以密云孙氏打个比方,比如我现在就是密云孙氏的家主,那么,诸位猜猜,我会怎么做?”
他口上说着让众人猜,其实自己已经再次开口,又道:“密云县,也有一个前隋留下的小粮仓,此仓虽然稍小,毕竟乃是官仓,据传仓中存储粮食十万石,足够密云县的百姓吃十年。不得不说,这是前隋的一大功绩,盛世存储余粮,荒年可度危机,这个粮仓乃是前朝遗留的财富,按理应该属于密云县所有的百姓共有,然而大唐立国知乎,它却掌管在地方官员的手里,确切的说,是掌管在密云孙氏出身的官员手里……”
他说到这里停了一停,紧跟着再道:“肥肉在口边,岂能不吞咽?倘若我是密云孙氏的人,我绝对会把官仓的粮食搬回家。这件事,做起来简单的很,监守自盗而已,简直是唾手可得。我只需要在粮仓里面稍微留点粮食,满足朝堂户部的定期巡视和临检便可了,就算突击检查,问题也不太大,因为大唐的官员几乎都是世家出身,大家对于这种事早已经习以为常。倘若遇到突发事件紧急用粮,我留下的那些粮食也能轻松应对,所以,万事无忧,而我,早已中饱私囊。”
昭宁听的面色发白,众人也觉得脊背寒冷。
顾天涯仿佛抽丝剥茧一般,将一件天下大秘缓缓的揭露出来,众人都能听出来,这个大秘密乃是他猜的,虽然是猜的,但却很真实。
丝丝入扣,环环有理,让人听完之后不得不选择相信,世家已经搬空了大隋遗留的官仓。
好半天过去之后,昭宁才缓缓开口,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你刚才为什么会说粮仓虽然有粮,但却没有我们需要的粮……”
所谓的粮仓有粮,那是因为世家稍微留下了一些应付巡查的粮。
没有需要的粮,则是因为那部分粮食已经成了世家的粮。
昭宁忽然看向顾天涯,像是猛地反应过来所有一切,她陡然抓住顾天涯的手臂,惊喜道:“你前前后后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要说出的只有一个意思,你盯向了大隋的官仓,你想要针对的是世家搬走的存粮,若是这些存粮能够回归官仓,再也不用担心世家会控制卖粮……”
她说着停了一停,猛然又有新的领悟,惊喜又道:“这些回归官仓的存粮,甚至就是世家粮铺一直在卖的粮食,这是兵法上的釜底抽薪之策,简直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顾天涯微微而笑,道:“亏空未发之时,属于中饱私囊,一旦揭露出来,便是触犯律法,世家势力哪怕再怎么庞大,有些规矩仍旧是需要遵守的,倘若他们不愿意归还大隋遗粮,那便是铁了心的要枉顾国法,搬空官仓之粮,动摇国本无疑,若是坚持不愿意归还,岂不是可以按照祸乱谋反论处?”
谋反罪,是皇族唯一能动世家的理由。
自古虽然是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双方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容忍的平衡,但是唯独一件事皇族不会容忍,那就是世家想要动摇皇家的根本。
你敢谋反祸乱,我就可以杀人。
若是我连江山都要丢了,自然不会在乎治理地方,哪怕天下九成官员出自世家,我们皇族发起狠来也敢杀,因为,那一刻已经是同归于尽的局面了。
第62章 第一个计策,在顾天涯的预料之中
双方攻防,已然开始。
人类自从有了文明,一直都在相互争斗。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为这个‘利’字,古往今来死了多少人?
其实无论人还是动物,活在这世间都有两件事逃不开,一是生存,二是繁衍,这两件大事至关重要,偏偏都关乎一个‘利’字。
生存乃是活着,最起码要解决温饱,吃饱喝足之后,又会想些别的东西,比如‘妖精打架’,比如干柴烈火,男人们为了配偶展示雄姿,女人们为了容貌梳妆打扮,无论套路怎么花哨离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繁衍。
但是在保障了生存和繁衍之后,人的心思并不会就此罢休,想享受,想威风,尘世之间的千千万万个人,每个人都渴望去做那种人上之人。
而想要满足这一切,就得把利益攥手中。
所以天下所有纷争,基本上都是利益之中……
顾天涯讨回了密云孙氏侵占的土地,对于密云孙氏来说就是被人争了利益,此事往大了说,乃是动摇家族根本,即便往小了说,也是威严被侵犯。
故而,不能忍……
既然觉得不能忍,自然选择要反击,利益之争一旦决定动手,基本上都是你死我活的结局。
有时候,会从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开始。
比如八个村庄的土地,就是毫不起眼的小事,但它偏偏能够掀起波澜,最终会导致一方永远的消失在这片天底下。
利益之争,你死我活。
是夜,寒风。
就在顾天涯和昭宁她们筹谋布局的时候,密云孙氏的宅院里同样灯火通明,一群管事面色肃重站在门口,家族里的掌权者坐在屋中,无论主人还是下人全都面沉如水,整个议事大堂的气氛显得极为压抑。
但见大堂正中,孙昭双膝跪地,他身上背着几根荆条,脸上带着愧疚之意,他手里同样也托着一根荆条,忽然膝行几步往前而行,涩声道:“大伯父,请责罚……”
说着双手一举,将那根荆条递向密云孙氏的家主孙灿,再次涩声道:“侄儿办事无力,竟让家族蒙羞,虽然家族不曾责怪,但是侄儿心中难安,所以我自请家法,甘心受家族惩罚。”
孙氏家主面色肃重的伸手,将那根藤条接在了手里,突然‘啪’的一声折断,语带无奈道:“孙昭吾侄,你何苦如此啊。一件小事而已,何须大动干戈?别跪着了,快快起来……”
孙昭跪地不言,眼中似有郁愤。
孙氏家族叹息一声,忽然弯腰下去亲自把孙昭拉起,语带教诲道:“侄儿你要记住,万万不可如此,人活天地之间,岂能一帆风顺?今日你虽输了一场,然而原因并不在你,毕竟谁也无法料到,娘子军竟然会出动大军,几千兵马突然围住家族,搁在谁身上都得认输,你当时能够做出那种决断,堪可称之为最明智的选择。”
孙昭双手攥拳,轻轻咬牙道:“但是我的决断让家族蒙了羞。”
“哈!”
孙氏家主陡然哈了一声,眼中猛的射出森然厉色,沉声道:“八个村庄的土地而已,尚且动摇不了孙氏的筋骨,但是此事开了一个不好的开端,如果任其发展才会动摇根本,所以,天下世家都会看着我们怎么做。倘若我们不做任何反应,那才是真正的塌天大祸……因为,我们成了先例。”
孙昭先是一怔,随即反应过下,顿时脸色异常难看,咽口唾沫道:“一旦有了先例,便会继续施行,以后再有世家被收回土地之事,所有人都会把罪责算在我们头上。”
孙氏家主缓缓点头,语带肃重道:“这个罪责太大,孙氏承担不起,所以孙氏必须反击,甚至是直接报复……”
孙昭再次一怔,目光下意识看向大伯父,有些吃惊道:“对方乃是娘子军。”
言下之意,不说自明,娘子军号称大唐三大兵力之一,岂是他们密云孙氏能够招惹的?
但是孙氏家主面色坚定,陡然眼中再次射出森然厉色,道:“屠刀已然临头,怎能引颈受戮,此事有进无退,只能一往无前……”
说着一停,紧跟着又道:“咱们密云孙氏,必须展开报复。”
孙昭面沉如水。
好半天过去之后,他才深深吸了一口气,道:“确该如此。”
此人不愧是年轻俊才,一旦定下决心立马付诸实施,只见他似是沉吟一下,陡然开声道:“今日之事,其实有着漏洞可钻,娘子军出动几千人马威逼世家,严格来说乃是破坏了皇族和世家共同遵守的规矩,但若仅是如此,咱们还无法反击,顶多是和对方打打嘴仗,根本没有反击的意义。”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随即又道:“但是对方出面做事的人,却是一个穷苦出身的泥腿子,这却是让咱们捕捉了机会,可以抓着这一个漏洞死死咬住不放。”
这话让众人都是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你欲如何?”
孙昭眼神一冷,道:“首先,我会以密云县令的身份上书,报奏朝堂关于今日之事,言称那个顾天涯乃是冲击县衙之匪。”
孙氏众人微微一怔,皱眉道:“他明明是驿站驿卒,匪名怕是扣不到他的头上吧。”
孙昭冷冷一笑,突然反问道:“你们确定吗?他真的是驿站驿卒吗?”
这话问的极其古怪,孙氏众人明显又是一怔。
却听孙昭缓缓开口,道:“他今日进入县衙之时,并没有开口表明自己是个驿卒,他只说自己是顾家村的村民,那二十个驿卒同样也说自己是村民……既然自称都是村民,为何持刀冲击官府?”
说着看向众人,悠悠道:“自古以民犯官,如同匪寇无疑。所以,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他是驿卒,但我就要抓着这个漏洞不放,我以密云县令之身上书朝廷,非要把一顶匪寇的帽子扣在他头上不可。”
“好!”
孙氏家主突然开口,道:“此计确实不错,深谙争斗之道,自古与人相争,先要抢占道理,如果暂时没有道理,那就先把脏水泼上,有了可以攻击的借口之后,多说几次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孙昭缓缓点头,略显傲然道:“我上书的目的正是要给顾天涯泼脏水。”
孙氏众人眼睛放光,连连道:“朝堂上的世家官员必然会死死抓住这一点。”
第63章 第二计,你们自己在找死
这时忽听一人开口,略带提醒之意道:“但是此计只能算是一个开端,并不能将那个顾天涯直接打死,毕竟咱们都知道,他真的是驿站驿卒,既然咱们能给他泼脏水,娘子军必然也能力保他,即使强行给他扣上兵匪罪名,最后的结局也不会受到治罪。”
众人无不点头。
孙昭同样也点头,忽然开口又道:“三叔公说的一点没错,这一计确实只是开端,不管事情能不能成,主要是给朝堂诸公提供一个借口。只要争吵起来,便会旷日持久,到时顺势反对理清田亩之事,天下的世家可以一起发力给皇族施压。”
众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他的目的。
但是孙氏家主却微微皱眉,沉吟道:“虽是如此,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毕竟娘子军乃是北地强兵,真要铁了心的想做某事谁也拦不住。咱们密云孙氏,依旧抵抗不住。”
“所以我还有一计!”孙昭陡然开口,眼神有些阴森,他猛地伸手指了指北边,语带寒气道:“大家应该都能知道,娘子军为什么要驻守边境。”
孙氏众人眼睛都是一亮,忍不住脱口而出道:“防卫突厥,抵抗入侵!”
孙昭缓缓点头,道:“那么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援引突厥,请其来侵,今冬数场大雪,草原比河北更加严寒,突厥人一向不事生产,需要依靠掠夺渡过寒冬,只要我们能把意思传递过去,告诉对方我们愿意提供各种消息,突厥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