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唐有后台 >

第248章

我在大唐有后台-第248章

小说: 我在大唐有后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个普通的妇道人家,不太会说什么高深的大道理,但她却郑重其事的教育孩子,十分严肃的道:“娃儿你记住,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不可以去接受他们的施舍……”
  那小孩明显不太懂,眨着眼睛问道:“为什么不接受?有吃有喝不好吗?以前冬天的时候,家里连饼子都吃不上,天气那么冷,河里全是冰,爹爹砸个冰窟窿去抓鱼,冻的两只脚全都发肿了。可是冬天抓不到太多的鱼,我和哥哥姐姐们每天都很饿……现在多好啊,有贵人给我们粮食给我们肉。”
  “闭嘴!”
  妇女猛然怒斥一声,眼圈发红的道:“你记住娘的话,我们不应该乱伸手。一旦习惯了伸手,就会想着一直伸手。可是孩子你有没有想过,一直伸手一直能得到帮助吗?”
  那小孩被训的眼泪汪汪,呜呜哭道:“娘,我不是乱伸手。贵人跟我们说的很清楚,他们的帮助并不是帮助,而是交易,而是生意。他们给我们粮食和肉,他们给我们派来郎中,等到爹爹回来的时候,会把这些账目全都算清楚。”
  那妇女一怔,脸上现出一抹温柔。
  旁边其她几个妇女叹了口气,上前劝慰道:“大姐,别训孩子,能有肉吃总是好的,活着一天算一天吧。”
  被称作大姐的妇女不再言语,而是转头看向西北方向,她脸上明显带着浓浓担忧,呢喃道:“老四,老四,你还活着吗?你在战场上还活着吗?我很怕啊,我真的很怕。如果你不能活着回来,家里的天就要塌了……”
  她脸上的担忧变成恐惧,喃喃又道:“这一个多月以来,我们吃了那些人很多粮食,不但吃了他们的粮食,还接受了他们的布匹和被褥……他们说,这是生意,等你从战场上回来的时候,会用你的军饷跟他们结账。”
  “可是,你如果回不来该咋办?那些人,还会笑呵呵的对待我们吗?”
  “那时候我们没钱给他们,那些人会不会立马翻脸啊。”
  “他们要是翻了脸,他们要是翻了脸……”
  妇女下意识打个哆嗦。
  她努力不去想害怕的事,尽量让自己往好的方面想,继续喃喃又道:“前一阵子的时候,衙门里的牛蛙过来一趟,他送来了十贯钱,说是你在那边领的第一笔钱,其中3300文是咱们全家的安家费,剩余的6000多文则是你的奖赏。当时牛蛙很激动的跟我们说,你在一项比赛之中赢了所有人。不但给济州府兵争了脸,而且也给自己争到了奖励……”
  “牛娃说,这钱是通过军中驿站寄来的。是你的第一笔钱,用来偿还世家的债。可是你不知道啊,这笔钱不够还债的。”
  “咱村里只有三个男丁,府兵征召一下子就走了两个。寒冬大雪的天气,我们这些女人哪有本事弄到吃喝,只能不断接受那些人的帮助,只能一次一次向他们伸出手。”
  “我好几次在夜里惊醒,吓的浑身被汗水湿透,我害怕,怕你不能回来。如果你回不来,债就没办法还。那些人,他们是世家,我听九爷说,世家的人心狠……”
  这妇女明明想让自己往好的方面想,然而想着想着脸上又现出恐惧,她站在雪地里打个哆嗦,满脸无助的道:“老四,老四,你能活着回来吗?你一定要活着回来啊。”
  其她几个妇女听她喃喃自语,脸色也变的担忧恐慌起来。
  也就在这时,猛听远处传来急速的马蹄声,几个妇女下意识转头,看到有几匹快马飞速而来。
  妇女们脸色一变,认出这几个人正是琅琊王氏,尤其是领头那个老者,据说是琅琊王氏的家主。
  一个多月前的时候,这位家主曾经来过赵家村一趟,从那次以后,再也没来过,但是今天他为什么又来了,他这样的大人物不应该第二次来一个小山村啊。
  “难道是老四出了事,他们要来找我们逼债了?”
  几个妇女心中同时生出念头,顿时脸色全都变的仓皇惊恐。
  她们下意识的搂紧孩子,身体忍不住的瑟瑟发抖。
  她们想要开口乞求,却又没有胆量开口,她们只能胆战心惊的站在村口,静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惩罚。
  哪知,想象中的惩罚并没有出现。
  只听一声爽朗大笑,发自那位老者的口中。
  “哈哈哈哈,大喜事也!”
  笑声之中,老者翻身下马。
  只见他不顾地上厚厚的积蓄,急匆匆的走到村子口处,猛然伸出手来,摸向一个孩子的额头。
  老者的语气好和蔼啊,满脸都是对孩子的宠溺,大笑道:“这是赵四将军的孩子吧?老朽记得这个孩子叫妞妞……小妞妞长的真俊呀,快点让王爷爷抱一抱。”
  妇女们怔住了,不知道这位大人物想干什么。
  她们不敢反抗,眼看着老者俯身弯腰,然后,动作温和的搂住了孩子。
  那像是真的发自骨子里的宠溺,如同疼爱孙女的爷爷一般搂着妞妞,忽然他从怀里掏出一块东西,哈哈笑着塞进妞妞的怀里,道:“这是琅琊王氏的嫡系玉佩,王爷爷把它送给漂亮的小妞妞。爷爷膝下有一个小孙子,今年刚好和你一般大,我做个主,给你们定个亲,哈哈哈哈,小妞妞以后嫁给王氏怎么样?”
  妇女们越发怔然,小心翼翼的站在那里。
  直到这个时候,老者才缓缓起身,他仍旧宠溺的用手搂着小妞妞,目光却看向了在场的几位妇女,突然他再次哈哈大笑,满脸亲厚的道:“老夫听到消息之后,连夜赶了一百多里路,快马疾驰,不顾寒风,只为了能在第一时间过来,向你们告知这个天大喜事……哈哈哈哈,真的是天大喜事啊。你们的夫君赵四将军,他在辽东战场立大功喽……”
  赵四将军?
  立大功了?
  妇女们面色怔怔,显然是没能反应过来。
  幸好这时一个青年快步上前,拱手先是朝着几个妇女一礼,温声笑道:“几位赵氏嫂嫂,小弟给你们道喜。根据大唐兵驿站的消息,吾大唐和高句丽一战定鼎……大捷啊,史无前例的大捷。当朝陛下已经发布诏书,通过各地兵驿站传播天下,此一战,出现无数可歌可泣的大英雄,而你们的夫君赵四将军,他的军功直接排在了第一位。据说,这是幽云领主顾天涯的亲自建议。”
  青年一边解说着,一边目光现出炽热,兴奋又道:“此时军功诏书还在传送的路上,大概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幽州衙门,我们琅琊王氏拥有独特的传讯渠道,这次算是抢先过来给你们报喜啦。打从赵四将军从戎之初,就和我们琅琊王氏结了善缘,所以我们不能不来,我们必须要来报喜……”


第388章 各种钱币的价值
  “娘,这是孩儿的军饷,您帮孩儿收着吧,咱家以后过点好日子。”
  “好好好,娘帮你收着。封儿呀,这钱可不少呀!”
  “是不少,总共有七百贯,此次大唐高句丽一战,军功奖励骇人听闻,只要斩杀一个高句丽士卒,就能拿到十贯钱的奖励,孩儿在战场上一往无前,大战之中连斩一百多人,事后点算军功,得赏一千余贯,孩儿自己留下了七百贯,拿出三百贯捐了出去……”
  “捐了出去?”
  “是的娘,孩儿捐了三百贯。”
  日光浩浩之下,鲍封负手站在门口,他面色透出一抹伤感,轻声跟母亲做着解释,道:“此次大战之中,有一些士卒战死了。虽然朝堂上会有抚恤下发,但是孩儿毕竟跟他们同袍一场,尤其是听闻那些士卒的家中有老有小,孩儿的心里更加感觉不是滋味,所以,就捐了三百贯出去。”
  屋中一阵沉寂,鲍母在低声叹息。
  好半天过去之后,她才轻轻开口,劝慰儿子道:“封儿莫要太过伤感,自古沙场就是如此,只要是打仗,总会有人死……”
  她不欲继续这个话题,免得让儿子心里难受,于是她脸上故意装出迷惑,抬手指向装钱的袋子,询问道:“封儿啊,你刚才说这些钱有七百贯,数目好像不对吧,七百贯得是一大堆钱。”
  不得不说,这位老夫人转移话题的办法很好,并且,她的迷惑也不全是伪装。
  眼前这一口袋子钱,看起来确实不够七百贯。
  这时代使用的乃是铜钱,一枚铜钱的价值乃是一文,如果把1000文钱用绳子串起来,那么就成了众所周知的一贯钱。
  钱的材质是铜,一文铜钱的重量恰是一钱。十文钱则为一两,一千钱就是一百两,由于这时代的斤两乃是十六进制,所以一贯钱的重量大约是六斤四两。(如果按照后世的斤两计算,一贯钱的重量是十斤)。
  一贯钱,重六斤四两,乃是很大的一串,也是很重的一串。
  鲍封却说他留下来的军饷有七百贯,这数目按说至少得是四千多斤的大款项。
  古代三百贯钱,就得用一辆牛车才能拉动,七百贯钱至少要装满两车,那是很大很多的一堆钱。
  然而眼前只有一小口袋钱,鲍封却说它的数目是七百贯,难怪老夫人会迷惑,因为这情况太不符合现实。
  作者画外音:这里忍不住吐槽一些,经常描写某个主角探手入怀掏出几百贯钱赏给下人,山水每每读到这种情节,总是忍不住目瞪口呆。重量几千斤的钱,直接从怀里掏出来,卧草,牛逼
  鲍封笑了起来,柴院里站着的一队亲兵也笑了起来。
  有人朝着屋里挤眉弄眼,嘻嘻哈哈的解释道:“老夫人,这您可就不懂了,您别看这个装钱的口袋有些小,可它里面真的装了七百贯钱。”
  鲍封笑着走回屋,解开那个小口袋,他伸手从袋子里拿出一枚钱,递给母亲道:“娘,您看看,这是新钱,和以前不一样。”
  鲍老妇人仔细观看,很快就看出不同,惊讶道:“这钱真厚实,沉甸甸压手。”
  鲍封站在一旁继续微笑,故作神秘的道:“那您再好好看一下,这钱的字口有何不同?”
  老妇人微微迟疑,捏着钱币走到门口。
  她眼睛有些昏花,必须在光亮的场所才能看清东西,她将那枚钱币举起来,对着阳光仔细观察,这才发现铜钱的字口果然不同,上面赫然写着‘开元通宝’四个字。
  “开元通宝?”
  老人转头看向鲍封,语带恍悟的道:“封儿,娘好像明白了,这是新钱,是这阵子大家都在议论的新钱。”
  说着笑了起来,又道:“难怪娘看着感觉感觉眼生呢,原来这些钱和以前的不一样……”
  “是的娘,这是新钱。”
  鲍封笑呵呵的站在门口,忽然脸上再次故作神秘,道:“娘您只看了钱的正面,看到了开元通宝的字口,但您却忘了去看背面,背面的字口才有价值。”
  “是吗?”老夫人好奇起来,连忙把铜钱翻过来看,这才发现背面也有字体,赫然写着‘幽云顾氏’四个字。
  并且除了‘幽云顾氏’四个字,额外还标注着‘当十’两个小字,老夫人迷惑起来,忍不住看向儿子。
  鲍封伸手拿过铜钱,温声跟母亲解说,道:“娘,这个钱币叫做开元当十。它的正面铸造着‘开元通宝’字样,意味着这是我们中原大唐的官定钱币。至于背面铸造的‘幽云顾氏’字样,则是表明它由幽州顾氏负责铸造……”
  他说着停了一停,紧跟着又道:“至于额外标注的‘当十’字样,从字面意思就容易让人理解,这是一枚当十钱,它的价值乃是十枚普通钱,也就是说,它代表着十文。”
  老夫人怔了一怔,下意识的问道:“一枚钱当十枚用?”
  鲍封笑着点头,道:“这是顾先生的独创。”
  然而老夫人却皱起眉头,语带忧虑的道:“自古至今,铜钱都是一文。然而现在这个新钱,一枚就当十文用。封儿啊,这似乎是在坑人呀。”
  “哈哈哈哈!”
  鲍封大笑起来,院子里的那群亲兵也笑了起来。
  有人嘻嘻哈哈凑上前来,挤眉弄眼的讨好老夫人,道:“您若是感觉这个钱不好,不如把它赏给小人吧。俺们眼馋这种钱币很久了,可惜鲍将军一直不愿意给。”
  鲍封抬脚轻轻踢了他一脚,笑骂道:“臭小子,敢糊弄我娘亲。滚蛋,一边呆着去。”
  那亲兵嘻嘻哈哈走开,站在不远处继续耍宝。
  这是老夫人已经察觉出来,眼前的这枚铜钱肯定特殊,果然只见儿子笑着开口,仔细跟她解释道:“娘,这钱可不是坑人,相反,这钱很多人都想抢呢。今次辽东大战,我们大唐横扫高句丽。百万大军一路打下去,最终攻占了他们的国都……”
  他说着停了一停,紧跟着又道:“当我们打下了高句丽的皇城,士卒们砸开了高氏家族的宝库,不但斩获了无数奇珍异宝,而且还得到了高句丽皇族历代积攒的黄金白银。”
  老夫人猛然插口,语带惊惧的道:“封儿,这些东西可不能乱伸手啊。这些东西虽然是大战中的斩获,然而它不该是士卒们的私财。自古至今历朝历代,从未有过大战斩获归属个人的说法,这是底线,万不能碰啊。”
  鲍封哈哈大笑,安抚母亲道:“您放心,儿子没碰。这些黄金白银,我们全都上缴了。它们全都被用来铸成新钱,比如您刚才看过的这枚当十钱。”
  他说着重新举起钱币,举到母亲眼前让老人家观看,继续解释道:“这枚当十之所以能够当成十文用,是因为它在铸造的时候加入了黄金,所以它的价值超过铜钱,不能用普通铜钱来衡量……”
  老夫人若有所思,点头道:“原来如此,原来里面有黄金。”
  她说着想起一事,目光看向院子里的亲兵们,下意识又道:“刚才娘看大家满脸热切,似乎很渴望这样一枚钱。封儿你跟娘说说,是不是这种钱币很稀少?”
  “确实稀少!”鲍封点了点头,笑着道:“它里面不但含有黄金,而且还属于第一批制造的初铸,孩儿因为在大战之中斩将夺旗,并且在攻打高句丽皇城的时候第一个登上城墙,我立下如此赫赫战功,方才有资格拥有这种钱,否则若是换个普通士卒,他们能拿到的只是普通钱……”
  这时一个亲兵凑了过来,涎着脸朝着老夫人讨好,道:“您老人家赶紧开口下令,让鲍将军再拿几枚钱币出来看,让我们可以饱饱眼福,见识见识更宝贵的钱。”
  老夫人微微一怔,下意识的道:“还有更宝贵的钱?”
  “当然了啊!”
  那亲兵满脸期待,顺手指着屋子里的钱袋,道:“这么小的一个钱袋,就算里面装的全是当十钱但也不足七百贯啊。之所以里面能有七百贯钱,是因为其中一部分乃是银币,甚至,还有十枚是金币。金币啊老夫人,那可是幽云顾氏特制的开国金币……”
  “开国金币?”
  老夫人彻底被引起了好奇。
  鲍封转身走进屋中,直接将那一袋子钱全都拎出来,他目光看向在场的亲兵们,笑骂道:“我早就知道,你们这些家伙一直在盼着,行吧,今天让大家都开开眼。”
  叮叮当当一阵脆响,他将钱币全都倒在了地上,然后俯身下去,随手捡起一枚钱币,笑道:“哦,这是一枚当十……”
  随手又捡起一枚,继续笑道:“哎呀,竟然还是一枚当十……”
  当他第三次准备随手捡起钱的时候,终于亲兵们按捺不住了,但见七八个人窜了过来,直接从地上捡起一枚银光闪闪的钱币,兴奋道:“这个是银币,这就是传说中的李大头……”
  鲍老夫人含笑在一旁观看,对于儿子和同袍之间的情谊很是欣慰,同时她心里也十分好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