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唐有后台 >

第234章

我在大唐有后台-第234章

小说: 我在大唐有后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孝恭趁热打铁,紧接着道:“所以皮甲这东西,只能从校尉一级才有资格配置。而至于最高档的铁甲,那东西根本就不是普通将士能幻想的。当年你二哥为了搞出玄甲铁骑,几乎掏空了整个天策府的家底。虽然最后对外宣称是把铁骑搞出来了,但是谁都知道他压根就没有搞成功。所谓的三千铁骑,其实只有一千人拥有铁甲,至于号称的战马也配备铁甲,那纯粹是吓唬人的说辞。战马配和屁的铁甲啊,有那个钱不如多给战士们采买几副甲。”
  他说着停了一停,忽然看着顾天涯又道:“还有你这小子,如今号称是拥有十五万兵,其中三万乃是骑兵,而且还是玄甲骑兵。对于你的这个吹嘘,我们一直是心里存疑的。三万玄甲铁骑是什么概念?这几乎是可以横扫整个天下的战力。如果你小子真的拥有这么多铁骑,你怕是自己就能去把高句丽干挺了吧。”
  顾天涯面色讪讪,悻悻然开口道:“孝恭大哥猜的没错,这件事我确实吹了牛皮。”
  李孝恭冷哼一声,猛然追问道:“你跟我们说实话,顾氏到底有多少玄甲铁骑。”
  顾天涯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十分不好意思的低头道:“只有八千。”
  他感觉八千和三万的数字相差甚远,所以才会感觉不好意思而低头,然则整个朝堂大殿却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尤其是武将们更是齐齐看着他打了一个哆嗦。
  足足好半天后,才见李孝恭咬牙切齿的开口,忿忿道:“你这个,你这个,混蛋啊,你竟然有八千铁骑。”
  他是大唐军方的总揽者,岂能不知道供养一个铁骑的花费有多大?
  光是战士的全身铁甲,成本价就得五十贯,战马的铁甲更贵,一副就得八十贯开外,所以一人一骑就得一百三十贯钱,然而这还只是制造甲胄的成本价。
  若是采购,成本越贵的甲胄采购价格越高,比如荥阳郑氏去年卖给军方的价格,直接就是一个毫不让价的两百贯。
  一人一骑的铁甲,两百贯的付出。然而谁都知道,这仅仅是初次的支出,此后的铁甲养护,那才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花钱地方。
  所以总体算来,供养一个玄甲铁骑至少要准备五百贯。
  然而刚才顾天涯却告诉大家,幽云顾氏如今已经拥有八千铁骑。
  这是什么概念?
  光是砸进去的钱财就有四百万贯。
  而去年大唐国库的岁入,满打满算也才只有四百二十万,就这四百多万,还比往年暴增了一番,原因是幽云之地的棉花产业,让所有人的收益全都翻番了。
  李孝恭喘息明显粗重,恶狠狠的道:“大唐国库一年才有四百万,你这小子供养铁骑竟然花了三百多万,如果再加上其余十二万步卒,你小子光是在兵马上的支出就得五百万开外,难怪大家都说,你小子是个财神……”
  “但是!”
  猛听大殿中有人出声,打断李孝恭的话,沉声道:“但是就算顾天涯供养了八千铁骑,也不代表着他有能力给所有兵卒配甲。八千铁骑的花费虽然多,他咬咬牙也就撑过来了。然而咱们这次要动用的兵卒是多少?这是一次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百万级……”
  此人说着微微一停,目光直直盯着顾天涯,沉声又道:“百万兵卒和八千是何等差距,这事不用我说你也应该明白吧?顾天涯,实不相瞒我一直看你很不爽。然而我虽然看你很不爽,但是我却不想看着你沉沦,你知道你想给所有士卒陪甲的想法属于什么情况吗?这这个想法给我们的感觉纯粹就是要疯啊。”
  整座朝堂大殿,气氛忽然诡异。
  谁也没有想到,柴绍竟然也会站出来劝阻顾天涯。
  昭宁忽然抬脚上前,抱着虎宝宝和顾天涯并肩而立,这位大唐的长公主俏脸一片肃然,目光扫视整个朝堂大殿。
  她的声音无比郑重,摆明了车马予以支持,大声道:“我家天涯的心愿,就是我李秀宁的心愿。”
  昭宁说到这里缓缓一停,随即眼中爆发一种莫名的光彩,那是一种决断的光彩,更是一种母性的光辉。
  只见她猛然再次踏前一步,不知为何突然换了一个话题,仿佛是回忆,又仿佛是宣言,于是整座朝堂大殿之中,到处响彻着大唐长公主昂扬的声音。
  “前隋大业十七年,我李秀宁在家僮马三保的护卫下,从长安杀出一条血路,躲进了号称乱世家园的秦岭之中……”
  “历时三个月,我所见到的皆是惶恐。满目之下,妇孺沧桑,耳畔之策,幼儿啼哭。又有无数的年长老人,身躯瘦弱宛如干枯树枝,每每一日清晨来临之时,就会发现许多老人再也没有睁开眼!”
  “还有可怜的宝宝们,咬着自己母亲干瘪的乳,然而根本无法吸吮到奶水,所以宝宝们在微弱的哭声之中饿断了气。”
  “那是乱世所害,百姓疾苦悲凉。”
  “于是我李秀宁在心里迸发一种志向,我要带领躲在山中避乱的百姓们活下去。”
  “为达此志,我夙夜辗转。”
  “然而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柔弱女子。由于我生在豪门大宅,自幼读的是女训女戒,所以我的学识和阅历无法帮到我,让我可以找到一条庇护百姓们活下去的路。”
  “幸好终于有一天,上苍仿佛开了眼。有一个身穿道袍的老道士,他背着箩筐出现在我面前……”
  “他说他叫孙思邈,他受一位长辈的委托给我带来一句话。”
  “那句话,真的只有一句,甚至不能算是一句,因为它仅仅只有两个字。”
  “是什么呢?”
  “田地。”
  “虽然仅仅两个字,然而却如黄钟大吕响彻我的脑海,让我震惊而醒,让我找到了方向。”
  “那一刻我霍然明悟,人若想活下去光靠躲在山中是不行的。秦岭大山虽然厚重,但它供养不了百姓们。山是躲祸之地,却非养人之所。”
  “唯有大片大片的田地,才能够养活无数的黎民。”
  “而在那时的战乱之中,想要得到田地唯有一个办法,是什么呢?是靠着一场一场的战争去打。”
  “于是我李秀宁在那一片深山之中,第一次向躲避战火的百姓们发出了号召,我要带领他们组成军队,我要带领他们冲出秦岭。”
  “这就是大唐娘子军最初的缩影。”
  整座朝堂大殿之中,李秀宁的声音在响彻,但是在场大臣们虽然凝神倾听,然而大家心中几乎都有一种莫名其妙。
  他们想不通,为什么平阳公主忽然说这些事。
  但是很快他们就知道了答案。


第370章 娶妻当娶李秀宁
  原来昭宁要卖掉自己的私产。
  但她开口先说的并不是私产!
  只见昭宁再次踏前,俏脸流露一抹追忆,轻声道:“躲进秦岭的那三个月,是我李秀宁最为彷徨的三个月,然而当我率领那群百姓们冲出秦岭大山,从那以后这世上再也没有了彷徨的李秀宁……”
  “无数的战阵,磨砺着我。”
  “百姓的希望,压在肩头。”
  “在那种莫大的责任中,仿佛上苍也在为我赐福,逢山之时必然有路,遇水之际必然见桥,那种顺利,另外愕然。”
  “而我率领的那一群百姓们,手里握着的武器仅仅是锄头,偏偏他们却能越战越勇,几乎在一夜间变成了悍勇无比的战士……”
  昭宁说到这里的时候,脸上的追忆渐渐变成骄傲,陡然声音变大起来,有种莫名的气势迸发。
  她大声道:“时,隋朝大业十七年末,我们终于打下了出山之后的第一座城。战后统计点算,得田地五千余亩。”
  五千亩?
  并不多!
  但那却是一个柔弱女子率领着衣衫褴褛的百姓,手拿着锄头在乱世之中打下的第一份产业。
  这时大殿中有人轻轻出声,语带感慨的道:“那一战我们都知道,乃是大唐娘子军展露头角的第一战。但是那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带领百姓打赢那一战的竟然是个女子。”
  另有一人紧跟着开口,关注点却放在了昭宁所说的另一件事。
  只见这位大人面带思索之色,口中仿佛喃喃自语的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公主她似乎在刻意说那五千亩地……看似是在回忆过往,其实说的却是战功。然而我们大家都知道,公主并不是个喜欢夸耀的人。”
  咦?
  听他这么一提,众人发现果然如此。
  忽然朝中好几个大臣同时开口,几乎异口同声的脱口而出道:“我明白了,公主真正的意图是在说封地。当年大唐立国之后,太上皇封赐奖赏诸位子女。曾言平阳公主有大功,打下土地分一半。”
  “当时太上皇说那句话的时候,明显是心潮涌动之际的戏言,然而满朝文武由于敬重公主,竟然无人站出来予以反驳。”
  “所以啊,那句戏言成真了,朝堂户部直接编订了典册,真把公主打下的土地记载其中。”
  “那也就意味着,凡是公主打下的土地有一半被户部编成了她的私产。”
  整座朝堂大殿,忽然寂静无声。
  大家都被吓懵了!
  足足良久之后,才听有人怔怔开口,喃喃道:“如果真要这么算的话,公主名下的土地实在太多了。当年娘子军能征善战,至少打下了半个关中,此外还有山西的四五个郡,以及河北道的十几个州……”
  这人下意识倒抽一口冷气,脸色呆呆的道:“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如果按照当年户部典籍的记录,这些地方岂不是有一半都属于公主的私产。我的老天,这,这,这……”
  “这得有几千万亩地!”
  旁边有人缓缓出声,语气有种说不出的震撼。
  这时又有一人开口,大有深意的道:“当初那些土地虽然被编成了公主的私产,然而这么多年以来谁都没有在意过,甚至就连公主她自己,同样也不曾提及这件事。”
  “也许这是因为在公主的心中,那些土地本就是用来养育百姓的。所以她从未提及,也从未进行索取……”
  “但是!”
  这大臣猛然神色一肃,满脸郑重的大声又道:“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不管过去多少年也改变不了,按照户部当年编订的典籍,这些土地全都是公主私产。公主她多年不曾索取,是因为她的胸怀宽广。然而当她想要索取之时,谁也没有资格阻拦这件事。”
  整座朝堂大殿,弥漫诡异气息。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当年李秀宁战功赫赫,率领娘子军南征北战,虽然打下了不少地方,但却并不在那些地方久留,而是继续领兵向前,继续去攻占更多的地盘。
  至于她打下的那些地盘,则是移交给了李氏所属的势力,等到大唐立国之后,那些土地便成了官产……
  官产,由官府掌管。
  而官府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乃是一个一个出身各家的官员!
  他们掌管着庞大的官产,岂能没有利益存在其中?就算不去刻意的贪腐截留,仅仅是过手油水也够吃饱喝足了。
  这件事满朝文武都有得利,自始至终都没有感觉不妥,毕竟是官产嘛,当官的岂能不捞?历朝历代已经形成了潜规则,就算是皇帝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不让官员们捞点好处,谁愿意尽心尽力的办差事?
  所以官产可以捞好处,乃是古往今来潜规则。
  然而,现在官产成了私产。
  大殿之中沉默半晌,终于有人隐忍不住,只见此人朝着昭宁拱手一礼,目光闪烁这试探颜色,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平阳公主,此事如何解决。”
  他不等昭宁开口,紧跟着又道:“当年的那些土地,我们承认乃是您的私产,但是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导致这些土地掌管在官府手中。而官府的基层官员出身繁杂,几乎涵盖了今日在场的每一家每一户……比如有些官员出身于世家,有些则是天策府那一系的附庸者。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这些人全都从您的私产之中捞过好处。对于这件事,公主认为该如何。”
  这人的试探之语,明显也是大殿众臣的心思,故而当他问出这一番话后,几乎在场所有人全都看向了李秀宁。
  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忐忑。
  甚至就连皇帝李世民,这一刻也显得紧张起来,突然轻轻开口说了一句,语带深意的对昭宁道:“平阳妹子啊,往事不可追。”
  皇帝这是在暗示昭宁,这件事不能大张旗鼓的追究,否则满朝文武一个不落,全都属于需要追究的人。
  真要弄成那种局面,必然会搞得怨气纷纷。
  幸好众人的担忧全是多余。
  只见昭宁微微一笑,语带淡淡的道:“便如陛下所言,往事不可追究。虽然本宫的那些私产被你们捞了好处,但是这件事毕竟有着历史缘故在其中。所以,我李秀宁不追……”
  满殿众人心中顿时一喜。
  然而也就在这时,猛听昭宁的声音严肃起来,沉声又道:“过往之事,可以不追,比如不管你们从我的私产之中捞了多少好处,本公主都可以认为那是历史缘故造成的。但是从今天开始,我已经明确做出了表态,如果再有人想要上下其手,那可就不要怪我李秀宁翻脸无情。”
  大殿之中气氛明显一僵。
  突然有人站出身来,赫然竟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只见这位第一王爵面带深意,笑呵呵的打圆场道:“平阳妹子,你莫要吓唬大家,其实咱们都知道,你那些私产没办法全都收回来。当年你打下的地盘实在太大了,太上皇戏言之中封给你的土地太多了……关中有你的地,山西有你的地,河南有你的地,河北同样也有你的地。”
  “你的私产涵盖如此宽广地域,就算你把它们收回来也没法管理,对不对?”
  “如今你已经嫁人,夫家乃是幽云顾氏。对于你来说,这里才是你的家。你之所以突然提出以前的那些私产,无非是想趁着今日和大家做一个了断,对不对?”
  “今日乃是早朝议政,按理不该说那些灯下黑的事,但是无论陛下也好,又或者满朝文武也罢,其实大家全都心知肚明,某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一直存在。”
  “比如你的那些私产,十多年来一直被当做官产打理,而在这个打理的过程中,大家都在伸手捞取油水。”
  “以前捞,以后肯定还会捞,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伸手捞钱反而有问题,对不对?”
  “既然大家肯定还想捞,那么就谈一谈价格吧。从今日开始你的那些私产卖归朝堂,让它们成为属于大唐各地官衙的真正官产。这么做对于你来说算是弥补,对于在场诸位则是消除后顾之忧,至于今后的岁月里会不会有人因为贪腐而被抓,那则要看大唐朝廷在将来有没有这份力度了。”
  李孝恭说到这里微微一停,忽然把目光看向朝堂上的所有人,语气陡然一肃,沉声又道:“诸位,表个态度吧。今日在场的没有一个是傻子,大家对于官产这种事全都心知肚明。虽然我刚才说让平阳公主把私产卖归朝堂,但是大家不会真的以为朝堂会出这份钱吧……想要继续掌管那些私产,你们得吐出来一部分利益。”
  大殿之中先是沉寂。
  随即便见有人站出身来。
  赫然竟是程咬金,他第一个朝着昭宁拱了拱手,郑重行礼问道:“敢问公主想要什么价?”
  说完之后,方才具体解释,郑重又道:“武德三年的时候,公主率兵打下了关陇蓝田。事后您带兵继续征战别处,蓝田县则是移交给了天策府。而当时负责接手的人,众人都知道是我程知节。并且从那时候接手开始,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