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唐有后台 >

第135章

我在大唐有后台-第135章

小说: 我在大唐有后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千个顾氏积分啊。
  崔浩然从今往后算是发达了。


第228章 其实世家也有人过的很寒酸
  夜晚已经降临,天气很是寒冷,然而有人却还在操劳,像极了幽州城里许许多多的人。
  崔云氏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把双手放在自己的嘴边,她使劲把刚才吸进去的一口气哈出来,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双手不那么僵冷。
  她相貌不算普通,眉宇之间隐含秀气,显然并非是那种普通百姓,而是自幼受过诗书熏陶的世家之女。
  但是,世家之女和世家之女也有不同的。
  每一个世家,都有嫡支分支,家大业大,人口众多,这就导致了财富不能均衡,总有一些人会过的清苦。
  比如崔云氏在未出嫁之前,就是陇西云氏的一个分支出身,父亲属于偏房之中的偏房,一辈子都是郁郁不得志的情况,虽然勉强在族里担任着一点差事,但是那点差事根本不足以让家里富裕。
  托了大族诗书传家这个规矩的福,崔云氏在幼年之时接受了族学的免费教导,然而这份免费教导并不是纯粹免费的,她需要用自己的一辈子去偿还这个债。
  世家和世家需要联姻,不止是嫡支之间的联姻,更多的乃是她们这种偏房女子,嫁给某个世家同样是偏房的子嗣。
  也许是运气好的缘故吧,她被家族里指给清河崔氏的一个公子,在她十四岁刚满的那年,她的父亲兴冲冲跑回家中,父亲那一脸激动的样子,崔云氏至今还能记得。
  父亲说:“云儿,你要有福了,清河崔氏有一个偏房公子,今年刚刚到了及冠的年龄,按照世家之间的联姻规矩,这个公子需要娶咱们云氏的女子,人家已经送来两匹丝帛,另外还有半车的粮食。幸运的很,幸运的很,咱们族中掌事的五公子不忍为父清苦,决定把崔氏的这一份聘礼落在咱家,也就是说,云儿你将嫁做清河妇。”
  简简单单的‘清河妇’三个字,崔云氏的一生就这么被家族指定了。
  但她并不觉得难过,也未感觉有什么凄苦,这时代的女子都是这样,婚丧嫁娶完全凭着长辈安排。
  她嫁人了,嫁给了号称五姓七望之中最富裕的崔氏之家。
  可是嫁过来之后才知道,原来夫君家里的日子也不好。夫君的父母已经不在,家里仅留下一座小宅子,另外就是五十亩族田,以及颗粒不存的一口粮瓮。
  她仍旧能清晰记得,夫君很是局促的站在她面前,垂着头,一脸歉疚。
  夫君跟她说:“云儿,对不住,我家里清寒无比,这辈子怕是要让你跟着受苦了。你既然嫁过来,那么我这个做夫君的就要给你交个底,这次娶你为妻,聘礼是族里帮我出的,两匹丝帛,半车粮食,你自己也是世家出身,肯定懂得这是族中之债,虽然不加利息,但是需要偿还,所以,唉……”
  所以,唉!
  她崔云氏从嫁做人妇的第一天起,她就要为了夫君娶她的债务而操劳。
  但她并不感觉苦楚。
  相反隐隐有些幸福。
  世家女子的婚姻是不能自主的,嫁好嫁坏几乎是纯粹凭着天意,若是运气好了,也许能嫁个好的夫君,若是运气差了,那么肯定一辈子挨打受罪。
  虽然她那一夜才是她和夫君成婚的当夜,但是她在见到夫君的第一刻就知道老天开眼了,她嫁的很好,夫君是个好人。
  能一脸歉疚的跟自己说家中之事,这样疼爱妻子的男人可不是常见的呀。
  崔云氏就定下了心,这辈子她要跟着这个男人好好的过。纵使再怎么辛劳,她也会甘之如饴……
  因为,这是汉家女子的美德。
  因为,她的夫君是个好男人。
  然而,过日子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清河崔氏乃是门阀,族中子弟遍布天下,分支延绵,几达上万,而夫君虽然姓了一个崔姓,可惜却是偏支之中的偏支,这样的偏支实在太多太多,哪怕是清河崔氏也安顿不过来,所以,只能自谋生路。
  夫君是个有担当的男人,为了养家可以俯下身子去种田,半耕半读,奋发努力。
  夫君能这么的为家操劳,她崔云氏岂能做那种怨天尤人的妇人?所以,她也努力操劳起来。
  白天的时候,她去接一些浆洗的活计,晚上的时候,她借着月光织布,油灯是舍不得点的,攒下的钱财要养育孩子。
  她就这么没日没夜的操劳,夫君也鼓足干劲的半耕半读,终于在第五个年头的时候,家里还清了族中的债务。
  但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
  日子反而过的更加紧巴。
  于是她和夫君再次操劳起来,仍旧没日没夜的为了生活而拼命。
  这种日子,其实是很多世家女子出嫁以后的生活,虽然很是辛苦很是艰难,但是崔云氏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那些饿死冻死的百姓之家相比,她们最起码还是有一口衣食可以保证啊。
  每当遇到荒灾之年,家里可以向族中举债,虽然债务需要偿还,但是毕竟那是救了命呀。
  而那些百姓之家的女人呢?她们想要借债的时候都是举债无门。她们只能抱着自己的孩子瑟瑟发抖,眼睁睁的看着孩子饿死在怀中。
  对于每一个做母亲的人来说,那都是比天塌下来还要恐惧的事。
  所以崔云氏从无任何抱怨,她即使再操劳再辛苦也甘心。
  她一直以为,这样的日子就是自己的一生,干活操劳,勤俭持家,帮着夫君一起努力,抚育三个孩子成人,然后,她和夫君垂垂老矣的死去。
  但是忽然有一天,夫君兴冲冲的赶回家中。
  夫君的脸色很兴奋,竟然大白天的一把抱住她,哈哈大笑道:“云娘,云娘,你知道吗,你知道吗?我被选上了,我被选上了啊,咱们现在就收拾东西,今天就要跟上出发的队伍,去幽云之地,去幽云五洲,快点啊,你还愣着干什么?今天就要出发,大队伍可是不会等咱们的,今次有一百多个士子举家迁徙,我们必须要跟上大队伍才能保证安定……”
  一百多个士子,其实是一百多个寒酸的世家分支之子。
  云娘在夫君兴奋连连的咋呼声中,渐渐知道了夫君为什么会如此的兴奋。
  夫君被家族里面给选上了,成为清河崔氏派往幽州的一个小吏。对于门阀庞大的清河崔氏来说,派出一个小吏去幽州帮忙只不过是向人示好,崔氏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多一个少一个完全无所谓。
  但是对于夫君来说,这份差事却是能够改变命运的大事。
  对于崔云氏来说,她同样也感觉这是老天爷又一次开了眼。
  幽州,幽云五洲的中心。
  顾氏,那位名动天下的顾先生。
  大唐第一国戚,娶的妻子是平阳公主。
  那一位顾先生,凭借一己之力让天下世家示好,夫君若是成了他手底下的小吏,说不定就能得到顾先生的赏识。
  那真就是要改变命运了呀。
  就算退一万步讲,夫君不能得到顾先生赏识,但是幽州之行同样是改变命运,因为夫君跟她说幽州到处都是机会。
  顾先生手里缺人,尤其缺那种能干事、有才华的人,顾先生为人敦厚,哪怕是面对一个小吏也会温和轻笑。
  夫君还说,顾先生此次向整个天下的士子发出邀请,请人去他的幽州和他一起白手起家,对于顾先生那样的人物来说,开发整个幽云之地才能算得上是白手起家,但是对于自家夫君这样的情况,每个月一贯钱的俸禄已经能够改变全家的命运。
  夫君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然而从未赚取过任何一次俸禄,俸禄,那是官员的专用词啊。这一贯钱不但满足了夫君想要出仕的渴望,最重要的是全家都要跟着过上好日子。
  三个孩子再也不用穿的破破烂烂,每次出门都要被族里的管事们训斥一句丢人,三个孩子至少能有一身新衣服,过的体体面面像个世家之中的人。
  还有还有,粮食也不用数着颗粒吃了。
  夫君一个月一贯钱,完全可以保证三个孩子吃饱,甚至还能积攒出一大部分,用来给孩子购买笔墨纸砚。
  而自己呢?
  夫君说到了幽州之后同样也能挣钱。
  顾先生的麾下有五万多个家兵,另外还有五千个天下无敌的铁骑,这么强大的一股兵力,后勤保障是一个很大的缺口。
  兵卒的衣物需要浆洗。
  铁骑的甲胄需要养护……
  若是搁在大唐这边的军伍之中,这些事情肯定是要兵卒们自己解决的,但是夫君却一脸兴奋的跟她说,顾先生把这些事情交给了民间……任何一个民间女子,都可以到顾氏家兵的军营里接一些后勤的活,无论是浆洗衣物,又或者炊事帮工,总之只要愿意吃苦干活,都能从顾先生那里赚到钱财。
  夫君说,这是顾先生刻意的行善之举。
  否则的话,顾先生完全可以省下这笔钱。
  他的家兵自己可以浆洗衣服,也犯不着请人去做洒扫煮饭的事。
  崔云氏很认同夫君的话,她也认为这是顾先生的行善之举。
  也正因为顾先生的这份行善之举,崔云氏跟着夫君来到幽州之后一直没闲着,她每天都能找到活干,已经赚了好多好多的钱。
  干活很累,但是日子每天都很幸福。
  有盼头的日子,难道不该幸福吗?
  她偶尔会迸发一点点少女时代的趣意,准备把这些钱财全都藏起来不让夫君知道,等到某一天的时候,突然拿出来吓唬夫君一次,那时候夫君陡然见到自己挣的这么多,必然会是瞠目结舌特别有趣。
  她只要不断的努力干活,靠自己攒的钱财就够给三个孩子读书。
  到,淳朴之极的种田风格,后面紧跟着第。


第229章 你的一次瞩目,别人改变人生
  夜色已经完全黑了,天色更加的冷了。
  崔云氏再次给双手哈了一口气,然后再次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她感觉自己终于攒足了力气,于是伸手抓住了井边的粗绳。
  再打一桶水,浆洗些衣物,明天拿到顾氏家兵的营房里上缴,就能换到五个铜板的浆洗酬劳。
  “真要感谢那位顾先生。”
  她心里这么感念着。
  夜冷风寒之际,打水的绳子僵冷僵冷的,索性她已经提前攒足了力气,终于把一桶水从井里打了出来。
  她喘息有些不均匀,然而心里欢喜的很。
  也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声笑,远远的道:“崔嫂嫂还不准备收工吗”
  崔云氏转过头去,也对那边报以一笑,道:“妹妹不也是没有收工吗”
  那边的女子笑的更加灿烂,一脸开怀的道:“今日运气好,接到了一个好活儿,顾氏铁骑之中又有五十具铁甲需要养护,妹子我在两百多个竞争者之中抢到了其中一具铁甲的养护工作,连夜就要赶工,擦油去锈繁琐的很,所以哪能收工呀,今晚都不准备睡了。”
  崔云氏登时羡慕不已,咋舌道:“你竟然又接到一次保养甲胄的活儿这是你第二次接到这种大活儿了吧。上次你仅仅是保养了一具铁甲,直接就领到了五十文的薪酬,虽然你忙的一天一夜没能合眼,但是你那一天一夜比我浆洗五天军服挣的还要多……”
  对面那个女子越发畅笑,连连自谦道:“运气好,运气好而已,比不得崔嫂嫂能干,不愧是清河崔氏的人家。”
  崔云氏拎着水桶慢慢走向屋子,一边走一边继续和那女子笑着搭话,道:“都是各家各族的分支,哪能配的上一句崔氏啊。真要论起来,你们太原王氏不也是五姓七望么”
  两个女子说说笑笑之间,慢慢又有两个女子加入进来,渐渐的,有孩子从屋中露头,看到母亲们在忙碌,大一点的孩子赶紧跑过来帮忙,而小的那些则是满院子乱窜,玩耍起来好不畏惧寒冷。
  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温馨画面。
  眼下这一个院子是整个幽州城的缩影。
  几乎每一个这样的小院之中,都是住着三四家甚至四五家人,虽然有些拥挤,但是人人满足。
  她们毕竟要比普通百姓强一些啊,刚一来到幽州就能有个属于自家的房子住,据说这是顾先生的一大仁政,是专门配给小吏们安顿家世的宿舍,据说这个宿舍仅是临时的地方,以后顾先生还会命人建造更好的院落群,到了那个时候,每家都能拥有自己的小院子。
  眼下这个小院,住着四口人家,崔云氏是因为夫君乃是小吏,另外三家的男人同样也是如此。
  她们都觉得这个生活很满足。
  就在女人们一边闲聊一边干活的时候,忽然听到门口处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先是一个男子哈哈大笑,似乎在不断的恭喜某人,随即女人们就听清楚了,那是在恭喜崔云氏的夫君崔浩然。
  “崔兄啊崔兄,你终于算是腾飞啦,今天你必须要出点血才行,否则我们三个可不会放过你。”
  “饮酒,必须得饮酒,还要有肉食,必须让崔氏嫂子整治一大桌子的肉食。今天崔兄得了这么大的机缘,若是不出一点血的话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哈哈哈哈,崔兄你看看你,欢喜的已经合不拢嘴,你光是点头倒是说一句话啊。”
  几个男子畅笑连连之间,身影很快出现在这个小院。
  正是四家各自的男人。
  往日到了下差的时候,各家男人虽然也是一起归来,但是归来之后顶多是稍微叙话一番,随后便各自急匆匆去帮自家妻子干活,但是今天却明显不太一样,男人们一起走向了崔家的屋子。
  此时崔云氏坐在一个木盆面前在发怔,她那一双被冷水浸泡的红肿的手还在做着惯性的浆洗动作。
  却见自家夫君仿佛一阵风儿般冲到面前,突然把一摞晶莹剔透的精美小卡递向于她,夫君的声音带着颤抖,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
  崔云氏甚至从夫君的声音里听到了哭腔。
  “云娘,云娘,你看看,你看看,这是一千个积分,是顾先生弄出的那种顾氏积分,一千分,足足一千分……”
  “云娘,云娘,我被顾先生赏识了!”
  崔云氏只觉自己的脑中轰然炸响。
  一千个顾氏积分,这得是多么巨大一笔财富,但是真正让她浑身颤抖的,却是夫君最后所说的那句话。
  夫君他,被顾先生赏识了。
  此时夜冷风寒,呼啸宛如鬼哭,然而呜呜的风声落在崔云氏耳中,却仿佛如同天籁之音一般美妙。
  “原来命运真的能改变。”
  “原来夫君的梦想并不是幻想。”
  “全家人千里跋涉前来幽州,只以为能让生活变得好一些就已满足,却不曾想老天爷又一次开了眼,命运的改变竟是如此的突然而来。”
  “夫君每夜在熟睡之中的呓语,念念不忘的总是说他一定会出人投地,这现在,真就要出人投地了吗”
  仿佛眼睛变得模糊了,脸庞上也有两行热滚滚的东西,但是谢云氏就那么痴痴呆呆,分明竟是忘了去擦掉欢喜的泪。
  反而是王氏那个女子一脸喜意的走过来,伸手帮着她把泪水给擦了一擦,然后招呼另外两家的女人,一起发笑道:“崔大哥得了顾先生的赏识,这可是咱们整个院子的喜事,我们做女人的没有什么能力,一起帮着崔嫂嫂置办点酒菜吧,让男人们聚聚,也让孩子们吃一顿好的。”
  “对,吃一顿好的……”
  谢云氏终于回了身,随即手忙脚乱的把手往身上擦,她急急跑回屋子,搬出了一个大大的钱罐。
  今天,必须买肉,买酒。
  家里已经多久没有吃过肉了勤俭节省的谢云氏不记得。
  夫君已经多久没有饮过酒了恐怕不舍得花钱的夫君也不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