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奇是因为以大唐当时的工业水平,除了王公贵族能够穿上有色彩的衣服之外,老百姓们穿着的都是粗布素衣,根本不是电视剧里穿着的那种各种色彩艳丽的华服。
由此可见,颜料这东西在当时的大唐是极为稀缺的东西,只有少数人才能穿上染过色的衣服。
衣服尚且如此,更不要说纸张了,当时几乎没有人在纸上上面染色。
即便是有,所渲染出来的色彩也远不及薛海的那些礼盒包装纸的色彩绚丽。
因此,看着薛海轻松随意的将那些包装纸给撕掉,李世民是又好奇又心疼的不行,
只是当时碍于在自己家里,光顾着高兴,就把这事情给忘了,所以才一大早就赶回了薛家村,想要向薛海讨问个明白。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纸张在当时虽然算不上稀缺,但是因为制作宣纸的原材料问题,纸张可是俏手货。
见到薛海随意的撕掉外装包的彩纸,以李世民对自己这个东家的理解,他的手里,一定还有不少这样的纸张。
而且这些纸张的手感什么的都要比宣纸好上不少,如果这样的纸张可以大规模的生产,不但可以代替价格昂贵的宣纸,还可以让更多的老百姓都用上纸。
也给了一些想要出人头地的寒门学子机会,让他们可以购买便宜的纸张,誊抄书籍,考取功名。
甚至可以让朝廷利用新纸在多刊印一些书籍出来,不至于全天下大部分的书籍都掌握在少数的世家贵族的手中。
别看这小小的一张纸,其背后的关联可是大着呢,这一张纸,可以造福全天下很多很多的老百姓。
“原来,你这么早回来找我,就是为了这些彩纸啊?”听完李世民的叙述后,薛海有些意外的问道。
“正是……还请东家不吝赐教——”李世民随即拱手答道。
“哟,老李,你啥时候变得这么谦虚了——”
“嘿嘿,这不是要跟东家学习吗,东家之大才,某自叹不如,不谦虚些怎么能行呢——”李世民笑答道。
听着这话,薛海心里就两个字,舒服!
这马屁话谁都爱听,而且自己作为一名穿越者,来到这个世界,不就是为了听这些马屁话的么?
不过见李世民这时候发问了,薛海心里倒是真的有了一个想法。
之前为了完成系统交代的新手任务,薛府进行了大肆的招工,来报名的人都要登记造册什么的,已方便给他们计算工时,发放工资什么的。
为此,薛二特意去蓝田县里购买了很多宣纸回来,可这宣纸纸薄,用墨稍微重了一点,就容易将整张宣纸给弄烂,从而不能用了。
为此,薛二曾经几次在薛海面前抱怨过这事。
但就是这样的纸张,价格那也是十分昂贵的,一般的人家根本买不起。
现在正好李世民拿着包装盒外面的彩纸来问自己这件事情,薛海心里一想,反正现在自家的红薯,土豆,玉米什么的都种下了,酒馆也开起来了,这段时间正好没什么事情。
干脆利用这段时间开个造纸坊,造一些便宜又好使的纸张出来,像宣纸那样昂贵又轻薄的东西,除了待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和赞叹之外,已经没有多大的实际用处了。
“老李,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件事情要交待给你。”薛海随即说道。
“东家,何事?”
“你和薛二去村子里找些泥瓦匠来,老爷我要再修建一座作坊。”
“再修建一座作坊?难道东家准备要再次扩建酒坊?还是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啊?”一听这话,李世民一头雾水。
“刚刚你不是问我,这些五颜六色的纸张不像是大唐的宣纸,是从何而来么?修建这个作坊,自然就是要造纸咯!”薛海随即颇为神采飞扬的回答道。
听见薛海说要造纸,李世民的脸上立马露出了欣喜之色,没想到自己这个东家果真会造纸!
随即拱手道:“东家放心,某这就和管家去附近的村子请些泥瓦匠人过来!”
第159章 兑换造纸术
“管家!管家!”
“快别睡了,起了起了!东家有事交代我们做了!”
……
李世民说完,便兴冲冲的走向薛二的房间,一边走一边喊,将睡梦中的薛二硬生生的给从床上吵了起来。
见状,薛海在后边无奈的摇了摇头,在心中暗道:“这老李呀什么都好,就是这个性子不怎么好,大早上的尽扰别人的清梦。
若不是看在他是未来老丈人的份上,真要好好训斥他一顿才是!”
被李世民这么一扰过后,薛海也没有什么心思在继续睡什么回笼觉了,回到房间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系统商城的界面,在里面寻找了一下造纸术。
在东汉以前,人们文字记录的主要载体有两种,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竹简,另一种就是绢帛,也就是丝织品,一般用这种的都是比较少的。
一直到了东汉,著名的大太监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以后,发明了“蔡侯纸”。
在这之后,纸张的应用就开始越来越广泛,而竹简也渐渐被淘汰掉了。
但是由于造纸原材料的原因,纸张虽然应用广泛,但是产量却是十分有限。
因此,纸张长久以来都是具有身份的贵族世家们才能够用的起的。
对于底层的老百姓而言,光是一张宣纸的价格,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了。
薛海在系统商城里搜寻造纸术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如何造成便宜又实用的纸张,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原材料。
众所周知,纸张的主要成份是纤维,而纤维又分为植物纤维和非植物纤维。
当然了,后者主要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工业生产中才能制造出来。
因此,目前世界上所使用的绝大部分纸张,都是来自于植物纤维制造而成。
而这些植物纤维,基本上就是来自树木,棉花和竹子等等植物。
在系统商城里找到造纸术以后,因为此时距离造纸术所出现的年代并不是很远,所以需要兑换的幸福值并不是很多,只需要一万幸福值就可以兑换出来。
薛海当即便毫不犹豫的点击了确认兑换的按钮。
“咚咚!恭喜宿主成功兑换造纸术!”
随着系统提示音的响起,在薛海的脑海中瞬间出现了一副画面,上面详细的记载着造纸的整个操作方法和流程,并且配上了相应的图画作为辅助说明。
与能够直接兑换出红薯、土豆、可乐这些实物不同,造纸术是以画面的形式出现的,这样是为了防止兑换出来的技术丢失,而被别人捡了去。
看着出现在脑海中的造纸术,薛海忍不住吐槽道:“苟系统,这么多的流程我特么也记不住啊,最后不还是得抄下么?”
说完,薛海便一边拿起毛笔,一边扯过来一张宣纸,将这造纸术的内容全部誊抄了下来——
……
很快,在李世民的催促下,薛二带着李世民便从薛家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里找来了一些泥瓦匠人,齐聚在薛府门外。
“东家……你要的泥瓦匠人某已经找来了——”
薛海这边刚刚把造纸术给誊抄下来,李世民便已经回来,在薛海的房门外大声唤了两声。
闻言,薛海赶紧收拾了一下,将造纸术放在自己的怀里小心翼翼的保管好。
随后打开房门跟着李世民一起去见了一下那些泥瓦匠人。
在薛府的大门外,薛海把自己对于即将修建的造纸作坊里面所需要的大致设施什么的和那些泥瓦匠人说了以后,便让薛二就近找了一块空地给他们。
在这之后,薛海便开始思量起有什么作为原材料来造纸了。但很快,薛海就做出了决策,用竹子。
原因很简单,虽然树木随处可见,纤维也多,造纸的产量也能提高,但是这一棵树从幼年到成年,少说也得要三五年的时间。
而这竹子就不一样了,竹子的生长周期短,只要土地的酸碱度合适,有几根竹笋埋在地下,一场雨过后,这竹子立马就能够发芽。一般两三个月就能长成参天的竹子。
因此,选择这竹子来造纸,无论是对于环境还是各方面而言,都是最划算的选择。
可现在愁的是,这薛家村是一根竹子也没有,想要造纸,这竹子又该要去到哪里找呢?
……
“老爷,我听老李说你这是要准备造纸?可是咱们蓝田县没有造纸的青檀啊,这种树木只有宣州才有,老爷,这怎么造呀?”
就在薛海不知道去哪儿找竹子的时候,薛二来到一旁,问道。
闻言,薛海一笑,道:“谁说我要用青檀来造纸了?薛二,你可知道这附近哪里有什么竹子么?”
薛海虽说是薛家的家主,可穿越过来也不过半年的时间,对薛家村还算熟悉,可薛家村以外的地方,薛海还不一定有薛二熟悉。
“老爷,你问这干什么?”听见薛海突然问起哪儿又竹子,薛二一脸疑惑。
“这不废话么,当然是用来造纸了!”薛海没好气的说道。
“啥?东家你要用竹子来造纸?这能行么?”
“就是啊老爷,这没听说过用竹子能够造出纸来的呀——”
……
一听薛海要用竹子来造纸,李世民和薛二两人感到很是惊讶。
“行不行的,造了之后不就知道了么……只是现在这村子里也没个竹林什么的,这竹子不好找呀——”薛海说着摇了摇头。
薛海这话音刚落,薛二在一旁猛地一拍大腿,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
说道:“我想起来了老爷,在葛家庄的后山上有一片竹林,以前我跟着老管家去那竹林里砍过竹子做成竹筏去灞河上打渔回来煲汤的——”
“葛家庄?那儿真的有一片竹林?”闻言,薛海立马欣喜问道。
“没错老爷,我记得清清楚楚,就是在葛家庄的后山上,我记得那漫山遍野全都是竹子,长的老高了——”薛二随即肯定的回答道。
第160章 终于来了
“哈哈!这真是太好了,有了竹子可就好办多了!”
“薛二,你赶快多叫上些府上的家丁,却葛家庄的后山上多砍些竹子回来,老爷我有大用处!”
高兴过后,薛海便立马让薛二带人去葛家庄的后山上砍竹子去。
可这时薛二却并没有立马行动,眉头微蹙,看了看不远处临时搭建的棚子,随后看向薛海。
说道:“老爷,前些天忙着咱们酒馆开张的事情,小的一直没和您说,这都几天过去了,上次留下来的那些人,就成天待在棚子里,什么活也不干,每天到了返点儿就嚷嚷着要吃饭。”
“这开饭的时间要是稍稍晚了一点儿,那群人又要大吼大叫,说什么我克扣他们的伙食,不让他们吃饭之类的话。”
“老爷,这府上的人手已经够了,有什么伙计府上的下人都已经能够干完,这上千亩田地里的粮食也还没到收获的日子,等到了收获的时候,实在人手不够,我们也可以再招嘛。”
“现在把那些人就这么白白养着,这府上的消耗是一天比一天大,他们什么活不干,还次那么多的粮食,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老爷,把他们赶走吧……他们就是一群地痞无赖,不能惯着他们啊老爷!”
自从上次薛海决定把那些闹事的人留下来以后,由于府上的房间不够,于是就在薛府外的空地上临时搭建了一些棚子安置他们。
而这些天薛府基本上没什么大活要干,小活基本上薛府的家丁和丫鬟就干完了,那群人就一直处于空闲,吃白饭的状态。
薛二是一直反对将他们留下来的,特别是对这些人尽想着吃白饭的事情感到深恶痛绝。
而薛海前些天忙着见未来的丈母娘和薛记酒馆的事情,就一直忽略了这些人的存在,若是薛二这时候不提起来,薛海都快忘记自己手下还养了那么一帮子闲人了。
“那……你想怎么办?”薛海随即开口问道。
“老爷,要我看,反正他们闲着也是闲着,就让他们去葛家庄砍竹子,再把砍好的竹子运回来的,就不用府上的下人们去了,这样也免得他们天天吃府上的白饭,什么活都不做——”薛二随即建议道。
“嗯——”
听完薛二的建议,薛海微微点了点头,却并没有立即做出决定,心中似乎在想着什么事情似的。
“驾!”
“驾驾!”
……
就在薛海思考着该不该让那些好吃櫴做的人去砍运竹子的时候,不远处的水泥路上,传来一阵策马奔腾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三匹骏马直奔薛家村而来。
来人不用多猜,自然就是长孙无忌那个老贼和他的两个侍从了。
自从这水泥路修建好了以后,长孙无忌还是第一次走这长孙无忌,早就听人说起骑着骏马在水泥路上奔驰的感觉是非同一般的。
而且,这水泥路的沿途还有陈江河带着薛府的家丁巡逻,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盗贼袭扰过往的行人和商贩,保护他们的安全。
因此,长孙无忌此次来薛家村,没有之前那么宏大的场面,动不动就是一队官兵跟着什么的,只带了两个随从。
待到长孙无忌带人走近的时候,薛海突然咧嘴笑了。
直接迎上前去,笑道:“哈哈……孙老三,我可算是等到你来了!”
长孙无忌这时候还在因为昨天薛海在李府当着那么多的人的把自己怼的体无完肤的事情黑着脸,若不是因为李世民亲自下旨的缘故,长孙无忌都不愿意看见薛海。
因此,此时见了薛海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脸色的,特别是在看见薛海一见自己就笑哈哈的样子,心里更加的不开心了。
“薛海,你等某来干什么?”长孙无忌没好气的问道。
“我当然是等你来宣旨了,说吧,上次我让老李带给你,让你告诉圣人的建议,圣人是不是有什么回复了?”见状,薛海直接问道。
有了前几次长孙无忌来传旨的经验以后,薛海现在已经摸清了,但凡是长孙无忌到薛家村来,基本上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来传李世民的圣旨的。
至于说是不是来看李世民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不会让长孙无忌做这种会增加自己暴露风险的事情。
所以,在见到骑着马而来的人是长孙无忌的时候,薛海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
见薛海一下子就猜出了自己的来意,长孙无忌颇感意外的看了薛海一眼。
没好气的说道:“算你小子猜对了,我这次的确是带着圣人的旨意来的,走吧,回去接旨吧——”
听见这话,薛海立马扭头说道:“老李,你先带着这个匠人们去把作坊修好,剩下的事情等我接完旨再说——”
说完,薛海便带着薛二将长孙无忌迎进了府中,一改前态,立马让人沏了一壶好茶招待长孙无忌。
薛海虽说是一个大度的人,可这长孙无忌的心眼儿却不大,心里一直对昨天的事情耿耿于怀。
薛二给他沏的茶连看都没看一眼,直接摆摆手,说道:“不用了,某就是来宣旨的,宣完旨就走。”
说罢,长孙无忌便将一本正经的说道:“圣人口谕!”
“薛海给朕的建议,朕已经悉数知晓,现已命刑部清查全国重型犯人数,且命工部已规划好三条关乎我大唐安危之道路。
朕打算将这三条路都修建成水泥路,别的话就不多说了,这三条水泥路的修建工作,就交由薛海全权统筹。
朕会让刑部、工部和户部以及各有司衙门全力配合,务必要将这三条水泥路修建好,不能有半点差错。
另,考虑到薛海以及有关各方的实际情况,修建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