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比薛二更急的,自然就是那个被薛二从肃州带来来的老中医了。
见薛海昏睡了这么多天都还没醒过来,老中医第一次怀疑自己的诊断是不是诊断错了,想到自己万一真的是诊断错了,就有可能命丧于此,他就急的跳脚。
“不行了,不能再等下去了,老爷这么多天都没醒过来,那个老东西肯定是个江湖骗子,江河,你在县里熟,赶紧去县里请个好点儿的大夫过来给老爷看看。”
“不,多请几个。”
“算了,凡是县里能够叫的上名字的大夫全都请过来,告诉他们,只要治好老爷,让老爷醒过来,多少钱都没问题!”
“你先去,我这边派人去长安一趟,访几个长安的名医过来,万一县里的那些大夫也不行,也不至于耽误时间。”
薛海的房间里,见薛海已经三天迟迟没有醒来,薛二心急如焚,等不下去了,赶紧对陈江河吩咐了一下。
“好,我这就去,咱们分头行动。”
陈江河这时候也急的不行,不敢耽搁,应了一声之后就连夜赶往了县里,准备将县里的大夫全都请到薛家村来。
“水——”
就在这时候,一直躺在场上的薛海突然开口了,一开口就是要水喝。
两人听见声音,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愣了一下之后,随即反应过来,立马来到薛海的床头。
薛二赶紧倒了一杯水小心的送进了薛海的嘴里。
喝掉薛二倒来的水之后,薛海忍不住干咳了两声。
“老爷,您醒了,可把小的们给急坏了——”
“是啊老爷,你终于醒了——”
……
薛海睁开眼的一瞬间,觉得自己的两只眼睛有些疼痛,脑海里一片混沌,这三天,仿佛过去了三个世纪一般。
在昏睡的这三天里,薛海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到了前世的自己,梦到前世的一些事情。
当薛海醒来的时候,关于前世的场景仍旧在薛海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怎么会在自己的房间里?我现在应该在肃州才对,大军出发了吗?顺利吗?水泥路没有出什么问题吧?”
薛海醒来的第一眼,便是瞧了一下眼前这让人熟悉的房间布景,随后想到自己此刻应该是在送行大军的现场,怎么会出现在自己的家里?
“老爷……您已经混睡了三天了,大军早已经出发许久了,估计这时候已经到了灵州了——”见状,薛二回答道。
“我已经昏睡了三天了?怎么会这么久?”
一听薛二说自己已经昏睡了三天,薛海有些不信,随即用手扶了扶自己的脑袋,有些疼痛。
“管家!管家!那个老家伙想逃跑,被我们抓住了,该怎么处置他?”
这时,一名家丁急匆匆的跑进薛海的房间,大声喊着薛二。
“老爷……您终于醒了,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一进房间,看见薛海此时已经醒来,正靠坐在床头,那家丁不禁兴奋道。
听见这话,薛海看了那家丁一眼,随后又看看薛二和陈江河,问道:“什么老头?什么情况?”
“老爷……是这样的,您在肃州……”
见薛海问起,薛二自然是不敢说半点假话,随即将薛海在肃州昏倒被老中医个诊断之后薛二暂时把他扣留在了薛府的事情给薛海讲了一遍。
薛海听完,当即便是有些生气了,责怪了薛二一句,道:“人家作为大夫,治病救人,开了药方拿了诊费,自当让人离去才是,怎么还把人给扣下了!”
说罢,薛海便起身穿上自己的鞋子赶紧出了房门,去看了一看那个被扣住的老中医。
由于薛海已经昏睡了三天都没有醒来,那老中医担心自己诊断错误,才导致薛海迟迟没有醒来。
万一薛海因为自己的误诊有个什么好歹,到时候自己肯定是跑不了的。
于是乎,就趁着薛府四下都在忙着到处给薛海请医的时候准备偷偷开溜。
可没成想,刚从房间里出来,一只脚都还么跨过薛府院子里的院门呢,就被四五个手持棍棒的家丁给围住了。
若不是老中医的反应快,只挨了几下拳脚便跑回进了屋子里,怕是一顿棍棒伺候肯定是少不了的。
来到后院,薛海问清了薛二将那老中医关在的哪个房间之后,立马快步来都了老中医所在的房间。
“吱——”
“老先生……”
“哈哈……他醒了,这个小娃娃醒了!现在可以放我走了吧?”
房门刚一打开,薛海刚说出老先生三个字,那老中医见此时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就是前日昏迷的那人,不禁兴奋大喊了起来。
一边兴奋的说着,那老中医一边赶紧往门口走去。
现在的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赶紧离开这个地方。
“你这人,现在我们家老爷醒了,你还不赶快见过我们家老爷?”
见老中医迫不及待的要走,薛二在一旁没好气的怔了那老中医一眼,随即说道。
第68章 有缘定会再见
那老中医闻言,往后退了两步,拱手道:“老朽见过薛老爷——”
“老人家,不必多礼,你的事情我已经听府上的管家说了,是他们做的不对,不该将你留置在府上这么些时日,还请你不要见怪——”
薛海这辈子只服气教书育人的老师和治病救人的医生,特别是见这老中医这么大的年龄了。
而且从薛二的言语之中了解到,自己当初在肃州昏迷的时候,这老中医是第一个冲过来给自己诊治的医生,并且当时就判断出自己是因为操劳过度,只需要好好休养一番就能够恢复。
虽说后面一开口就要了十贯钱的诊费,在这个年代的确有些狮子大开口,但是当时毕竟是薛二出言随意开价在先,因此也怪不得别人开价高,毕竟钱这东西,谁人不喜欢呢?
因此,见老中医这时候这么客气,薛海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毕竟薛二无缘无故就将别人留置在薛府这么长的时间,无论怎么说也是自己不对在先。
“薛二,还不快给老先生赔个不是?”薛海随即冷声对薛二道。
“老爷,我……”
“快点儿!”
“老先生,小的在这里给您赔个不是了,还请你莫怪……”
……
随后,在薛海的强令下,薛二向老中医赔了个不是。
直到这个时候,看见薛海醒了过来,还特意带着薛二来给自己赔礼道歉,老中医一直吊着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自己的性命是无需担心的了。
“罢了罢了,老朽也不是那挑理之人,既然薛老爷已经醒了过来,老朽家里人还等着老朽回去,就不在府上叨扰了,老朽先告辞了……”
见状,老中医摆了摆手,随即便作势准备要离开。
这一次,薛府上下没有人敢再拦着老中医,薛海虽然有些将其留下,但见其要走,也不好强留。
老中医从薛府的后院一路拉到大门口,却是愣愣的站在了薛府的大门口,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才是。
在那个年代,绝大部分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只是待在自己的村子里那一小片地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也许就是自己附近镇上的集市了。
而有的人,甚至一生都有可能不会去过那些集市。
肃州到蓝田县少说也有两百多里地左右,老中医虽然年龄大,但并不代表他走过的路就多,去过的地方就多。
“老先生,可是还有什么事情?是否对府上给出的诊金不满意?”
见老中医站在大门口迟迟没有离开,薛海主动走上前去问道。
闻言,老中医回过头看向薛海,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拱手道:“薛老爷说的哪里话,诊金已经够了。”
“只是老朽来府上的那日是跟着管家的马车一起来的,现在让老朽独自回去肃州,这该往哪边走,老朽倒是犯起了糊涂了——”
听见这话,薛海立马就明白过来老中医的意思,但是并没有立即安排马车送老中医回去,而是拱手笑道:“不瞒老先生,晚辈手下的工人众多,时不时的就会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现在正好缺一个能够常留在府上给工人们看病的大夫。”
“若是老先生不嫌弃的话,晚辈希望老先生能够留下来,在我薛府做一个常驻的大夫,为我薛府上下的工人以及薛家村的百姓们瞧个疾病,问问病因。”
薛海这时候的想法很简单,这么些年来,薛家村及附近的几个村子的百姓凡是患病之后,基本上都是要去县里请大夫过来瞧病。
而在这几个村子里倒是有几个赤脚医生,但是正儿八经的大夫是一个也没有,薛家村及附近的几个村子经常有因为生病之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而导致悲剧的事情发生。
因此,薛海一直以来都想为薛家村找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大夫留下来,至少在周围的百姓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
而对于自己眼前的这个老中医,虽然薛海没有十足的把握确定对方不是个江湖骗子。
但是从薛二的描述中来看,能够在第一时间冲过来医治自己,说明这个老中医是有一片善心的。
而当时就判断出自己是由于劳累过度昏迷,而不是其他什么突发症状,这表明,这老中医的医术,即便没有十成,至少也是有七成的。
薛海之前在院子里的时候就想提出让老中医留在薛家村的,但当时见老中医归家心切,没好提出来。
这时候在薛府的门前,薛海犹豫再三,还是将自己的请求说了出来。
如果说老中医之前刚遇到薛海和薛二的时候有那么一丢丢的好感,可在薛府被留置的这三天,已经把老中医对薛府的好感给耗尽了。
现在虽然薛海醒了过来,而且一醒过来就带着薛二来给自己道歉,但老中医现在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回家,越快回到肃州越好。
“薛老爷的好意,老朽心领了,这薛家村人杰地灵,好山好水,的确是个不错的地方。”
“只是于老朽而言,这个地方实在是太远了些,老朽的家在肃州,那里还有家人和孩子等着老朽回去。所以……这位薛家村的百姓看病的事情,还请薛老爷另寻高明吧——”
老中医听完,心里自然明白薛海的想法,但现在的他,只想尽快离开薛家村,对于其他的事情,是一点儿想法都没有。
听完这话,薛海苦笑了一声,随即挥手对薛二吩咐道:“赶快套一辆马车,再派两名家丁,亲自送老先生回肃州。”
“是,老爷——”
老中医说完那番话之后其实是有一点点后悔的,后悔自己把话说的那么死,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让薛海派人给自己指下回去的路什么的。
可还没等自己开口呢,薛海就主动让人给自己套了一辆马车,还派了两个家丁护送自己回去。
这让老中医在心里开始认真打量起薛海来。
第69章 一个小要求
很快,薛二便让人套好了一辆马车,同时还派了两名家丁跟着老中医一起出发。
“老朽在这里多谢薛老爷的好意了,请诸位留步,老朽就此离去了——”
见马车已经套好,老中医一刻也不想继续留在这儿,拱手向薛海道谢过后,便顺势钻上了马车。
“老先生!在下还未请教先生的高姓大名呢——”见老中医迫不及待的爬上马车,薛海赶紧喊道。
闻言,老中医正准备掀开帘子准备钻进马车里,又停下了。
回头看了薛海一眼。
道:“老夫的姓名不重要,若是有缘,我们定会再见的。”
说完这话,老中医便钻进了马车。
薛海听见这话,嘴里喃喃的念叨了两声,正准备再开口问些什么呢,只见马车已经离开了薛府大门前,越走越远。
或许,日后真的能有缘再见吧。
……
送走老中医之后,薛海将自己昏睡的这三天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情汇总了一下。
现在,从肃州到灵州的水泥路已经修建好,大军也已经出发三天了,估计再有两天时间,就能赶到凉州。
“是时候将先前派过去的那四千工人招回来,毕竟蓝田县到长安的这条水泥路才开始修了没多久,因为支援边关的事情已经耽误了一些时辰,得尽快重新开工才是。”薛海在听了薛二等人的汇报之后,喃喃道。
“老爷,那四千工人小的已经派人去把他们招回来了,这两天老爷一直昏迷,小的一直守在老爷身边,因此这开工的事情也就一直没有着落。
现在老爷你醒了,只等老爷您一句话,咱们的那条水泥路立马就可以开始修建了——”
自从肃州到灵州的那条水泥路修建好以后,众人真正见识到了水泥路所带来的好处之后,再也没有人质疑薛海的水泥路到底有什么用。
“如此甚好,我看也不用特意等到哪天了。现在,现在就重新恢复建设,这条水泥路一定要越早修建好越好。”闻言,薛海随后吩咐道。
“老爷放心,小的现在就去安排工人们复工。”见薛海这么急着修好这条水泥路,薛二赶紧应道。
随后,薛二便忙着去安排工人们开始重新上工的事情。
待到薛二走后,薛海靠坐在椅子上,冥想了一会儿之后,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
随即看向陈江河,道:“江河,你收拾一下,随我去一趟长安——”
……
长安城,天香茶楼。
薛海带着陈江河急忙忙的来到长安,就是为了来见长孙无忌。
先前在修建肃州到灵州的水泥路之时,为了方便与薛海的联络,又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长孙无忌与薛海约定,有什么事情就到天香茶楼来等他,他自然会来。
天香茶楼的老板见到已经消失了三天的薛海突然出现在茶楼里,便立即谴了伙计去长孙府通报。
长孙无忌一听薛海正在天香茶楼等着自己,第一反应便是立即进宫去见了一下李世民。
现在薛海因为修建成了水泥路,使得大军在大雨中出发,且极大的缩短了行程,李世民可是对薛海看重的很。
即便长孙无忌因为红薯那事对薛海有诸多的不满,这时候涉及到薛海的事情,还是要谨慎的一些好。
进宫见过李世民之后,长孙无忌便匆匆赶往了天香茶楼。
“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薛男啊,消失了三天,这怎么又突然出现在长安了?今天来天香茶楼找某,所为何事啊?”一进茶楼,长孙无忌便表现出一副市井商人的嘴脸来。
“孙老三,几天不见,我发现你还是那么的欠揍啊,是不是最近发财了?”
……
经过这几次事件的接触,薛海与长孙无忌之间,现在已经是那种有点儿相爱相杀的感觉了。没错,就是相爱相杀的感觉。
两人见面之后,一番互损之后,才算是进入了正事。
“你小子别和我扯那些没用的了,说说吧,这次来找我,到底想干什么?”长孙无忌喝了一口茶水,正色问道。
“那好,我们就说正事,这次为朝廷支援凉州,我薛海可以说是既出钱又出力,现在朝廷的援军已经出发了,我相信不久之后将会抵达凉州支援被困在那里的大军——”
“等等等……你刚刚说什么?又出钱又出力?这次朝廷打突厥和吐谷浑,你出了一文钱吗?”
薛海的话还没说完,长孙无忌就打断了薛海的话,疑惑道。
“废话,我当然出钱了啊,那十几万斤红薯不是钱吗?我不但出了钱,还出了不少的钱,孙老三,你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当初够买那一千多斤红薯花了多少钱吧?”
见孙老三质疑自己,薛海立马拿出当初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