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胄说这话的同时,有意无意的扭头看了一下他带来的那队禁军。
见状,薛海心里一动,当即便有一种想要拒绝接旨的冲动。
可是一看自己府上还有那么多的人,附近几个作坊里也还有不少的工人,自己要是真的拒不接旨的话,怕是会连累到他们。
“臣!接旨!”
最终,薛海还是咬着牙将圣旨接了过来。
可接过圣旨之后,薛海是一刻也不愿意多拿在手里,直接扔给了身后的李世民。
道:“老李,这可是当今圣人亲自颁发的圣旨,你赶快去找块布,好好裱起来,可千万不能弄脏了。”
看见薛海将圣旨随意扔向李世民的动作,一旁的戴胄吓的差点儿没叫出声来,万一圣旨砸到了李世民可怎么办?
“是,东家——”
李世民接到圣旨以后,也没有多说什么话,转身便拿着圣旨回府去了。
第300章 一出变脸好戏
“薛爵爷……你先不要这么生气嘛——”
李世民走了之后,戴胄这才赶紧拉着薛海来到了一边,先是小声安慰了一下薛海。
“哼……不生气?你家的好东西,就凭一道圣旨,就直接抢走了,你难道能够不生气?”薛海轻哼了一声,当时就没给戴胄好脸色。
见状,戴胄不怒反笑。
“哈哈……爵爷呀爵爷,刚刚圣旨是一回事,我这还有一道圣人的密旨没有交给你呢——”
戴胄哈哈笑了两声,随后从袖口掏出一道李世民的密旨来,递到薛海跟前。
“爵爷,圣人说了,念在你为朝廷做了那么多的贡献,这分给你两成的盐利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这件事情不能写在朝廷的圣旨上,因为你毕竟是朝廷的伯爵,所作所为都应该是为了朝廷考虑才是。”
“若是将这件事情写在圣旨上了,日后若是有其他人效仿的话,会让陛下很难办。”
“所以呢,除了那道圣旨之外,陛下还特意写了一道密旨,让我转交给爵爷。”
戴胄一边说着,一边将李世民的密旨递到了薛海的手中。
薛海半信半疑的将那道密旨接了过来,打开之后,细细读了起来。
……
“哈哈哈……戴大人,你看你,这么热的天,怎么一直站在外面呢,快快进府喝杯茶,再吃个冰镇西瓜解解暑啊——”
“对了,薛二,好好招呼这些禁军兄弟,这么热的天还穿那么厚的盔甲,真是难为他们了——”
片刻之后,薛海将手中的密旨小心收起,搂着戴胄的肩膀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拉着戴胄进了薛府。
在李世民的那道密旨上,所写的内容都是有关薛海与朝廷合作之后,盐利如何交割给薛海的方案和步骤。
并且,李世民还在密旨中严令薛海,此时一定要保密,切不可对外透露半分。
看完了这样一道密旨之后,薛海当然是高兴都来不及了。
毕竟这整个大唐两成的盐利,无论是按天还是月亦或者是按年来交割,那可都是一大笔银子啊!
随后,薛海在薛府内十分热情的招待了戴胄一行人。
本来薛海想着自己要亲自做两道拿手菜来好好感谢一下戴胄的,毕竟当今圣人能够同意分给自己两成的利润,这里面肯定少不了戴胄的原因。
可戴胄只是吃了两块西瓜和一些点心之后便借口朝中公务繁忙,急着赶回长安去了。
临走的时候,薛海与戴胄还约定好了一个时间,让戴胄都时候带着户部和工部的人来一趟薛家村就行了。
……
戴胄带着官兵回长安了以后,薛海高兴归高兴,可心里却也隐隐的有些担心起来。
薛海在担心什么呢?
就刚刚戴胄来宣旨的时候,第一道圣旨上的内容,实际上薛海是拒绝接受的。
可薛海并没有做出拒绝的举动。
因为薛海知道,一旦自己拒绝接旨,跟着戴胄一起来宣旨的那些个宫中的内侍和中书侍郎肯定会当初治自己一个抗旨不遵的罪过。
而他们可是带了一队禁军过来的,如果双方真的要打起来的话,就薛府的那些家丁,肯定不是禁军的对手。
到时候说不定还会连累到整个薛家村的人。
虽然这一次的结果是好的,李世民那老小子留了一手,让薛海拿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可万一下一次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呢?
亦或者是,下一次,朝廷就不会再答应自己这样那样的条件,而是改成明抢了呢?自己难道真的就要被当成任人宰割的鱼肉吗?
想到这些,薛海突然觉得,自己这个灞水伯,只有当个乖乖听话的灞水伯才是安全的。
如果稍微做了一些让朝廷不高兴,不满意的事情,怕是都会遭来灭顶之灾。
这些都是薛海此前从没有想到过的。
一直以来,薛海都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里是唐朝,不是二十一世纪的华国,这个地方,没有法纪可言,君权,就是最大的法纪。
万一自己将来和朝廷做了对,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
明白了这些以后,薛海在心中暗暗开始了谋划,作为一名穿越者,自己的命,当然不可能随意的让人揉捏!
……
两天以后,戴胄带着户部、工部里里外外十几名员外郎来到了薛家村。
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从薛海的手里学习粗盐提纯的方法。
原本戴胄建议的是让薛海直接去一趟山东,那里有千亩盐田,可以直接在当地建造起粗盐提纯的设备来,也方便教当地的那些负责盐业的官员粗盐提纯的方法。
可薛海觉得从关中跑一趟山东,而且还是没有水泥路的山东,实在是太远了。
于是就拒绝了戴胄的提议,想了一个办法出来,让他把户部和工部的相关人员都集中起来,然后在薛家村建造了一个小型的粗盐提纯的作坊。
“今天把诸位都召集在我薛家村,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你们学会如何将粗盐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精盐。”
“接下来,我的每一步操作,以及用到的东西,你们可都要睁大眼睛,仔细的看清楚了。”
……
戴胄一众员外郎来到临时建好的粗盐提纯作坊以后,薛海先是极其严肃的对大家讲了一遍规矩,提醒他们千万集中精神和注意力。
随后便开始了粗盐提纯的操作。
其实简单的说,粗盐提纯,就是想办法将粗盐中所含有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的杂质祛除掉,而其中的难点就在于祛除粗盐中那些可溶性的杂质。
以当时社会的科学发展程度而言,人们对化学方面的了解程度有限,一些涉及到化学方面的知识和反应,都是靠着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而做到的。
因此,人们才会长期吃到含有大量可溶性杂质的粗盐。
可现在,薛海将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粗盐提纯的方法贡献出来以后,大唐的百姓吃那种苦涩粗盐的日子,将一去不再返了。
第301章 朕以前真是看错你了
教学粗盐提纯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在薛海反复演示了几次之后,户部和工部的那些员外郎们都拿着小本本将步骤记了下来。
“薛爵爷,戴某今日算是真正的受教了……想不到把这一粒粒的粗盐想要制成精盐,还需要经过这么多的步骤和程序。”
“而且,刚刚爵爷所演示的那些步骤,以及使用的一些东西,戴某此前可是从未接触过啊——”
“爵爷你小小年纪,便能够发明出这么复杂的程序,所懂得的知识又是如此的渊博,实在是让戴某汗颜呐——”
……
在薛海给一众员外郎演示粗盐提纯的时候,戴胄身为户部尚书,自然一直在旁边看着。
从头到尾将整个粗盐提纯的步骤观看了几遍之后,戴胄已经被薛海所展现出来的惊人的才华所折服。
一向在李世民面前都不怎么拍马屁的他,这时候居然在薛海面前拍起了马屁。
当然,戴胄拍马屁的行为自然遭来了李世民的一顿白眼。
……
“好了,现在我已经将粗盐提纯的方法向你们演示过三次了,你们各自也都做了相应的记录,你们回去以后,可以先照着我的方法试试,看能不能制造出精盐来。”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可以现在就问我。”
演示完最后一次粗盐提纯的步骤之后,薛海像个老师一般拍了拍手,给一众员外郎布置了他们的家庭作业。
“爵爷,这个地方我还是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在盐里面加那个东西呢?”
“对呀,还有这里,我们把盐放进水里以后,它不就全都融化了吗?”
“然后我们再用火将盐水烤干,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
薛海的话音刚落,一众员外郎们便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对此,薛海还是非常耐心的给他们一一做了解释,毕竟这粗盐提纯可是事关大唐一千多万老百姓的生活,可马虎不得。
……
一一回答完这些员外郎们的问题之后,天色也差不多暗了下来,戴胄便准备带着这些员外郎先回长安,然后再给他们安排各自具体的工作。
李世民在这时候自然就承担起了替薛海送客的任务,与戴胄一道,带着十几名员外郎往长安的方向走。
“戴老二呀戴老二——”
在回长安的路上,李世民骑着马,特意来到戴胄所做的马车旁边,故意出声喊了戴胄的小名。
戴胄闻言,赶紧掀开马车的帘子,从里面钻了出来,一脸恭敬的看着李世民。
道:“陛下唤臣何事?”
“你说说,平时在宫里的时候,你对朕那可是严格要求,从来不在朕的面前拍朕的马屁的。”
“可是今天,你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拍了薛海的马屁,不但拍了薛海的马屁,还拍的那么开心。”
“你说说你,你的原则哪里去了?”
李世民特意把戴胄从马车里叫出来,就是为了当着戴胄的面说一说他给薛海拍马屁的事情。
毕竟这样一个都不肯给皇帝拍马屁的人,却愿意给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子拍马屁,这让他这个皇帝的面子往哪里放啊?
“陛下……臣当时只是觉得薛爵爷的确是个大才,他在介绍将粗盐提纯的方法的时候,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臣所不知道的——”
“臣说的那些话是发自肺腑的,绝非是为了拍他的马屁啊——”
听见李世民特意将自己叫出来就是为了说这件事情,吓的戴胄以为李世民是要责怪他给薛海拍马屁的事情,赶紧解释了一番。
“咳咳——”
“行了行了,朕又没有责怪你的意思。现在,你总该能理解朕为什么一直留在这薛家村,而不愿意回宫里的愿意了吧?”
“这薛海是个人才,从他这里,朕能够得到很多很多有利于我大唐的好东西,他的脑子里装有很多奇特的想法,做出来的每件事情,都是有利于我大唐社会发展的。”
李世民刚刚问完戴胄,又开始自言自语的说了起来。
“陛下,这薛海的确是个人才,既然如此,陛下为何不一开始就把薛海召进朝廷做官,这样一来可以让薛海一直在陛下身边为陛下效力;
二来,陛下也不用在这等偏远的地方受苦,也能够放心的处理朝中的政务啊——”戴胄趁机进言道。
“诶……你说你这问的不是废话嘛,朕已经在朝会上提过两次,想把薛海召进朝廷做官的事情了,可魏征那个匹夫……咳咳……你不要告诉魏征朕把他叫匹夫的事情啊——”
“如果不是两次魏征都拦着的话,朕早就把他召进朝廷给他个二品大员做做了——”
李世民一提到要把薛海召进朝中做官的事情就是一肚子的火,恨不得指着魏征的鼻子开骂。
“陛下,魏大人多次阻拦,是因为在魏大人眼里,薛爵爷一无功名,二无实功。”
“可这次薛爵爷贡献了粗盐提纯之法,何不趁着这次机会,将薛爵爷召进宫呢?想必魏大人这次应该不会再阻拦了。”戴胄建议道。
李世民听完,却是摇了摇头,缓缓道:“魏征这个人,你不懂,如果没有让他心服口服的功绩的话,他是不会轻易开口退让的。”
“行了,不说这件事情了,你回去以后,立刻着手,让中书省发一道行文,直接交道各地盐司衙门的手中,让他们开始着手建造提纯粗盐的作坊,已经建造设备和采购相应的物品。”
“之后再把这些员外郎们,按照各地实际的情况分派,一定要让我大唐的百姓尽快吃上精细盐。”
“不瞒你说,朕刚到薛家村的时候,无意之中尝过一口还没有提炼的粗盐,那味道,真的是难以下咽——”
对于将薛海召进朝廷做官的事情,李世民心中有他自己的打算,现在就等着李靖凯旋回来,到时候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而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赶快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粗盐提纯的事情布置下去,并且完成的越快越好。
第302章 寻找湮石,鬼火
“请陛下放心,臣回到长安以后,立刻着手将此事布置下去——”戴胄跪坐在马车上拱手应道。
随后,李世民布置完有关盐业的事情以后,便骑着马回薛家村去了。
可刚一回到薛家村,就感觉府上的气氛变得有些不一样起来,府上的下人似乎都突然变得忙碌起来。
“诶诶……管家,这是怎么了?府上是有大事吗?怎么大家看起来都很忙碌的样子?”见状,李世民赶紧拉住路过的薛二,问道。
“是这样的,老爷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说是湮石可以用来烧火,让我们去找找附近哪里有湮石呢。”薛二回答道。
“湮石?”
“对啊,老李,你跑过的地方多,你知不知道这咱们薛家村附近哪里有湮石啊?”薛二点点头,问道。
“奇怪,湮石能够燃烧某是知道的,可这湮石是有毒的,闻着湮石燃烧散发出来的问道时间稍微久一点儿的话,人就会中毒而亡的,东家突然要找这东西干什么呢?”李世民没有回答薛二的话,嘴里喃喃念叨着。
“害,你要是不知道就别在这儿耽误我时间嘛,老爷可是说了,谁要是能够找到湮石,大大有赏。”
见李世民嘴里喃喃的念叨着不知什么,薛二小声抱怨了一句,然后赶紧往门外走,寻找湮石去了。
这湮石就是煤炭,一般煤炭在刚刚开采出来的时候,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硫。
没有经过处理的煤炭在燃烧的时候会释放出二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以及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在密闭的环境下燃烧,会造成人体缺氧而死。
其实人类发现和使用煤炭的历史,已经有差不多三千年左右。
也就是说,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煤炭了。
但是,因为被发觉出来的煤炭没有经过专业的处理,以及不安全的使用煤炭,人们燃烧含有大量杂质的煤炭以后,造成了不少死亡事件的发生。
久而久之,人们就将煤炭称之为黑石或者是湮石,而燃烧煤炭之后的火焰,也被称之为鬼火。
在一些煤炭产量丰富的地区,一些煤炭甚至直接裸露出地面,遇到天干或者是其它因素,一些裸露出地面的煤炭自燃,这种现象甚至被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称之为来自地狱的鬼火,敬而远之。
所以,虽然人类发现煤炭的历史很早,但是由于种种因素,人类使用煤炭的历史却很短很短。
这也是李世民为什么在听见薛二说薛海让他们去寻找湮石以后会那么吃惊的原因。
而薛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