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子风流-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纪灵,显然就是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不知不觉中,曹仁的大刀已经将纪灵周身上下全部笼罩,逼得纪灵只能护住要害,勉强抵抗。
“纪灵!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纳命来吧!”
曹仁刀招猛然一变,一招力劈华山,大刀如乌云盖顶一般直取纪灵的顶梁。
“开!”纪灵不敢示弱,见曹仁大刀袭来,直接一较中气,双手举刀向上一磕。
噗!
就在双方兵刃相交的那一刹那,也许是用力过猛,也许是曹仁的大刀太沉,纪灵就只觉的眼前一黑,嗓子眼一甜,一口鲜血直接喷将出来,直接将前襟都染红了。
纪灵这一吐血,手下的力道下意识就是一收,结果曹仁的大刀再无阻拦,直接一刀斩落,斜肩带背将纪灵斩于马下,死尸一分为二,落在当场!
哗!
眼见纪灵横尸眼前,在场的袁军顿时就炸开了锅。
有道是,将乃军之胆也。
纪灵非但是将,更是十三万袁军的主将!
纪灵一死,这些袁军的士兵就相当于失了主心骨,哪里还有再战的勇气,纷纷丢下兵刃,四散而逃。
曹仁跟随曹操征战近十年,久经战阵,哪里会放过这种天赐良机,赶紧率领大军掩杀过去,顷刻间便有上百名袁军士卒横尸当场,追随纪灵而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赶过来的袁军士兵越来越多,多到那种你砍倒一个,却立刻能涌上来十个的地步,大有将曹仁合围的架势。
有了曹操提前的嘱托,曹仁清楚自己此行的目的,因此全程都极为冷静。
眼见势头有些不妙,曹仁顿时下令调转方向,不再继续向前追杀,而是全力向外突围。
袁军士兵自然洞悉了曹仁的意图,开始源源不断地冲上前来,阻断曹仁的去路。
但任谁也没想到,曹仁居然能在尚有优势的情况下,果断选择撤退。
袁军士兵仓促组织起来的包围圈,根本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防御。并且没有主将指挥,也无法形成有效的替换机制。
以至于在重重包围之下,却依旧被被曹仁轻而易举地撕开了一个口子。
绝大多数曹军士兵,都跟随曹仁冲出了敌阵。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曹军,因为身上受了伤,无法跟上大部队的步伐,不幸成了袁军士兵泄愤的工具。
时间已过子时,天变得更黑了。再加上主将纪灵已死,袁军士兵不敢轻易追赶,只能含恨注视着曹军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而就在曹仁率部突围后不久,一支打着“夏侯”大旗的兵马,也成功突出了重围,消失在了与曹仁相同的方向。
这么一场突如其来的阻击战,就以同样突如其来的方式的结束了。
第152章 提头来见
0152 提头来见;
“曹贼!”
“你欺我太甚!”
慎县县令官邸,袁术听了手下斥候的回报,气得直接就一拍桌案,眼睛一瞬间就红了。
经历了昨晚一场恶战,袁军清点人数,打扫战场,结果发现伤亡人数近三万余,还折了以纪灵为首的七八员上将,所带粮草辎重被焚毁大半。
当这些数字摆在袁术的时候,除了有些惋惜纪灵之外,非但没有半分怒意,反而隐隐有一些窃喜。
面对十三万大军压境,曹军竟然还敢主动出击,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意味着曹军已经是黔驴技穷,走投无路之下只能选择孤注一掷,用主动出击的方法来寻求一线生机。
经过昨夜一战阻击战,曹军被迫撤退,只能说明曹军这最后一招也失效了。
等待曹军的,只有静静的死亡。
至于说伤亡的兵马以及烧毁的粮草,袁术基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我有十三万兵马,就算折损三万,依旧还有十万大军,依旧对曹军有碾压之势。
而粮草被毁,虽然短时间可造成粮食紧张,但袁术这些年来,始终都在位这一仗做准备,不停的搜刮民脂民膏。
寿春城中,粮秣早已是堆积如山。只要后续粮秣一到,粮食短缺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完全不值一哂。
毕竟对袁术而言,只要能攻破曹军,打压曹操的气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可当袁术重整军马,准备一举攻克慎县,给曹军迎头痛击的时候,却愕然发现,慎县之中竟然完全没有曹军的踪迹,十余万大军完全就是堂而皇之的走进慎县城中的。
不仅如此,慎县的军械库,粮库之中,全都已经被人搬空了,一点军用物资都没有剩下。这完全就不像是临时撤退,倒像是早有计划的撤离。
袁术顿时就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赶紧广撒斥候,让他们去打听曹军的情况。
结果这些斥候回报的消息,直接就点燃了袁术心中的怒火。
非但慎县方圆十余里之内没有曹军的踪迹,就连慎县周围的一些县城,也没有军队驻守的迹象,全都是大敞四开,任人进出。
袁术一下子就明白了。
曹军昨夜的进攻,完全不是孤注一掷的最终疯狂,那就是单纯的挑衅与戏耍。
就是要告诉他袁术,即便你率领十三万大军来攻,你依旧啥也不是。
这袁术哪里还能能耐下去?
“阎……”袁术下意识就想要找阎象商议,结果话刚出口,这才猛然想起阎象已经永远不可能再开口了。
阎象被杀,纪灵在昨晚也已经阵亡,袁术一时间竟想不到该找谁来商议军中大事。
“罢了!”袁术咬咬牙,猛然站起身来,沉着声音说道,“大军由我亲自统领,今日现在城中休息,明天一早,便出兵北上,直取平舆!我就不信,他曹操真就舍得放弃汝南!”
“喏!”袁术面前的一众将领齐声答道。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袁术便留两千兵马,以及那些受伤的残兵驻守慎县,亲率十万大军出城,直逼距离慎县最进的重镇汝阴。
此时的袁术思路非常清晰,先取汝阴,扼守曹军南下的咽喉要道。
随即取澺水、淮水交界之处的重镇新蔡,再沿澺水北上直逼平舆。
如此一来,就算平舆不破,也能保证汝南郡东南半壁尽在掌握之中。
但实际情况,显然比袁术想得更加顺利。十万大军沿着路线一路前进,基本上没有遇到任何曹军的抵抗。
哪怕是两水交界之地的重镇新蔡,也完全没有曹军驻防,一切都显得那么轻而易举。
直到大军兵临汝南郡治平舆,终于在城头见到了迎风飘扬的曹字大旗。
袁术立在战车之上,凭栏眺望,远远见到那随风摆动的旗帜,心中不由得涌起了一阵狂喜。
这十几天的进兵,虽然一切顺利,完全没有遇到阻拦,但袁术总有一种一拳打在空气上的腻歪感,心中憋着的这口气,怎么也出不来。
如今平舆城中有曹军驻守,对袁术而言,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场,将曹军士兵按在地上拼命摩擦,好好的出上一口恶气才好。
“雷薄!”袁术憋着劲,两眼扫视身边的将领,沉声喝道。
“末将在!”雷薄知道眼见必然有场硬仗,有些跃跃欲试地走了出来,向袁术插手施礼。
“你本部人马应该有五千,我在给你一万人,立刻攻城。今夜,我要睡在平舆城内,你可能办到?”袁术盯着这位雷薄,眼中颇有几分期许之色。
雷薄乃是纪灵帐下头号猛将,这在袁军之中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在纪灵阵亡之后,袁术不知不觉间,把重要纪灵的那份心思,转移到了雷薄的身上。
雷薄隐隐约约也能察觉到袁术的意思,心中也要立下大功,在袁术面前出头露脸的心思,便毫不犹豫得对袁术说道:“丞相放心,日落之前若不能攻破平舆,末将愿提头来见!”
提头来见?
袁术看向雷薄的目光中,顿时多了几分诧异。虽然占着人数优势,但平舆毕竟不是什么偏远小城,想要攻破可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
就连袁术自己,其实也没真的奢望在日落之前就能攻破平舆,只不过就是勉励雷薄几句而已。
但万万没想到,雷薄居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雷薄!这种话,可不是轻易说得!”
袁术的脸色变得严肃了起来,毫不客气地盯着雷薄,神色间威胁之意极为明显。
周围一些平素与雷薄不怎么对付的将领,脸上顿时露出了一种幸灾乐祸的笑容。
袁术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你既然放出话来,那你就要履行自己的诺言!
一旦雷薄在日落之前,无法攻破平舆,只怕真的就要割下头颅来见了。
雷薄的额头上顿时出现了一些细密的小汗珠。
此时的雷薄心中已经有些后悔了。刚才光顾着讨好袁术,没想到一不留神居然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但是事已至此,多说已是无益,雷薄只好听着头皮说道:“丞相放心,末将明白!日落之时,平舆不破,末将便自裁于城下,以谢全军!”
第153章 平舆城下
0153 平舆城下;
“好!”
袁术一拍手,喜悦之色溢于言表,连声说道:“雷薄将军如此重用,世所罕有。我再给你五千兵马,助你拿下平舆!拿酒来,为雷薄将军壮行!”
早就侍者端过一个托盘,上边有一壶刚热好的酒,以及两个空的酒杯,递在袁术的面前。
袁术拿起酒壶,亲自把两个酒杯倒满,然后举起酒杯,将其中一杯递给了雷薄,沉声说道:“雷薄!你尽管放手去做!若是你真能在日落之前攻下平舆,纪灵的大将军之位,就是你的!”
说着话,袁术一仰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多谢丞相!末将定不辱命!”听袁术给了准话,雷薄顿时大喜,双手拿起杯酒,把酒喝了下去,将酒杯放在托盘之上,转身大步离去。
也就是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后,雷薄率领着两万兵马,对平舆城发动了进攻。
无数架云梯搭上了平舆城的城头,袁军士兵攀爬着云梯,不要命似得向城头冲去。
与袁术一样,这些天下来,这些袁军的士兵也憋了一肚子火。
尤其是在慎县城外阵亡的那上万士卒,很多就是这些攻城士兵的父子兄弟,更是激发了这些士卒的攻城决心。
特殊赶制的巨型冲车,在近百名士兵的推动下,一次一次撞击着平舆城的城门。
那硕大的锥形圆木,少说也得有几百斤的力道,毫无花假的冲向平舆城那高大坚实的城门。
一整排的投石机列在袁军阵前,不停的有人填装巨石,砸向平舆城中,杀伤力无比的惊人。
而此时站在平舆城头的夏侯惇、曹仁二人,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无力感。
在曹操计划中,袁术虽然有十余万大军,但攻打汝南动了个五万人也就最多了。
慎县一战之后,袁军伤亡惨重,肯定不管直接进攻,时间也就这么争取下来了。
夏侯惇和曹仁当时听了计划,也觉得曹操说得很有道理。可是谁能想到,袁术居然这么憨,竟然直接调动十余万大军出征,几乎把九江、庐江二郡的兵力抽调一空。
怎么?
你老巢寿春不想要了?
但眼前这个局面,夏侯惇、曹仁也顾不上吐槽,至今全力调动城中的万余守军,拼死抵御袁军的进攻。
按照曹操回军时的预想,不是让夏侯惇、曹仁拒守某座城池,而是要机动兵力持续骚扰袁军,拖慢袁军的进兵路线,为曹操大部队的去而复返争取时间。
事实上这二位也是按计划行事,只不过在慎县一战,见识了袁军的人数之后,便果断放弃了原计划。
事情很明显就这么摆着。
曹操留在汝南的兵力,也就两万多一点。慎县城外一战,就折损了近四千人。
再这么骚扰下去,恐怕没拖垮袁军的行军速度,反而自己先全军覆没了。
于是两人连夜决定,收缩全部兵力,整合粮草物资,退守平舆县城。
一来平舆是汝南郡治,城高池深,易守难攻;
二来平舆扼守汝南由东向西的咽喉要道,只要平舆不失,那汝南东南半壁还能保全。
汝南一失,便只能考虑放弃汝南,撤回汝南郡保存实力了。
因此曹仁、夏侯惇清楚明白这一场的重要性,更加清楚这将是一场不知道要延续多长时间的持久战。所比拼的,就只要双方的耐力。
“杀!”
曹仁、夏侯惇几乎同时拔出了腰间的战刀,冲向了那些想要爬上平舆城头的袁军士兵。
在两位主将的指挥下,城上的守军除了不断地向下射箭,早就准备好的圆木、巨石、烧沸的金汁,不断得向城下抛去。
无数的袁军士兵被砸落城头,不是砸死,就是跌落城头活活摔死。
开战不到半个时辰,袁军的伤亡数字几乎成几何数攀登,不知不觉已经伤亡近四千人了。
“将军!我军士兵伤亡已过四千。上面守军很稳,第一波兵马怕是要坚持不住了,请将军定夺!”
一个从前线退下来的校尉,跪在雷薄的面前,急促地禀报道。
雷薄看着眼前的激烈的战况,听着校尉的汇报,脸上没有泛起一丝波澜。
此时在雷薄的眼中,这座平舆城不再单单是一座城池,更是他雷薄的身家性命、前途命运。对于雷薄来说,为了自己的未来,伤亡再大又如何?
“第二队!上!攻势要猛,需要要消耗他们所的弓箭和滚木,为第三队创造机会!”雷薄眼皮都没有撩一下,一脸严峻地说道。
“儿郎们!跟我上!”第二队的领军校尉没有毫不废话,听雷薄一下令,便直接招呼兵马,向平舆城冲去。
校尉的心中很清楚,自己这一队兵马,以及刚刚已经冲上去的第一队兵马,那就是消耗对方弹药的工具,说白了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
但从军一日,便只能遵守主将的命令。这一冲,虽然再无幸理,却义无反顾。
随着第二队士兵加入战团,袁军攻城的势头再次攀升,再加上曹军士兵手头的弓箭、滚木、巨石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新一批又暂时没有补给上来,一下子就有不少袁军士兵,趁机攀上了城头。
夏侯惇就在附近,一见有人冲上来了,顿时就急了,一个健步蹿了上来,手中刀左劈右砍,顷刻间就有四五位袁军士卒被毙于刀下。
跟着夏侯惇的脚步,曹军士兵也围了上来,侥幸攀上城头的十余名袁军士兵顷刻间就死于非命。
但人的经历都是有限的,这边杀敌,那边就不能招呼到女墙垛口。
抓住这个时机,顿时就有更多的袁军士兵杀了上来,战斗开始逐渐从城墙边,转移到了城头上。
曹仁眼见夏侯惇那边情况有些不对,顿时就急了。敌军登上城头,绝大多数就是城破的开始,这开战还不到两个时辰,怎么就有破城的趋势了?
“滚木雷石呢?怎么还不到位?”曹仁急切的大喊道。
立刻就有校尉到了曹仁身边,有些无奈地说道:“将军,我提早准备的滚木雷石,已经用完了!”
第154章 混战之后
0154 混战之后;
用完了?
听到校尉的禀报,曹仁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为了今天这一战,平舆城的军民百姓,已经准备了近十天了。
为了制作滚木雷石,早就已经把平舆周边能砍得树,能用的石头,都搬到城头上来了。
在曹仁的预想之中,这些滚木雷石少说也能用上个几天时间,怎么可能刚开战两个时辰不到,就已经消耗殆尽了呢?
“你能确定吗?”曹仁声音急促地说道,“这可不是儿戏!”
“确实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