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子风流-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庞家家主的位置上,坐着一个相貌颇为丑陋的年轻人。他相貌虽然有些缺陷,但一双眼睛就像是无底的深渊,仿佛能洞悉人们的内心。
他看着蔡瑁的样子,脸上虽然不动什么声色,但嘴角却勾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嘲讽。
“不错!”一个年轻的声音忽然从门外响起,天子刘协迈着还算轻快的步伐,从进了堂内,“国舅说得不错,朕今天能够站在襄阳这片土地上,真的是全赖国舅的帮助!”
哗!
所以人的都下意识的站了起来,目光都会汇聚到了走进来的刘协身上。
只不过在看向刘协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和好奇的味道。
“臣习竺,拜见陛下!”
“臣黄礼,拜见陛下!”
“臣蒯良,拜见陛下!”
“臣蒯越,拜见陛下!”
“臣蔡瑁,拜见陛下!”
“臣庞统,拜见陛下!”
这几位家主反应还算迅速,见到刘协之后,只不过是一愣神的功夫,就纷纷给刘协下拜行礼,希望可以在刘协的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可他们却不知道,此时刘协的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庞统?
庞士元?
刘协目光无法克制的看向了拜倒在一旁的庞统。
基本上稍微对三国有些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凤雏庞统在三国时期所有谋士之中,是一个怎么样的高超地位。
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言道: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
卧龙,自然指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而凤雏,指的就是庞统庞士元。
虽然庞士元出山不久,就在雒城中流矢而亡,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由于庞统的英年早逝,使得庞统并没有完全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使后世人们总会对庞统的才能表示怀疑。
可纵观诸葛亮一生功业,无疑是经天纬地之才。
有道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庞统既然能与诸葛亮齐名,那必然不会是欺世盗名之徒。
只是……眼前的这位庞士元,真的是人们记忆中的凤雏吗?
第67章 不可不防
067 不可不防;
刘协心中虽然激动,但他深知这种场合不能太过明显,便强迫自己的目光从庞统的身上移开,大步走到主位之上坐下,轻笑道:“诸位家主平身,快请坐!”
六位家主站起身,又向刘协施了一礼,才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列位家主,当年朕年幼之际,就曾听闻荆襄之地有五大家族,龙盘虎踞,煊赫一方,今日一见,果真是不同反响。”
刘协顿了顿,端起了面前的茶杯,“朕就以茶代酒,敬在坐的各位一杯。”
六位家主赶紧也端起茶杯,将杯中茶一饮而尽。
“既然大家都喝了这茶,那有些话朕也就直说了。”刘协放下茶杯,一脸平静地看着六位家主,淡然地说道,“朕既然来了襄阳,目的就很明确,就是要中兴汉室。所以,朕不想看到因为一些襄阳内部的事情,消耗我们自身的力量。朕的意思,你们明白吗?”
这……
六位家主都是人精一样的人物,哪里不懂刘协的弦外之音,顿时相互间对视了几眼。
刘协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就是在向这些荆襄大族来宣布荆襄的主权。
从此往后,这襄阳这个地面上,不在是你们五大家族横行的地盘。
他姓刘!
往日天子坐镇司隶,对荆襄之事鞭长莫及,襄阳为几大家族所掌控。
可如今天子移驾襄阳,如果还是六大家族各行其道,那天子岂不成了掌上玩物?
刘协很清楚自己如此直白的表明态度,很容易就会激起这些家族的反弹。但自己不表明态度,更容易被人认为是软弱可欺。
所以这话就必须要说。
就算五大家族要搞什么幺蛾子,那也就只能见招拆招了。
见这六位家主虽然神态各异,但是都有没有说话的意思,刘协便点了点头,便下令传菜了。毕竟这次聚会名义上是宴请,场面还是要走一走的。
酒菜一摆上,七个人就开始边吃边聊,不过都极为默契的拉一下家常。
诸如你家猪今天下了几个崽,你家狗怎么又怀上了之类的话题,每一个提到正经事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刘协端着酒杯,看着一旁埋头吃菜的庞统,忽然开口说道:“士元你真是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当上家主了,看来肯定是深藏不漏啊!”
嗯?
庞统顿时就是一愣。
这次宴会,庞统自问表现得已经非常低调了,基本上就没怎么说话,却没想到天子居然会主动与自己搭话。
“陛下!”庞统放下筷子,向刘协微微欠身道,“统并非家主,家主乃是我堂兄庞山民。不过前些年我堂兄因病去世,庞家便只能有我叔父庞德公来执掌。
可今年我叔父的身体每况愈下,便任命统为了代家主。没有与陛下说清楚,还请陛下恕罪!”
“庞德公病重了?”刘协的脸色微微有些惊讶。
在荆襄各族之中,庞德公可以算是一个超脱物外的人物。避世而居,淡泊名利,历史上刘表几次亲自登门请庞德公出山,庞德公都婉言谢绝。
非但如此,很多襄阳一带出身的名士,譬如诸葛亮、庞统、司马徽都曾受过庞德公的指点。可以说庞德公算得上是大半个荆襄名士的人生导师。
尤其是后世网上传言,在诸葛亮临死之时,那一声“庞德公救我”,更是将这个名字鲜于经传的隐士之名气推向了一个高峰。
因此刘协心中对于庞德公也是极为好奇的,再加上刘协还有着一定的私心,便赶紧说道:“朕尚未登基之时,便听闻庞德公大名。今日既然到了襄阳,那自然就要前去拜见。择日不如撞日,朕明日就去你们庞家府上,看望庞德公!”
“这个……”庞统眨巴眨巴眼睛,显得有些发懵,但很快也就反应过来,“既然陛下想要前往,那草民就在家恭候圣驾。”
“呵呵……”刘协笑着点了点头,便不再提这个话茬了。
其他五人也没说什么。毕竟庞德公如此德高望重的人物,就连他们也会时常去拜见,天子初来乍到,想去见见也很正常。
很快宴会就到了尾声,六位家主纷纷起身向刘协告辞,这场没有任何硝烟的战争就此结束。
侍者进来把残羹剩饭撤下,堂上重新恢复了平静。
刘协坐在主位之上,脸色显得略有些复杂,忽然开口说道:“老师,你怎么看?”
后堂阴影之处,荀彧迈步走了出来,到刘协面前深施一礼,沉声说道:“庞德公想来与世无争,庞家自然不必担心;习家习竺、习询兄弟二人向来忠义,也不会轻易与陛下为敌。
黄家虽然手握重兵,但大多散落在荆襄各地,只要陛下不刻意针对,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异动。”
“只是蔡、蒯两家……”荀彧脸色显得有些犹豫,沉吟道,“蒯家兄弟深藏不露,暂时看不出什么动向;只是蔡家,陛下不得不防啊!”
“蔡家?”刘协显得有些意外,“朕与绾儿已经成婚,他们蔡家就是铁打的皇亲国戚,难道还会有什么意外吗?”
荀彧摇了摇头,轻叹道:“如今陛下刚入荆襄,蔡瑁便现出乖戾之相。若日后陛下重用蔡氏,待蔡瑁真正掌握朝廷,难保不是第二个董卓啊!”
董卓!
这两个字就像是千斤巨锤,狠狠敲在了刘协的胸口上,压抑得刘协有些喘不过气来。
虽然刘协是穿越而来,并没有真正经历过被董卓挟持的那段日子。
但在后世早已习惯了自由的刘协,完全能够明白那种被掌控,被限制的滋味是多么的难受。
“蔡瑁……会吗?”刘协语气中显得有些不确定。
毕竟从后世的经验来看,纵观蔡瑁一生,也没有做出挟持或者背叛刘表的事情,最多也就是主张投降了曹操,不会有这么大的野心,敢于当第二个董卓吧!
“陛下!”
荀彧看着面前这个天真的孩子,心中真是充满了无奈。
有的时候,这位天子会展现出超乎常人的睿智;
但有的时候,却有显得格外的天真,完全没有一点帝王心术。
“就算蔡瑁没有那样的心思,可现在蔡瑁可掌握着整个襄阳百分之六七十的兵马,数量至少要有五万之众,对我们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不得不防啊!”
第68章 蔡氏威胁
068 蔡氏威胁;
嘶……
听荀彧这么一说,刘协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兵力这个问题,倒是忽略了。
现在刘协麾下的兵马,即使算上西凉军的三万人,也不过堪堪四万之数。
如果这四万兵马始终驻扎在襄阳,那面对蔡氏还有些优势。
可这终究是不现实的。
想要彻底掌控荆襄,势必要派遣自己心腹将领率军前往各州郡。
就算不能来一个彻底的大换血,但像南阳、南郡、江夏这样主要州郡,也是要换上心腹之人的。
否则自己坐领荆州,很容易就变成一个光杆司令。
那这样一来,面对蔡氏就毫无优势可言了。一旦蔡家父子有了二心,想要做第二个董卓,那自己将会是无比的尴尬啊。
想到这里,刘协心中不由得对自己一阵暗骂。虽然自己穿越到了三国时期,掌握了一些先机,并且还拥有了天子的身份。
可实际自己本质上还是后世的一个普通人,根本没有接受过帝王心术的熏陶,更是从没有成为一方诸侯的野心。
突然面对这些能过左右自己命运的大事,的确有些举止无措,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才好。
“老师,那依你之见,要怎么防备蔡氏才好?”刘协没有办法,只能向荀彧投去求助的目光。
荀彧稍一沉吟,显得颇为谨慎地说道:“陛下,蔡家现在毕竟是皇亲,不能贸然采取什么行动。不如等到后日的朝会上,陛下亲自试探一下。只要蔡家没有异动,那荆襄基本上也就平定了。”
“嗯……”刘协点了点头沉吟道,“如今交趾郡的张津频繁进攻桂阳、零陵二郡,不如就说让蔡瑁带兵去平定交趾。他若肯去,那就也罢了;他若是不肯去,哼……”
刘协冷哼了一声,没有继续说下。
其实蔡绾作为刘协前世今生第一个女人,刘协是真心不想与蔡绾的家人发生矛盾。
一旦与蔡家发生权力斗争,那势必就是鱼死网破的局面。
到时候,要让蔡绾如何自处?
但是,如果蔡家真想要做董卓第二,甚至曹操第二,那就没什么可商量的了。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想要控制我,那就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吧!
“陛下圣明!”
荀彧赶紧向刘协施了一礼,嘴角暗中勾起了一丝笑意。
刚才还显得有些懵懂幼稚的天子,转眼就又恢复了睿智,果然是一个可造之材。
大汉的未来,再也不是一片黑暗了。
“那这件事情就先放一放,等到朝会之时,看看蔡家到底是设么态度!”
刘协说着话,忽然停顿了一下,“老师,文仲业现在怎么样了?”
关于文聘,其实早在进入穣城的时候,刘协就知道他的存在了。
只不过这一路上颠簸劳顿,实在没有空亲自见一见文聘,就一直让荀彧找机会劝降文聘。
虽然现在的文聘籍籍无名,根本没有人认识。但对于此人的底细,刘协这个穿越者可是一清二楚。
第69章 初见文聘
069 初见文聘;
文聘,字仲业,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原是荆州刘表帐下大将,刘琮投降曹军之后,被曹操所劝降,从此为曹魏集团效力,官拜江夏太守,负责抵御荆州关羽、东吴孙权两方面的进攻。
文聘经略江夏数十年,非但将整个江夏郡打造得铁桶一般,更是多次率军击退关羽,夺其粮草,烧其战船,让关羽不敢轻易进犯江夏。
黄初七年秋八月,孙权亲提五万大军进攻石阳,企图攻占曹魏掌控下的江夏郡。
文聘自知寡不敌众,坚守不出二十余日,只待吴军粮尽,自行推军之际,忽然开城杀出,大破吴军而还。
文聘最终就是死在了江夏太守任上,正始四年配享太庙,得到了曹魏集团的最高荣誉。
纵观文聘一生,虽然无法与张辽、曹仁、夏侯惇这种顶级名将相比,但也绝对不失为一员上将。
虽然此时的文聘籍籍无名,不被别人所重视,但刘协却知道文聘的价值。
如今这么一员良将就摆在自己的面前,如果弃之不用,那可就太过于可惜了。
“文仲业态度有些微妙,非说要面见陛下。”荀彧沉声说道,脸上带着些许疑惑。
面见?
刘协顿时笑了。
在历史上其实也是这样,刘琮投降之后,绝大部分武将都投降了,唯有文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怎么说也不出来投降。只等曹操亲自来了,文聘在顺水推舟降了曹魏。
可能文聘就是这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性格?
不过能得到文聘这样的将才,亲自去找他聊一聊,又能如何呢?
“既然如此,那就去见他一见吧。”刘协站起身,径直就要往门外走,“还请老师头前带路。”
两个人一前一后出了房门,七拐八拐进了一个小院。远离面站着大约能有十多名士兵,一见刘协和荀彧走了过来,纷纷拜见。
“陛下你看,这院子里东西两个厢房。文仲业就关在西厢房里,东厢房里面关着刘景升,看陛下如何定夺!”荀彧指着左右两个房门说道。
刘协点了点头,直接奔西厢房走了过去。
至于东厢房的刘表,刘协其实也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刘表比较好。
要说就这么放了吧,还生怕刘表在外面搅风搅雨;
要是就这么关着吧,貌似还有些不地道,毕竟刘表这也遭了无妄之灾。
正想着,刘协推开了西厢房的房门,迈步往里一走,迎面就看见桌案旁坐着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武将,身材挺拔,孔武有力,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惹的主。
刘协顿时咽了下口水,心中萌生了些许退意。
文聘在三国中虽然不以武力见长,但毕竟是个知名武将,武功就算再低,制服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还是很轻松的。
这要是自己走了进去,文聘突然发难……
刘协有些不敢往下想了。
但刘协心里很清楚,都走到这一步了,自己要是退缩了,必然会被面前的文聘轻视,想要彻底招揽他,恐怕就成了一件难事。
没有办法,刘协只能让自己面部尽量放松,硬着头皮奔文聘走来。
第70章 宛城太守
070 宛城太守;
文聘本来就是在屋子里等着天子,猛然看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走了进来,心中便有了数,赶紧就站起身来,身子往边上一侧。
毕竟在这襄阳城中,这么小的年纪,还能这么轻松走到这里的,也就只有当今天子了。
刘协迈着步子,四平八稳的走到桌案面前,往下一坐,抬头看向文聘。
“末将文聘,拜见陛下!”文聘赶紧跪倒在刘协面前,规规矩矩给刘协行了君臣之礼。
“平身吧!”刘协微微一笑,用尽量轻松的语气说道,“听文若说,你要见朕?可是仲业不愿为大汉江山效力?”
“末将不敢!”文聘赶紧又施了一礼,“聘世代食汉俸,当报君恩,自然原为大汉效力!只是前些日穣城突发变故,末将不知其中原委,不敢轻易决断!”
“那现在呢?”刘协听文聘的口风,心里也就有了底了,语气也平稳了许多。
“末将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