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天子风流 >

第114章

三国之天子风流-第114章

小说: 三国之天子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礼进了包厢之后,就命人置办了一桌上好的酒菜,就等着蒯良的到来。
  菜刚上好没多大一会儿,蒯良就在天香阁小厮的引领下,进了这间私密的包厢。
  一见黄礼已经等在包厢内了,蒯良连连拱手赔礼道:“黄大人!蒯某来迟一步,还望黄大人海涵!”
  黄礼又能说什么呢,只能站起了回礼,说着“不妨事”之类的客套话,两人便分宾主落座。
  蒯良的眉宇间闪过一丝疑惑,轻声问道:“黄大人,你我二人刚分开不就久,怎么如此匆忙就要相见,莫非黄大人的心中,已经有了对付蔡氏的妙计?”
  “蒯大人,不着急,来,黄某向敬你一杯!”黄礼说着话就端起酒杯,想要和蒯良喝上一杯。
  蒯良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着急了,便歉意地笑了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几杯酒下肚,气氛就烘托得差不多,两人的脸上也稍稍有了些红晕,黄礼这才开口说道:“蒯大人,方才回去的路上,黄某又仔细的想了想。你说当初黄家犯下刺王杀驾的大罪,蔡瑁都能逃得一命,这是为什么?”
  蒯良呵呵一笑,神情显得有些嘲弄地说道:“还不因为咱们那么蔡妃娘娘?要不是有她在,只怕蔡家早就是满门抄斩了,哪里还会有今日?”
  “对啊!”黄礼一拍桌案,满脸都是赞同,“就是因为有这位蔡妃娘娘在,蔡瑁才会稳如泰山。当初造反的大罪,都没能杀得了蔡瑁,你说我们给他蔡德珪安个什么样的罪名,才能让天子杀他?”
  “没有了!不会有了!”蒯良连连摆手,语气坚定地说道,“刺王杀驾,图谋造反,这是一等一的大罪了,还有比这个更大的罪过?”
  “所以说啊!咱们普通的计策,根本就奈何不了他蔡德珪!就算今日把蔡瑁拉下了马,来日蔡瑁还有起复的那一天!来来回回,无穷尽也!”
  黄礼表面上还是一副随意的样子,但两眼中却闪过了一丝精光,“除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根本上?”蒯良似乎没有察觉到黄礼眼神的变化,依旧笑呵呵地说道,“怎么样才算根本上?从蔡妃娘娘身上下手?黄大人,你别逗了,这怎么可能?”
  蒯良又是一杯酒下肚,神情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我两家联手,那就是眼下荆襄最大的一股力量,为什么不可能?”黄礼接着酒劲,不甘地反问道。
  “呵呵……黄大人,你醉了!那可是蔡妃,当初蔡讽造反的时候,舍命救过天子,那就是当今天子的心尖尖。
  还是你刚才那句话,连刺王杀驾这样的重罪,天子都不在乎,咱们还有什么办法对付蔡妃?除非……”
  蒯良说到这,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顿时闭上了嘴,不在再往下说。
  黄礼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蒯良的话茬,强压心中的激动,身子微微前倾,开口追问道:“蒯大人,你说除非什么?”
  “除非?”蒯良连连摆手,顺势端起了面前的酒杯,“蒯某没说什么酒杯啊,来来来,喝酒喝酒!”
  黄礼无奈,只能顺从地端起酒杯,与蒯良再次对饮了一杯。
  此时黄礼虽然心中也有些郁闷,但也并非全无收获,至少他现在确定了一点,那就是在蒯良的心中,其实也有着和自己一样的想法,只不过藏得比较深,不会那么轻易让人发现而已。
  “既不能针对蔡瑁,又不能针对蔡妃,那蒯大人,你说说该怎么办?难道就要放任蔡瑁不管,任由那蔡德珪再次爬到我们两家的头上?”黄礼放在就被,故意装出一副紧张的样子,逼问道。
  “这……”
  蒯良一时间有些犹豫,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
  因为现在摆在两人面前,就像是一个死局。若想要名正言顺的出去蔡瑁,那除非是在其头上安插什么天子难以容忍的罪名,借天子之手诛杀蔡瑁,彻底断绝蔡氏的根基。
  但刺王杀驾这种大罪,都不足以让天子动杀心,那再罗织其他罪名,只怕月是无济于事。
  而从蔡妃那里下手,那就更显得无计可施。毕竟天子对于蔡瑁的容忍度,全部都来自于蔡妃。
  连蔡瑁都动不了,又何谈扳倒蔡妃呢?
  蒯良的思路,就像是走近了死胡同,完全想不到一条生路,脸色渐渐变得极为难看,那些细密的汗珠,也开始在蒯良的额头上出现。
  “不然……派杀手刺杀如何?”蒯良似是灵光乍现,抬起头开向蔡瑁,有些惊喜地说道。
  “刺杀?”黄礼撇了撇嘴,似乎对这种最原始也最低级的手段颇为不屑,“刺杀谁?蔡瑁还是蔡妃?蒯大人,你有没有想过,一旦这两人遇刺而亡,天子该有多大的怒火?到时候襄阳城天翻地覆,就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了!”
  “而且蔡瑁武将出身,现在又任水师都督,身边有无数士兵保护。蔡妃就更不用说了,南军那些人,把刺史府围得是水泄不通,估计连只老鼠都进不去。”
  “若真是贸然刺杀,一旦杀手行动失败,该如何是好?若是当场被杀也有罢了,若是失手被擒,那可就是塌天的祸事啊!”
  “嘶……”
  蒯良的眉头再次皱起,显得特别的烦躁,大脑似乎有些无法集中注意力,语气十分不爽地说道:“黄大人!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所有的症结都在于天子的身上,要不然……我们……”
  “换个天子!”蒯良的脸色一阵发狠,脱口说道。


第269章 宴无好宴
  0269 宴无好宴;
  换个天子!
  一言既出,石破天惊。
  蒯良似乎也没料到自己竟然能说出这么一句话,脸色一时间变得有些不自然,眼神也变得有些躲闪。
  但黄礼的心中却是一阵狂喜!
  对于从天子刘协下手的这个想法,其实在迈出家门的那一刻,就在黄礼的脑海中生成了。
  但这毕竟不是什么小事,黄礼也不敢确定再这样的事情上,蒯良还会不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因此黄礼只能一步一步引导,从而让蒯良主动把这个想法提出来在,这样就能做到统一战线。
  很显然,黄礼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蒯大人!噤声!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啊!是要掉脑袋的!”黄礼神色夸张,身体大幅度前倾,故作紧张地说道,“你我两家几代人的基业,一定要慎之又慎,万不可莽撞行事!”
  本来蒯良的脸上还有一些悔意,但黄礼这么一番话下,似乎是有些被激怒了,猛得抬起头,耿着脖子说道:“黄大人!你不必拦我!有些话,今日蒯某偏要这么说!你说我荆襄几大世家,在荆州这么块地盘上经营了这么多年,凭什么那小皇帝一来,就要让我们俯首帖耳,拱手称臣?”
  “想当初王通耀、刘景升在荆州的时候,那都不要看我们世家的脸色!现在这个小皇帝可好,非要骑在我们世家的头上作威作福!黄大人,你不瞒你说,蒯某已经忍了他好久了!”
  此时的蒯良两眼发红,脸上发涨,神色看起来极为愤慨,颇有些隐忍多时,终于忍不住想要发泄的样子。
  黄礼见此情形,心中暗喜,对于蒯良的防备心理也撤掉了大半,不由得开口说道:“蒯大人,你我两家都是荆襄世家,同气连枝,若你真有这有想法,黄某倒是可以帮你想想办法!”
  “哦?黄大人真有对付小皇帝的办法?”蒯良的脸上不自觉就露出了诧异之色。
  所有人都清楚,如今的天子,早已不是当初刚入荆州的时的天子了。
  天子初入荆州,在襄阳没有根基,行事只能仰仗五大世家,因此对其而能拿捏一二。
  可如今的天子,先后几场大仗取胜,又悍然出手扳倒了五大世家的之中的蔡氏,又重用庞氏、习氏的子弟,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人望和根基。
  此时如果没有绝对的武力,再想与天子作对,已经没有那么容易了。
  黄礼微微一笑,脸上露出一种高深莫测的身形,淡淡开口道:“蒯大人,你我都清楚,天子在荆州立足的根本,那就是他手中的兵马。当初也正是因为这些兵马的弹压,我们几家也就选择的顺从!”
  “但是你不要忘了,如今南郡周围的主力兵马,都已经被调到了西川战场上,襄阳城目前除了最基本的城防力量,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了。此时动手,正是绝妙的时机!”
  蒯良皱了皱眉,神情有些不解地问道:“可是你我两家的手上都没有兵马,就算是想要起事,手上也没有可用之兵啊!”
  “所以,我们要引外来兵马入襄阳!”黄礼神秘一笑,脸上陡然闪过一丝冷厉。
  “外来?你打算引哪路兵马?”蒯良神色一震,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
  “江东孙氏!”黄礼毫不犹豫的答道,显然已经是考虑了很久了。
  蒯良皱皱眉,眉宇之间闪过一丝厌恶,沉声说道:“江东孙氏?黄大人,你难道忘了当年王通耀之事吗?你外通孙氏,就不怕是引狼入室,为我江东世族找来灭顶之灾吗?”
  当年孙坚以长沙太守的身边,逼杀顶头上官荆州刺史王睿,给所有的荆襄世族的心中,都留下了残忍好杀的印象。对于孙坚的儿子,自然也是没有多少好的感官。
  “唉……这都是老黄历了!”黄礼连连摆手说道,言语之间态度极为随意,“黄某已经打听过了,如今孙氏家主,乃是孙文台长子,会稽太守孙伯符。此子虽然武功高强,尤胜其父,但却温和收礼,不喜杀戮,算得上是一个温润公子。”
  “我荆襄反正也要有一个主人。是那小皇帝也好,是那孙伯符也好,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再说那孙伯符身上没有天子大义,又是被你我两家所持,日后还不是要唯你我两家之命是从?”
  “嘶……”蒯良倒吸了一口凉气,两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似乎是有些赞同了黄礼的说道,“若真是如你所说,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那黄大人打算怎么做?”
  黄礼身子往前弄了弄,紧贴着桌子,看着对面的蒯良,缓缓开口。
  “如今天子命蔡德珪前往洞庭湖训练水师,谁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在提防江东孙氏。
  我们只需修书一封,派人秘密送往吴郡,交到孙伯符的手上,就说是天子欲对江东动手,劝说孙伯符主动出兵进攻洞庭湖水师。”
  “我荆襄水师荒废已久,蔡德珪又是刚到军营,必然不是江东水师的对手。到那时江东兵马挟大胜之威,北上直取襄阳。
  天子兵马陷于西川,守军必然不足,孙伯符只要做足准备,势必能一举攻至襄阳城下!”
  “黄某有一种侄子名纯,官拜北门校尉之职,统领北门守军。只要孙伯符能攻到襄阳城下,黄纯就会打开城门,放江东兵马进来!到那时,这襄阳城中,可就由不得那小皇帝做主了!”
  “而且退一步来讲,就算江东的兵马最终没能打到襄阳,就凭水师覆没这一条罪行,就足够把蔡德珪罢官免职,让他好好消停一段时间了!”
  说完这番话,黄礼脸色显得有些洋洋得意,显然是非常满意自己的计划。
  蒯良的脸上一片惊异之色,神情有些复杂地看着黄礼。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说出这么完整的计划,显然不可能是突发灵感。那只剩下一种解释,也就是蓄谋已久!
  过了好一会儿,蒯良才缓缓开口道:“那有什么事情是需要蒯某来做的?”
  黄礼等得就是蒯良这句话,不由得微微一笑道:“蒯大人您要做的非常简单,就是送给孙伯符的这封信,要您来执笔!”
  “我?”蒯良张了张嘴,没有表现出过多的诧异,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论起荆襄名士,除了蒯氏兄弟,无有能出其右者。这封信若是由您来执笔,只怕孙伯符更容易相信!再说黄某一介武夫,不通文墨,岂敢在蒯大人的面前班门弄斧?”黄礼轻笑道。
  “哼……”蒯良淡淡哼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但心中却是一阵冷笑。
  蒯良心中明镜一般,黄礼这一番说辞,表面上虽然是在吹捧自己,实际上就是要借着一封书信,把自己牢牢绑在黄氏的战车上。
  有了书信,也就有了证据。
  日后一但事败,天子要兴师问罪,那这封书信就是铁证,蒯家无论如何也别想逃过干系。
  想要不落得被天子问罪的下场,那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好好和黄氏干下去。
  黄礼,此前还真是小看你了!
  蒯良不露痕迹地撇了撇嘴,很干脆的点了点头,痛快地说道:“黄大人有命,蒯某自当遵从!只不过这信……黄大人打算什么时间要?”
  “那自然就是现在!”黄礼说着话,目光看向门外,拍了拍手。
  没多大一会儿,包厢的门打开,方才引领蒯良上来的那个小厮拿着纸笔走了进来,摆放在蒯良的面前,随后便又退出了房门。
  蒯良看着满前的纸笔,不由得一阵苦笑。
  黄礼都已经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了,自己已成骑虎难下之势,这封信只怕是不写也得写了!
  想到此处,蒯良在黄礼目光炯炯的注视下,拿起面前的笔,在纸上刷刷点点写了一封书信,大致内容就与黄礼方才所言基本相同,随后又从怀中掏出代表自己身份的印章,改在了这封书信的上面。
  “黄大人,你看这么写行不行?”蒯良收起印章,拿起面前的已经写好的书信,递到了黄礼的面前。
  黄礼赶紧接信在手,上上下下这么看了一遍,又着重看了两眼信上的印章,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绽放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
  “蒯大人!这杯酒,黄某敬你!只要在忍耐一段时间,这襄阳城中,就再也没有蔡氏的影子了!”
  黄礼小心翼翼把书信揣进怀里,端起酒杯,有些志得意满地说道。
  蒯良愿意写下这封书信,黄礼其实是远远没有预料到的。
  因为在这段同盟关系上,从始至终黄氏都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主动权就牢牢掌握在蒯氏的手中。
  黄礼很明白,想要在襄阳城中改天换日,就必须要取得蒯氏的支持。
  即便今日蒯良不愿意写下这封书信,黄礼只能陪着小心,不敢轻易与蒯氏翻脸。
  可现在蒯良写了这封书信,这就相当于有小辫子捏在了黄氏的手里,蒯氏从此也就失去了拿捏的资本,只能全心全意的与黄氏合作。
  一想到这里,黄礼真就有一种笑出声来的冲动!
  蒯良也端起了面前的酒杯,陪着笑说道:“那是自然,蒯某就在家等待黄大人胜利的好消息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轻松多了,蒯良与黄礼两个人就像是多年未见面的老朋友,常谈心事,把酒言欢,一杯接一杯的下肚,大有一番不醉不归的架势。
  也不知过了多久,这两位终于有些喝不下,两张老脸的都红扑扑的,想要再往下喝,可惜酒杯都有些拿捏不住,这酒显然是不能再喝下去了。
  “来人!快来人!”黄礼嘟嘟囔囔地叫道,颇有有些耍酒疯的意思。
  包厢门豁然打开,方才的小厮再次走了进了,在黄礼的面前叉手施礼道:“大人有何吩咐!”
  “嘿嘿……”黄礼笑着举起胳膊,艰难地指向桌子对面的蒯良,傻笑着说道,“陈安,蒯大人喝醉了,快点找人送蒯大人回去!”
  “喏!”这小厮陈安答应了一声,就像过来扶蒯良起来。
  “我没醉!”蒯良直接就把陈安的手甩开,手又伸向了酒杯,“黄大人!来!咱们接着喝!接着喝……”
  这话还没说完,蒯良似乎又有些晕了,手无力的垂了下来,根本就没碰到酒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