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天下 >

第457章

明天下-第457章

小说: 明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要查出凶手的,律法的尊严需要维护。”
  “为一个人讨回公道,搭上十几条人命,这会违背律法的初衷,从而让别人怀疑我们的律法的公正性。”
  钱少少看着云昭道:“您怎么会知道她会这么做?”
  云昭道:“这本身就是朱媺婥的计划,她可没有明着告诉那些人把周瑞给杀掉,是那些老宦官,老宫女们自愿的。”
  “所以,你就用这件事来解除沐天涛安南将军的安排?”
  云昭叹一口气道:“安南,天高皇帝远,更有二十六万大军,不能交给一个三心二意者。”
  “既然您不喜欢用沐天涛,为何还要给他这个希望呢?”
  云昭又叹一口气道:“这是猛叔最后的心愿,我不能违背,同时,我也实在是很喜欢这个家伙,下不了杀手。”
  “您只是不愿意开一个杀功臣的先例,我也没有想到朱媺婥那个女人这些年居然已经锻炼出来了。”
  云昭点点头道:“是啊,这些年下来,我们这些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看来,唯一没有变化的居然就是这个沐天涛。”
  “这就是您喜欢他的原因?”
  “是啊,能坚守本心的人总是能让人多一份尊敬,你知道吗?我问了沐天涛,他没有狡辩,甚至没有解释,就这么把事情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了,说实话,那一刻,他真的很有些英雄气概。”
  钱少少来找云昭本来是要谈论一下朝鲜局势的,见云昭似乎更喜欢谈论沐天涛,就把朝鲜的那点小事往后放放。
  等谈论完了沐天涛的事情,这才对云昭道:“倭国为何突然入侵朝鲜的原因找到了。”
  云昭瞅着钱少少那张漂亮的面孔道:“是多尔衮邀请来到是吗?”
  钱少少点头道:“没错,多尔衮劝说德川家光的时候用了一句话,叫做——御敌于国门之外!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多尔衮主动放弃了一半的朝鲜土地。”
  云昭叹口气道:“看来多尔衮没有死守朝鲜的意愿。”
  “是的,如果建州人全部进入了朝鲜,通过朝鲜的地形就能看的出来,只要我们过了鸭绿江,朝鲜对于建州人来说就是一片死地!
  所以他放弃了朝鲜南部,将族人全部退到北部,一旦李定国大军拿下辽东之后,他们必定会离开朝鲜一路向北。
  李弘基已经给他们探出来一条活路,比李弘基部更加耐寒的建州人没道理在极北之地活不下去。
  德川家光就是在这种局面之下,才出兵朝鲜的。”
  云昭仰天笑了一声道:“都他娘的是聪明人啊,一个比一个会算计,把难题全部丢给了我们。”
  钱少少道:“是这个样子的,建州人在朝鲜北方正在搜刮他们能搜刮到的任何物资,德川家光也在朝鲜搜刮任何能带走的物资。
  他们没有跟我大明作战的勇气,只会留下一个凋敝的朝鲜给我们,到时候,我们进入了朝鲜,满世界的灾民我们救不救?
  如果不救,我们就不要进入朝鲜。如果要救,朝鲜又会变成我们的负担。
  所以说,这是一条绝户计。”
  “韩陵山的计划完全失败了是吗?”
  “是的,老韩的想法建立在这些人都想要朝鲜的基础上,现在,人家都不想要朝鲜,只想搜刮朝鲜,他们之间自然就没有了矛盾。
  打不起来,计划自然没有了施展的余地。”
  云昭摇摇头道:“看来老韩低估了我大明对这些混账的威慑力,以至于让他们连到手的土地都不肯要了,多尔衮在鸭绿江边修建长城也不是为了固守,而是为了给他们全族留足北逃的时间。”
  钱少少道:“不过,这样的结果也不错,我们对朝鲜的土地确实是有兴趣的,至于朝鲜的人,我们的兴致就不那么浓厚了。
  相信朝鲜经过建奴掳掠,倭寇掳掠之后,剩不下几个人了。”
  云昭轻声道:“那就开始吧,总要有一个开始的,早点开始,早点结束……”
  他的声音很轻,似乎很担心这些话被老天听见。


第023章 强盛的现实意义
  知道自己在干坏事,并且为此感到羞愧的人,在很多时候已经是一个可以被拯救一下的人。
  因为,只要翻开十七世纪这段历史之后,人们就会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最蓬勃的一段时间,同样的,这段历史,也是人类开始真正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本身的前夜。
  在这之前,人类一般都是属于神的,或者是属于国王的。
  对自己本身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认知。
  玉山学者们在见到天文观测日益精密,推算详细的三角函数表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于是开始制作每隔10“的正弦、正切及正割表,全凭手算,在用了五年时间后,终于完成了计算。
  玉山学者们不仅仅天文学的探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代数方程论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宋应星等人相继发现和改进三次、四次方程的普遍解法,并第一次使用了虚数。
  这是自希腊丢番图以来代数上的最大突破。
  从法国逃难来大明的法国人韦达集前人之大成,创设大量代数符号,用字母代表未知数,改良计算方法,使代数学大为改观。
  由于玉山书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缘故,宋应星重新编译了自己的《论气·气声》一书。
  重新用科学的语言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了合乎科学的解释,他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来传播的,同水波相类似。
  在考察过玉山钢铁厂之后,宋应星重新归纳总结了《天工开物》中的不足,重新编纂了冶炼生铁和熟铁(低碳钢)的连续生产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化学热处理等钢铁热处理工艺和固体渗碳工艺等。
  通过大量的实践,宋应星终于在记述冶炼技术时,把铅、铜、汞、硫等许多化学元素看作是基本的物质,而把与它们有关的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看作是派生的物质,从而产生化学元素概念的萌芽。
  最让云昭惊喜的是玉山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制造的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堪称全球独步,并著《镜史》,已经在大明刊发。
  而王夫之这个被云昭重金请来的大儒,也没有辜负云昭的银币,在《思问录·外篇》中提出了关于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的观念,他说:“质日代而形如一,……肌肉之日生而旧者消也,人所未知也。人见形之不变而不知其质之已迁……”
  如今,正在做把文章中玄而又玄的文字去除的工作,等这本书重新刊发之后,就会变成一本真正的科学著作。
  喻仁、喻杰合著《元亨疗马集》一书中重新阐述了对马、牛和骆驼的治疗经验,一举拿下了玉山最高荣誉——皇家科学奖。
  中华四年,顾炎武编著的《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也正式成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一书中,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虽然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制绝对不行。顾炎武也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份专制。
  指责皇权的文字虽然不多,也在玉山书院中掀起了滔天的波澜,好多人认为这样描述是对云昭的大不敬。
  但是,顾炎武不在乎,发誓一个字都不许改动,在被很多人批判之后,怒火高涨的顾炎武甚至还添加了好多云昭登基以来犯下的错误。
  批评的辛辣无比,还把天下官员犯下的错误全部归咎于云昭,如果只看这本书,云昭就是一个远超桀纣的大昏君。
  云昭看过之后暴跳如雷,嚷嚷着要把顾炎武五马分尸……然而,这本添加了很多臧否云昭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还是被如期初版。
  因为云昭暴怒的缘故,这本书在开始刊印了两万本之后依旧供不应求,所以,最后加印了八万本,成为中华四年大明刊印量最大的一本书。
  而就在这个时候,徐霞客看山归来潜心编纂自己的游记,在中华四年的时候,重新刊印了自己的游记——《徐霞客游记》。
  玉山书院年轻的教授先生方以智,在研究格物学多年之后,终于出版了自己的格物学作品——《物理小识》。
  其中,在卷7中他重新归纳,总结了玉山练焦法:“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
  云昭看到之后,将方以智臭骂了一通,认为他写的东西,语言晦涩难懂,工匠们看不懂,读书人也看不懂,也不知道是写给谁看的。
  所以,方以智的书还没有开始售卖,就被方以智收回来焚毁,准备重新编纂之后再初版。
  一个时代兴盛的标志就是——各种人才层出不群,各种发现层出不群,各种行业兴盛无比。
  所以,当云昭从玉山书院的研究成果展览会上回来的时候心情很好,即便在会场上与顾炎武发生了一场很不愉快的争论,总体上,他的心情还是很好的。
  哲学,算学,格物学,化学,医学,农学,天文学,地理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让云昭心中对未来更加的有了希望。
  大明人口大普查已经结束,如今的大明共计人口一亿六千四百五十二万,每天还有将近八千个新生儿诞生,全年下来就有新增人口三百万左右。
  对于每一个新生儿,云昭,钱多多,冯英都给他们送去了最诚挚的祝福,只要有新生儿呱呱落地,这户人家就会收到三个银币的母乳钱。
  而早就遍布大明的施药局,必须将每个新生儿登记造册,凡是新生儿患病所需药物,诊疗费用,都不用花钱,由皇族全部供应,直到新生儿满三岁之后,才会停止。
  再配合上蓝田男女同样都有土地分配权的政策,全大明新生婴儿中的女婴比例大幅度上升。
  如今的大明根本就不缺土地,相反,还有大量的无主土地需要人们去耕种,所以,控制人口这种事情只在云昭脑袋里有印象,至于别人——多子多福,人口多才是国力强盛的表现。
  就一个国家而言,养活军队会耗费大量的国帑,但是,蓝田皇朝不是这样的。
  从蓝田军队产生的那一天起,军队就一直是盈利单位。
  而且是大明序列中缴纳钱粮第三多的单位。
  虽然每个人都知晓军队不事生产,他们的钱粮到底是怎么来的哪怕是傻子都清楚。
  一个个拿着枪,拖着大炮,开着军舰的人,他们的生产资料除过手里的东西之外,很难有别的花花。
  就目前而言,只要不是大明所属的地方,都是军队赚钱的地方。
  又是西南,以及海军,他们对军队财富的贡献超过了军队整体财富的七成以上。
  此时,云昭胸中的自信心已经达到了顶点。
  他庞大的舰队正在大海上航行。
  他庞大的陆军正在向四面八方扩张。
  他的百姓们正夜以继日的劳作,为帝国生产更多的财富。
  他的臣子们正孜孜不倦的为帝国的将来谋划。
  这个时候,他这个当皇帝的,自然就可以歇歇了。
  “还在生顾炎武的气?”
  韩陵山来的时候,见云昭一个人躺在一张锦榻上半梦半醒的,就笑着问。
  “没有,我只是想歇歇,脑袋里什么都不想的歇歇。”
  云昭懒懒的回答。
  “是可以歇歇了,你看,李定国已经拿下了锦州。”
  云昭接过韩陵山拿来的军报看了一眼道:“吴三桂没有激烈的抵抗?”
  韩陵山把屁股搁在案几上点了一支烟道:“关宁铁骑跑的最快,守城的褚大勇被炸碎了,锦州城里的百姓抵抗反而是最激烈的。”
  “因为我们的土地政策?”
  “是这样的,吴三桂做的不错,告诉锦州城里的百姓,我们来了之后,就会拿走他们已经开垦好的土地,拿走他们的牛羊鹿,拿走他们的房子,并且重新分配。
  因此,哪怕是关宁铁骑撤退了,他们一样拼命抵抗。”
  “李定国是怎么做的?”
  “这时候是没有时间讲道理的,所以,李定国选择了强攻,在火炮面前,那些想依靠手中大刀长矛捍卫自己财富的百姓没有机会。”
  “死伤很重?”
  “很重,尤其在祖大寿强行命令锦州城里的人全部剃发之后,好多人觉得没活路了。”
  “咦?祖大寿捉到了吗?”
  “没有,跟着吴三桂跑了。”
  云昭放下手中的战报叹口气道:“他能跑到哪里去呢?”
  韩陵山道:“他们是铁了心的不回大明了。”
  “来了我也不要,人头回来就可以了。”
  “德川家光的使者来了吗?”
  “来了,正在代表会外面的人民宫广场上等候陛下召见呢。”
  云昭懒懒的翻了一个身瞅着窗外的玉山道:“你说,他会怎么解释入侵朝鲜这件事呢?”
  韩陵山道:“任何解释都是没用的,除非他们现在就开始攻击多尔衮。”
  韩陵山笑道:“德川家光的使者说了,陛下每延迟一刻召见他们,他们就斩下一个人的脑袋。”
  “哦?”云昭惊奇的坐了起来,他实在是没法想象这些人在玉山行凶的后果。
  “哦,是我没说清楚,使者团长鸠山说了,每隔一刻钟,他就会斩下一个使者的脑袋作为赔罪。”
  “哦,那就没事了。”
  云昭说完,又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躺了下去。


第024章 两个一心为大明考虑的敌人
  鸠山这一次带来了足够多的随从,所以云昭不着急。
  他一直对倭国的自杀文化有兴趣,这一次终于可以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机会了。
  听韩陵山说场面非常的悲壮。
  二十六个使者正坐在一株大柳树底下,平静的目视前方,而他们的使者头目鸠山,提着一把太刀正在他们的身后巡梭,目光落在他们特意露出的脖颈上,就像一个屠夫在看待宰的羔羊。
  广场上的这棵大柳树,是整个玉山城落叶最迟的一棵树,原因就在于这棵树的边上,就是大会堂的热力管道系统,即便是进入了寒冷的十二月,这棵树上依旧留存着大量的黄叶。
  这些黄叶不是柳树愿意脱落,而是因为前几天的那场大雪把叶子都给冻坏了。
  因此,在寒冬时节,随着鸠山的每一声呐喊,树上的黄叶就会飘零而下。
  飘零的黄叶,跌落的人头,飚飞红色血液,在这个没有什么美丽景致的时间里,显得格外美丽。
  “倭国人的刀真的不错啊,你看看,连斩了七颗人头,依旧保持锋利,难得。”
  韩陵山透过玻璃窗看到了又一颗人头落地之后,满意的喝了一口殷红的葡萄酒。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这就是倭国人追求的生命的极致,所以,你要理解倭国人,不要只看那柄破刀,要关注这里面对于生命的诠释。
  寒冬,落雪,黄叶,殉道的倭国人以及青石板,被苍翠的青天覆盖,又有大地作为生命的承载,这是最好的归去之地,脱离这具皮囊,生命就会更加的无拘无束,让生命之花盛开的灿烂无匹。”
  云昭同样在喝葡萄酒,殷红葡萄酒沾在他的红唇上,然后被他用舌头卷进嘴里,重新回味一番,最后才吐出一口酒气。
  “我一直以为,在咱们蓝田,我才是最疯的一个,没想到你比我还要疯,眼前这么残酷的场面,就算是我看了,都特意避开了人头,你却把这场屠杀描述的如此美丽,你是怎么想的?”
  云昭愣了一下道:“我见识过这些人发疯的模样,所以心软不下来。”
  韩陵山点点头道:“倭寇确实残暴,不过,自从倭寇在天启四年7月侵犯福建沿海。被丰臣秀吉发布八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