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部的眼睛顿时瞪得老大,站起身急急地向云昭求证:“可以吗?真的可以吗?将军?”
云昭笑道:“我比较喜欢钱!你还有什么要求么?”
服部哈哈笑道:“跟将军做生意真是一种享受。”
云昭笑道:“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服部,我答应你们全部的要求,那么,你是不是也应该答应我的条件呢?”
服部瞅着云昭那双咄咄逼人的眼睛,坐下来拱手道:“请将军示下。”
云昭看着服部的眼睛道:“我的要求只有两个,你们可以选择一个。”
服部紧张的舔舔嘴唇。
“第一,所有的卖给你们的物资全部以白银结算,而且是以你扶桑银价结算。”
服部皱眉道:“为何不能以大明的银价结算呢?”
云昭冷笑一声道:“你说呢?”
服部拱手道:“臣下愿听将军的第二条建议。”
云昭淡漠的道:“听闻德川将军从毛利家族手中夺回了石见银山,如果德川将军想要长期获得蓝田的这些货物,就把石见银山拿出来让我掌控十年。”
服部吃了一惊,一下子从地上跳起来道:“这不可能!”
在刚刚过去的战国年代里,在倭国,谁控制石见银山,谁制霸天下。
在争夺石见银山的战争中,毛利家族艰难获胜。
之后,毛利家族用手里的白银进口大量军事装备,一举统治了倭国的中国地区,成为西日本最大的诸侯。其间,发挥巨大作用的是火绳枪,而弹药就是用银子跟南蛮们交易获得的。
织田信长想夺取石见银山,没来得及,就死了。
丰臣秀吉也想获取石见银山,却被毛利家族巧妙推脱,代价是为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提供了相当大的经费。
最终是到了德川家康的时代,天下大势已定,一度是反德川家康联盟主力的毛利家族,才交出银山,被消减领地后,换得以一藩国的身份延续家族血脉。
可以说,每年生产白银百万两之巨的石见银山已经成了德川家族重要的财源,这如何能放弃呢?
云昭点点头道:“我就是这么说说,那就按照第一条走吧。”
服部怒道:“如此一来,扶桑将要为这些货物多付出一倍的白银。”
云昭笑道:“你觉得除过我,还有谁会把最好的钢铁,最好的火药,最好的火枪,火炮卖给你们呢?
葡萄牙人不会,荷兰人不会,西班牙人也不会,至于英国人,他们还没有这个实力。
服部,德川将军是一个深谋远虑,目光高远的人,我相信,他考虑的东西会跟你考虑的东西不同。
你只是一个小小的人物。
先前,你想用你扶桑武士的性命来换取一些装备,你也不想想,就算我同意了,大战之后,你们的扶桑武士还能剩下几个?
说你一声鼠目寸光毫不为过。
现在的世界已经到了弱肉强食的时候了。
不论是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都开始经略世界了。
我大明即将进入一个新纪元,等我平定天下之后,我们也会加入经略世界的队伍,到时候,强敌环伺的时候,你扶桑如何自处?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我想,德川家光很可能将成为扶桑国最后一任幕府将军!
你扶桑想要变强,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等我平定天下,你们就算是想要把石见银山献给我,我也不一定会满足。
把我的话带给德川将军,我希望你下一次过来的时候,能带上足够多的银子,多的足够让我懒得对你扶桑起别的心思的银子。”
第012章 新阶段,新生活
云昭定下调子之后,服部就没有资格再见到云昭了。
此后,他将面对的是蓝田商务司的官员。
这一次,服部深受重任,带来的倭国人也很多。
这一次谈判关系到蓝田跟倭国正式的商贸往来,不由倭国不重视。
云昭从来没有打算从倭国进口除过银子之外的任何东西。
相比蓝田县,倭国基本上还处在一个封闭蒙昧的状态中。
云昭之所以急着控制大明近海,跟大明的商贸有非常大的关系。
由于大明朝的主力货币是铜钱跟银子,真正的好铜钱的币值是一直比较稳定的,但是,银子这个东西的价值在大明很畸形。
由于张居正施行了一条鞭法之后,将所有的税赋全部编练进了货币中,这就导致铜钱不够用,铜钱不够用的后果就是银子大行其道。
如果大家都用烂钱来兑换银子也就罢了,偏偏蓝田县的铜板一向以质地精美名扬天下。
当初为了笼络市场,争取大明商贾来蓝田,云昭默认了这种损失。
这就催生出来了很多依靠玩钱币发家致富的人,其中,就包括冯英的商事管事刘茹!
随着蓝田县的商业迅速繁荣,蓝田商贾的脚步也逐渐延伸到了世界各地,其中就包括倭国。
大明缺少白银矿藏……可是,倭国可不缺少,那些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更是不缺少,他们能从世界各地弄来便宜的银子跟大明交易。
他们的银子不值钱,却能用大明的银价在大明大肆的购买各种珍贵的货物,比如——丝绸,纸张,瓷器等等,等等。
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看似所有人都没有吃亏,可是,真正受损伤的却是大明。
不公平的交易让大明的血汗白白的被这些混蛋赚走了。
这就是云昭为何一定要推行银币的原因。
一枚银币没有一两银子重,但是,他的币值就是一两银子,一枚蓝田铸造的银币可以兑换八百文铜钱,而一两银子却不能。
外地商贾的银锭,银条,银块,只能在蓝田商号经过冶炼之后变成蓝田银币才能在蓝田县通行。
蓝田银币不是纯银,这一点每个人都知晓,很多时候,蓝田银币之所以能大行其道的原因,就是因为蓝田过于强盛了。
哪怕在枚银币不是纯银,只是一个概念意义上的货币,大家也愿意使用这种银币。
云昭相信,等到玉山书院新的造纸,印刷体系成熟之后,这种银币终将会被纸币取代。
在这之前,云昭需要手握大量的银子跟金子。
尤其是金子,在蓝田县历来是只进不出的。
等金子足够多了,云昭就可以用金子当做抵押物来印刷纸币了。
一旦纸币出来,就轮到云昭来收割世界了。
施琅封锁了大明近海之后,就能有效的防止大明百姓继续被人通过商业运作来抢劫。
大明作为全世界物产最丰富的,商业价值最高,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度,如果不能做到有效的保护,一年的繁荣贸易会让大明损失惨重的。
倭国看样子已经在德川家光的带领下,准备坚定的走闭关锁国的道路了。
这个策略不能说是错误的,这本身就是商贸不平等让倭国不堪重负的表现。
施琅现在要做的就是带领十六艘铁甲舰巡弋大明海疆,抢劫他们在海上遇见的任何船只,直到这些海商开始乖乖承认蓝田商号的领袖地位之后,才会从海盗变成海军。
强权,是这个世界上永恒的存在。
当商业司把谈判的成果整理成文书送到云昭桌案上的时候,云昭在文书上签字用印了,这份文书也就算是生效了。
服部作为德川家光的特使,最终还是同意了用现银结算这个办法,同时,他也有限度的同意以扶桑银价结算的条件,不过,这个条件需要获得德川家光的首肯,才能最终算数。
对于这一点云昭基本上没有什么想法,他觉得德川家光很可能不会用倭国银价来结算,这么一来,倭国又会很吃亏。
因为这等于云昭将这些货物的价格提高了一倍卖给了他,所以,他可能使用的方法,就是用等值的黄金来结算,这样做,是对倭国最有利的方式。
而云昭自己需要海量的黄金来筹建自己的国家银行,自然也会同意。
一旦德川家光有了充足的钢铁,火药,以及火枪,火炮之后,盘踞在长崎等港口的葡萄牙人,荷兰人的苦日子就会到来。
这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今年的春夏很好,鼠疫似乎一下子就消失了,至少在蓝田领地内没有发现这个恐怖的存在,虽然河北,山东,山西,似乎还有零星的村庄被肺鼠疫灭族。
不过,这些事情距离蓝田县很远,很远……
随着蓝田界碑不断地远遁,身处蓝田中心的蓝田县越发的繁荣。
如今的蓝田县,已经完全跳出了农业生产这个范畴,几乎每户人家都有在作坊做工,或者经商的人,农业收入对于每家每户来说,已经下降到了几乎可以忽略的地步了。
于是,在这种局面下,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土地租赁这个现象。
不过,租赁可以,官府却不允许租赁时间超过五年的合同,至于土地买卖,更是严厉禁止的,个人无权出售自己名下的土地,而且,荒芜两年以上,就会被官府强制收回。
租赁土地,或者生出出售土地的人都是一些年轻人,那些经历过苦难岁月的老人,中年人,依旧把土地看的比命还要重要。
五月的时候,冒辟疆所辖的村庄,终于有麦子可以收割了,当他看着满地沉甸甸的麦穗就明白,蓝田对襄阳一地的救助工作算是彻底结束了。
今年,自然是不收税的,不过,百姓们还要拿出一部分的粮食来偿还去年借贷官府的种子,农具,耕牛钱,虽然不可能还清楚,人们还是非常的欢喜。
站在田野里,望着随风起伏的麦浪,冒辟疆张开双臂,像是要把身体完全沉浸进青天里。
这种沉甸甸的满足感,远远超越了他写出一首好诗,一曲新词,一段戏曲带来的幸福感。
那些目不识丁的百姓就在他的身边收割,忙碌,哪怕是回小小的孩子,也努力的往牛车上丢麦捆。
他明显的能感觉到,昔日那些满是愁苦,木讷,僵硬的脸,如今变得生动起来,哪怕满是皱纹的老脸,此刻看起来格外的好看。
“这才是君子治理天下的意义。”
就在这一瞬间,冒辟疆心头的愁绪完全消失了,哪怕侯方域把他描绘成什么样的人物,把他描绘的多么不堪,把他丑化到何等程度,他都不在意了。
跟眼前的宏大场面相比,侯方域在江南做的事情不值一晒。
“我冒辟疆带领一千人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庄稼遍地,鸡鸭,猪羊满圈,岂是你侯方域一介小人的谣言所能灭杀的。
我亲眼看着一千人在我的带领下,开荒,种地,耕作,开渠,修建塘堰,重新修建屋舍,这每一样,每一个建筑都有我冒辟疆的心血,岂是你侯方域做几首酸曲能比拟的。
从今天起,你侯方域在我心中没有位置了,也不值得占我心田一分位置。”
冒辟疆稍微站立了片刻,就重新开始收割麦子。
他以前是看不起这种事情的,现在,看着麦子被他的镰刀割倒,有着说不出来的畅快。
蓝田县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之一,就是看他对农事的熟练程度,只有那些专门的部门,才不会考核农事,当然,那些专门部门的人,也就没可能担当地方主官,主政一方了。
因此,下乡担任里长,是蓝田县地方主官的第一个台阶,如果没有这个最基础的台阶,就不会有后面飞黄腾达的机会。
在襄阳,并不仅仅是冒辟疆这一个村子获得了这样的收成,其余的村子也基本上都是如此,除过新粮食在这里长势不好之外,没有太大的毛病。
听说这里的土壤标本已经被玉山书院专门研究农事的官员取走了,并且在这里开辟了一部分试验田,留下来六个官员,重新下种,做对照比较。
这也不是蓝田县新粮食第一次推广失败了,以前,在陕南的推广也不好,不过,经过玉山书院农事官员们培育优势种苗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目前,汉中新粮食推广不力,不过是一个暂时的事情。
冒辟疆这些人必须在襄阳待足三年,然后就会被送去新开辟的领地上担任更高一级的官员,继续三年之后,他就能去担任州府一级的官职了。
所以静下心来的冒辟疆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董小宛来襄阳已经一个月了,这个蠢女人放弃了明月楼的差事,孤身一人带着全部身家来到襄阳,给自己穿上一套嫁衣之后,就待在冒辟疆的卧室里等她的男人回来。
然后,她就被冒辟疆臭骂一顿。
当晚就把她送到一个寡妇家里居住,还一再叮嘱董小宛,他冒辟疆娶妻岂能偷偷摸摸,待他准备几日之后,才行迎娶大礼。
于是,在十天后,董小宛获得了一个汉中农家热闹的婚礼,不但有婚礼,甚至还有襄阳大里长亲手签发的结婚证。
瞅着青衣布裙在院子里喂鸡的董小宛,冒辟疆心头火热,进到院子夺过董小宛手里的秕谷盆子,全部倒给了鸡鸭。
然后把董小宛打横抱起,在她耳边轻声道:“我爹可能会来看我,你最好趁着这个机会给我生个儿子。”
董小宛嘤咛一声道:“现在还是白天……”
冒辟疆大笑道:“这有什么,白天看的清楚些!”
第013章 人不如鼠
杨雄坐在牛车上看的很清楚!
尤其是举起单筒望远镜的时候看的就更加清楚了。
一群衣衫褴褛的强盗正小心翼翼的捡拾田地里的麦穗。
他们的分工很明确,眼睛大的放风,手脚快的捡拾麦穗,力气大的则满世界寻找田鼠洞挖老鼠藏起来的粮食。
骑马出现,容易让这些人惊慌失措,一个个瘦弱的没什么力气的人,要是跑的快了,容易猝死。
尤其是那些光腚孩子,捡到麦穗就揉搓下麦粒往嘴里塞,看来是饿极了,这就更加不能驱赶了。
牛车,这些强盗们是不害怕的。
农家人总是善良一些,见到饿肚子的人总会生出几分怜悯之情,最多不许他们把田地挖的千疮百孔的,捡拾一点掉在地里的零星麦穗,或者麦粒,是不碍事的。
杨雄现在身为襄阳大里长,已经算的上是蓝田的封疆大吏,平日里出门,身边总要跟着十二个黑衣众护卫。
今天,他一个人都没有带,就自己驾着一辆牛车,拉着一车麦秸在靠近山区的田野里晃荡。
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他不相信部下汇报说有人宁愿在山区里过野人生活,也不肯下山种田,落籍。
对于这种事,杨雄是不信的,再三追问部下是否把蓝田政策跟这些野人,或者强盗说清楚了没有,有没有打消掉他们心头的疑虑。
部下说一切都是按照流程来的,一没有克扣应该发给百姓的救济,二没有用武力强迫百姓们干什么他们不愿意干的事情。
至于巧取豪夺,夺人妻女的事情,部下们指天发誓,莫说有这种事情,即便是心头敢想一下,就让自己被县尊看中,送去正在筹建中的内务府当差。
这个誓言已经很毒了。
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犯了重罪的玉山系官员,想要活命,净身入内务府当差是最后的选择!
也是县尊对玉山系犯罪官员留下的最后一道活路,算是县尊给出的最后一点恩德,全一下玉山同窗之谊。
杨雄当然知道这种谣言纯属扯淡,如果县尊真的这样做了,首先,獬豸这一关就没法子过。
而且,在蓝田律令之中,根本就没有腐刑这个说法。
这东西不过是县尊平日里跟他,以及徐五想,韩陵山等人开的一个玩笑,也是谣言的源头。
县尊最恨的就是鱼肉百姓的人,哪有什么可能准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