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多多笑道:“何常氏,这里是家,我受了那么多的委屈,见到阿昭跟婆婆大哭一场是应该的。
在他们面前装坚强一点好处都没有。”
“可是,夫人要惩罚云春,云花……”
“哦,没关系,最重也就抽一顿鸡毛掸子,这是该的,你现在去厨房告诉庄婶子,我要吃条子肉,最好的那种。”
何常氏忧心忡忡的看着钱多多道:“大婚就在眼前,小姐多少要显得勤勉一些,少爷去了办公了,您这时候就该陪着夫人说说话,说说我们这一路上遭的罪。
好让夫人多怜惜您一点才好。”
“你是说要应付冯英?”
何常氏连连点头道:“您回来了,冯英还没有回来,这就是小姐的先机,要抓紧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否则,等冯英回来了不方便。”
钱多多闻言笑了,推了何常氏一把道:“你快去把我的条子肉端来才是最大的事情,这几天在外边,我养好了胃口,就等这一碗条子肉来给我的肚子垫底呢。”
何常氏无奈的走到门口,回头看着钱多多道:“您真的不再想想?”
钱多多道:“你不懂,在这个家里,我没心思用任何手段。”
第151章 波澜壮阔与云昭无关
玉山上的扩建工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每过一年,原有的建筑就变的不够用了,所以,这一次云昭准备把左边的那座小山峰给削掉,这样就能多出一大块空地好继续盖房子。
“轰隆隆”一阵闷响过后,民夫们就走进工地,将火药炸松动的石块搬走,等石块搬干净了,又要钻眼,又要塞药,然后再一声闷响,如此循环往复。
左边的小山峰已经被弄掉了一半,再有一个月的时间,这座山峰就会从玉山的景致中消失了。
这是一座有些像犀牛的小山峰,每当皓月出来的时候,就有一股子犀牛望月的模样。
一只犀牛看月亮自然是很没有意思的,这座山峰其实很讨厌,会挡住玉山书院的阳光,尤其是到了冬日之后,它的影子就会覆盖整个玉山书院,早就被人们所不喜欢。
徐元寿抱着出生一年的儿子徐远方视察过工地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张贤亮接过他手里的孩子道:“该交给他的母亲带。”
徐元寿道:“男儿不可长于妇人之手。”
张贤亮道:“远方还在懵懂期,这个时候知道什么男女之别。”
徐元寿道:“先养成习惯吧。”
张贤亮笑道:“你想让远方有所作为?”
徐元寿点头道:“数百年之大变就在眼前,男儿不可无豪气。”
“如此说来,李洪基东山再起你认为是一个契机?”
徐元寿道:“李洪基起兵,张秉忠也会起兵,其余如罗汝才等人也会起兵,天下贼寇们度过了难关,自然也要起兵,参与这场血肉盛宴。”
“我们呢?继续蛰伏?”
徐元寿摸摸茶杯,见被子里的水已经温了,就给徐远方喂了水,将孩子从张贤亮手里接过来,轻轻地放在软塌上,给孩子盖上被子,轻轻拍着孩子一边对张贤亮道:“我们已经算不上蛰伏了,只是引弓不发而已。
再有两年时间,整个关中就会彻底的成为蓝田县的属地,而蓝田县的势力还可以向周边延伸,以控制关中为本,探索蜀中为前足,以探索大湖为后足,以甘肃,宁夏,青海为俯瞰之地,以封锁云贵为隐藏之地,这些都需要时间。
如此大的布局,没有十年之功不可得。”
“李洪基东山再起,听他的口号志向不小啊,如果真的形成燎原之势,我不以为云昭有十年准备时间。
以前呢,是李洪基等人在外边祸乱天下,我们埋头发展民生,现在可不是这样了,李洪基的局面在变化,我们的局面也在变化。
此次多尔衮十万大军中有三万余人要从张家口退回蒙古草原,并且裹挟了将近十万汉军百姓,这样的情况下,容不得云昭继续装聋作哑,即便是不能击败满清大军,也一定要把山东百姓救回来。
完成朝廷都未能完成的大事。”
徐元寿瞅了一眼熟睡的儿子,叹口气没有再说话,两人也没法子继续说下去了,再说下去,就要说到牺牲的问题了。
怎么可能会没有牺牲?
只是所有人,包括云昭在内都不愿意去谈这个问题。
高杰部三千人。
李定国部八百人。
钱少少部两百八十七人。
张国柱部两万民壮。
巴特尔部一万靠不住的蒙古骑兵。
这就是蓝田县在归化城的所有力量。
听起来似乎还不少,真正可以死战到底的人只有不到五千人。
对于徐元寿,张贤亮这些人的担忧,云昭明显不太在意。
归化城想要真正的在草原上立足,并且威慑蒙古诸部,需要这样的战争。
不论是高杰,还是李定国这两人都是云昭目前能拿出手的最强悍的战力。
如果连他们都没有法子打赢这一仗,云昭觉得自己去了也是白搭。
事情既然已经决定了,命令也已经下达了,就看钱少少,高杰,李定国,张国柱这些人的表现了。
这个时候求神明没用,求佛陀也没有用,云昭即便是愁的掉光了头发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在蓝田县做好了失败,成功两个善后应对计划之后,云昭就不再想归化城的事情了。
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准备大婚。
以前,云昭以为成亲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现在,他不这样看待了,云氏有直系血脉传承,对蓝田县的很多利益攸关方极为重要。
尽管云昭自己年纪还小,人们还是认为他该有一个或者两个儿子的,如此,蓝田县正在进行的事业才能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继续走一条平稳发展的路,而不至于人亡政息。
在大明时代,三十岁就死亡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不会因为你是富贵人家或者贫困人家就有所区别。
见多了人因为感冒发烧最后死掉的场景之后,十六七岁或者更小就开始成亲,并传宗接代,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愚昧了。
对于娶钱多多,云昭心里没有半分的阻碍,如果不是因为母亲的防范,钱多多的矜持,云昭觉得自己跟钱多多的孩子应该都比老师的孩子大了。
对于娶冯英,云昭同样没有多少心理阻碍,毕竟,冯英也是一个性格明朗的美丽女子。
占便宜的时候就不要说那么多矫情的话了……
所以,云昭对自己将要到来的大婚也非常的期待。
云昭已经有好几天没见过钱多多了,听说她现在非常的忙碌,还似乎在有意无意的躲着他。
云昭当然知道她为什么会躲着他。
钱多多不想在成亲之前就与他突破最后一道屏障。
这一回不同以往,以前钱多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控制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会不一样了,长时间的分别,云昭在她的春梦中出现过无数次,每一次春梦都能让钱多多回味良久。
她担心再与云昭单独相处,很难把持的住。
所以她就努力让自己忙起来,比如制作漂亮的嫁衣,重新翻盖云氏的大宅子。
自从钱多多安然归来,云氏大宅就进入了轰轰烈烈的改造。
昔日土气的夯土大宅子终于被推倒用青砖重建了一遍。
这样的工程对如今的玉山城来说算不了什么。
在云娘下令之后,工匠们在一夜之间就把云氏大宅夷为平地,建筑垃圾全部被就地填埋,加高了地基。
玉山书院的学生们重新设计了云氏大宅,从地图以及模型上来看,新建的云氏大宅恢弘大气,气势不凡。
钱多多对云氏大宅的新建极为关注,整日里泡在工地上,但凡是她不满意的地方全部修改,俨然一副当家女主人的模样。
对此,何常氏极为满意,认为钱多多终于开窍了。
傍晚的时候,云昭出现在大宅子的工地上,跟钱多多会心一笑,就前后去了云氏大宅外边新修好的办公院落。
何常氏笑眯眯的瞅着那一对璧人,满意的对云春,云花道:“多好的一对啊。”
云花嘿嘿笑道:“现在还是半对,冯英来了之后你再说这话。”
云春道:“不对,人家三人凑齐了是一对半。”
何常氏赶紧四下里看看,见周围还有很多仆役,脸色都变了,拉着云花,云春的手道:“这话可怎么敢说哟。”
云花道:“是少爷自己说的,他还说自己占了大便宜。夫人也说多多,冯英这样的闺女一个都罕见,更别说两个都进了云氏大门,是少爷的福气呢。”
“那也不该是我们做奴婢的人该说的话。”
“我们就不是奴婢!”
“啊?你不是少爷的丫鬟吗?”
“没错啊,说告诉你当丫鬟就是人家的奴婢了?我们是领工钱的人,你以后也是。”
第152章 一种人无数种人性
亲吻了良久,云昭才恋恋不舍的把嘴拿开。
钱多多拼命地把云昭的手从自己怀里扒拉掉,整个人软的如同面条,靠着墙壁往下溜。
云昭想把她抱到软塌上去,钱多多的手脚又开始胡乱踢腾……
没法子,云昭老老实实的坐到桌子后边,钱多多这才小心的凑过来坐在云昭对面。
“这一次我真的害怕了。”
云昭回味似的舔舔嘴唇对钱多多道。
“你不用害怕,我被人卖过好几次了,是金贵货,那些人看到我的第一眼想的不是我的美色,而是把我当成像我身体这么一大坨金子。
傻子,告诉你呀,金子比美人更加动人心,只有你这种视钱财如粪土的人,才会想着占有我。”
“嗯,是宝贝就该藏家里,越少人看到越好。”
“嘻嘻,我也是这么想的。”
“咦?你不是雄心万丈的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吗?”
“我干大事业也是为了让你多疼爱我一些,既然你已经很疼爱我了,我干嘛要去干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与其出门在外让你担心,我还不如照顾好家业呢。
冯英才是那种不安于室的女人!”
听钱多多用语言歧义诽谤冯英,云昭才起身,钱多多立刻就逃到门口,攀着门框警惕的看着云昭道:“你莫要过来。”
云昭无奈的道:“我吃不了你。”
钱多多红着脸道:“我怕我忍不住吃了你。”
说完就吃吃的笑着跑了。
云昭双手支着下巴无神的瞅着墙上贴着的大字——抱冲守虚!
这四个字是徐元寿写给他的四个大字,不要他装裱,只要求他每天看一遍,看完之后,他会派学生再来张贴新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气以为和。冲即阴阳相合,两仪复归太极,不辨阴阳是为抱冲守虚。
总之一句话,意思是要云昭能够继续隐忍,继续夯实基础,继续厚积而后薄发。
他以为蓝田县进行的事业是一场长久的,持续的,艰难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都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去面对。
不因为蓝田县的强大而骄傲,也不能因为蓝田县正在进行的隐忍态度而小觑自己,以平常心面对即可,一日一积累,日积月累最终功成。
“别的事情都好办,就是多多……不好办啊。”
云昭哀叹一声趴在桌子上,就在刚才,如果多多再虚弱一点,自己说不定就得逞了。
得逞之后再跟钱多多说一些话就很有效果了,现在,完蛋了,钱多多很狡猾,不给云昭安排她跟冯英两人事情的机会。
有些话,床头说起来效果最好……
徐五想的那张麻子脸出现在云昭面前的时候,有效的克制了云昭对钱多多的旖旎想法。
“李定国按照预定战略,已经抵达张家口外围,他不准备现在就烧毁张家口积存的十四万担粮食。”
云昭想了一下道:“理由?”
“理由是满清大军如今还在张家口七百里外,还在我大明国土之内,如果现在烧毁了张家口积存的粮草,满清大军必然会在大明国土上继续烧杀掳掠,填补上粮食缺口,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没有好处。”
“他准备什么时候发动?”
“满清大军即将到张家口再进行。”
“他有没有想过满清会提前派兵来保护粮草?”
“想到了,歼灭之。”
“能做到吗?”
“李定国的军报上没有写,既然人家是此次军务的指挥官,成功了他受奖,失败了,他受惩罚,我们不应该越权指挥。”
“张国凤怎么说?”
“张国凤在李定国的文书上签字用印了,也就是说,张国凤完全同意李定国用绝粮计来逼迫满清丢弃掳掠来的百姓的计划。”
云昭瞅着窗外的玉山山峰道:“我觉得建奴不会关心百姓有没有粮食的。”
“李定国同样不关心,他只在乎此战能否减少满清大军在归化城的逗留时间。”
云昭哀叹一声道:“都是牲口啊——”
作为一个将军,李定国的策略无疑是正确的,让他带着八百骑兵向建奴本阵进攻,最终用八百人杀光三万多建奴,这是卢象升这种把百姓的命看的比自己的命重要的人才能干的事情,绝对不是他李定国干的事情。
卢象升巨鹿一战之后,虽然向后撤退了六十里地,但是,依旧不愿意松口,死死的咬住岳托大军的尾巴,继续追击。
小队人马的交锋几乎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数次,他们之间的战争早就从火器对战变成了白刃战。
云昭的人马在河北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也就无力支援卢象升,而大明在河北众多的兵马,全部保护在京师周围,广袤的河北地,只有卢象升一支军马在跟建奴死磕。
想起卢象升,云昭的心情就变得非常沉重。
十天前,卢氏的两个管家跪地恳求云昭再支援卢象升一批军资,他们宁愿叛出卢氏永世为云氏奴仆,死而无憾。
这个要求实在是太怪异了。
为了主家的生死存亡,他们宁愿叛出主家,这个道理是说不通的,且毫无逻辑可言。
卢氏的人却不这样看,他们觉得这很正常……他们的脑袋里想的东西完全与别人不同。
如果在别人那里,只会招来耻笑,会把他们当成疯子一般撵出去。
然而,在云昭这里却非常的有市场……云昭只要一想到卢象升穿着孝服战死沙场的场面。
又想起这一家子男丁中,有最好的归宿就是他的弟弟卢象晋——明亡之后出家为僧。
他的弟弟卢象观兵败投水自尽,被部将救起之后,再投水自尽,完全不怕水冷!
想起卢氏满门一百余口男丁战死,云昭就没办法把这些人当疯子看待。
给这样的人什么样的尊敬都不过份,云昭相信送给他们的每一把火药,每一颗炮子,每一枝羽箭,这些东西终将变成夺取建奴性命的东西,且不会有半点浪费。
距离河北最近的云氏力量就在归化城,而归化城将要迎来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不可能从归化城调拨。
从云氏调拨……这个还是很容易的,毕竟,云氏的火药生产已经形成了流水线,不但质量好,数量还特别大。
蓝田县的管理者们,甚至在云昭的默许下,开始暗地里向外卖火药了,比如,这一次李洪基在开封用的火药,就出自潼关黑市。
“你能拿走多少就拿走多少……”
这是云昭给卢氏管家的原话,能拿走的东西不限于火药,炮子,还包括火铳,火炮跟粮食,以及各种军用物资。
卢氏管家的交易完成了,管家们连饭都来不及吃一口就欢欢喜喜又悲悲戚戚的去了潼关,似乎叛出卢氏卖身云氏是一种莫大的背叛,云昭很怕他们把东西交给卢象升之后再喊一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