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下-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源之水,闹不出什么大风浪来。
唯一可虑的就是过路鬼怪作祟,贫道以为,贵府上应该与我金仙观结缘,每年探查一番,可以彻底地清静家宅,保家宅平安,保云氏子孙繁盛。”
云福笑着拱手道:“结缘一事好说,道长先看看我家小少爷的面相如何?”
小胡子道长捋着短须看了云昭半响,又问了云昭的生辰八字,在手指关节上一顿掐算之后道:“贵府小少爷是一个有福之人,三灾八难,已经渡过了大半。”
云福听了这话,连忙道:“难道说我家小少爷还有磨难未曾完结?”
小胡子道长长叹一口气道:“天雷击打在京城,就像是人胸口遭受了一刀。
天地有形,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我辈只是依附在这大明社稷上的虫蝥,社稷有难,依附其上的人又何能幸免。
这是一场浩劫,躲得过子孙绵长,富贵易得,躲不过……唉,看天数吧!”
第010章 诚信为立家之本!
这一番话,也不知道被梁兴扬道长说了多少次,听他跟云福聊天的时候说,他准备云游天下,看看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还说,道家在乱世的时候入世,在太平盛世的时候隐居。
不过,他说这些话的时候还不忘记喝酒,云昭觉得很不真实。
云家的傻少爷突然变聪明了,对道长来说不值一提,大厦将倾,宇宙中的气机紊乱,妖孽横生是必然之事。
原来的天命已经脱离了正确的道路,一些莫名其妙的福运加注在某一个人身上,不一定就是好事,云氏最好还是按照以前的路途前进,莫要以为云氏傻少爷开智了,就做一些不符合云氏身份的事情,小心老天有眼!
在小小的关中,称王的人都有,云氏这点小事就像丢进大海里的一粒石子,很快就被人遗忘了,即便是那些知道的人,也习以为常。
云娘就是这样做的!
于是,云昭的晚餐很恐怖!
小米饭是家常,主要是菜式可怕,去年秋日里腌制的盐菜黑乎乎的毫无色香味可言。
以前云昭晕陶陶的没打算好好生活,所以吃什么都一样,现在就不成了,他是准备好好生活的人,而吃饭对他来说就是目前这个年纪里最享受的事情。
好在母亲还给云昭煮了一颗鹅蛋,这是这顿饭唯一的亮点。
云娘见云昭笨手笨脚的剥鹅蛋,抢过来三两下剥好放在他的碗里道:“都吃了!”
云昭瞅一下坐在小桌子边上,吃小米饭吃的狼吞虎咽的两个小丫鬟,就推一下饭碗道:“不好吃!”
云娘面不改色,从云昭的碗里捞走了鹅蛋,自己咬了一口,见儿子没有抢夺的意思,就很自然的将一整颗鹅蛋吃掉了。
云昭再推一下饭碗道:“我要吃面!”
云娘站起身,利索的将云昭碗里的小米饭分给了两个小丫鬟,然后继续坐在炕上吃自己的小米饭跟盐菜。
云昭见自己没得吃了,就叹口气离开了饭桌,拖过小书桌,开始继续临摹自己的《三字经》。
“这几年大旱,家里没有种麦子,太废水了。”
云昭点点头,继续写大字。
“明日里娘让云福去粜一点麦子回来磨面?”
如果云昭哭闹,云娘自然是不会放纵儿子的,云昭不言不语,云娘怎么可能让儿子长久挨饿。
不过,饿一顿的命运无法逃脱。
这是云昭自找的,今天,他允诺云氏少年统统读书,给家里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家业是母亲辛苦操持才有的,云昭就是一个败家子,让族人读书这件事很正确。
可是,正确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合适的。
几十上百个半大的男娃都去读书了,家里的很多活计谁来做?
母亲心中有气,云昭自然需要给母亲找一个出气的由头。
比如吃饭上挑三拣四……
“先生说,人总是要读书的,还说,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人,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还说,百姓愚昧,就愚昧在不知道读书上,云氏如果小富即安,他教我一人就足够了。
现如今,天下纷纷,读书不是为了考取功名,而是为了更好的求活,所以呢,代价再大也要读书,唯有如此,在这个乱世里才不会被人哄骗无辜送命。”
云昭把自己想说的话借用徐先生的语气说了出来。
云娘道:“道理是对的,实际上行不通,娘以为你只是让云杨,云树加进来,没想到要进来一群人。
如果这一群人的家里人都是明理的还好说,如果有几个糊涂的,你好心办得事情就成了乱命。
我儿再过几年是要执掌家业的,必须从小事情上注意了,有道理的事情不一定就是好事情,人心难测,我儿要知道。
我还听徐先生说,你们签订了一个契约?”
云昭捂着胸口道:“说笑的。”
云娘在云昭的身上乱翻了片刻,就把那份契约书给翻出来了,瞅着上面的内容呆滞了片刻道:“你应承了一万两银子?”
云昭点点头。
“你知道一万两银子有多少么?”
云昭摇摇头。
“家里的房子,地,牲口,奴仆,再加上祖上传下来的一些银钱,再把云家庄子折算下来,应该能换七千两银子,如果你真的要给徐先生付一万两,娘需要把嫁妆全搭上才够。”
云娘见儿子依旧呆呼呼的,就斥退了两个小丫鬟,自己从床上的一个上锁的木头箱子里取出一块用红布包裹的物事,放在云昭面前道:“打开!”
云昭打开红布,里面又是一层蓝布,剥开四层布之后,一锭白中泛黑的银锭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云娘将这锭银子放在云昭的手上让他捧着,然后低声道:“这是一锭十两重的银元宝,是家里压箱子底的财货,是从你爷爷手上传下来的,三代人都没舍得花用。
你许诺给徐先生的一万两白银,需要你手里这样的银锭一千个。”
云昭讪讪的放下手中的银锭道:“徐先生也说了,如果我像您这么大的时候,一年挣不到一万两银子的时候,这个契约就作废了。”
云娘两只手夹着云昭的脸蛋道:“你给我记住,你爷爷一生跟着戚大帅,他们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年,终于扫清倭寇,又在北方与蒙古人激战十载,保我大明疆土不失。
从一个小小的百人长,官至游击将军靠的就是言必信,行必果。
你父亲虽然不如你爷爷那般有本事,也是一个信义无双的人,很多时候,哪怕是吃亏,也不曾违背诺言。
这也是你父亲不在了,你娘我依旧能掌控整个云氏的最重要的原因。
你与徐先生的契约看似是玩笑,实际上不是!
因为云氏不能违背诺言,哪怕是玩笑话。”
云昭呆滞的瞅着言辞锐利的母亲,不知道说什么好。
直到母亲最后说出,如果他云昭将来赚不到一万两银子,她也会将云氏家财送给徐先生拿去修玉山书院的时候,才怵然一惊,他发现,在这个该死的时代里,真的不能随便许诺。
母亲到时候会不会给是一回事,徐先生会不会要是另一回事,诺言没有实现却是实打实存在的。
如果等云昭成年之后,徐先生再把这份契约拿出来,事情就大条了。
云昭所有的期望都放在这是一个玩笑上,这是云娘极为反对的事情,她认为,不该把事情的决定权交给别人。
心存侥幸之心,这就是平民百姓做事跟流传许久的大族做事的区别。
“我已经欠了人家一万两银子?”云昭觉得脑袋很是混乱,明明是师生间的玩笑,怎么就变成真的了。
云昭忽然发现母亲眼睛里满是狡狯之色,心情立刻平静下来了,这不过是母亲苦心经营的一个教育儿子的方式罢了。
说不定,是徐先生跟她商量好的。
“我儿记住就好。”
云娘见云昭写字的时候并没有慌乱的模样,有些不满意,就轻轻叹口气带上门出去了。
母亲走了,云昭停下手中笔自言自语的道:“我其实应该让他们得逞一次的……”
少年人装成年人很容易被拆穿,同样的,成年人装少年人也不那么容易,除非云昭像以前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否则,就一定会出问题。
以管窥豹,从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大家族对于教育子孙到底是秉持什么态度的。
云氏人口构成简单,说白了就剩下云娘,云昭这两个主人,如果家族人口再大一点,可能会更加的残酷。
这一次,云昭很气定神闲的抄写完毕了一遍《三字经》临睡前,还知道收拾好笔墨纸砚。
第二天,云昭惯例被两只大白鹅堵在门里了,此时的云昭已经习惯被两只大白鹅凌虐了,连被子都不用蒙,反正两只大白鹅只咬屁股,大腿肉多的地方,上一次蒙住头,被大白鹅咬肉少的小腿那可是真的疼啊。
最可气的是,两只大鹅只追着云昭咬,对他身后的两个小丫鬟视若无睹,很可能是因为,云昭身上肉厚,咬起来口感好且舒坦,两个芦柴棒一样的丫鬟没什么咬头。
经验就是这样长出来的,云昭离开内宅的时候,一脚踢飞了那只叼住他不松口的大白鹅,带着两个丫鬟大摇大摆的去了书房。
今日的书房外边非常的热闹,有些人山人海的意思,毕竟是云氏前院,能来的人似乎都来了。
只不过,来的大人很多,孩童很少。
云昭过来的时候,人人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他,甚至还有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只是一个形容,他们交头接耳的模样诡异,声音却非常的大。
“可怜啊,病才好,这又发了。”
“以前不过是一个傻子,现在成了呆子!”
“什么呆子,明明就是一个败家子!”
“大娘子还是太宠这个傻儿子了,如果生在我家,敢这样败家,老子会抽死他。”
云氏的青砖高墙堵住了声音扩散的道路,以至于让这些聒噪之音在窄小的天井里混响,最后变成了一个鸡圈,或者鸭圈。
徐先生抱着书本从书房里走出来,轻咳一声,那些乡民们就立刻收声。
乡里人对读书人天生敬畏!
第011章 十三人!
徐先生是一个极有学问的人,这一点,云家庄子的人知道的很清楚,这庄子里有一大半的孩子的名字都是他起的。
所以,云氏子弟的名字听起来几乎都没有多少乡土气息,譬如,狗蛋,二丫,狗剩,猪娃,招娣,盼弟之类的名字并没有多少市场。
云杨抱着一只鸡,这只鸡是黄色的芦花鸡,很肥,看得出来,主人家将这只鸡喂养的很好。
云树提着两只死掉的野兔,云卓提着一篮子鸡蛋,云亮穿着小一号簇新的衣衫,被衣服勒的跟蚕一样,手里提着一封点心,云飞低头看着手里的腊肉垂涎欲滴……
玉山书院的那只黄狗趴在台阶上,仰着头看这些学生,人多嘈杂的情况下也没有狂吠,更没有慌乱,只是兴致勃勃的看着满院子的新学生,睿智的如同一个老儒。
徐先生等乡民们都安静下来了,就来到云杨面前,平视着云杨的眼睛道:“你的年纪大些,开蒙有些晚,不过不要紧,我儒门有的是大器晚成之辈。
前宋苏老泉二十七岁才开始奋发读书,终成一代大儒,你应当以他为楷模,休要懈怠!”
见先生提起了朱笔,云杨心甘情愿的跪在地上,任由先生用朱笔在他的眉心点了一下。
“此为开智,从今后,你就是我徐元寿门下,你可愿意?”
云杨顿首道:“愿意!”
说罢就双手捧上那只芦花鸡。
徐元寿大笑着拉住云杨的手道:“这是母亲的命根子,家里的盐都指望这只鸡下蛋换呢,送别人太可惜,束脩有人替你交了,很丰盛呢,你只要用心读书就是了。”
云杨瞅瞅手里的母鸡,原本很想直接塞先生手里,他不想再欠云昭任何恩惠了。
可是,一想起早上母亲把这只鸡喂得饱饱的放到他手里的怜惜模样,手臂就抬不起来。
云杨抬起头咬着牙问道:“不知我的束脩价值几何?”
徐元寿仰天大笑道:“一万两白银!”
云杨闻言吓得手哆嗦了一下,那只芦花鸡就从他的手里逃掉了,欢快的向人少的地方逃窜。
“这是我与云昭打的一个赌,我认为,他二十年后,在他兄弟们的帮助下,每年都能赚到一万两白银,云昭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只要他们兄弟齐心合力,二十年后,一万两白银不过是区区之数。
云杨,你有这个胆量吗?”
云昭见云杨在低头沉思,就瞅着自己的先生目光炯炯的盯着别的学生,让那些孩子个个心惊胆战,心头一万遍的呼喊——这才是真正的先生,母亲眼光如炬啊……一万两,太他妈的值了。
当然,这仅仅是云昭一个人的看法……
“完了,这傻子还不如不开智,浑浑噩噩的当一个傻子其实没坏处,云杨这孩子不是狼心狗肺之辈,如果把云氏交到这孩子手里,傻子绝无冻饿之忧。”
“野猪精就是一头蠢猪,被野猪开智的孩子能聪慧到那里去?”
“可怜大娘子苦心经营这些年,云氏家业这就要败掉了……”
“你说,以后云家庄子会不会变成徐家庄子?”
“难说,变成别人家的庄子是迟早的事情!”
乡民在一边议论纷纷,明明可以很小声说的话,他们偏偏要扯着嗓子说出来。
而关中人的嗓门本身就大,这一吵嚷起来,简直就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尤其是站在云昭身边的几个长辈,看云昭的目光简直就是仇视,恨不得生吞了他。
云昭自然笑吟吟的当做这些人在唱歌,于是,就越发的坐定了他傻子的名号。
徐元寿同样笑吟吟的瞅着云杨不做声。
云杨额头的汗珠子噼里啪啦的往下掉,眼神有些惊慌,倒是云树一干人对这一万两银子没有多少感触,有的在傻笑,有的在挖鼻孔,有的在悄悄地扯站在他前边的小伙伴刚刚梳起来的朝天辫子。
徐元寿加重了语气又问道:“你想好了吗?”
云杨无助的瞅瞅站在人群里面色发黑的父亲,又看看笑吟吟的云昭,也不知道从哪里升起来一股子无名怒火,迅速的充盈了他的胸口。
抬起头对徐元寿道:“我愿意承担一半!”
云旗咕咚一声就坐在地上,指着儿子怒吼道:“你哪来的五千两银子?卖了我跟你娘也不值五两银子!”
云昭见云杨低下了脑袋,就凑上前去道:“想得美,还五千两,你最多能占五两就不错了,到时候要是还不上,把旗叔,旗婶卖掉刚好还债。”
云旗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倒是旁边有聪明人笑道:“老旗子,二十年后你都老的不成人样子了,卖掉你们夫妻两正好让别人给你们养老,这买卖合算啊!”
低着头不言不语的云杨嗓子里忽然发出野兽一般的咆哮,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是怒不可遏。
“老子不要你帮忙,就承担五千两!”
云昭在一边笑嘻嘻的道:“旗叔旗婶只能卖五两银子,多了你出不起!”
云树见哥哥遭受了羞辱,站出来道:“我帮我哥哥!”
徐元寿笑道:“好啊,你们兄弟两就认五两银子就好了,二十年后交割!”
说完话又看看人群里的孩子道:“还有谁愿意承担?如果没有,剩下都由云昭一人承担,你们可以继续上学,且不用承担半文钱的束脩。”
两个衣衫褴褛看年龄只有七八岁的少年从队伍最后走上前,跪倒在徐元寿面前,齐齐的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