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真不是吴国末帝 >

第7章

我真不是吴国末帝-第7章

小说: 我真不是吴国末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皓完全不认识这是什么物品,立即陷入了沉思。

    忽然,他的脑海中灵光一闪,想道:“这些如鸟虫般的纹饰,与我穿越前在考古纪录片中看到的,被挖掘的楚地古墓中物品上的纹饰,极为相似。”

    “云阳侯朱宣,曾去过西陵多次。不如去问问他,这是什么物品。”

    此时的孙皓,还并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是局面扭转的开始。

    片刻后。

    云阳侯朱宣暂住的房间。

    朱宣从孙皓手中接过那个微小之物,定睛一看,立即辨认了出来。

    “此物是一种哨笛,是荆州区域江湖人士用来传递情报的工具。这种哨笛可吹出特殊声响,用来传递情报是极为隐秘的。”

    “因此,荆州区域许多江湖人士,都会使用这种哨笛。”朱宣语气肯定地说道。

    孙皓疑惑地想道:“江湖人士?江湖人士的哨笛,怎么会掉落在张丰与李田的房间?而且,还是荆州区域的江湖人士。”

    忽然,他又是灵光一闪,看向朱宣,问道:“公布,除了荆州区域的江湖人士,还有何人会使用这种哨笛?”

    朱宣与孙皓四目相对,立即答道:“元宗兄,只要是荆州区域江湖出身之人,都有可能会使用这种哨笛。”

    孙皓沉思数息之后,说道:“荆州江湖人士所用哨笛,怎么会落在张丰与李田的房间?定有蹊跷。”

    朱宣神情严肃地说道:“元宗兄,说实话,我也认为张丰并不是敌国斥候。但现在没有证据,若是执意放人,会与抚军将军、皖口军营发生冲突。”

    “我认为,或许就是这只哨笛的主人,将军情地图藏在了张丰的包裹之中。在此期间,或许是因为听到异动,慌忙之中将此哨笛遗落在地。”

    “而且,恐怕哨笛的主人,与之前刺杀你的刺客,是一伙的!”

    孙皓神情惊疑地说道:“我从未去过荆州,根本不可能与荆州江湖人士、或是荆州江湖出身之人有仇。他们为何要刺杀我?”

    朱宣立即说道:“他们为何刺杀你,还尚未明确。但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就要提高警惕、加强防备,以防再被刺杀。”

    “对了,忘了告诉你,这种哨笛较为珍稀,也可作为碰头的信物。”

    “我认为,丢失哨笛之人,应该会来取回哨笛。”

    孙皓勾了勾嘴角,说道:“那么,我们可守株待兔。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番商议之后,孙皓召来李田,告诉他应如何行动。

    丑时。

    张丰与李田暂住的房间。

    一个黑衣蒙面人潜行到了后窗边,轻轻地推开了窗户,而后小心地进入了屋内。

    他屏住呼吸,侧耳倾听,没有听见一丝声响。

    于是,他蹑手蹑脚地走到了某个墙角,伸手一探。

    在摸到一个微小之物后,他勾了勾嘴角,立即将那个物品揣进怀中。随即,他站起身来,准备立刻离开。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李田忽然出现在了此人的背后,将长剑猛刺向他!

    此人感觉身后寒光一闪,立即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于是,他以闪电般的速度将手一挥,一把匕首从袖中甩出,直刺李田胸膛!

    李田躲闪的同时,拿剑的手一抖,并未刺中那人。

    于是,黑衣蒙面人趁机拔出腰间长刀,猛地砍向李田!

    随即,他们两个拼杀起来!

    数息之后,从此房间门外传来了纷乱的脚步声,显然是有人听到响动,准备进屋。

    就在房门被推开的那一瞬,黑衣蒙面人虚晃一刀,趁着李田躲闪之时,飞跃到窗边,而后破窗而出!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此刻的窗外,已然聚集了十几人。有人高举火把,照亮了黑衣蒙面人的身影。

    十几人将手中刀剑,一齐指向了他。

    黑衣蒙面人毫不畏惧,挥动手中长刀,奋力向众人砍去!

    李田此时也破窗而出,挥动长剑,杀向黑衣蒙面人。

    众人与他一起,杀向黑衣蒙面人!

    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黑衣蒙面人寡不敌众,十几把刀剑架在了他的脖颈上。

    他的眼神极为不甘,但一时又难以动弹。

    此时,人群后方传来一道怒喝:“扯下他的面罩!”
………………………………

第14章 虚实

    发出怒喝的正是孙皓,他与朱宣站在人群后方观望。

    黑衣蒙面人听到此话,猛地瞪大了双眼,一只手迅猛地从怀中摸出一把匕首,向着自己的心脏位置刺去!

    说时迟,那时快,李田以闪电般的速度甩出一枚飞镖,直接击中黑衣蒙面人手中的匕首,将匕首击落在地!

    匕首落地的同时,黑衣蒙面人也被众人死死地按在了地上。

    他面朝夜空,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眼中寒芒大盛。

    李田走上前来,一把扯下了黑衣蒙面人的面罩。

    而后,众人一齐围上来,以手中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此人的脸。

    与此同时,朱宣高声说道:“快去请抚军将军!”

    一刻后。

    审讯室。

    步协坐于上首,朱宣与孙皓坐于两侧,门口还挤满了他们手下的侍卫们。

    被抓住的那人,已被五花大绑,位于审讯室中央。

    孙皓对此人高声喝问道:“你为何要栽赃陷害我的侍卫张丰?!你是否与那些刺客有勾结?!是何人指使你做的?!”

    孙皓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心中想道:“看来就是此人,将军情地图放进了张丰的包裹中。栽赃陷害张丰之人,就是此人!”

    “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阴谋。隐藏于暗处的敌人,恐怕不只是要除掉张丰,最终目的是要除掉我!”

    那人忽然放声大笑:“指使我的人,正是抚军将军!就是他令我刺杀乌程侯的!”

    他的话还未说完之时,步协额角青筋暴起,怒喝道:“大胆狂徒!竟敢污蔑!”

    话音未落,步协的侍卫长裘荣,径直奔至那人面前,猛地飞起一脚,直击对方胸口,竟是把此人击晕在地!

    而后,他拔出腰间的长剑,直刺对方心脏!

    在那人被长剑刺中之前,李田跃到裘荣面前,拔出长剑,以手中长剑抵住裘荣之剑!

    两剑交击,清脆的金铁之声,使在场所有人神经紧绷!

    步协见李田阻止裘荣,立即暴怒起来,怒斥道:“你是何意?竟敢庇护犯人!”

    李田眼神坚毅,目光直击裘荣,并未看向步协。

    裘荣与李田手中之剑相抵之时,孙皓迅速地高声问道:“抚军将军的侍卫长如此做,意欲何为?难道是要杀人灭口?”

    步协高声回复道:“此人口出狂言,污蔑本将军!”

    紧接着,裘荣持剑的手一使劲,竟是想将李田逼退!

    与此同时,朱宣高声说道:“此事未水落石出,不宜大动干戈!”

    步协听到此话之后,脸色铁青。他沉默数息之后,轻咳了两声。

    裘荣手一甩,收回长剑,但仍然警惕地看着李田。

    李田的剑被甩开之后,他并未再对裘荣动武。

    裘荣狠狠地瞪了一眼李田,大步走回步协身后。

    孙皓与朱宣,迅速地交换了一下眼神。

    李田也收剑回鞘,沉默地回到孙皓身后,眼神冷漠。

    朱宣见此,平静地问道:“此事蹊跷,必须严加审查!但抚军将军与乌程侯都卷入此事,理应回避。”

    步协扫了一眼朱宣,眼神森冷,说道:“那就有请云阳侯秉公处理。”

    孙皓见此,心中想道:“若刺杀真的是步协指使,那么这步协的演技实为高超!”

    “只是,此人与步协,究竟有没有关系?”

    “该如何才能证明张丰是无辜的,救他于危难之中呢?”

    孙皓自从穿越来到这个时代,并未有太多深切的感受。他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与一切格格不入,所有人与事都有一种不真实感。

    但在他遭遇刺杀,张丰救他的那时,孙皓感受到了。

    那是遭遇生死危机的感受,那是被他人拼死相救的感受,那是大难不死的感受!

    孙皓终于明白,自己在这个时代,想要活下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虽然之前在心中立下誓言之时,早已想到自己在这个时代很难生存。但他并未想到,自己的处境竟是如此危险。

    张丰拼死相救的身影,深深地刻在了孙皓的脑海中。被张丰护卫时的感觉,是他从未感受过的。

    孙皓心中想道:“我定要救张丰!他拼死救我,如今遭难,我怎能坐视不理?!”

    就在他思索之时,朱宣神情严肃地对步协说道:“本侯自有公断,绝不会无故偏袒。”

    随即,朱宣将手一挥,高声喝道:“冷水泼醒!用刑!”

    皖口军营的兵士们,与朱宣的侍卫们,听到此话之后,一齐走上前去。

    那人立即被冷水泼醒,而后受刑。

    经过一番狂风骤雨般的猛烈击打,那人却是不像张丰那般坚毅,而是高声说道:“我招!我都招!”

    朱宣做了个手势,他的侍卫们见此,立即停止用刑。

    那人喘着粗气,艰难地说道:“其实,抚军将军令我刺杀乌程侯,是因为他早与魏国有书信来往,有降魏之心。”

    他的话还未说完,步协就高声怒喝道:“一派胡言!本将军身为大吴重臣,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打!往死里打!本将军不信,你不会说实话!”

    又经过一番严刑拷打,此人坚决不改口,仍然声称是刺杀主谋是步协。

    而后,他又晕死过去,用冷水怎么都泼不醒了。

    朱宣见此,神情严肃地说道:“抚军将军,看这情况,不能再用刑了。”

    步协皱了皱眉,语气森冷地说道:“如此之人,他的话不可信。”

    “若是云阳侯与乌程侯,执意相信此人话语,那么反而会进入居心叵测之人的陷阱!”

    “依我看,应该将他拖下去,严加看押,明日再审!”

    既然步协已下令将此人押走,孙皓与朱宣无法下达继续审讯的命令。

    那人被押走之后,被关押在了张丰隔壁。

    寅时。

    一片漆黑之中,趴在地上的张丰,忽然听见了隔壁有敲墙声。

    仅仅过了数息,又有同样的敲墙声。

    这异常的声响,立即引起了张丰的注意。于是,他全神贯注地侧耳倾听。

    紧接着,他听见隔壁传来了一道极为痛苦的惨叫。

    “什么情况?!”负责看押的四人惊呼道。他们急忙点起灯,进行查看。

    “此人竟然死了。”朱宣的侍卫说道。

    “是自尽还是被杀?”孙皓的侍卫问道。

    步协的侍卫与皖口军营兵士,脸色难看,并未说话。

    “速速禀报抚军将军!”

    一刻后。

    步协、孙皓与朱宣,带着手下的人,来到了此处。

    军医上前查看了一番,而后神情凝重地说道:“已经死了。死因是中毒。他的脖颈上扎有一根毒针。”

    孙皓眼中掠过一丝寒芒,说道:“还未审问出结果,就先被杀了!这定是有人杀人灭口!”

    朱宣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

    步协却是似乎松了一口气:“此人,死不足惜。”

    孙皓看了一眼朱宣,于是朱宣立即会意。

    紧接着,朱宣平静地问道:“抚军将军,既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张丰是敌国之人,能否释放他?”

    步协立即说道:“既如此,那就把他放了吧。”
………………………………

第15章 风起

    从此之后,孙皓越发谨慎。而在此之后的几天里,他们一行人中,并未再有什么大事发生。

    永安六年,十月二十三。

    巳时。

    吴国,西陵。

    镇军将军府。

    吴国镇军将军陆抗,正坐在书房内查看文件。

    这是一名中年男子,面容刚毅、神情淡然,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忽然,仆从慌忙前来禀报道:“将军,圣旨到了!”

    陆抗眼神一凝,立即站起身来,快步走出书房,迅速地问道:“使者现在何处?”

    仆从恭敬地答道:“使者已于会客厅等候。”

    陆抗立即奔向会客厅,进门后,见使者已在此等候。

    使者见他已到,立即严肃地高声说道:“圣旨在此,镇军将军接旨!”

    陆抗迅速地向圣旨方向跪下,等待使者宣读圣旨。

    使者展开圣旨,开始宣读。

    圣旨的大意是:

    皇帝令镇军将军,带领两万人,前往蜀国永安城。而且是,点兵完毕,即刻出发。

    陆抗听完圣旨后,恭敬地说道:“臣接旨。”

    他从使者手中接过圣旨,而后站起身来,正想说话,使者却先开口了。

    使者严肃地说道:“镇军将军,兹事体大,我必须立即回建业复命。”

    陆抗与使者互相行礼之后,使者就离开了此处。

    之后,陆抗眯了眯双眼,眼神凝重,若有所思。

    午时。

    吴国,建业。

    太初宫,神龙殿。

    皇帝孙休坐于宝座之上,面前是神情略微紧张的丞相濮阳兴。

    濮阳兴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丹杨湖田已依照圣旨,停止开垦。但开垦丹杨湖田的那些民众,足有万余人,与其遣返回乡,不如调集作为兵士。”

    孙休神情颇为不悦地说道:“开垦丹杨湖田一事,众臣皆反对,唯有你一人,极力支持。开垦了数年,人力物力耗费不可胜数,然而,不但事倍功半,且引得百姓民众大怨。”

    “如今,理应将那些之前开垦湖田的民众,遣返回乡,从事农业。怎能调集作为兵士,使得民众更为怨恨?!”

    濮阳兴身躯一颤,神情极为紧张,但还是继续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若是将他们都遣返回乡,恐怕早已没有可供他们从事农业的田地了。人多地少,恐生变故。”

    “且如今,大吴正值用兵之际,兵力恐有不足。因此,不如调集他们作为兵士,也能填补兵力空缺。”

    皇帝孙休眼神一凝,眼中寒芒大盛,猛地一拍面前的案几!

    濮阳兴立即被吓得不轻,差点就跳起来了。但他强装镇定,仍然保持着方才的姿态。

    孙休脸上满是怒色,厉声喝道:“先不说那些民众是被调集去开垦湖田的,早已满腔怨气!单论他们只是开垦湖田数年,并未拿过兵器,更未经历任何演练!调集他们作为兵士,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可上阵杀敌的兵士!”

    “既然要耗费更多时间与人力,去将他们训练成优秀兵士,那么何必如此!再说,这些民众被调集去开垦湖田,早已归心似箭。如今忽然又要被调集作为兵士,他们必定更为怨恨,必生变故!”

    “何况万余人的军饷,也是一笔大数目!你明知如今国库空虚,莫非,你要再行事倍功半之举?!”

    濮阳兴听到此话之后,被吓得瑟瑟发抖,略微艰难地说道:“陛下,臣绝无此意。”

    孙休将袍袖一扫,站起身来,高声说道:“此事,不得再提!退下!”

    话音刚落,他就离开了神龙殿。

    濮阳兴也缓缓地退出了大殿,而后逐渐走远。他双眼低垂,目光闪烁不定,若有所思。

    最终,渐行渐远的他,攥紧了双拳,似乎下定了什么决心。

    未时。

    建业,左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