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吴国末帝-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转向牵弘,高声喝问道:“蜀汉皇宫内,为何如此空荡?!宫里原有的财物呢?!”
牵弘立即恭敬地答道:“我虽为蜀郡太守,但蜀汉皇宫的管理,并非我的职责。”
钟会瞬间更为暴怒,但也无可奈何。他心中不禁对邓艾更为痛恨:“邓艾这个该死的家伙!他与他麾下将士,把值钱之物都瓜分私藏了,给我留下这样的烂摊子!真是死了都不让我省心!”
“我在成都能得到什么?!现在就连蜀汉皇宫,都是什么都没有了!我历尽艰险来到成都,竟然什么都得不到?!”
钟会越想越愤怒,但偏偏无法发作。于是,他只能憋着满腹火气,以暴怒的眼神环顾四周。
“不,我还能占据蜀地!现在,这偌大的蜀地,必须以我为尊!”
“只要我能占据蜀地,或许……”
钟会想到这里,心中的野心蠢蠢欲动,眼中不禁出现了兴奋的光彩。
一旁的牵弘以余光瞄向钟会,却是看见了钟会如此神情。于是,他不禁心中凛然,感觉此人太过反常。
但钟会身侧的姜维与卫瓘,就不是这样想了。
看着自己曾经极为熟悉的蜀汉皇宫,现在如此空荡,甚至有些破败之感,姜维心中有些难受。
他忽然又看见钟会的神情,不禁陷入了沉思,心中想道:“钟会明显是因眼前能获得之物过少,所以心生不满。而此刻他又如此兴奋,或许是想到了他自己可占据蜀地,拥兵自重。”
“若我能以此为诱饵,引诱钟会一步步走向拥兵自重……那么,我的目标,或许就能实现了。”
“毕竟,传闻称,我大汉北地王,与太子一同,在邓艾攻陷成都前,逃了出去。之后,太子尸体被送回,但北地王不知所踪。或许,北地王还活着!那么,大汉就还有希望!”
一旁的卫瓘,狭长的双眼中寒芒大盛,心中想道:“钟会此人,显然是野心膨胀了,现在都掩盖不住了!或许,他根本就不想掩盖。”
“若钟会要拥兵自重,那么我就得早做打算。首先,应该留一些后手,以防钟会对我动手之时,我无力反击。甚至,我还能趁机除掉钟会。”
“哼,钟会,你是斗不过我的!”
就在此时,钟会忽然长出了一口气,看似平静地说道:“天色已晚,大军劳顿,诸位将军且带领各部,自寻住所。”
“至于这空荡荡的皇宫,就暂且由我住下吧。”
姜维听到此话之后,心中想道:“他竟然要住在皇宫内?!他是真把自己当成了蜀地之主?!”
卫瓘心中则是如此想道:“他竟然要住在皇宫!看来,他的反叛之心暴露无遗!我得小心提防,早做打算了。”
而后,魏军将领带领各部,姜维带领自己麾下的蜀军,各自离开了。
而钟会在众将领离开之后,先是环顾空荡荡的大殿,又望向那个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宝座。于是,他想到当年的蜀汉皇帝刘备与刘禅,在宝座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之时,是何等的威风!
想到这里,他勾了勾嘴角,向宝座方向,迈出了脚步。
………………………………
第86章 各路
次日。
永安六年,十二月十六。
上午。
从垫江城前往西北的路途中。
孙皓等人自从昨日一早离开垫江城后,又行进了一日。他们艰难跋涉,翻越山峰、穿行峡谷、钻进密林、涉入河滩,保持着较快的行军速度,一路前行。
孙皓早就对罗宪说过,此次前往成都,路途遥远,但时间却极为紧张,所以必须一直保持较快的行军速度。之前,他们又在江州以及巴人地界,停留了一些时间,因此更需要加快行军速度。
孙皓带领的吴军与罗宪带领的蜀军,都贯彻了这一宗旨。他们保持着较快的行军速度,就是为了最终目标:尽快抵达成都!
与此同时。
蜀地,巴东郡,从白帝城前往朐忍的路途中。
吴国征西将军留平,带领数万将士,不断行进。
这段时间,他们逆流而上,徐徐推进,逐渐蚕食蜀地巴东郡。
他们不止是乘船逆流而上,留平还派遣了一些将士,前往两岸各地,招降各地蜀汉将领。
但大多数蜀汉将领,都拒绝归顺吴国。
因为蜀汉将领大多不降,留平麾下的将士们,与各地的蜀汉军队爆发了一些战役。
在这些战役中,吴国军队可以说是大胜蜀汉军队,但吴国军队也死伤惨重。
所以,留平麾下军队,急速减员,不得不向白帝城报信,请求再多派将士前来。
此刻,留平立于船头,望向两岸群山,神情凝重地想道:“此路艰险,不能推进过快,必须稳打稳扎。否则,将士们就会疲惫不堪,难以作战。”
“若能就近招募兵士,他们更能适应当地环境,无论哪方面,都是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
蜀地,涪陵郡境内。
吴国后将军丁封、领军将军孙异,带领数万将士,在昨日攻下了涪陵城。
他们早就接到了,命令他们通过吴蜀边境的圣旨。
于是,他们从武陵郡出发,沿涪陵水中游顺流而下,徐徐推进,逐渐蚕食蜀地涪陵郡。
在抵达涪陵城下之时,他们与涪陵守军,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丁封、孙异带领的吴军,出其不意,以较小代价攻下了涪陵城。
攻下涪陵城之后,丁封与孙异决定,暂且让大军在此休整。休整之后,再向蜀地腹地,徐徐推进。
他们同时上了一份奏章,向皇帝禀报已攻下涪陵城。
此刻,他们望向涪陵城外,心中对未来充满期待。
与此同时。
吴国,寿春。
吴国大将军丁奉,带领数万将士,正在牵制魏军。
这段时间以来,他带领麾下军队,与魏军爆发了多次战役。
丁奉老当益壮,亲自上阵,奋勇杀敌,极大地鼓舞了自己麾下军队的士气。
他沿用了当年“雪中奋短兵”的战术,令将士们卸甲奔袭、舍辎疾冲。
因为,如此一来,将士们没有了沉重的铠甲,也就没有了身上原本那层坚硬的防护。失去防护的将士们,必须尽全力奋勇杀敌,否则,自己就会被杀!
所谓“奋迅短兵”,正是如此。
于是,每当丁奉麾下军队与魏军交战之时,他麾下军队必定奋力舍身一搏,而魏军则是存有自保之心,因此不敌吴军。
此刻,丁奉麾下军队再次击退了魏军。丁奉望向慌忙逃窜的魏军,眼中寒芒大盛,心中想道:“魏国小儿,竟敢欺我年迈,屡屡犯我大吴边境,哼!还不是被我大吴打得丢盔弃甲、连滚带爬!”
与此同时。
吴国,西陵。
宽阔的大江水面上,数十艘战船其一的甲板上。
吴国抚军将军步协,与其弟步阐,立于船头,望向惊慌恐惧地逃往大江北岸的魏军。
步协语气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想到,乌程侯留下的所谓‘新型武器’,威力竟然如此之大。”
没错,方才他们大败魏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使用了孙皓留下的新型武器。
步阐撇了撇嘴,迅速地说道:“乌程侯与咱们家是世仇,兄长你怎能如此抬举他?”
步协见此,迅速地回复道:“咱们家与他们家,原本就政见不同,不属于同一阵营。更何况,当年我是奉命行事。”
步阐眼神一凝,语气略微不满地说道:“虽说兄长你当年确实是奉命行事,不掺杂私怨,但只怕他不这么想。”
“我观察过他看向我们的眼神,颇有敌意,恐怕他早就对我们不怀善意了。兄长要早做打算,以免后患无穷。”
步协听到此话之后,平静地说道:“你的担忧不无道理。我自有决断。”
紧接着,步协正视步阐,看似平静地问道:“你认为乌程侯前途如何?”
步阐皱了皱眉,极为不屑地说道:“他这个人,行事过于张扬,难成气候。”
步协则是又意味深长地说道:“这可未必。我看他行事与他人颇有不同,或许有另辟蹊径的可能。”
紧接着,步阐立即问道:“这对我们来说,有利或是不利?”
步协立即严肃地说道:“目前形势尚不明朗。但从乌程侯种种行事,以及各种传闻,我认为此人或许不简单。”
“因此,如你所说,若他真的对我们心怀怨恨,那我们确实要小心谨慎行事,甚至要提防他。”
“以后,你行事切不可过于张扬莽撞,一定要处处小心,以免招惹祸端。”
步阐立即恭敬地说道:“谨遵兄长教诲。”
他接着问道:“虽说我们与乌程侯有私怨,但他留下的这些‘新型武器’,我们莫非还要继续使用?”
步协闻言,立即回复道:“为何不用?这些所谓‘新型武器’,虽然是乌程侯设计的,但我们拿去作战,打了胜仗,战功是我们的。”
“因此,战争的输赢,不决定于武器本身,而是在于使用武器的人。”
“我会立即就本次战役的胜况,上一份奏章,将捷报送到建业。”
步阐点了点头,恭敬地说道:“一切听凭兄长作主。”
他们再次遥望大江北岸,又望向大江下游,眼中尽是兴奋之色。
步协并未想到,此次战役他借助孙皓留下的新型武器,取得了胜利,但其实远没有发挥这些新型武器的最大威力。
若这些新型武器的真正威力,完全发挥出来,定会让他大惊失色。
而最了解这些新型武器的人,只有孙皓。
………………………………
第87章 奇异
夜间。
这几日,有柒木部落的巴人担任向导,孙皓等人在他们的引导下,避开了其它部落的领地,也就避免了冲突。
毕竟,柒木部落奉孙皓、罗宪为神使,其它巴人部落并不是这样。若与其它巴人部落发生冲突,孙皓等人或许免不了几番苦战,甚至可能死伤惨重。
因此,孙皓心中很庆幸,能够让柒木部落的巴人带路。
这一夜,他又一次在侍卫李田的护卫下,沉沉睡去。
而孙皓的侍卫李田,守在孙皓的军帐外,眼神平静又似乎略有波澜,心中思绪万千。
他心中想道:“从初十到今日,已然七日未见张丰了。他处于吴国后续大军之中,不知现在情况如何?”
没错,十二月初十那一日,张丰并未跟随孙皓一同离开,而是等待着陆抗的大军,准备与陆抗大军一同启程。
这是因为,蜀汉北地王刘谌,在初六那一日,发了头风病之后,仅隔了三日,就又发作了。
十二月初九,刘谌头风病复发,蜀军多名军医治疗无效。而后,刘谌想起了孙皓的侍卫张丰,曾暂时治好了自己的头风病。
无奈之下,罗宪只能依照刘谌的话语,来找孙皓,请求孙皓准许张丰给刘谌治疗。
孙皓正想回绝,忽然转念一想:“这不正是控制刘谌的绝佳时机么?”
“刘谌的头风病复发,说明此病或许不能完全治好。那么,便可在将刘谌安排与陆抗大军同行之时,再将张丰安排在刘谌身边。”
“张丰是我的侍卫,对我忠心耿耿。如此一来,我就可借助张丰之手,来控制刘谌!”
于是,孙皓立即找到张丰,秘密地对他说道:“张丰,蜀汉北地王刘谌的头风病,复发了。他的病,你有把握治好么?”
张丰立即恭敬地答道:“回禀侯爷,蜀汉北地王的头风病,极为罕见。因此,我并无把握,只能缓解。如此一来,恐怕他的头风病随时可能复发。”
孙皓立即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道:“既如此,我便将你安排在他的身边好了。这样一来,你长时间对他的头风病进行缓解,他应该会好受一些。”
“切记,是长时间缓解。”
张丰立即会意,恭敬地说道:“侯爷,我明白了。”
随后,孙皓命令张丰前往蜀军营地,以便长时间对刘谌的头风病,进行缓解。这一去,张丰可能很久都不会在孙皓身边了。
张丰跟在罗宪的身后,略微勾了勾嘴角,心中思绪万千。
他心中想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三日后,那个刘谌的头风病又复发了。大帅给我的蛊,果然神通广大!”
“这个刘谌也是倒霉,中了大帅的钻脑蛊,必定每隔三日,头疼一次。头疼之时,无论是何方神医,都只能诊断为头风病。”
“其实,每隔三日,钻脑蛊都需要特制的银针,将必需养分输入宿主身体,以供它生存。若无此举,钻脑蛊定会躁动,宿主便会头疼欲裂,痛不欲生。”
“我作为大帅派遣到孙皓身边的高阶暗影卫,自然懂得如何控蛊。如此小事,不费吹灰之力。”
想到这里,张丰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了,那道身着玄袍、脸戴玄色面具的,给人极大压迫感的身影。
没错,这道身影,正是暗影卫大帅,水镜!
而张丰,就是水镜派遣到孙皓身边的暗影卫。
张丰在暗影卫中的称号,是“天伤星”!
见周围有人将目光扫向自己,张丰收敛笑容,面无表情地继续跟着罗宪前行。
将目光扫向张丰的那名蜀军兵士,疑惑地想道:“他方才在笑?是我看错了么?”
他理了理思绪,并没有重视这一点,不再看张丰,继续与众人一起,向蜀军营地前行。
这之后的七日里,刘谌的头风病又发作了两次。
每次发作,都是由张丰给刘谌治疗。而且每次治疗之后,刘谌都会感觉病好许多,不再头痛。
因此,刘谌渐渐地放下了对张丰的戒备,慢慢地开始信任张丰。毕竟,是张丰缓解了他的病痛。
然而,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头风病,正是眼前这位“恩人”所赐。
张丰能缓解刘谌的病痛,只不过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时间回到此刻,在李田想到张丰之时,张丰也在沉思。
只见他位于刘谌所在军帐之外,眼神平静又似乎略有波澜,心中思绪万千。
张丰心中想道:“不知孙皓与李田,行进到何处了?”
“听闻他们已然通过了垫江城,这是他们派遣使者前来告知的。那么,他们应该在前往德阳的路途中……”
“李田那个家伙,一直跟着孙皓,或许已然得到孙皓的极度信任。虽说之前他一直一视同仁,但我离开了很久,恐怕不会再得到,孙皓对李田那般的信任了。”
“李田以控蛊技术不佳为由,暗中鼓动我去给刘谌‘治疗’。我从未见李田控蛊,难道他控蛊技术真的很差?!”
“若李田欺骗了我,我定不会让他好过!”
“毕竟,我们其实都是大帅养的蛊啊……”
张丰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过往惨烈的一幕幕场景。
这一切,都要从他自幼父母双亡,说起……
十八年前。
年幼的张丰伏在父母冰冷的身体上,大声痛哭。
细雨淅淅沥沥,打湿了他的全身,使得他头痛发热,但他仍然不愿离开,不愿离开父母已完全冰冷的身体。
忽然,一个身着玄袍、脸戴玄色面具、头顶斗笠的身影,极为突兀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此人以极为沙哑而又苍老的声音,缓缓说道:“你想不想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