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陛下,求求你收了我们吧-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叩谢陛下。”
荀彧有些感动,虽说他过去名声在外,但面前的人毕竟是天子,尽管不过弱冠之龄,可谈吐有序而且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再加上种种功绩,未来何愁大汉不兴盛?
实际上伯乐辨识千里马,千里马又何曾不是在选择自己的主人,这一点在历史上荀彧选择曹操就可以看得出来。
当时袁绍的势力庞大,他尚且遁走他乡投奔曹操,这说明荀彧的眼光也是极好的,如今他来投效就证明刘协在这些顶级谋士眼里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去处了。
“嗯。”
刘协很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陈宫还有赵云,略微沉吟了一下,也是说道:“子龙我知你武艺高强,近些时日袁绍窜做群雄想做那乱臣贼子,我给你一支大军镇守虎牢关,威慑宵小你可敢?”
镇守虎牢关绝对是很重要的任务,在回来的时候刘协一直想着派谁去镇守比较合适,首先如果袁绍集结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的话,那么无论让张辽、高顺、庞德、又或者华雄都会含恨,为了不至于损兵折将必须派遣一个武力值巨高的人。
在现代曾有一个三国口诀,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夏九姜维,外加曹操和刘备。
在历史上吕布尚且被十八路诸侯打的节节败退,如果让武力值不算顶尖的人去镇守那就是死路一条。
现在的赵云年龄虽说尚幼,但他的武力值那绝对是守城的保证,再加上陈宫从旁辅助击溃敌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有何不敢!?”赵云一向热血,现在的他刚刚出仕,还没跟过公孙瓒的他一腔热血,就想为大汉陛下效力。
有了这样的答案,刘协也是微微一笑,随即看向旁边的陈宫,也是继续说道:“很好,子龙有这样的英雄朕倍感欣慰,不过虎牢关乃是通往洛阳的重中之重,所以公台不知你可愿意做这军祭酒之职,与天下这些乱臣贼子们斗一斗智?”
他说的无比豪迈,赵云一腔热血,而陈宫被刘协如此赏识,他自然也是豪情万丈的。
过去陈宫只是一方县令,如今被刘协招募过来当军祭酒,都说士为知己者死,陈宫现在就是这个心态!
跪倒在地,陈宫恭恭敬敬的给刘协磕了几个响头之后,也是铿锵有力的道:“臣愿与子龙将军同去!”
第67章 清君侧、袁绍的忧虑
冀州!
刺史府……
袁绍在里面来回踱步,近些时日他接到战报说是刘协已经成功收复西凉,在坐拥西凉、长安、洛阳三洲,可以说大汉刘协的势力已经算是群雄当中最强的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刘协的势力发展的竟然这么快。”他的心绪有些焦虑,他前些日子听说自己的父亲袁逢被汉天子刘协斩杀,他自然怒不可遏打算给自己的父亲报仇。
原本如果汉天子刘协被董卓捏在手里的话,他们起义也是名正言顺,然而现在刘协亲政,他们又是臣子,犯上作乱还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
“踏!”
府邸外,脚步声渐渐响起,袁绍下意识的扭头看去,只见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弟弟袁术也是赶了过来。
两兄弟虽说多有不合,不过毕竟都是袁家人,所以在面对杀父之仇上他们还是观点一致的。
“大哥,自从你发了密令给我,我就马不停蹄的赶过来了。”袁术刚一进门,就哈哈大笑的跟袁绍拥抱了一下。
两个人虽说一个是嫡系、一个是庶出,不过说到底在面对一些事情上观点还是一致的。这不,在拥抱过后,袁绍也是伸手示意自己的小兄弟坐。
“嗯,公路,我前些时日接到密报,说是咱们的父亲被汉天子刘协给杀了,而且他最近收复西凉、斩杀北匈奴单于风头正盛,若我袁家想要取而代之就势必要尽快揭竿起义。”
袁绍不糊涂的时候对战局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刘协最近做出来的一些事情让他感觉到局促不安,更何况他们的父亲都死在对方手里了,所以趁着对方羽翼还未丰满赶紧蚕食对方的势力。
只是……他们毕竟是汉臣,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那就是犯上作乱,所以这也是让袁绍非常头疼的一件事儿。
前不久他听从麾下谋士沮授、许攸、田丰、郭图的建议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给割据一方的诸侯们发诏令。
他自诩盟主,希望各地的群雄们能够响应号召,而且为了这一次的战斗袁绍还特意命令颜良和文丑攻破了汜水关,那里跟虎牢关遥遥对峙,是最适合起义的地段。
“大哥你不是已经打着清君侧的番号去邀请各地的诸侯共商大事了么?”
袁术虽说脑子偶尔抽风,不过对于一些事情他还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他抚摸着胡须,那一对小眼睛在滴溜溜转动的时候,嘴上也是娓娓道来的说道:“现在群雄并起,已经不是刘宏那个时代了,谁也不可能放弃割据一方的机会,所以只要理由得当他们肯定会来,只是我听说那骁骑校尉曹操是忠于汉室的,这家伙到时候会不会是一个定时炸弹啊?”
他有些担忧,说实话袁绍邀请的十八路诸侯有许多刘氏中人,他们虽说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可到底能来多少人谁也不知道。
袁术是一个很小心眼的人,姑且不说那些刘氏子弟,单就说那骁骑校尉曹操之所以在外有贤名,就是因为刘协火并董卓的时候他出了大力气,虽说最后把所有的兵马都拼光了,但名声绝对是上去了。
他担心到时候真的集合了大军,万一许昌曹操这家伙来一个反叛,那到时候你说杀还是不杀呢?
“不会,那曹孟德跟我乃是发小,而且就算有些人忠于汉室,实际上也是有不轨之心的,只要我们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他们也会乖乖的顺从。”
袁绍摆了摆手否定了袁术的想法,曹操固然是一头倔强的蛮牛,但是汉室朝中的重臣被刘协一一斩杀、拔除,这已经触及到了士族们的利益,所以那些出身士族的群雄们肯定是不乐意的。
自古以来士族都是左右朝廷的中坚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皇帝被推翻的时候,总是会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
动了士族的利益,他们自然会视你为仇敌,哪怕你是皇帝他们也无所畏惧,君不见秦始皇时期多么的强横,可还不是被一些权臣制衡,秦朝两代就彻底的灭亡。
“也对,那汜水关我们已经占下,只要把虎牢关打下来,那狗皇帝还不是任我们拿捏?”
袁术对刘协没有半点敬畏之心,这家伙纯粹就是一个利益至上的家伙。
在历史上他胆敢第一个称帝,就是因为已经有了篡汉的心思,别看现在刘协势力蒸蒸日上,实际上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的地步。
汜水关是袁绍和袁术共同出兵打下来的, 因为那里是刘协的地盘,所以只要虎牢关一下,那么剑指洛阳指日可待。
“唉,不过我们毕竟是汉臣,就算将汉天子的地盘尽数瓜分,可把他迎在自己的势力之内终究是一个隐患啊。”
袁绍看上去有些患得患失,他不觉得打不下来地盘,只是后续汉天子刘协到底要怎么处理也是一个问题。
他已经想好攻克洛阳、长安、西凉之后,他就要吞并青州和并州,到时候他就是天底下最大势力的霸主,若是如此到时候把汉天子刘协迎入自己的实力那无异于给自己扣上一道枷锁。
虽说他的谋士许攸说过“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觉得这纯粹就是一个失败的计策,所以袁绍不作他想。
“有了地盘谁还管那汉天子如何、如何。大哥,咱们现在的主要目的是攻克地盘,只要我们兵卒粮多,这天下大业绝对是可期的啊。”
袁术给袁绍出了一个馊主意,他们兄弟俩也都是各怀鬼胎,反正这一次清君侧说白了就是为了打压汉天子刘协的实力,顺便瓜分他的地盘,至于事后这家伙去哪里他们都管不着、也无所谓。
“也对,既然如此,那我们不日先起兵去汜水关集合,至于群雄能来多少且先聚拢看看吧。”
袁术的话说到袁绍心坎里去了,他也觉得这是当下唯一的办法了,走一步看一步总比好高骛远要强很多,况且他胸有大志自然不会被一个小小难题困扰住。
第68章 全面发展、土豆、玉米、杂交水稻准备上市
三日后……
洛阳……
将军队都安排妥当之后,刘协也是打算以不变应万变,陈宫、赵云被派遣出去镇守虎牢关了,余下自然也就只有贾诩和荀彧陪着他务农了。
虽说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刘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不过该发展的农业、牲畜业、包括学院、演武场……这些都是要提上日程的。
现在袁绍、袁术两兄弟虽说占据了汜水关,可有虎牢关这道天堑他们一时半会儿也是不能有什么作为。
清君侧这口号固然汉的很响亮,可实际上真正能去的人也不见得会有多少,所以刘协胸有成竹。
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就在此,用时间换空间,而且土豆、玉米、地瓜、甚至包括杂交水稻……
只要生长的迅速,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僵持之下其他人自然是耗不过自己的。
所以今日刘协身穿便服,让荀彧和贾诩跟着自己在洛阳城边的一些城镇、村庄晃悠,两个人虽说不明白陛下的想法,可也是以刘协的命令马首是瞻,尤其昨日陛下在收到满满一大车西域胡商送过来的东西时,他更是大喜过望的说了一句。
“文和,文若,明日你们二人随我去田地里看看。”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是把今日的行程、基调定了下来,至于洛阳城里蔡文姬奉了自己的旨意去创办书院了,至于王越则是被他派遣去筛选武将。
是的,虽说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不过天下第一文武大会就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噱头,再加上他乃是大汉天子,许多尚未出仕的人也会慕名而来。
文院是教书育人的,同样也是吸引大贤前来,在这个年代许多文士可是尚未出仕,包括创立演武场,一些落草为寇的武将也是如此。
有了噱头,有了实力,只要农业、牲畜业如果发展起来,这天下绝对会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到时候民心所向,其他诸侯自然而然的就比自己挨了一头。
“陛下,你昨日说天降祥瑞,而且又说以后我军不抽调民税,这样的话以后要怎么养军队还有战士们啊?”
荀彧是一个内政高手,昨日刘协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条件,虽说许多确实是利于百姓的,不过现在大战一触即发,就算你在如何的贤明,战争输了那就真的没有翻盘的点了。
他不知道陛下为何会胸有成竹,不过心中的满腔疑问最后也是化作询问脱口而出,在这个年代许多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做成的,这需要人力、物力、还有财力。
对于此,贾诩并没有多说什么,他是一个懂得明哲保身的人,所以在微微一笑的时候,也是友善的劝了荀彧一句:“陛下天威浩荡,陛下所做之事自然有他的道理,所以文若静静观看即可。”
这话既不得罪人,也能卖荀彧一个好,只是自己身边的两大谋士的心态却让刘协摇了摇头,荀彧是有王佐之才,而且说话也是尽可能的稳重,至于贾诩则是明哲保身更多,他俩确实可以互补,不过他还需要一个真正能出奇谋的军师。
本来郭嘉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他前些时日派人没有找到这位鬼才,再加上冀州又是袁绍的地盘,他也不可能太过于明目张胆。
唉,有些人你就算知道他的去向,你想要提前截胡也是有些费劲的, 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通过天下第一文武大会多吸引点人才过来了。
这样的念头在脑海当中盘踞,他嘴角微微上扬,然后扭头看了一眼身后一种将士推着的运输车,嘴里也是淡淡一笑的道:“文若、文和你们应该知道前不久我曾经与北匈奴交过手,当时认识了一些西域胡商,所以就进购了一些好东西。”
说完,他看着周遭荒废的田地,这个年代想要收成好几乎也是不太可能的,毕竟没有科学的辅助,还有各式各样的工具,收成能好就有鬼了。
今天他没有瞒着下面的人说自己私访,所以早在他带着贾诩、荀彧、还有一众士兵来此的时候,也是有不少的老百姓纷纷跑过来围观。
皇帝从来都是坐镇皇宫的,所以似这般不带护卫、不带将军,甚至是不带部队的私访绝对让一票百姓欢呼雀跃。
他伸手抓起一个土豆,然后拿在手里环视了一圈四周,这才微微一笑的,道:“你们可知这是何物?”
“不知道!”
贾诩、荀彧摇头,包括一众百姓也是有些出声附和,这东西看着圆了吧唧的,鬼知道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这东西名唤土豆,而且根本不挑环境,三四个月成熟一次,而且成熟一次的量应该是你们种植其他食物二十倍左右的收成。”
刘协没敢往多了说,不过这东西本身就是如此,无论是土豆、玉米、又或者是杂交水稻,除了杂交水稻需要一定的环境之外,实际上前两者怎么种怎么有,而且在这个年代那根本是不敢想象的。
三四个月成熟一次,而且还是现在食物产量的二十倍?
“怎么可能!”荀彧,贾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震惊还有意思不敢置信。
三个月成熟一次是什么概念,二十倍的收成是什么概念,如果这真的像陛下所说的那样,那这东西简直就是神物,是陛下专门带回来拯救这摇摇欲坠的大汉的神物啊!
天佑大汉!
自从刘协火并董卓、吕布,收复西凉,斩杀北匈奴单于立威之后,他的声望已经到达了极点,如果这东西真的如同陛下所说的那样,那岂不是说陛下就是圣人转世?
只是……这东西到底有没有这么神奇,这是所有人都不敢确定的事情,尤其洛阳还有其他诸侯的细作,所以听到刘协的话后,其中一个人顿时出言问道。
“陛下,既然你说这东西如此好种、收成丰富,可我等从来没有听说过,陛下你这莫不是诓骗我等平民老百姓吧?”
第69章 若有质疑三四个月之后便见分晓
所有人闻声看过去,那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农民,他身上穿着镶嵌有布丁的衣服,不过那一对眼睛却格外的明亮。
洛阳、长安、包括西凉会有细作这是正常情况,毕竟这个年代没有身份证一说,你也不知道谁到底假冒了谁、谁到底是谁。
贾诩和荀彧眉头微颦,陛下如今势头正盛,所以会做一些超越常人理解的事情也实属正常,不过若这“土豆”、“玉米”、“杂交水稻”真的没有那么给力的话,那么就会遭到唾弃,到时候若是被有心人做文章那可就不得了了。
“陛下……”
两个人相互对视一眼,想要说点什么转移话题,不过却被刘协挥了挥手给制止了,他对“商城”出品的土豆、玉米、杂交水稻非常有信心,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把这些东西给拿出来。
土豆:售价100积分(注:辖地武装,亩产石,无视封地土壤季节,宿主及其臣民专属,三月一熟)
玉米:售价100积分(注:辖地武装,亩产石,无视封地土壤季节,宿主及其臣民专属,三月一熟)
杂交水稻:售价100积分(注:辖地武装,亩产石,无视封地土壤季节,宿主及其臣民专属,三月一熟)
无视季节,非自己麾下之人拿走也没用,这东西可以说法放在哪个朝代都是无敌的存在,所以刘协才会这样胸有成竹。
他瞥了一眼哪个提出质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