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师长范哈儿-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是难得一起去逛商场,买衣服,帮三位范太太打扮的时髦一些,所以到是几位夫人一起出马,回来的时候格外热闹。
姚玉兰和张芬四人,现在全穿了一身华丽的洋装,另外三位杜太太,虽然穿的是传统的服装,但设计裁剪明显出自名裁缝之手,一看就知所费不菲。
本来杜家的三位太太,在重庆市,也绝对是一流的新潮人物,但到了上海滩,却现这潮流更新之快,已经让她们的服装有点落伍了。
此时的上海人有一种骄傲,很会先看人衣服,再看人气质,所以三位范家太太,想要不被人小看,就必须尽快改变服装打扮,这才有了几女结伴买衣服的行动。
现在衣服焕然一新,加上她们本就不凡的气质,确实有一种格外高贵的感觉。
让还站在门口,抬眼望去的范哈,再见之下都不由暗暗点头。
这四女,都可算是时下的真正沪上丽人了!
没注意到自己丈夫和范哈儿的目光,才一进门,颇有教养的杜大太太沈月仙,就笑着朝范哈儿称赞道:
“范师长,范先生,可真是要恭喜你了,竟然娶了这么能干的几位太太!”
“沈太太这话怎么说?”范哈一脸的好奇。
“呵呵,这次你几位太太在上海滩,可是为你博了一个大大的名声。估计只要再过几天,整个上海滩的太太们嘴上,恐怕都要流传你这几位太太的美名了。”
稍微年长了几岁的沈太太说着,连拉着旁边的张芬和赵蕴华、何蜀熙,轻轻的拍手,看起来就是很喜欢她们。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嘿嘿,上海滩是时尚之都,藏龙卧虎,多的是女中豪杰,我的三位太太都是川中新人,做了什么大事,让夫人这么赞叹?”范哈越好奇了。
原来的范鹏举,为了管好几位太太的生活,专设了总管事、管事几人,其下配汽车司机、弁兵,花匠、跑街的、打杂的,中厨、西厨和饲养员等各色人等,林林总总,不下百十人。
重庆,早在清代即被辟商埠,商务达,人文荟萃,外侨也不少。范鹏举为了让太太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专程从上海聘来一帮教师,培养妻妾们学习西方文化。太太们开始西化,尤其是年轻貌美、文化较高的赵蕴华、何蜀熙,早就成了重庆上流社会的两位花使,对范的飞黄腾达带来莫大的好处。
现在听说她们刚到上海,就赢得了天大的名声,范哈立刻非常感兴趣。
“呵呵,夫人不要笑话我们了,不过就是和几个大学生交流一下数学和外语罢了,我再讲了个笑话,逗大家一笑,哪里是什么大事。”张芬有点谦虚。
旁边的赵蕴华和何蜀熙,却并没有出口,脸上甚至隐隐带了一丝兴奋,显然她们这次出去,确实做了些让范哈儿大涨脸面的事情。
对于范哈儿让她们去读大学的事情,她们期盼已久。今天借着兴头,很有再提一次的打算。
范哈儿也不管张少芬的谦虚,继续朝沈太太追问:
“快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竟然还和大学生比数学和外语了。”
旁边的杜月笙也来了兴趣,拿下嘴边的长嘴烟斗,认真的看向范哈儿的几位姨太太。
“哎,这哪里还是简单的事情啊,我们一起在百货公司买东西,旁边的一个女大学生,竟然用外文不知道怎么骂了我们一句。五姨太立刻就用用一句外文反骂了过去,连说几句,把对方说的都答不上来。旁边她的同伴,竟然还用上海话,跟我们算什么国计民生的帐,六姨太也同样用数学仔细算给她们听。最后还是大太太用一个问题,把她们全都问得半响哑口无言,不得由大太太说出来答案。”
“是啊,实在是太好笑了。”旁边杜月笙的两位姨太太,陈夫人和孙夫人,好像回忆起了张少芬说的笑话,此时都再次忍不住笑出声来。
“到底是怎么个过程,详细说来我们听听,这么没头没尾说话,真人让人心痒难耐。”
还没等范哈儿追问,旁边的杜月笙就忍不住催促自己的夫人了。
其实事情也简单,张芬她们新来上海,即便穿着一身新衣服,而且是重庆最流行的款式,到了上海后,却也马上被周围人觉察出,那是去年上海流行过的服饰。如果仅仅是普通的服装,很多人也不会在意,但时装这种东西,刚过时的那会儿,穿出去就格外显眼。
张芬她们几位正在百货公司购买新款时装,就被旁边几个同样来买衣服的几个年青女儿嘲笑了几句。
想范家这几位太太,以前在重庆哪里是会吃亏的人,被人说了,当然要反击。
没想到那几个年青女孩,竟然有几个大学生,还有几人也是名门闺秀,顿即丝毫不让的斗起了嘴。
这期间,张芬用范哈儿飞机上说过的数学故事,难了对方的一个女大学生一回,而赵蕴华则是用流利的英语呵斥了对方的女校生,至于何蜀熙,则直接用流利的口才,用大道理说教了她们一番。
范家三位太太的风范,直让少见外人的杜家三位太太诧异,就连见过很多市面的姚玉兰,对于范家三女,也是极为佩服,赞了一句:
“今日之后,三位太太绝对能列入名媛之列!”
张芬和赵、何两位姨太太,对于杜家几位太太的称赞,虽然也是心中高兴,不过都没有在面上表现出来。
张芬是顾及自己身份,当然不会不顾形象,至于赵、和两位姨太太,却是经历了今天的事情后,对于上大学格外期待起来:
“老爷,你上次答应过我们,让我们去上大学,现在到上海已经好几天了,你到底准备安排我们去那所大学啊?”
“哈哈哈,这个……不急。”范哈儿摸摸脑瓜子,心中开始考虑。
本来他觉得可以让赵、何两人在上海上学,反正对她们还没什么感情,但几天相处下来,两人的魅力,却是已经深深的俘获了范哈儿单纯的心,所以眼下有点舍不得放任两女自由了。
毕竟上大学不可能是十天半月就能结束的,以现在的学制,起码也要两三年,这没长时间,范哈儿当然不可能一直停留在上海。
“要不,等我们回去四川,我送你们去国立四川大学?”
“不行!”两女齐声尖叫着否定。
四川当然那也有大学,两女甚至也去见识过,但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时,四川不如上海繁华,四川大学也不能和上海最好的几所大学相比。
………………………………
第三十四节 选定
范哈和两位姨太太讨论去哪儿上大学的问题,他本来就一人难敌双口,加上嘴笨,口上功夫根本无法和两位嘴巧的姨太太相比,心又软,所以到最后,当然是光荣的乖乖认输,同意她们在上海念书了。
旁边的杜月笙和杜家几位太太,在一边看了都是哈哈哈大笑。
不过他们一面支持两位姨太太,一面又都称赞范哈儿有风度,尊重自己夫人,根本不像外表看起来那样蛮横。
杜月笙一边称赞,一边却也在心中嘀咕:范家这两位姨太太,当着自己的面要求去上海上大学,看来也是有要自己帮忙的意思。
杜月笙青皮出身,现在迹后,为了摆脱之前的混混流氓印象,经常结交各地名人学士。在他不计身段,屈意结交之下,在文人圈子里,确实也很有一番人脉,仅仅是让两个人女人念所大学,当然不是问题。所以稍微一考虑,就已经有了选择。
“范老弟,我知道一所女校,全是洋人授课,学识水平却很是不差,真正实力甚至可能不下于名校复旦。只要我说动一位朋友帮忙,那学校绝对适合两位姨太太。”杜月笙插了一句。
“哦,哪所女校?”范哈疑问。
现在的上海,就有不下于复旦的其他名校么?
“那是在丽娃栗妲村的一所西班牙人夏令俱乐部学校,名声并不大,只接受那些家教极严的上流社会小姐。呵呵,我看以两位范姨太太的气质和学识,那些女教授们知道了,是肯定不会拒绝的。”
看到赵、何两位姨太太面上仿佛有点紧张,杜月笙还不忘在最后安慰了两人一句。
他的答复,听在范哈儿耳朵里,却是一片云里雾里,根本分不清杜月笙说的到底是那所大学。不过想想自己知道的上海大学,现在存在的不过只有一所复旦大学罢了,其他的好像都不清楚,所以很干脆的不再问学校具体情况,转而请教:
“那到底需要说动杜大哥的哪位朋友,才能让我的两位姨太太入学?”
旁边的赵蕴华和何蜀熙两人,对于能进入大学学习,早就激动不已,是不是复旦,根本不会去考虑。甚至认为去女校更好,还可以让自己两人少了不少麻烦,至于学校级别和洋教授则都行,她们哪里还能考虑到学校的具体影响力。
现在听到范哈儿的问话,同样立刻焦急的看向杜月笙,不知道他要求靠的是哪个人物,能帮自己进入那所女大学。
“呵呵,这人范老弟也见过面,是我府上的常客,如今大上海有名的女法官,郑毓秀女先生即是。”杜月笙说出了那人的名字。
范哈初一听,就感觉没什么印象。
现在他已经融合了原来范鹏举的大部分记忆,大部分人物事情都能记起来,却是仔仔细细一番再搜索,才勉强找到了关于那人的记忆。
因为之前只见过一面,那郑毓秀也不是特别漂亮的佳人,所以早丢掉一边角落中去了,就算是原来的范鹏举本人,恐怕乍听之下,也会完全记不起来。
国民革命军光复上海,黄浦滩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后,上海出现了一位万众嘱目女法官。
她就是早年留学法国,荣获博士学位的郑毓秀。
郑毓秀到上海之初,是担任上海地方法院民事审判厅厅长,后来洊升院长。由于她任职厅长在先,华格枭路杜公馆的人认识她以后,自杜月笙以下,就一直都习于喊她为“厅长”,即便升了院长后也没改变称呼。(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郑毓秀的厅长公馆,设在法租界马斯南路,和梅兰芳的家,相距不远。杜月笙和郑毓秀认识以后,对她相当敬仰,而郑毓秀也由于杜月笙为人谦抑坦率,尤其对待朋友的热心诚恳,实属罕见,加上一些事务不得不与这位地头蛇合作,所以两厢往来一直颇多。
上海地院院址在南市,平时讼案不多,郑厅长比较清闲,因而她也常爱到杜公馆走动。杜月笙的几位夫人,都晓得郑厅长是杜月笙最敬重的,兼以厅长是位女性,几位杜夫人一致认为要好好相与。于是,杜月笙的几位夫人每逢厅长来了,莫不争先恐后的跑出来迎接,包围着她,问长问短,请教商量,把个郑厅长像个凤凰似的捧着,什么心腹之言,肚皮里的苦经,全都兜了出来,向郑厅长诉个不停。当郑厅长觉得她有仗义执言,保障女权的必要时,她会毫无保留的去跟杜月笙办交涉,在这种情形之下,杜月笙心里不论怎么想,他都得笑迷迷的点头,表示敬谨接受。郑厅长在杜公馆直进直出,地位崇高,一言九鼎她等于是华格臬路杜公馆的最高法官,连素具无上权威的杜月笙,也不得不听她的。
范哈上次见这位郑厅长的时候,就是她正在拜访杜家几位太太,偶尔见了一面罢了,印象并不深。
郑毓秀担任地院院长,为时并不太久,她后来从事自由职业,在上海挂起郑毓秀律师事务所的招牌,那真是名符其实的大律师,她只接民事案件,而且涉讼标的必定大得惊人,郑大律师的公费动辄以万数计,据说仅祇大马路的一件房屋拆迁案,郑毓秀所获的公费就等于上海大赛马的一个头奖。
范哈儿并不清楚郑毓秀与杜月笙之间,有没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但他知道,这个女人,确实是个比较讲究女权,比较尊重女性的人物。在大上海的上流社会女性,绝对是数得上的人物,影响力丝毫不下于南京那几位最尊贵的太太。如果得了她的推荐,进入一所私立的教会大学,想来确实不是问题。
旁边几位杜家太太一听杜月笙说的人选,全都一直认为可以。
她们同样认可到郑厅长的能力。
同时几位杜太太,也对帮范家两位姨太太上大学,来了很大兴趣。
根本不再管杜月笙和范哈,她们直接对着赵蕴华和何蜀熙打包票,这件事情不用通过杜月笙,直接可以完全交给她们办理。以她们和郑“厅长”的关系,肯定能比杜月笙更容易说服她帮忙。
一旁的杜月笙也作证,他的几位太太出面,可能确实比他出面还要好。
赵、何两位姨太太,对于能让闺中朋友帮忙,当然是求之不得,马上拜托几位杜家太太说情。
这上大学的事情,就这么算是初步解决了。
后来没几天,杜家四太太姚玉兰就亲自来见范家两位姨太太,告知此事郑毓秀厅长已经答允。并且和丽娃栗妲的学校联系,表示可以直接进今年的夏令学期俱乐部学习,教授同等复旦的大学课程,时间则是两个月。
因为这种纯粹私立的大学,又是俱乐部形式,其实只是为上流社会的名媛女眷们,提供一个进修、交际的场合罢了,所以学习时间一直都不长。
这稍微有点出乎两位姨太太的预料,她们本来想的是进正规大学,和真正的学子一同学习,甚至是一较长短,而不仅仅是这种秀气的进修,所以很是犹豫了一番。
不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却是很符合范哈儿的心思。
女校,自己很感兴趣,至于仅仅是两个月学习时间,则更合自己心意。那样就算让两位姨太太独自暂待在上海学习,自己临时回去重庆,也没丝毫问题了。
反正是一所女校,加上还有自己在上海的人脉照看,想出问题估计也困难。当即就代表赵、何两位姨太太,给答应了下来。
赵、何一看范哈儿答应,却也不好再缠着范哈儿让他另想办法,想想她们自己的本事,也不比那些大学生差,现在只是要去读读大学,品尝一下进那象牙塔的滋味,并不是真正缺少知识需要去学习积累,最后也就听从了范哈儿的决定。
姚玉兰欢欢喜喜的回去答复,这事情就算这么定了下来。
第三天,范哈儿待在的临时住宅中,迎来了美**火代理商福布斯,他当然是按照范哈儿要求,来递送关于兵工厂所需配套厂线具体资料的。
看过福克斯提交的兵工厂所需设备资料后,范哈儿就把它们随意的放在了一边。
那些东西太专业了,以的见识,想要在短时间内搞懂,甚至在不请人解说的情况下搞懂,都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还是暂时先放一边,请了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估后再说好了。
这次他约福布斯来,其实又另外的事情需要征询他,就是关于让他当自己在美代理商人的事情。
“福布斯先生,不知道你在美国厂矿界的人脉如何,我们想在四川建立兵工厂,很多钢铁、铜之类的原材料,肯定是就地开生产的好,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找一下这方面的代理商人,给我在美国收购一些这类设备?”
(存稿用完了,从现在开始时,只能一边码,一边新章节了。)
………………………………
第三十五节 福特卡车
福布斯对于范哈儿突然的问话,并没有感到意外。
他当初创立兵工厂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