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快意恩仇 >

第56章

抗日之快意恩仇-第56章

小说: 抗日之快意恩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佳俊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笑:“这就是国人的传统!就像安全事故一样,没出事前谁也不理,出了事后,就是安全大检查。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总比没有强吧!”

    赶到官邸的时候。就见这里更是戒备深严。门口的卫士,一丝不芶的查验了黄佳俊的证件后。并礼貌地拿走了他的佩枪,才把他带到休息室里。

    休息室里,已经有很多地高官正在等着最高当局的接见。看见黄佳俊进来都纷纷地打招呼,现在的开封城谁不知道现在风头正劲的黄师长?这时拉拉关系说不定以后会有好处不是?黄佳俊也不敢怠慢,这些都是跺跺脚,中国就会生一点震动的人物,说不定以后会和这里某一个人打交道。

    寒暄完毕,黄佳俊找了一个位置正要坐下。就见侍从室主任林中将走来。看到黄佳俊,微微一笑:“黄师长来了,委座正要找你呢!走吧,黄师长!”

    一屋子的人都用羡慕夹杂着妒忌的眼光看向黄佳俊:“这个新贵真不简单!我们在这里等了这么久,委座都不见召见。他刚来就被叫进去了。看来得多多与他结交。”

    黄佳俊站起来,一个团团揖,带着谦卑的语气说道:“对不起了,各位!黄某人就先走一步了!”

    跟在林主任的后面,走到一个背静地地方,黄佳俊轻声的问:“林主任,委座找我什么事啊?先透露透露,也好让兄弟心里有数!”

    林中将对黄佳俊也是充满好感地,低声对黄佳俊说道:“程长官和张参座以及白副总长也在里面。与徐州的局势有关,你可要小心应对啊!”

    黄佳俊心里其实早就有所察觉,不过,这时亲耳听到又不一样。特别是听说号称“小诸葛”的桂系第二号人物也来了,就知这次一定是与徐州有关。

    感激地冲林中将点点头。开始搜索与徐州会战有关的信息。

    这时,徐州会战在一月就已经打响,但是*还没有到来。

    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7年12月,;▍

    徽池河东岸的藕塘、明光一线;侵略华北的日军第2i青城、济阳间南渡黄河,占领济南后,进至济宁、蒙阴、青岛一线。日本大本营为打通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先后调师另3旅、2个支队(相当于旅)约24万人,分别由华中派遣军(193821日由华中方面军改编)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实行南北对进,先攻占华东战略要地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西取郑州,。》。;|队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先后调集64师另3旅约60人。以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地区,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以确保徐州。

    徐州以南地区作战

    1938年1月26日。日军第13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守军第11集团军第31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向定远、凤阳以西撤退日,日军先后攻占临淮关、蚌埠。910,日军第13主力分别在蚌埠、临淮关强渡淮河,向北岸起进攻。第51军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甚重,12日向澥河、河方向撤退。第五战区以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驰援。进至固镇地区,协同第51军在淮河北岸地区顽强抗击日军。同时,在淮河南岸,以第21集团军48军:军迂回攻击定远日军侧后,迫日军第13师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51军乘势反攻。至3月初恢复淮河以北:淮河南岸向北岸集中。双方隔河对峙。

    徐州以北地区作战

    2下旬,日军第2集团军开始分路南犯。东路第5从山东县(今坊)南下,连陷。直扑临。第3团第40等部节节抵抗。第59军奉命驰援。3月12日到达临北郊:实施反击,激战5夜,重创日军,迫其向县撤退

    现在双方在淮河两岸对持,日军占据主动进攻的优势,但是犯了逐次增兵的兵家大忌。中*队一改以往的颓势。节节抵抗,虽说无法完全挡住日军,但也打破了日军南北对进的战略构想。

    此役,中*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临地区,又将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随后。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企图与日军决战,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尽管如此,这次会战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保卫战赢得了时间。

    这样一来,黄佳俊心里就非常地镇定。肯定是最高当局对第五战区的作战计划还有所疑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之所以找自己,不过是最高当局拉拢自己的手段罢了。

    进到屋里。就看见七八个将军围在最高当局身边,看着墙上的大幅华北地图。

    黄佳俊一个立正,大声地说:“新180师长黄佳俊奉命前来报道!”

    最高当局看见黄佳俊到来,很是高兴。用奉化口音的江浙话说道:“大家静一静。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才从前线回来地英雄。”

    其实,这时大家都已把目光对准了黄佳俊。黄佳俊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大佬。这些人都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赫赫威名的人,跺跺脚中国就会生地震。黄佳俊这时已经心怀揣揣。

    最高当局亲热的叫道:“佳俊,过来。到我身边来。”黄佳俊大声应了一声:“是!”用最标准的军姿走到最高当局面前,立正站好。

    黄佳俊出于本能地感觉到,有一双锐利的像如实质的眼光正在注视着他。他不敢转头去看,一会这道眼光消失了。他才稍稍放松。

    最高当局转头对身边的一个带着金丝眼镜,头有一点秃顶的一级上将说道:“健生啊!你看这个美国回来的军校生怎么样啊?还能如你地法眼吧!”

    黄佳俊心里一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诸葛”。不过与照片比起来更为精神。白健生放下手里地放大镜,缓缓的抬起头,眼睛微微眯起,从镜片里看着黄佳俊。这道眼光一下就让他知道刚才那道眼光是谁了。

    白健生笑道:“委员长赏识地人,怎么会有错呢?”

    最高当局看起来对这位“小诸葛”的话非常受用,摆摆手说:“哪里哪里!能入健生法眼的可是不多啊!”

    白健生也不在废话,直截了当的说:“这个娃娃,前面的仗打得不错。委员长,我能问他几个问题吗?”

    看来,最高当局对这个白健生的脾气也是很了解的,不以为意。点头说道:“健生问吧!”

    “小诸葛”脸色一变,身子也挺了起来,不愧是多年带兵、在战场上指挥如定,气势立时变得威猛和不怒自威。而面对他的黄佳俊更是觉得有一种面对千军万马地感觉。

    黄佳俊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准备应对这位“小诸葛”的考校。
………………………………

九十二、中州风雨(七)班门弄斧

    佳俊知道这位以“今亮”自称的“小诸葛”要对自己了。这里有当时中国的最高统帅蒋中正、事实上的参谋总长白健生、军令部次长刘斐以及第一战区长官。几乎就是一个三堂会审。在这其中又以这位“小诸葛”为。

    黄佳俊只有集中起全部的注意力和精神来应对。虽说有点难度,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如果应对得当就可以得到最高当局和其他大佬的认可。对自己和部队的展也是会有好处的。

    白健生盯着黄佳俊,黄佳俊就像被鹰盯住的小鸡一样;又像是被老虎盯上的羊羔。但是黄佳俊知道这时自己一定不能露出哪怕是一点点的怯意。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眼睛透露出强大的自信。过了半响,老白的眼里露出赞赏的神情,但是,只是一晃而过。外人根本无法觉察。

    不过在当时很少有人能在白健生的逼视下还能保持如此的镇定。屋里的所有人包括最高当局对黄佳俊能做到这一点,都非常的赞赏。

    每个人都对黄佳俊的回答充满了好奇。这里的人除了战区的张参座对黄佳俊充满信心外,其他人对黄佳俊的了解都不是很够。

    老白用手扶扶眼镜,开始用广西官话问道:“黄师长,你是一个在美国受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军官。你说说中日之间,谁胜谁败?”

    黄佳俊一挺腰,朗声答道:“毫无疑问,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理由?”老白仍然不愿放过他。

    “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我们禁得起长期战争,而日本禁不起长期战争。”黄佳俊只好把伟人的话拿出来。

    屋里的所有人都露出深思的神色。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小诸葛”眼里露出了一点笑意,继续问道:“但是,有人提出中国已经败了。你怎么看?”

    黄佳俊知道老白这样说,是指国民党内的汪精卫之流的“亡国论”。这些人现在大放厥词,说中国“再战必亡”,主张与鬼子妥协投降。

    黄佳俊大声的说:“这些不过是些汉奸卖国而已。他们只看到了日本的强大,而没有看到我们的优势。所以不值一提。和这些人不说也罢。”

    这时,旁边的军令部次长刘斐插话道:“黄师长,你认为鬼子的下一步进攻将指向哪里?”

    黄佳俊用不用质疑的话回答道:“徐州!”

    最高当局也来了兴趣,接过去问道:“这一战,我们打得赢吗?徐州能不能守住?”

    显然,其他人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有特别是那位“小诸葛”。能不感兴趣吗?这是桂系指挥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也是老白极力支持打得一场大战。如果胜了就不说,如果失败,那么桂系就会成为最高当局的替罪羊。

    黄佳俊低头沉思了一下,才抬头面对最高当局,大声地说:“委座,恕我直言!这一战我军必胜!但是,徐州肯定守不住!”

    这句话可说是语惊四座。众人都对他的这种回答不解。老白眼镜后的两道疏眉扬起,声音变得严厉:“此话怎讲?”

    黄佳俊也毫不示弱的看了屋里的人一眼,走到墙上的地图前,转身立正,才缓缓地说:“委座,各位长官!请恕小子放肆!徐州会战从南京被日军占领后不久即开始了。委座,各位长官请看:敌占领南京后,其第九师团进出于芜湖附近,以主力对长江上游警戒,以一部由裕溪口渡长江北岸,循淮南铁路北进。敌第三师团以主力循津浦路北进至张八岭附近停止。另以;。南段之敌,自12月下旬开始积极活动,至1月下旬与我相持于淮河亘蚌埠、明光、高邮各附近之线。津浦路北段方面,韩复率所部第三集团军于12月下旬不战而退至济宁附近的运河以西地区。敌第十师团矶谷廉介所部跟踪南下,先后占领了济南、泰安、兖州等各要点。敌谷支队以三个步兵联队及骑、炮、工兵等联队和战车队为基干作为前导,向邹县地区挺进。另敌第五师团板征四郎所部,在青岛登陆后,向胶济路进击,就形成了由台公路积极南犯会攻徐州的模样。妄图达到南北夹击,围攻徐州,以沟通南北战场的战略目的。而与此同时的豫北作战也是为了配合徐州会战。”

    随着黄佳俊手里的指挥棒在地

    划动,日军前期的布置就完整的显现在地图上。

    黄佳俊继续说道:“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日军这次是托大了。攻占南京后,日军从大本营到下级士官气焰嚣张到了极点,它根本不把中*队放在眼里,甚至公然说他们只要以一个步炮混合的战术单位,就可以横冲直撞,达到攻必克、守必固的目的。所谓骄兵必败!所属八个师团分多路出击,并逐次增兵,又犯了兵家大忌。岂能不败?至日军大规模进攻以来,我参战的第五战区依照军委会南守北攻的指示,下达作战命令。主要内容为:决心将津浦路南段之敌,拒止于淮河以南,由侧方连续予以打击;同时巩固鲁南山地。对津浦路北段及陇海路东段之敌,实施侧击,牵制其南下或西上,以拱卫徐州。至今日止,以达到了这个战略目的;第二战区在豫北也让十四师团吃了大亏。至此日军的战略目的全部破产。”

    黄佳俊刚一说完,最高当局已是脸露微笑,连连颌点头。

    “小诸葛”却不打算让黄佳俊轻松,“黄师长,你说的都是过去之事。这个在座的每位都非常清楚,就不再多说。我想问你的是:日军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其他人也连连点头,看得出来,每个人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是,长官!”黄佳俊一个立正。

    黄佳俊继续说道:“委座,各位长官!我前面之所以说这些,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如果各部长官能切实执行军委会的是完全可以抓住鬼子的弱点,好好教训他们一顿的。”

    听他这样一说,在座诸位包括最高当局都露出如有所思的表情。前面已经生了两位高级将领不尊军令,擅自命令部队撤退的事情。随着韩复的伏法,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黄佳俊这里之所以提出来,一是深受其害;二是希望能引起最高当局和各位大佬的注意,在后面的徐州会战中不在出现历史上那样的情况。这也是黄佳俊在利用自己的先知给打个预防针,他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他总不能说:“大家要注意啊!后面的大战中,汤恩伯会保存实力,坐看王铭章师长殉国。不但如此,在接下来的开封会战中,黄杰和桂永清会临阵脱逃吧?”

    显然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在座的人的表情都有点不够自然。最后还是最高当局板着一个面孔说道:“佳俊啊,还是说说你对战局的看法吧!”现场的气氛才缓解下来。黄佳俊心里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希望有所帮助吧!”

    收拾好心情,黄佳俊接着说下去:“委座,各位长官。日军一定会再次进攻的,这个时间不会很久。他们仍然占据战场的主动权。日军一定会进行中开花的战术,就是以现在最为靠近徐州的第十师团矶谷廉介、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两师团的各一部,由分别由津浦路北段和台公路对徐州实行分进合击。这两人都是狂妄到极点的战争罪犯。为了夺取进入徐州的功,两人一定会率兵轻进。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只要先击破一路,另一路就成为孤军。那就要看他有没有这个命从几十万大军中夺路而逃了。”

    黄佳俊才一说完,屋里就响起了鼓掌的声音。最高当局含笑说道:“说得好!有一股虎气。真是后生可畏啊!”

    其他的人也是纷纷点头附和,就算是素来自负的老白也是神情复杂的看着黄佳俊露出了赞赏的表情。

    却不知,黄佳俊在那里暗自松了一口大气。所说的这些其实就是在座的白长官和刘长官的计划。自己不过是照本宣科,班门弄斧罢了。

    最高当局趁性公布了一件事情,就是新180作为一个试验师,按黄佳俊提出的所谓的“美国模式”进行编制:师下直接设大团,不设旅一级编制。

    最高当局在讨论完最关心的徐州会战的事情后,心情很高兴。在安排总参谋部和军令部去具体实施后,就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