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快意恩仇-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小战士拼死攻击点燃后。
馆余惣少将知道自己严重低估了守军的实力和抵抗意志。再继续这样下去只能是徒增伤亡,也就命令细川停止攻击。
上午的进攻就此结束。当然,馆余惣少将命令炮兵对刚刚的阵地进行报复攻击,对东门守军阵地进行一次覆盖。
………………………………
七十一、豫北风云(二十七)烈火焚城(5)
而北门的情况就更加的好。东门开始大规模攻击的时候,刘原也是非常紧张,命令全营官兵做好应战准备。结果日军并没有动大规模的攻击,只是用三门步兵炮有气无力的对着城墙上射击。
刘原一看就知道日军的主攻方向不是北门。这里只是佯攻而已,也就放下心来。一营对付本来准备策应佯攻的竹野绍宽中队根本就没花什么力气。针对竹野中队不上来冲锋,而是机枪远距离火力压制,步枪火力专打我反压制的机枪手的特点。刘原要求战士们,在对面日军不进行冲锋,而是仗着枪法好,在几十米开外对我方机枪火力点进行攻击时,机枪射手不用将头伸出战壕,而是直接将枪口伸出去,只要对着敌人攻击的方向开枪,进行压制就可以了。等到敌人卧倒躲避子弹时,其他人员再使用手榴弹进行攻击,而且火力点要不停变化,让日军更加摸不着头脑,找不到攻击目标。
在刘原灵活多变的指挥下。日军终其一上午时间,始终无法在北门守军一线阵地上占到什么便宜。等东门主力撤退后,竹野中队也就偃旗息鼓撤了下去。
上午的攻守双方可以说打了个平手,双方伤亡人数据统计约为1、5比1,守军伤亡四百余人日军伤亡超过一百八十。守军伤亡主要集中在一营,战死的超过两百。
虽然守军损失较大,但是说实在的张传志已经十分的满意,部队打成这个样子,城里的防御措施也越来越完善,自己手里还有大量的好牌没有打。
最为重要的是证明了一点:前沿两支接敌的部队的表现充分说明濮阳是可以守住的,鬼子也不是不可战胜的。这极大的增强了保安团这几千人的战斗信念。这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再也不想着逃跑,而是全力构筑工事。这样一来城里的防御措施越来越完善。特别是张大彪亲自向张传志请命支援一营。张传志和孟华经过商量觉得完全可以,让这些保安团的人先上去适应一下战斗气氛。何况一营也确实需要增援。但是又担心保安团的人良莠不齐,后来想了一个办法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
反之馆余惣少将却对上午的攻击失利十分的不满,独立铁甲车队四辆坦克出击后三辆被击毁,一辆在通过反坦克壕时被埋设的地雷击中履带,丧失了战斗力。步兵的攻击也是伤亡惨重,最主要的是对面的守军的战斗风格是如此的娴熟,战斗意志又是如此的顽强,可以说与皇军也不相上下。可以肯定的是濮阳城里来了援军,并且还为数不少,但具体有多少还无法确定。这就犯了兵家之大忌“知己不知彼”。给皇军带来大量伤亡,挫了锐气。
不过上午的攻击也不是毫无意义,至少,摸清楚了城里的兵力变化和知道了这支援军一定是仓促来援,除了轻武器外没有什么重武器。
馆余惣少将决定暂时放弃攻击,命令后继的在古干城的两千日军飞速向濮阳靠拢。准备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拿下濮阳。他知道自己这路是牵制部队,由于前期的攻击太顺利了,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孤军。如果不抓住机会,赶紧拿下濮阳,一旦中*队反应过来。调集大部队进行围歼的话,自己就危险了。他已经决定在今晚最迟不过今晚一天要拿下濮阳。为此馆余惣少将下令后队加紧行军,不要后路,只要拿下濮阳并固守。就算后路被断,凭自己五千兵力,他不认为中*队有这个本事敢打自己的主意。
细川大队虽说打了败仗,但是,馆余惣少将并没有责怪细川中佐。而是把细川大队撤下来作为预备队。
当然作为一个资深的指挥官,他也深知不能让守军轻松。他派出三个中队分别进攻东、南、北门。
重点放在南门,其他两个地方作为助攻。
濮阳南门西门在东、北二门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两个地方却非常的平静。似乎与这场战斗没有什么关系,特别是南门从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开始,本来负责这里的156团三营也撤了下去。换上了李有德的保安四团。
一个上午,这里都是静悄悄的。在对面的树林里,有几个人一直在观察南门的动静,城墙上保四团的官兵们百无聊赖的在城墙上升起了几堆火,拥在一起烤火取暖。
下午,两点,鬼子的大炮又开始咆哮起来了。东门和北门同时落下无数的炮弹。鬼子的进攻开始了。不过,比起上午的进攻这简直不算什么。
一个加强中队四五百人向东门气势汹汹的扑来。北门仍然是竹野中队负责进攻。双方在阵地前沿打得热闹非凡。
就在东门北门打得热闹的时候,南门却被偷偷打开了一个缝隙。一个人从缝隙里出来,向对面的树林里跑去。
城墙上的保四团士兵却对他视如无睹。他很快的跑到树林里,树林里静悄悄的站满日军,怕不有四五百人。
这个人马上站住不敢乱动,一个鬼子向他走来,他点头哈腰的用蹩脚的日语说道:“太君,我是前来送信的。伊川太君的亲笔信。”
说完从怀里取出一封信交给面前的鬼子。这个鬼子拿过信看了看,转身向后面走去。走到一个中佐面前,把那封信交到中佐手里。中佐看了看,撕开信封,取出信纸仔细的看了起来,边看边点头:“约西,约西。伊川君真不愧是皇军精英,这件事情办的好。”
那个人也被带到了中佐面前,他低着头,不敢说话。中佐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大大的良民,皇军将大大的有赏。”
他抬起头来。我们这时才现这是一个中年人,是李有德的管家李信。
而这个中佐是第二十七旅团第二联队第130大队大队长小林正树中佐。
李信卑微的对小林中佐说:“太君,我们老爷也有一封信交给您。”
小林一愣:“哦,李团长也有信?”接过李信手里的信,看了起来。在信中,李有德说:他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大日本帝国的皇军一定能打败中*队。但是,他有几个条件:一、保证李家的财产;二、他的军队不能改编;三、他要当濮阳县长。
小林哈哈大笑:“这些条件都可以答应李团长,不但如此,他的部队皇军会给他增加到一个师。他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一个小小的县长怎么行?可以当专员!”李信马上代李有德对小林感激不尽。
小林大队的一个中队集中在这里,另一个中队在这片树林的后面。他马上拿起电话向自己的长官馆余惣少将报告:“将军阁下,伊川君有消息传来。可以进行第二套方案。我将第一个冲入濮阳城。阁下,今天日落前您一定会在濮阳城吃晚饭。”
馆余惣少将马上命令加大对东门和北门的进攻。顿时,鬼子的炮群又开始向东门和北门进行猛轰。一千鬼子向东门处狂攻,战斗顿时升温。
在南门城外,李信走在前面。鬼子一个中队跟在后面,慢慢的向南门而来。李仁义和一个酷似伊川的人出现在城墙上。看到这一幕,李仁义命令打开南门。似乎有一个军官模样的在反对,可是被傍边的士兵抓了起来。南门被缓缓打开。
站在树林边上的小林用望远镜看着这一切,非常兴奋。城门一打开,已经走到城门前的日军蜂拥而入,马上控制了城门,一部分向城墙上跑去,控制了城门楼。小林抽出指挥刀,笔直的指向城门,后面的那个中队也向城门冲去。当然小林中佐已经纵马抢先向城门而来。
………………………………
七十一、豫北风云(二十七)烈火焚城(6)
小林中佐冲进南门,只见里面空荡荡的。正对南门的街道上一个人也没有。保四团的人也不见踪影,李仁义和伊川也没有来迎接。只有进城的那个中队在抢占有利地形设置防御工事。
小林感到奇怪,在城门前停住马。疑惑的看着李信,李信走上前对小林说:“太君,少爷和伊川太君去保护老爷去了。老爷的安全很最重要,等会老爷回到这里与太君会合。”
小林放下心来,看着打得热火朝天的东门和北门方向,非常高兴。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南门,等到全大队进城后,立即向东门进攻,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自己就为攻下濮阳立了功,肩上的星星也应该加一个了。
小林在那里臆想不已。却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的猎物。
在远处一棵大树上,一个战士正在用望远镜紧紧的盯住南门日军的动向。
小林中佐向城墙上走去,后面的那个中队这时也在进城。
小林中佐登上南门城楼,站在上面用望远镜观察着濮阳城。只见东门和北门方向杀声震天,枪炮声不绝于耳。城里的人在跑来跑去的调兵遣将,一副副担架向后输送,向前的人扛着弹药。不时的一颗炸弹落在城里,炸起一股股的浓烟。
大树上的观察哨看差不多了,就举起自己手里的红旗拼命的摇起来。小林刚好把望远镜对准这个方向,镜头里出现了这面红旗,他不由哈哈大笑:“现在才报警,也不嫌晚!”
小林站在城楼上,自有一股豪气在胸中。志得意满对身边的参谋下令:“命令全大队向东门进攻!会合主力一举消灭支那军的主力。”
濮阳的南城比较奇怪,从城门进来就是密集的住宅和商铺,有一条长约500米的街道,再往前就出现一条与城墙并列的横向街道。
鬼子们进城后立即展开,搜索了南城这一块的街区,没有现一个人影。
小林留下两个小队守护城门,接应从古干城而来的援军进城。这是馆余惣少将接到小林的报告后,就命令已经赶到濮阳的援军先锋也从进城,准备一举拿下濮阳。他已经失去耐心,因为他收到情报,77军有不少于一个团的兵力正在向清丰前进。而古干城大队的日军出后,也出现了中*队的骑兵。这一切都让他十分忧虑。
从古干城赶来的先锋是一个骑兵中队,听说濮阳城的南门已被占领,接到旅团长馆余惣少将的命令后,马不停蹄的向南门而来。
小林大队长已经能够看见骑兵扬起的烟尘。心里大喜,拔出指挥刀向早就集结在南门的日军出了进攻的命令:“第一,第二小队留下保护城门,大队主力向东门进攻,一个小时后我要把军旗插在东门。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正在这时,在一家民宅里,156团工兵连长狠狠的摇起了面前的电话机手柄。
正当小林中佐要走下城门楼的时候,突然间,一股从大地深处传来的震荡让整座城门楼生了剧烈的抖动。
小林正树中佐完全是出于一种动物对危险的本能反应,死死的抓住城门楼柱子。大喊一声:“趴下!”但他再也没有机会说第二句话了。数百斤炸药生的爆炸让南门长达百余米的城墙化为乌有,当然小林正树中佐再加上他的正在城门洞附近集结的八百余名大队官兵死生殆尽。
这就要说到156团的这个工兵连长叫马祥。参加过那次伏击作战。这次为了加强效果,他在城门附近的民房街道下埋设了大量的地雷,也被同时引爆。这样加上城墙被炸飞出的乱石碎块,就极大的加强了效果。
那支正在向南门疾驰的骑兵刚好赶到离城门不足三百米的地方。在炸药被引爆的瞬间,动物比人的感觉要灵敏的多,一匹匹马都驻足不前,出现乱跑乱动的迹象。把那些鬼子骑兵搞得手忙脚乱,接着是城墙倒塌乱石横飞,一匹匹马惊得四散而逃,甚至把背上的主人也颠了下来,转眼间跑得无影无踪。这支堪称精锐的骑兵被乱石打死,从马背上颠下来被自己的马乱蹄踏死,几逾半数。后来,又被了疯的马带着跑得远远的,被老百姓和地方民团打死一些。最后归队的不足一百人。
南门剧烈爆炸时,东门打得是天昏地暗双方军人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正在拼死厮杀。
爆炸生时,双方都情不自禁的抬头看向南门,目瞪口呆的看着那在天空中形成的蘑菇云。
濮阳城防司令部里,张传志、孟华、张大彪、冯云海、李有德激动的相互击掌庆贺,张大彪、冯云海、李有德三人先是一脸的不可思议,然后,向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大叫道:“成了!成了!”
张传志抓起电话:“炮兵营吗?我是张传志,我命令炮兵全力急袭城外鬼子的炮兵阵地。”
配属给156团的炮兵营加上团直属炮兵连共有75毫米山野炮12门被分散安置在四个地方,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过一炮。把这些骑兵郁闷的什么似得,听着鬼子的大炮肆意的在弟兄们头上乱轰,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后来,接到命令叫炮兵做好随时射的准备,让这些炮兵高兴的什么似的。一个个把炮架垫了又垫,炮管用炮刷擦了又擦,炮弹一颗颗的放在最顺手的地方,按照分配给自己的方位坐标是瞄了又瞄。就等指挥部的命令。
这时一听命令立即把炮弹向鬼子的炮群集中地倾泻,也把自己对鬼子的怒火一同射出去。
回过来再说说,馆余惣少将看着南门方向脸色苍白,简直不敢相信。正要命令部队撤退时,天空中响起炮弹呼啸的声音,随之就是炮弹爆炸的声音。少将目瞪口呆的看着,气急败坏的命令炮兵转移阵地。可是为时已晚,三个炮兵集群阵地上升起团团火焰。
由于从上午到下午,城里除了几门步兵炮和迫击炮射过以外,没有一炮弹打到过城外。所以,日军的炮兵阵地都布置的非常靠前,基本在山野炮的射程之内。
这下好了,三个炮群受到致命的打击。其实就凭156团的区区12门炮是绝对不足以造成这样的破坏的。这还要怪日军自己的大意,把炮弹就堆在了大炮周围,于是就产生了殉爆。只有布置到南门的这个炮群行动稍晚了一点,有几门105毫米的重炮还在拖车上没有解开。鬼子的炮兵毕竟训练有素,一听炮弹的尖啸声,立即启动汽车加大马力逃跑。这样,就保存了下来,加上其他抢救出来的几门零散火炮,这就是馆余惣少将唯一的火力支援武器了。
现在,馆余惣少将明白,濮阳城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
七十二、豫北风云(二十八)各自算计
就这样,张传志狠狠的算计了馆余惣少将一把。这时,馆余惣少将才真正的知道濮阳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会轻而易举的被夺取。
到下午5时,从古干城赶到的后续部队全部到位。兵力超过四千
馆余惣少将重新调整布置,把濮阳团团围住。馆余惣少将决定今天不再攻打濮阳。
一是才遭受重创,士气不高,特别是炮兵损失惨重,已经无法对守军形成火力优势,攻城方如果没有火力优势,去攻击占据地形火力有优势的坚城,除非指挥官脑子有病。
二是后续部队长途跋涉而来,非常疲惫。
三是夜战不是日军的长处。
四是对于如何攻城也需要重新进行考虑。
如此这般,馆余惣支队就在九日傍晚停止了攻击。城里的守军从张传志以下都松了一口气,立即投入到重新构筑工事和调整防御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