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快意恩仇-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虽说还是以采购现成的军事物资为主,但是这些华侨华人富商本来在国外都是拥有很多实体,而为了支援国内抗战,再加上国府在土地上税收上给以优惠吗,他们也就还不迟疑的回来了。
黄佳俊本身再加上杜老板以及江浙财团和美国华商财团,从美国、欧洲收购了大量的工厂,再运回国,这样一来,云南的展可说是变化非凡。
而云南王本身对这种变化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因为他本身在里面就占有极大的份额,还能给云南地方财政带来说不尽的好处。其实这也是黄佳俊的一个花招,只要是与黄佳俊或者是四十八集团军有关的产业,都让云南王插了一脚,这些都是能够带来滚滚红利的好生意。能不好吗?在战争年代只要是与战争有关的产业都是暴利行业。不过,看到这些工厂不但能够提供大量的物资供应,还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难民的生计,这无疑也是一项极有成就感的事情。
黄佳俊把背向座椅上靠了靠,然后就开始闭眼假寐,没想到还真睡了过去,穿出云层,开始在重庆上空盘旋,一个卫士轻轻的叫醒黄佳俊。
飞机缓缓地降落在百市驿机场。
黄佳俊就被早就在机场等候多时的卫兵,护送上了汽车,当然那些自己带来的卫士也就没有这个机会跟随了。沈处长也要赶回去向自己的戴老板汇报工作。
重庆黄山,海拔五百八十米,位于嘉陵江南岸,面积约一平方公里。黄山处于奇峰幽谷之间,遍山松柏簇拥,风景极佳。自国府迁到陪都重庆后,这里就成了国府的政要们防空避署之胜地。
在云岫楼的会客厅里,黄佳俊毕恭毕敬的站在最高当局的面前。
何部长和陈部长都在,何部长的脸色有点不好,那副眼镜后面的眼神透露出一点点的焦虑。
“佳俊,你看看这个。”何部长脸色凝重的递给黄佳俊一大叠中外报纸和几份文件。
“一个中国将军的行动,是否预示着中国这个老大帝国在梦想着恢复自己在印度支那的荣耀。。。。。。”这是英国报纸的评论。
“。。。。。。飞扬跋扈,一个军人竟然干预国家的外交政策,这让我又看到了北洋时代的军阀。”这是国内一份在知识分子中有很大影响的报纸。
“我担心的是这将开启一个不好的先例,我们正在孤军奋战,正是要展开外交行动以打破孤立状态的时候,却有人执意去得罪欧美国家是否妥当?”这是一个在中国外交有很大言权的大佬写的一封信。
这些东西可说是很有杀伤力,所以连何部长都觉得很是棘手,他可不希望自己的这个侄女婿被这件事情给拿下了。
其实,黄佳俊对自己的这位伯丈人,还是保持着距离,因为他知道最高当局对何部长可不是那么的看起来放心。要是自己跟他走得过近,说不定就会生什么事情。
黄佳俊虽说明知这件事情是在最高当局默许的情况下展开的,否则给自己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去做,并不是不敢去做。但是像后面直接把军队给派出境是万万不敢做在明处的。但是,这个就有个说法了,既然是默许,那就没有任何的命令,如果最高当局不认账,自己还真不能拿出来说事。
只有自认倒霉。而这个事情何部长和陈部长也是清楚的,但是他们真的没想到黄佳俊居然真的就那样做了。所以何部长心里觉得有点不靠谱。才会这样的有点着急。
“校长”黄佳俊张张嘴,正准备说话。
最高当局摆手制止他:“这次在越北地区,佳俊虽说有点急躁,但是在事变前有着通盘的考虑,再说了也是为了给国内抗战争取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从实效上来说,更是与国有利。这些军委会是晓得地,我也是晓得滴。”
最高当局的这句话又有一碗定心汤圆,让黄佳俊的心放了下来。
黄佳俊在事前向最高当局上交了一个报告,对越北事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和判断,而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虽说事后跟法国维希政府打了几次嘴巴官司,但是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再说了反而利用这次事件跟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拉上了关系,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高当局背着手在房间里踱了几步,才缓缓的开口:“佳俊,你说说,日本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是校长”黄佳俊一个立正,“日本表的声明说:这是为了切断我国获取外援通道的军事行动。从军事这个角度来说,也还说得过。但是我们仔细的揣摩一下,就不难现这完全就是一种狡辩,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试探一下英美的反应。”
“英美的什么反应?”陈部长接口问道。
“校长,我想看看地图。”黄佳俊在得到示意后,走到墙上的地图前,“校长,请看。”
黄佳俊把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的位置圈了一下:“日本已经与泰国签订了军事合作协议。这已经让英美引起了关注,从这里不但可以直接威胁英国的殖民地缅甸,从这里起飞的飞机已经把整个东南亚纳入了轰炸半径。而日本的外交达成松冈洋右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指明中国、朝鲜、日本、“满洲国”、法属中南半岛、荷属印尼、新几内亚等大洋洲,及澳洲、新西兰、印度及西伯利亚东部等地为大东亚之范围。这就全面的暴露了日本侵略的野心。这是英美最为忌惮的地方。”
最高当局、何部长、陈部长都是听得很仔细。
“佳俊,怎么不说了?继续说下去。”最高当局看黄佳俊停了下来,当下就催促道。
“是,校长。我们也可以看着这是日本战略转向的一个表现。在日本国内一来就存在着北进和南下之争。所以我个人认为,我国的战略也必须相应的作出调整。先是加强对英美特别是美国的外交攻势。另外就是我建议直接与日本宣战,并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黄佳俊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说说理由。”最高当局一愣,要知道中日之间早就是生死决斗,但是却一直没有宣战,这也算是一个战争奇迹了。
“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告诉所有的国人,这次抗战不胜则死,没有任何的退路。更加能够激起广大民众抗战的决心和士气。”黄佳俊既然已经说开了,也就无所顾忌。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你。
再说了,黄佳俊可是知道德意日三国之间不过就是一个形式上的同盟,基本上还是各干各的。
“向日本宣战?这不是就完全堵死了退路吗?让和平解决中日之间的关系成为不可能。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何部长开口说道。
黄佳俊心里苦笑:难怪你会被认为是亲日派,中日之间会有和平吗?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与德国断绝关系?我想是否有必要。毕竟中德之间还是有着深厚的友谊的,再说了德国离我们这么远我们又何必得罪他呢?”陈部长对对日宣战倒是没有说什么,但是与德断交显然也是有不同看法的。
“继续说下去。”最高当局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催促他继续往下说。
“是。校长,接下来我想说的是中苏关系。如果日本真的已经战略转向,改北进为南下。那么他就必须的改善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否则他就会在北方承受苏联额强大压力,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再看看苏联,他在欧洲的形势也不是很好,已经与德国挨在了一起,如果不能协调好与日本的关系的话,那么他也将面临着东西夹击之势。跟日本的形势差不多,那么他们之间的要求相近:日本在无法解决苏联的问题,就无法放心南下。而苏联如果不能解决与日关系,也就不能专注于欧洲方向。所以。。。。。。”
“所以你认为日苏之间会寻求谅解,以便双方都能摆脱战略困境?”这次是最高当局提出疑问。
“这不可能吧?要知道他们之间可是生过两次打的战争了。”何部长也是一副怀疑的样子。
“校长,这没有什么不可能。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当双方之间有着相同利益渴求的时候,他们就会走到一起,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不担心日苏之间的和解,担心的是他们都会用中国的利益作为双方交换的筹码。而被牺牲的就是我们中国。”黄佳俊加重语气,“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抢先做好布置,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
“可是就算是日苏之间达成和解,对我们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啊。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何部长还是觉得有点不好理解,在他看来,日苏之间和解跟中国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不。”黄佳俊直接的就否决了何部长的看法,“校长,我刚才说了,要是他们之间和解被牺牲就只能是中国。比如日苏之间有什么可以交换的:蒙古和满洲。”
最高当局的脸色就变了,这倒是可能的,日本承认**立,而苏联承认满洲国。那中国的问题就大了。
“还有就是我担心的是苏联会从中国撤出援助,不但把志愿飞行队撤回去,甚至还会断绝对我国的援助。我的建议就是,我们就认为日苏之间会和解,从这个前提出,看看该怎么把我们的损失降到最低?”黄佳俊知道自己的说法已经打动了最高当局,忙趁热打铁就提出了自己建议。
“佳俊说的是。退一万步说,日苏之间并没有和解,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要是他们真的达成和解的话,几十万的关东军就会解放出来,蜂拥南下,那我们的压力就打了。再假设日本也会南下,他们为了获取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那么也一定会加强对我国的进攻。”陈部长一下就想到了这里面的关键之处。
“如果日苏之间真的和解,那么就会取消对我国的援助,那我们将会更加困难。我们该怎么才能把这个损失降到最低呢?”何部长也是在那里苦思。
“佳俊,说说你的看法。”最高当局直接点名。
“我的意见就是利用现在中苏之间的关系还比较融洽的时机,向苏联要求采购更多的设备和物资,并用最快的度运回国内。”黄佳俊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佳俊,如果日苏之间真的和解,那么我国的外交出境将会更为恶劣,为什么还要与德国断交呢?这不是让我们的外交出境更为艰难吗?”陈部长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跟德国断交。
“其实这只是表明一种态度,做给英美看的。以获取他们更多的援助。所以我刚才就说了我们应该加强对英美的外交行动。我们应该派出一个有足够身份地位和影响力的人到美国活动,让美国了解我们中国的现状。其次,对于日军可能的南下,英美已经有了很深的戒心,否则罗斯福总统也不会宣布对交战双方进行废铁,废钢以及石油。”
黄佳俊噼噼啪啪的说了这么多,让最高当局觉得很有收获,虽说有些建议在他看起来是不成熟的,但是这种思路是清晰,提出的建议也是比较中肯的。但是他最感兴趣的是派个人出访美国,这个建议无数是吸引人的。
“那么你认为该派谁到美国去呢?”最高当局问的风清云谈,但是在旁边的何部长冷汗都下来了:在这个时候,黄佳俊居然建议派一个有地位,有声望,有足够影响力的人到美国去。这看起来就像是为最高当局量身定制的。但是这个时候最高当局回去吗?能去吗?这答案是显然的。黄佳俊的这个建议就会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最高当局可是一个外宽内忌的人。
“校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去的,再说了校长作为我国的领袖,要在国内主持抗战大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须臾离开的。再说了,除非罗斯福总统向校长出邀请。”黄佳俊就像是没有看到何部长的眼色,还是在那里自顾自的说。
最后黄佳俊才说出自己的谜底:“我觉得让夫人去美国是最恰当的,我们可以避开美国政府。比如让夫人到美国的母校去进行私人访问,或者直接就以向美国的华侨华人募捐的名义去,这也让美国政府有个台阶下。我们仍然能够达成目的。”
黄佳俊提出的这个方法还别说很新颖,也让刚才的那种紧张消失的无影无踪。
………………………………
第三卷 、出兵域外、468、夫人外交
第三卷、出兵域外、468、夫人外交
在屋里的这几个人都在思考黄佳俊的提议,让夫人到美国去访问,这是一个以前没有人想到的。
最高当局也很感兴趣,本来他是有心到美国去的,但是由于国内形势的危急再加上美国通过另外渠道明确表明:“由于中日之间的战争关系,美国作为一个中立国,是不方便接待的。”最高当局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大国领袖无疑是受到了美国的怠慢,所以也就慢慢的没这个心思了。
对美关系问题特别是国民政府对美国的援助盼望已久,抗战伊始就乞求着他们的支援。尽管美方并没有积极的反应,但国民政府仍以各种方式表达着这种急迫的心情。
紧接着今年中国国际环境的恶化,与美外交问题就成为极其紧迫的事情,所以就把宋子文派到美国去进行外交公关。但是宋子文这个国舅爷到美后却与中国驻美大使胡适生了矛盾,这就不利于争取美国。
当然,对于这些黄佳俊可没有打算参与,自己也无法参与进去。但是,对美国的外交黄佳俊却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也就提出了让蒋夫人到美国去进行夫人外交,凭宋家在美国华界的影响以及她凡脱俗的个人魅力,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注意。
“嗯,佳俊,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再说美国会同意吗?”最高当局看起来对这个主意很感兴趣。
“校长,学生是这样想的。美国由于国内孤立主义的蔓延,所以要想让他们直接参战这无疑是不可能的,至少暂时是这样。但是,从德国入侵波兰开始,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总统对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是极为不满的,认为这伤害到了美国的根本利益。为什么呢?因为欧洲是美国最大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地,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德国的侵略也就威胁到美国的生命线。这是美国绝对不能接受的。但由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是十分盛行的,当时绝大多数的美国人是同情而不介入。罗斯福总统作为美国的政治领袖,他不敢漠视民意所不顾,因为在美国决定总统命运的是选票而不是其他。所以罗斯福也不能一意孤行,但他又不能坐视德国在欧洲的做大,怎么办呢?罗斯福总统说服国会通过了一个法案《中立法修正案》,其实就是偏袒英法。紧接着在就是今年有提出‘军舰换基地’的计划,事实上就是武装英国。最关键的就是上个月(194o年9月26日)罗斯福总统决定对日本进行贸易禁运。这些都一一表明美国的政策正在生变化。”
黄佳俊说的这些在坐的都明白,但是这里面跟中国的关系都不大,特别是这个贸易禁运也同时是针对中国的。
黄佳俊看大家都有点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接着说:“为什么会生这样变化呢?其实我认为这是美国已经对日本抱有戒心了,他们想通过这样方式来警告日本不要南下。但是,我们从越北事件中美国的态度也可以看出,美国也希望我们中国能够死死地拖住日本,使之无力南下。因为要是我们中国支持不住被日本完全击败,那么会有多少日军部队会被解放出来?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