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9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通过展示肌肉的表态,让老布什心中非常不满,同时也对五角大楼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财政部每年的拨款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如此巨大的拨款竟然又一次被英国抢在了前面。
老布什并不知道,现在才哪到哪,作为一个从出现以来从来没有过一笔腐败款项的部门,五角大楼当然有自己的说法。这个说法本质上就是从实力地位出发,优秀的武器出厂慢一些是有道理的。
不如考虑去伦敦参加首脑峰会的时候,向英国施压,以这样无助东西方世界缓和局势的大道理,试一试能不能骗过英国人。
在七月初,美国总统布什飞往伦敦,共同来到伦敦的是北约成员国的首脑,大家济济一堂,谈论关于北约的未来。撒切尔夫人当然老调重弹,强调不能忽视来自俄罗斯的威胁,但是这一声音,大多数人已经不感兴趣。
尤其是老布什表态之后更是如此,这是第一次英美两国在一件事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可以说整个过程当中,撒切尔夫人和老布什都没在一个频道上,这和里根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撒切尔夫人反对的事情,包括了几个若干问题,反对不把核武器作为对苏联施压的常规手段,以及反对西欧和苏联进行常规力量裁军的谈判。
这种声音被老布什无视,在撒切尔夫人的干扰下拿出来了北越首脑会议的伦敦宣言,《伦敦宣言》呼吁苏联和华约成员国与北约缔结一项“互不使用武力”和“不再相互敌对”的联合和解声明,并为达成欧洲常规裁军协议原则上确立了日程:力争在第一年内就签订第一阶段裁减欧洲常规力量条约。
老布什还强调,提高了核门槛,重新确立了使用核武器的底限,同时强调在常规力量取得低水平均衡的条件下,不把使用核武器当做对付大规模常规进攻的首要选择,从而减少了对核武器的过分依赖,并且重申支持联邦德国,中导条约仍然有效,也不会在联邦德国部署短程导弹。
“把核武器作为最后的选择,会瓦解北约在威胁上的效果。”撒切尔夫人站起来对布什不满的指责,“比起原来的共识,这一次的会议会导致北约应对方面的讲话,不如原来灵活。”
“撒切尔首相认为,随时准备打核战争就很灵活么?”老布什说话的同时扫向会场内的欧洲国家首脑问道,“我们是否可以倾听其他盟友的意见?”
意见?那是显而易见的,有几个国家愿意随时和苏联时不时的就互相威胁一下,自然是全部站在老布什的旁边,哪怕这一次会议是在伦敦召开的,老布什仍然占据了上风,不过最后老布什还是给了撒切尔夫人面子,并没有在会议上直接宣布冷战结束。
他准备下个月在法国访问的时候,再把小伙伴们召集在一起,宣布这个胜利的消息。算是给撒切尔夫人这个东道主,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第1726章 战略转进
“宝莲的去世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这么多年她对你很不错。”艾伦威尔逊恰在此时经营着自己的英美特殊关系,被宝莲高黛抚养的加兰德,也是安娜的另外一个孩子,办完了宝莲高黛的葬礼,有忙碌了一阵才来到伦敦。
父子二人见面的机会不多,不过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加兰德在美国生活了很久,未来显然还是要在美国生活,这是不可避免的。艾伦威尔逊询问有没有自己能够帮忙的地方。
“母亲有一个疑问。”加兰德欲言又止最后说出口,“你对她有过感情么?我说的感情指的是爱情方面。”
“当然有,这根本不是问题。”有但是不多,但无上权威是什么人,号称是欧洲第一深情,哪怕是有一分也能表现出来全情投入。
加兰德对这个答案显然是满意的,虽然他早已经成年,也不会因为一个问题就出现心理负担,不过总归是一件好事。“父亲虽然无法经常去美国,但是这么多年对我也很关心,有很多的谋划都给出了好建议。”
“有一部分功劳,不过主要还是靠你自己。”艾伦威尔逊并没有揽功,和自己的孩子这么做根本没有必要,“伱的环境和我的环境不太一样,这种东西就像是食物一样,本质上没有高下之分,这个例子也不具有普遍性,英国的食物上不了台面。”
当然美国的食物当中吸收了英国那一部分,也没强到哪去,麦当劳、肯德基风靡世界,但确实和本身的手艺没什么关系。
“父亲你忘了,母亲是肯德基的董事。”加兰德说到这还反问道,“我听说这也是你的建议?”
“呃,是的。”艾伦威尔逊沉吟一下,好像是六十年代去美国访问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次,宝莲高黛还真的听进去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美国的女性朋友也不是很多,去的也不频繁,他又改变不了在女人面前大嘴巴的毛病,几个朋友都受益匪浅是真的。
当初是真的存在美国梦,未来美国梦就真的只是以一个梦了,至于现在么?这还是要看美国是不是能够吃到苏联解体的红利,要是吃不到,也许美国梦会早点醒,毕竟苏联留出来的势力范围,也能够让欧美消化好一阵。
既然谈到了事业,艾伦威尔逊自然也来了兴趣,询问加兰德现在的事业是否顺利,美国的机会毕竟还是多,这个机会指的是新产业,而不是什么钢铁汽车、石油橡胶,这些产业早已经名花有主,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要说是今年的话,我和戴尔公司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进展。”加兰德提及了自己今年的大动作,那就是和戴尔公司的合作。
三月份,华人电脑大王王安已经病逝,他的电脑公司现在也已经不复当年的盛景,现在创始人都死了,公司的命运已经注定,从风光无限到现在惨淡经营,其实也就只有五六年的时间。
至于戴尔公司,现在则是突飞猛进的阶段,时间上正好和王安的公司坠落轨迹一致,在王安公司出现亏损的时候,戴尔公司正是大幅扩张的时候,在一九八六年戴尔年收入已达六千万美元。
第二年,才二十二岁的戴尔就被美国学院企业家协会评为一九八六年度的“青年企业家”,就此在美国商界脱颖而出。
接着,他开始向海外进军,戴尔在加拿大和联邦德国创办了全资子公司。随后,他大胆改革公司结构,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全球范围统一的产品资源,使销售和市场配套集中起来。
而他成功的惟一秘诀就是,电脑直销,取消中间环节,成为一个不生产零件只搞组装的商人,其根本诀窍就是把原来的中间商的利益归为己有。
其实这没有什么创意,就像山姆·沃尔顿把每一家连锁店开到小城镇一样,但戴尔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知道沃尔顿的原则同样也能在电脑业所向披靡。
“短期内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中间商谁都能做,这不是稳如泰山的赢利点。当然你是一个投资人,和你的关系不大,这是一笔好生意。”
艾伦威尔逊还是选择实话实说,他觉得戴尔公司的策略,并不是无懈可击,本质上和良心想一样,就是一个吃剩饭的公司。
好大儿和戴尔做几年好兄弟那当然是可以,加兰德也同意这一点,“我和戴尔的亲密关系,正是戴尔公司碰到危机的时候,我拉了他一把。”
于是加兰德便介绍起来了前因后果,去年,过分的顺利使得戴尔有些飘飘然,他还太年轻,所以没有想到乐极生悲。随着公司的发展,日益膨胀的规模与它的管理方式发生冲突,像每一个白手起家的公司一样,它面临着一个飞跃或深渊。
太过快速的增长引发了功能失调的问题,公司无法根据产品类型理清盈利和亏损,在基础设施和管理经营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它陷入了失控状态。
戴尔想通过惯常的零售渠道来挽救这种局面,但已经来不及了。公司出现了一个季度的亏损,股票价格直线下跌。由于生产计划不善,以至于不得不停止笔记本电脑的生产线。面对这块炙手可热的市场,公司只能坐失良机,眼睁睁地当了一整年的旁观者。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加兰德一贯支持,让戴尔公司摆脱了困境,没有在这一年当中成为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
艾伦威尔逊仔细的听着加兰德的事业进展,然后询问,“门罗在美国的生活怎么样,是不是一切顺利。”
“非常好,而且事业上也值得称道,他和乔布斯的关系很好。不过盖茨那边,一直想要和希恩接触一下。”加兰德询问,“他在伦敦么,要不这一次直接和我去美国转一转。”
“可能不行,明年吧,今年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处理。”艾伦威尔逊直接拒绝,现在想想他的儿子还是没生够,竟然出现了捉襟见肘的感觉。
他必须要让一个儿子在基辅盯着,现在赫本的儿子不能离开。
不过明年就好了,以后美国方面的微操,就依靠这三个和兄弟同等地位的儿子们来实现,说把机枪平移三十米,就绝对不能多一厘米。
美国当然是重要的,如果在各国都有自己的孩子有好的发展,唯独就没有美国的事,这完全不合理,美国就在那,他是没有这个本事当做美国不存在的,所以不但要把好大儿放在那,还要多放几个,不然总是不放心。
这也没什么可隐瞒的,完全可以和加兰德直说,“一个人不能把什么产业都自己控制完了,这超出一个人各个方面的能力。所以你有几个兄弟在美国一起发展不是坏事,从来就没人否认,美国的强大。”
“我知道,父亲。”加兰德其实并不明白,不过不耽误他回答的斩钉截铁,他甚至非常非常感兴趣,这就是全部么?其他国家有没有。
那当然是有,不过现在加兰德没有必要知道,算来算去,也就是法国没有他的儿子,有两个漂亮的女儿在,也是一样的。
剩下就没有遗漏的了,甚至连不知道几个世纪之前的强国瑞典,都没有被落下。
还有一些事情,艾伦威尔逊是要提醒加兰德的,必须掌控媒体,这样才容易把自己的声音放大,在这个新的时代,网络正在发展的当下,加兰德最好是注意这方面的信息,加兰德沉吟一下道,“像是CNN那样么?”
CNN是美国的新锐媒体,和传统的三大媒体相比,CNN的历史不算长,不过到现在也在新闻领域有十年的历史了。成立之初,有线电视新闻网正式开始二十四小时连续播放实况新闻。
并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都建立了新闻办事处。播放直接的和未经编辑的新闻,打破了地域界限,让一切同步发生。这是一种全新的、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电视新闻!
在CNN创建不到一年之际,创始人就明确提出:进入白宫记者团。当然三大电视网和白宫都不把CNN放在眼里,拒绝接纳CNN。
但CNN开始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正如他第一次用法律赢得了自己的卫星发送权那样,他起诉白宫设立记者团违反了《公平贸易法》,对象还包括了当时的总统里根、贝克和国务卿黑格。
八个月以后,法律给予了特纳和他的CNN再次前进的机会,CNN在白宫记者团中获得一个高级记者的席位,勇气与冒险使CNN还要与三大巨头一较高低。
“可以在网络上制作一个门户网站。”艾伦威尔逊回答道,“现在一点不算早,应该投入进去建立自己的传媒圈子。”
某大国做门户网站最为风光的时候,是新浪、养猪场,企鹅和搜狐,当然很快门户网站在某大国就崩塌了,有微博的新浪和有通讯软件的企鹅没事,搜狐则彻底掉队了,但是现在这个时间,门户网站显然有很长时间的好日子。
“我回去会注意这方面。”加兰德郑重地做出承诺,自己的父亲虽然喜欢微操,但是不可否认,眼光确实准,要是不做公务员做一个商人也挺好。
但一想到英国的首富蒙巴顿女士,加兰德又释然了,没什么区别。
当前,苏联那边传来最为爆炸性的消息,就是契丹人宣布退出苏共,正式和地图头走向了决裂,这代表着契丹人以公开的方式和地图头分庭抗礼了,显然这个举动,对撒切尔夫人死死抓住冷战不让结束的愿望,不是一个有利的消息。
作为苏联境内最大的行政主体,俄罗斯的领导人都不是苏共的成员了,撒切尔夫人还鼓吹苏联威胁论显然就不符合事宜了。
就连美国的媒体也在转向,从里根时代的亲密盟友,特殊关系代言人,富有魅力的女政治家,变成了现在的麻烦制造者,战争狂人,美国不安分的盟友甚至可疑,巨大的政治野心等等。
以英国的舆论战能力,正常情况是影响不到英国本土的,不过这一次英国舆论大跌眼镜,面对这种攻击毫无反抗能力,美国怎么嘲讽内涵撒切尔夫人,英国舆论就怎么一键转发,让撒切尔夫人听得清清楚楚。
面对首相的大发雷霆,艾伦威尔逊沉默不语,表示这都是美国的错,毕竟英美特殊关系不就是你推进的么,被美国的舆论渗透进来在正常不过了。
“这还成了我的错了?”撒切尔夫人被美国搞了这么一下相当愤怒,怒气冲冲的反问,“我不是为了维护英国的地位。”
“依靠美国维护不就是这个结果?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朋友则是致命的,首相回避了危险,然后把命交给美国人,就应该有这个认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无上权威满口谎言,英国的舆论战斗力不行,主要是他没加钱。
现在艾伦威尔逊可以断定,因为契丹人和地图头的矛盾白热化,可以确定,美国宣扬的冷战结束会更加被广泛认可,至于撒切尔夫人的反对,只不过是多一个场合被骂罢了。
“这不正是你希望看到的么?”撒切尔夫人相信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喋喋不休道,“你本质上是一个欧洲派,现在特殊关系瓦解了,英国就只有欧洲一个选择。”
“其实从来就只有一个选择,我都不知道大西洋派存在的基础是什么,难道是为了有一天移民到美国?”艾伦威尔逊淡漠的笑道,“从对欧洲和对美国的贸易额对比就能看出来怎么选,不知道现在首相觉得,英国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上呢?”
选择欧洲,对撒切尔夫人长期的人设有点打脸,可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了,美国这一次把铁娘子骂的体无完肤,这么公开的咒骂和指责,已经足够让撒切尔夫人下不来台了,“我会和密特朗谈,怎么领导欧洲。”
“是,首相。”艾伦威尔逊模仿着经典咏流传的口吻,马上拿起来电话打给外交部,在种种打击下,英国要转向了。
今天没思路,就一章了。
第1727章 冷战结束
历史出现了一点微小的变化,艾伦威尔逊在当中起到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作用,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几年来无时不刻的打压铁娘子的积极性,不过他不认为这是错误的,隔着一个大西洋玩英美特殊关系,他确实是不能理解。
希望撒切尔夫人和密特朗的沟通,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艾伦威尔逊认为应该没问题,不同于英国有拎不清的势力,法国大多数人还是很明白美国不可信,如果有民意的话,法国的民意肯定比英国高很多。
艾伦威尔逊愿意继续在背后坚定的支持首相,所以他就不用跟着去巴黎了,毕竟年龄在这摆着,又不像撒切尔夫人这样把政治看的这么重要,完全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到处散散心。
费雯丽想要去一趟美国,艾伦威尔逊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