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9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多大。
苏联在这方面的问题肯定比美国还要更加严重一些,美国的消费渠道比苏联多多了,苏联上大学免费,美国上大学贷款。多数医疗项目和常用药物免费,美国得病一次弄不好就阶级掉落。
在苏联银行体系当中的海量卢布,一定要找一个渠道消化掉,不用找其他例子,虽然这个例子也不是多正面,那就是此时已经泡沫升腾的日本。
日本就选择了股市房市齐头并进,甚至有一个东京能买下整个美国的地产兴邦。
某大国虽然几十年后房市也很嚣张,但说实话和日本不能比,因为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比某大国还要大。怎么可能和八十年代一个东京平齐整个美国相比?真拿泡沫经济不当回事?
苏联是绝对有条件实行地产兴邦的,赫鲁晓夫时期兴建的赫鲁晓夫楼本身就是一个权宜之计,解决的只是有没有的问题。
当时就已经定下来二三十年之后要建造更好的,地图头只要翻阅当时赫鲁晓夫的讲话,就能够解决苏联的问题,把几十年来吸收的卢布,用一座比较良心的房子消耗掉。
苏联人没钱了,自然也不会对手中大量现金买不到东西心理失衡了,在存钱等着消费,怎么不得等个十年八年的?
苏联的土地也是国有化的,最终定出来多少出售价格,还不是领导层最终一句话的事情,平心而论,成功率非常大。地产还能够带动,家电、钢铁、水泥林林总总众多行业的需求上涨,日本一亿多人口都能玩五年,苏联怎么也能玩个十年。
美国总统就算连任也不过八年时间,十年之后没准会换上来一个不这么头铁的,也不能指望代代总统都是里根吧?没准是拉链顿呢。
帕梅拉蒙巴顿扯着丈夫的脸颊,“这个办法英国不能用么?你就没有什么办法用在自己国家身上。”
“不能,因为早就用过了。有些苏联的困难对我们来说不是困难,但我们的困难,苏联人说不定也从来没碰见过。”艾伦威尔逊耸耸肩道,“英国的土地不是国有的,完全市场倒向的产业,用这个办法效果肯定没有国有土地的国家大。”
艾伦威尔逊热情接待了女首富归国,然后就在白厅进行了人事上考察,眼瞅着他的年龄已经距离退休很近了,总要做一些安排。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无上权威肯定会延迟退休的,诺曼·布鲁克那时候身心俱疲,没有在延迟退休上面做出哪怕一点努力,那算人家高风亮节,不代表他也要效彷。
不但不会效彷,还要进行一些人事安排工作,确保哪怕是真的退休了,也要遥控白厅的事务。
要知道忠诚的不能干,能干的不忠诚,这是很多上位者面对的问题,目前艾伦威尔逊手中的好人选也不多,但所幸还有充足的时间慢慢的考察。
先把眼前的事情办了,伯克·特伦德、约翰·亨特手中有两个英国的基金会,可以说掌管着至少一部分英联邦的钱袋子,现在日元升值的趋势明显,从国家利益出发,英国看好日本的未来发展是不是不过分?
都已经暗示的这么明显了,伯克·特伦德、约翰·亨特两位绅士当然认为不过分,做投资有什么过分的,而且不用隐藏什么,直接去日本就行了。
反正日元是可自由兑换货币,在牙买加会议上,欧洲三强联手勒住了日元的结算份额,但也不能一点好处不给,在可自由兑换货币上还是点头了。
如果日元是被管控的货币,别说英国会怎么样,美国的资本也不敢进入日本国内,万一被日本人堵住了怎么办?在怎么强大的国际资本,和国家的力量相比还是小了一些。
索罗斯为什么能做空英镑?因为英镑也是可自由兑换货币。
“不过首相的首肯才是最重要的。”伯克·特伦德、约翰·亨特两人是同意了,但是这件事撒切尔夫人必须知道,白厅还没有权力越过内阁自己行动,在怎么说英国也是有政府的。
“我和首相说。”艾伦威尔逊信心满满的保证道,“其实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首相相信也不会阻止的。”
虽然撒切尔夫人现在已经是战争英雄,捍卫了大英帝国利益的高支持率首相,但内阁秘书长还是有一些把握的,敢不同意就带着首相坐火箭!
内阁秘书长时不时就表现出来的卑劣欲望,已经被撒切尔夫人所感受到,她一直在提醒自己保持距离,不能让这个男人旧梦重温。
每每让内阁秘书长无功而返,撒切尔夫人就仿佛自己为做校园保守党主席时候的自己,讨回了公道。
首相哪知道,以无上权威自居的艾伦威尔逊,可是和很多演技派女星演过对手戏的人,尤其是善于拿捏这种爱而不得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大,更需要用演技来弥补,但是这件事撒切尔夫人还是要答应。
广场协议英国也有百分之五的抛售份额,理所应当应该全部购买日元,在加上从两个基金会购买一些日元,弥补一下今年英国罢工的损失,这过分么?
艾伦威尔逊认为不过分,经过他的劝说,撒切尔夫人也觉得不过分。
在商量的同时,世界其他地方也出现了非常微妙的变化,比如说某大国,迎来了一批带着头巾的客人。沙特在明面上和某大国的关系非常一般,无神论国家嘛,和沙特看起来一直都格格不入。
不过也要分是什么问题,就拿战略导弹这个问题来说,显然沙特也具备一个国家在道德层面上的灵活性。带着满满的诚意来到帝都试探。当然保密工作是重要的,要瞒着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
沙特也曾经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但美国哪怕连一百五十公里的战术导弹都不愿意卖给沙特,过于没有诚意,那就没得谈了。
作为石油最大的出口国,沙特手中最多的就是现金,在现金这个领域,沙特甚至可以把日本吊起来锤,而这个时间段的某大国非常缺乏外汇,为了寻找能够维持住对外贸易的外汇,眼睛都绿了。
第1627章 平息罢工的办法
现金储备正是沙特的强项,在八十年代世界作为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
日元才刚刚开始升值,所以前五名是阿联酋、科威特、瑞士、卢森堡和沙特,其中沙特排第五,而且是当中唯一一个人口过千万的国家。至于五眼联盟,都在十名开外。
连利比亚王国的水平,都在五眼联盟之上,更加是远远超过从前的宗主国意大利,石油国家处在最好的时候,要不法国怎么会向利比亚王国推销军火呢,不就是希望北非最富裕的国家,为自己的军备更新买单?
钱对沙特来说不是问题,而且沙特人从美国严词拒绝一百五十公里射程的战术导弹上,就已经明白,有些东西有钱也买不到。
此时,两伊战争激战正酣,双方互相使用导弹袭击对方城市。伊朗战机也数次闯入沙特领空,引发沙伊双方严重军事对峙,而且伊朗还扬言攻击沙特、科威特等其他支持伊拉克的海湾国家油轮。
面对伊朗迫在眉睫的威胁,沙特意识到需要一种迫使对手打消发动战争念头的武器,一种可以对敌人发动决定性打击的武器,一种使敌人无法防御、无法拦截的武器。
同时考虑到以色列在中东长期以来的军事威胁,沙特决定引进中程导弹作为战略威慑性武器。
夏洛牢记着父亲的微操,周旋于两个迥异的国家之间,为爱国华侨树立响亮的招牌,不用纠结于哪个国家,哪个国家都需要他。
这件事艾伦威尔逊也严格保密,全当做一无所知,不会透漏给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妻子,像是帮助布基纳法索植树造林的功德,那应该大说特说,像是这种战略导弹的军售,他一个区区公务员怎么可能知道,只要好大儿的中介费有着落就不是问题。
要是敢赖账,就可能被皇家海军在公海上人赃俱获,一切从实用主义出发,英国又不是做不到。
“所以说,父亲,这件事怎么办?损失足有几百万英镑。”帕米拉在做无上权威的父亲面前抱怨,“印度人是不是缺钱缺疯了,敢冻结英国的资金,你就不想想办法?”
“你的黑钱就你的黑钱,别说什么英国的收入。”艾伦威尔逊对女儿想要把自己拉下水的企图,抱有万分警惕,直接事不关己的道,“伱无非就是看上了印度长期存在的黑市经济,和地下银行系统。这次吃亏了,别想让我借用国家的力量帮忙,而且印度这个国家软硬不吃,英国只要是在商贸上稍微有些举动,印度人就会想起来东印度公司。你想要解决这件事,找我是没用的,你找一下你弟弟的妻子吧。”
索菲亚作为罗德西亚节度使的女儿,有格雷斯这样的父亲,得知帕米拉的来意之后,“我们不对有核国家动手。不过既然是你的事情,总不能不闻不问,追回冻结资金是很困难了,我们只能帮助你杀掉一批执行者作为震慑。”
艾伦威尔逊还在考察可用的官员,为英国的未来做打算,英国虽然不是苏联,全国人口百分之十二人口是大学生,但只是存在质量上的差距,数量上的差距是不存在的,英国的公立教育虽然被无上权威拉起来不少,但肯定和另外一个世界的老大哥无法相比。
苏联对这个世界的内卷深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明明各国都可以不约而同的把大部分人排除在人的范畴之外,你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真有什么好处也就罢了,明明自己也无法提供足够的优质岗位,把人教的这么聪明不是自寻烦恼?
做官的人不需要太聪明,最重要的是可靠,能力不能一点没有,但应该用在特定的地方,艾伦威尔逊为白厅的未来忧心,询问其他同事,到底如何培养下一代的可靠性?那种不管使用什么办法,都无法跳出无上权威掌控的可靠性。
在安排英国人事工作的同事,艾伦威尔逊还没忘记铁幕里面的事务,不过这不是他能安排的,只能通过传统办法,用经贸手段,潜移默化的腐蚀拉拢一批心向自由世界的干部,结成一个至少应该具有相当实力的集团。
这在以前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是地图头的上台让这种设想成为了可能,曾经坚不可摧的铁幕,到了今天也终于出现了还不明显的缝隙。
它只要出现了,一切就不是问题,自然有办法让其变得越来越大,漏出来苏联的柔软部分。
俄罗斯的寡头,不都是苏联在八十年代后期的中层年轻干部起家的么,这里面肯定没少有美国人的影子,毕竟是一个颜革玩的这么溜的国家。怎么可能不在这方面进行安排?
艾伦威尔逊也不知道苏联在这个世界上,还会不会完蛋,但这种工作必须要做,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美国人认为自己应该在战胜敌人的利益上获得最大一块,艾伦威尔逊还认为英国应该获利最大呢?如果苏联完蛋换来的是美国得到加强,他宁可冷战一直持续到天荒地老。
“越老胆子还越大了呢?”伸手扯着丈夫的脸颊,帕梅拉蒙巴顿噘着嘴如同逗弄小孩,“你以前不是这样的,提及苏联就说没办法。”
“此一时彼一时,你丈夫我呢,轻易不出手出手必伤人。”艾伦威尔逊信心满满的道,“胡萝卜和大棒,两手都要硬。”
现在就觉得胜券在握是不是太乐观了一点,艾伦威尔逊要是客观公正的说,那确实是有一点,他也不能保证苏联就一下子完了,但就算是不解体,艰苦行军一段时间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了,直到苏联彻底咽气的前一天,自由世界都能找到认为这个长久的敌人绝对不会这么蠢的言论。
更何况是现在呢?事实上哪怕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的铁杆信徒,现在最大的指望也就是,扭转苏联的全球进攻,让苏联回到全球进攻之前的状态,放弃在军事上的投入,什么解体,两人做梦都做不出来。
自由世界什么人都有,当然也不缺乏真的认为苏联制度上有先进性的学者,这种学者恰恰是二十一世纪自由世界所缺乏的。
不知道是不是念经时间长了,几十年后的自由世界别说没有类似当下为苏联唱赞歌的人,就布热津斯基之类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者都没了。
美国的苏吹也是相当强大的,比如做过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拥有大批信徒的加尔布雷斯,最出名的言论是,美国社会由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两部分构成,计划体系由一千家大公司组成,权力掌握在技术和管理人员手中,控制着市场和价格,从而也控制着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则由一千两百万小企业、农场、个体经营者组成,完全听任市场支配。
由于计划体系占统治和支配地位,美国这种丰裕社会存在各种收入分配不平等、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失调、通货膨胀与失业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进行制度改革,通过国家力量使两种体系的权力与收入平等化。称实现两种体系平等化的社会为新社会主义。
美国要怎么才能战胜苏联?加尔布雷斯认为经济只是外表,美国战胜苏联必须做到一点,那就是美国必须在制度上彻底战胜苏联。
一个著名经济学家,非常执着于制度上的胜利,后世美国人不是一直说自己的制度是最好的么?
“首相,我有一个想法,能不能进行一个栽赃呢?”艾伦威尔逊来到唐宁街十号,既然广场协议都签署了,英国国内的罢工也不能在继续放任,应该快刀斩乱麻。
撒切尔夫人很感兴趣,希望艾伦威尔逊能够给出一个好办法,“智利阿连德的继承人,也是对苏联友好,当然和美国关系也不差。我们可以通过智利对煤炭罢工工人展开捐款,然后用这一笔捐款做文章,办法固然不怎么新,但只要有用就行了。”
智利虽然仍然算是一个偏左翼政权,但在这几年的努力之下,已经改善了和自由世界的关系,既然选举制度还存在,这个国家就有很多插手的漏洞,借用一下智利内部的右翼势力,给英国一个借口并不难。
艾伦威尔逊当然希望这个角色应该由苏联承担,不过戈地图才上台没好久,可能还不像是后来大权在握这么好说话,只能辛苦一下智利了。
有了首相的首肯,艾伦威尔逊立刻开始着手安排,为了和女首富同等地位的首相解决一年多没完事的煤炭工人罢工。
斯卡吉尔到智利驻英使馆会晤使馆官员,并宣称双方会谈良好。同时,智利矿工工会将向英国矿工工会基金机构提供五十万英镑的援助。
这一切,自然都给颓势日显的矿工工人的罢工起到了雪上加霜的负面影响,什么事情只要有外国势力的加入了,就会极为败坏观感,艾伦威尔逊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挑选智利方面和自己暗箱操作。
第1628章 首相的看中
暗箱操作可以进行,但绝对不能和美国配合,因为美国名义上是世界霸主,如果和美国进行配合,在加上大家都是说英语的,说不定真的会给煤炭工会工人一个错觉,美国人是支持我们的。
虽然在正常情况下,美国和工人阶级这种词汇看起来是格格不入,在里根执政的时候还尤其如此,但凡事就怕脑补。
智利这个对象就好多了,英国就是在有自嘲精神,公民们对一个拉美国家干涉英国内政还是看不开的,你一不是美国二不是苏联,自己都是一个不上档次的国家,也有资格对英国的工人表达同情?也不看看你自己的工人都是什么收入。
几天之后,已经在舆论上大获全胜的情况下,内政大臣布里顿这时在英格兰北部利兹召开的